菜单 menu

胡斌——专论

录入时间: 2017-11-15

作为开放和动态的空间平台
    ——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展览20年回眸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20世纪中国美术演变中最具有突出意义的方面之一便是展览的引入,而展览自然就延伸到作为其平台的空间、场地和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尤其如此。巫鸿在首届广州三年展图录中特辟专文论述90年代的“实验性展览”,他的阐述就是以区分不同的空间来进行的——公共美术空间,半官方和私人画廊,机动的展出场地,公开和非公开的展示场所。[ 见载巫鸿主编:《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澳门出版社,2002年。]陈侗在回顾广东当代艺术的一文中也说到应破除一般的侧重事件的艺术研究的模式,而关注空间作为一种条件对于广东当代艺术的影响。[ 陈侗:《“空间“作为广东当代艺术的条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编《广东美术论坛2006: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中国当代艺术的回顾,一般将1979年和1980年的“星星美展”作为起点。如果回到广东,我们说并没有产生与星星美展同时的实验性的美术活动和现象,其开端要稍迟一些。而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正如陈侗所言,广东当代艺术家对于空间的理解还只是出于展出场地的需求。而90年代末随着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对当代艺术深度关注的公立美术馆的产生以及部分民间空间的兴起,空间对于广东当代艺术的推动才产生介入性的实质意义。继而,部分画廊也开始推介当代艺术,并且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的民营美术馆、另类空间及机构,极大地丰富了广东当代艺术的生态。
 
一、公立美术馆的起航
 
谈到广东当代艺术的本土集合行动,我们经常会理出这样一条线索——“105画室”“南方艺术家沙龙”“大尾象”“卡通一代”“实验水墨”。然而,对于广东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的相当长时间里,持续有力的当代艺术空间还极少出现,我们看到的有关当代艺术的展事更多的是以团体和组合的方式出现在各种非固定的场所,即便有时在公立机构进行,也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90年代末开始,广东当代艺术缺乏有力的机构支撑的局面被打破,除了深圳美术馆,新成立的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系统投入,起到了整合本土当代艺术资源的突出作用。广东美术馆的学术定位里便将当代艺术列为收藏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它形成的当代艺术方面的展览粗线条地归纳有:双/三年展系列,当代水墨空间系列,’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系列等。何香凝美术馆的常规性展览则有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全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等。深圳画院发起和承办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美术馆以“关注当代都市艺术系列”来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探讨与研究,尤其是在“图像转向”方面持续用力。在此广东美术馆开馆20周年纪念之际,本文主要是梳理广东美术馆在当代艺术展览方面的线索,试图为我们回看广东当代艺术的进程提供一个机构的视角。
 
二、双/三年展系列
 
关于国内的双/三年展,我们不得不提到1992年在广州中央酒店举行的“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该展策划人为吕澎,皮道坚、杨小彦、黄专、邵宏、严善錞等任评委。策展人表达了如此抱负:“希望在中国市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能在中国建立像威尼斯双年展那种国际化的交流规则和平台;同时通过艺术市场的功能,使探索性的前卫艺术能以高扬的价格达到文化生效的目的”。[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90页。]
 
但此次展览没有延续下去,真正在广州具有连续性的双/三年展要从广东美术馆2002年举办首届广州三年展开始。该展由巫鸿、王璜生、黄专、冯博一策划,以“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为名,分回忆与现实、人与环境、本土与全球、继续实验四大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进行史学回顾和学术阐释,并探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应该说,首届广州三年展主要是偏重历史梳理,还不是就当下的艺术与文化的前沿现象开展工作,但它为三年展奠定了基本的定位和学术品格,其中涉及的“中国经验—国际问题”、“实验性—前沿文化”、“当下性—历史观”等成为可以延伸的思考和行动的母题。[ 王璜生:《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前言》,广东美术馆编《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由侯瀚如、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郭晓彦策划的以“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为主题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其工作方向便转向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层面——以珠三角为核心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另类的现代化模式及当代艺术文化现象。再到由高士明、萨哈•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和张颂仁策划的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即开始对作为艺术策展与批评领域的主导性话语的后殖民主义进行发难,认为它业已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日渐丧失了批判性,提出不仅应从后殖民“出走”,而且要“重新界定”和“再出发”。
 
广州三年展进行至第三届,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理论构架和策展思路上,它已经形成对前沿文化思考与当下历史参与的内在理路;[王璜生:《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前言》,广东美术馆编《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在展览和城市之间的姻亲关系上,它已经结构性地改变了广州本地的文化艺术生态,集中地、动态地、多视角地呈现了国内外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动向,为广州构筑了一个不同区域之间的开放的、深度的文化交流平台。 [ 王璜生:《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前言》,广东美术馆编《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由罗一平领衔,以“元问题”作为主题,结合广东美术馆准备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分“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三个部分,计划贯穿于整个工程始终。其启动展副标题是“回到美术馆自身“,以“拆”和“建”为关键词,实则以此延伸到艺术、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并打开历史与哲学、社会与文化、传统与当下、宗教与技术、自然与生态等方面的话题。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则与新设立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捆绑在一起,以“亚洲时间”为题聚焦和探讨全球视野下亚洲艺术的发展,以反思西方的、全球角度的“世界时间标准”。这是从艺术视角对于学界非常热门的亚洲问题的又一次讨论。从2002年至2015年,广州三年展在跌宕起伏中进行了五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时至今日,广州三年展仍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艺术展事。
 
除了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还在摄影的展览、研究、收藏方面倾注心力。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是第一次以纯纪实的手法从生存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映现中国人在人性化道路上的曲折历程的大型摄影展,之后又在国内外近十家美术馆、博物馆巡回展出。2005年开始,广东美术馆设立了旨在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当代摄影及文化发展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第一届的“城市•重视”关注城市化发展及人的“观”与“被观”问题;第二届的“左右•视线”关注视觉观看与摄影取像的有限与无限,以及中国摄影审美的流变;[ 王璜生:《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前言》,广东美术馆编:《自觉与自主——广东美术馆展览策划和学术理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47页。]第三届的“看真D.COM”重返摄影与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联系层面,强调摄影与观看的主体价值、社会介入、现实与虚拟的关系探究。在中断了几年之后,由王绍强任总策划,“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改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将于今年12月举办。改名是基于现在数字媒介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狭义的摄影已经很难应对那些新的图像媒介的变化。至此,广东美术馆的大型常规性展览结构已经由1个三年展加1个双年展转变为两个三年展。
 
三、其它系列的当代艺术展
 
除了双/三年展系列,当代水墨实验的转向和走势也是广东美术馆关注的焦点之一。1999年广东美术馆王璜生联合深圳美术馆鲁虹策划了“进入都市——当代水墨实验专题展”。到2001年,广东美术馆开始了“当代水墨空间”系列展览计划。一直研究、关注水墨艺术的皮道坚与王璜生策划了系列展的第一回“中国•水墨实验20年”,旨在对20年来的中国当代水墨实验进行一次学术梳理,并探究新世纪中国水墨艺术的起点。此次展览在水墨实验的历史书写和文献整理上具有节点性的标志意义,2006年杨天娜策划的第二回展“渗——移景与幻想”则打破水墨的单一领域,以其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修炼而囊括了水墨、油画、行为、多媒体及装置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的作品。[ 杨天娜:《“第二届当代水墨空间:渗——移景与幻想”前言二》,2006年。]时隔十年,广东美术馆再次接续这个系列的展览,于2016年12月底组织举办了第三回展“变相——水墨的维度”,分“格物”“无法”“拟境”“气象”四个单元试图理清当下水墨艺术问题的几种线索,以建立一种超越“水墨”的展览模型。还有对应出现的有关水墨的展览分别是2002年广东美术馆举办的“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和2017年举办的“‘后岭南’与珠三角”,这实际上是经由“后岭南”的切入点对广东当下水墨各种新探索形态的一种行进中的考察。
 
2005年起,中国当代艺术界掀起回顾’85新潮美术的浪潮。2006年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了黄专策划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2007年尤仑斯当代中心的开馆展即是费大为策划的“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而广东美术馆亦于2006年开始了它的“’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便是其中之一。该展希望尽可能将’85以来广东当代艺术中各媒材的语言变革、各种艺术组合、以及在广东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和连续性的各区域艺术家都包括进来,虽然因学术观点而产生了一些意见分歧,但此次展览无疑是迄今为止对广东当代艺术最全面的梳理和回顾。
 
另外,在推介青年艺术家方面,广东美术馆的重要举动之一是从2004年开始举办了两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强调对青年艺术家创作状态和动向的跟踪和关注,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并及时地鼓励具有独立品格的新艺术”。[ 《开放的姿态·首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前言》,广东美术馆编:《自觉与自主——广东美术馆展览策划和学术理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5页。]其二是以“新状态”为序列,从个案的角度发掘中国尤其是广东本地富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2015年初,广东美术馆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名为“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考察”的展览,该展囊括了美术馆、学院、艺术中心、艺术村以及另类空间等艺术系统中的不同环节,希望以机构为单位来呈现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的体系、脉络及形态,更重要的是以机构为视角来展开其对生态的某种思想介入和知识生产的整体研究。而今年,在新启动的策展人计划中,“物是人为——考工、立异和斜出”“视态之问——青年艺术家的视野与在地经验”等也多与当下多元而前沿的青年艺术组织和个体的创作有关。
 
四、多元空间并进态势下的广东美术馆
 
以上对于广东美术馆20年来当代艺术展览的回顾是非常简括的,一些零散的非常重要的展览,以及广东美术馆在其多个分馆的展览未能提及。再就是,因为偏重于对广东当代艺术发展进程的描述,所以,此文基本不涉及那些关于国内其他区域以及国外当代艺术的展览。但是,从以上梳理,我们已经能够大致观测广东美术馆关于当代艺术展览方面的学术架构和时代演进。
 
从90年代末开始,有那么几年,广东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事主要由几家公立美术馆引领。而作为公立美术馆的有力补充的各类艺术空间缺失较为严重。但这些美术馆的率先行为对区域艺术生态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在相应的学院教育和公众文化还较为滞后的情形下。近10多年来,这种局面在迅速发生改变。比如由政府主导或民间自发的非美术馆的大型展览活动蓬发,这尤其体现在深圳。再比如,各类艺术空间和组合迅速增长,它们与一般的公立美术馆相比,更具探索性,更能自主灵活地进行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展览实践。跳脱广东来看,近些年,北京、上海的当代艺术场馆,尤其是民间空间发展迅猛,广东公立美术馆原先所积累的优势在新一轮的“艺术竞赛”中有逐渐被淹没的危险。
 
身处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省级重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开馆已达20年,一开始它就是朝着包含研究、典藏、展览、教育、交流、服务等六大功能的现代美术馆来建设的,而且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展览只是观察这个美术馆的一个角度,并且即使就展览而言,当代艺术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它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尤其是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和展示方面的努力也广受学界瞩目。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植根于本土的综合性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美术馆或空间的重要特点。置于多元空间并进态势下的广东美术馆也许正迎来新的机遇,延续已有框架中合理的部分,并根据当下情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一种整体得到提升的外部环境中继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