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越过山丘:王天德个展”前言

录入时间: 2017-09-27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其《香界》一诗中比香为云界,以界作诗,倡导“格物致知”的他将宋代文人满赋雅兴的“四艺”之一——焚香与人的德操和情怀相媲美。朱熹与屈原“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遥相呼应,达到一种任性逍遥、豁达脱俗的精神意境。宋人惯于将袅袅焚烟的视野与“究天人之际”的思想境界相融合,在“焚”与“香”的物性中感悟情义和灵明,参透宇宙万物和人生之真谛。在王天德近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的创作重心从未离开过中国的传统水墨艺术,尤其是凭借香烫、拼接的创作方式构建出自己一套独有的美学创作体系。“以香为笔,以火为墨”,王天德以火灼取代毛笔书写的当代水墨语言和创新实验,将灼空的山水与书法创作覆于古代石碑拓片和册页之上,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审美态度和视觉表达。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天德一直坚持在水墨领域寻求突破和创新。他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水墨的固有观念和印象,利用更为多元的创作方式与媒材,将水墨艺术从单一维度拓宽到了多重维度。
 
从早年的“圆”、“水墨菜单”、“中国服装”等展览,到近年的“孤山”、“一米七山”和“开门”,王天德不断地探寻更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方式,为自身的作品注入新观念和新元素。王天德的中国水墨具有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与内在观念,开启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一个新的方向。通过王天德的作品,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对传统的延续,并在继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新的表现形式。作为当代水墨的实践者,王天德拥有深厚的文人画学养,却从不为传统所囿,其饱含意蕴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往往能够突破传统中国画保守而单一的思想桎梏。在这个基础上,纸、拓片、古代书画等元素便成为了王天德艺术观念的实验场。王天德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山水观和人文性,对全球和本土、传统与当代、时间和空间、普遍性或特殊性等多重元素之间的对话给出了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当代水墨艺术家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糅合现代媒材、理念和技法,形成有别于传统水墨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这可以说是一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态。王天德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你不可能用画、视觉的方式来过多地介入社会,却可以艺术的思维方式介入社会,给社会提出一种未来的共同审美。而如何能够摸索或实践出一种新的或未来性的艺术表达,这是艺术家当下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天德的艺术形态和思维给人们欣赏中国水墨艺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图像观看方式,在客观上营造出一种相互对视的意境。王天德以香烫的形式替代笔墨书法,凭借“香”蕴含的文化信仰和传承性,为作品注入中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借代代相传的寓意以弥合历史断裂的深刻内涵。总的来说,王天德的艺术创作给世人带来的阅读视角和书画意境,对民族艺术性和文化观念的萃取以及古今生命哲学的参悟,让他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不只停留在精神层面,更将人们的思绪和情感一并引入传统画论和当代水墨野逸而精妙的文脉之中。
 
为了展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新变化,广东美术馆精心筹备了此次“越过山丘:王天德个展”,这不仅是王天德对水墨艺术与当代观念展开的一次新对话,更是广东美术馆与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再一次深入对谈。在本次展览中,王天德延续以往的创作方式,将历史文本与水墨艺术相结合,不惜切割自己珍藏的古代碑文拓片和书法作品,将其拼接整合到自己的水墨作品之中,让当代与古代对接,为中国当代水墨引入历史性话题,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创作叙事模式。广东美术馆希望借此机会,通过本次“越过山丘:王天德个展”,展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局面。王天德以“旧”的碑文拓片书法与“新”的当代水墨进行拼接和对话,这可以说是中国水墨艺术充满活力和无限潜能的象征性代表。广东美术馆也希望透过本次展览窥探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足迹,以此给予观众不一样的当代水墨体验。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