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2024·第三期:运用美术馆资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

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研究工作坊2024 · 第三期
2024.12.11-12.12
本期的主题为“寄情山水,花鸟写意”。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中小学美育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强调了艺术教育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为了适应新时代美育的需要,发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本期工作坊主要面向教师群体进行策划,聚焦运用美术馆资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
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2024 · 第三期
运用美术馆资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
近日,由广东美术馆策划的“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第三期成功举办。伴随着第三期工作坊的成功举办,2024年“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圆满结束。
本期的主题为“寄情山水,花鸟写意”。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中小学美育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强调了艺术教育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为了适应新时代美育的需要,发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本期工作坊主要面向教师群体进行策划,聚焦运用美术馆资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
广东美术馆和北京画院都有丰富的中国画馆藏。广东美术馆立足本土,将“传承岭南美术基因”作为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方向,收藏了许多岭南画派艺术家的作品。而北京画院收藏了许多齐白石作品,构建了以充分研究为基础的收藏、展览、教育、文创体系。为开阔本地教师的视野,此次工作坊特邀北京画院宣教部主任罗元欣,与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团队一起,结合南北两地美术馆中国画教学资源,突出美术馆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为教师们带来了知识、技法与教学理念的碰撞与更新。
工作坊课程分为三个环节:教师探馆、主题讲座、教学示范。共100名来自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人员和本地幼儿园、小学、大学的教师在交流、互鉴、共享中,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画,探讨了在馆校合作教育语境里开展中国画美育实践的无限可能。

教师探馆
馆藏20世纪以来中国画专题导览

在“教师探馆”环节,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植凯鹏带着大家从感受岭南画派名家名作开始,一步步理解岭南绘画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风格。他带着大家细看居廉作品《蜂涌双蝶》,解析岭南画派“撞水”“撞粉”技法的来源、应用与传承;又带着大家欣赏了“二高一陈”的作品,讲述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理念,最后带着大家来到广东美术馆藏黎雄才作品《迎客松》前,讲述画作的故事,感受时代脉搏。这一路,从特有技法到巨幅中国画创作,刷新了学员们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知。

主题教研
分享美术馆的中国画教学理念与案例

分享会环节由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叶小青主持。分享会从美术馆的教育项目理念与实践、美术馆课程教学实践两个角度展开。
主题分享
北京画院美术馆亲子观展手册设计与公共教育应用

北京画院宣教部主任罗元欣首先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北京画院美术馆亲子观展手册设计与公共应用》的讲座,介绍了北京画院围绕收藏的齐白石作品进行研究策展、策划教育活动和开发教育活动物料的工作思路。
主题分享
儿童是一本无字书:关于中国画教学的无限可能

与传统中国画的儿童美育实践相呼应,广东美术馆大美艺术培训中心校长史方方以《儿童是一本无字书——关于中国画教学的无限可能》为课题,分享了中心创办24年来打磨的多个实验性中国画课程实践案例。她介绍了培训中心的水墨剧场、大“画”西游等儿童实验水墨课程,也向大家介绍了中心近期正在探索的特色课程项目。这些案例充满了对孩子的关怀和对学校、社会美育的关切,令在场学员动容。
两位嘉宾的分享,体现了美术馆在典藏、研究、展览、教育等方面具备的资源优势,表现了美术馆教育人员透过艺术关注人的心灵成长,尊重儿童认知能力和个性表达的教育理念,为学员们呈现了结合中国画设计教学材料、课程教案的多元可能,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发。

示范教学与材料体验
换位体验中国画课堂的魅力
示范教学环节让学员们以“学生”的身份,换位体验中国画课堂的魅力所在。本期设置两个课程,分别是“漫游齐白石《借山图》”和“平淡天真·为花写照:撞水撞粉技法体验”,一个是从临摹到创意的表达,一个是扎实的技法体验。
示范课
齐白石《借山图》漫游

示范课“齐白石《借山图册》漫游”现场
《借山图》是齐白石创作于1910年的一组中国画。作品以齐白石远游及家乡的景物为表现对象,他根据对途中真实山水的写生稿和印象,对实景进行大胆的剪裁和提炼。在上午的课程中,北京画院宣教部罗元欣主任娓娓道来齐白石创作《借山图》的故事,带领大家学习欣赏齐白石山水的角度与方法,邀请大家通过临摹的方式感受笔墨特征和构图巧妙所在,再通过裁剪、粘贴将平面画作转化为立体场景,设计出一个个独具特色、可供“漫游”的齐白石山水场景。

部分学员作品
示范课
平淡天真,为花写照:“撞水撞粉”技法体验


示范课“平淡天真·为花写照”现场
在下午的课程中,广东美术馆教育职能部门大美艺术培训中心专职教师黄昱、余佩佳首先为大家仔细梳理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入解析了花鸟画的风格特征与不同表达方式,介绍和示范了岭南画派专属的“撞水撞粉”技法。笔墨传情,纸笔达意。通过两位老师的指导和亲身体验,大家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画的特点,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创作出一幅幅墨彩缤纷的花卉图;同时,也将中国花鸟画的技法与表达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

本期工作坊展示了运用美术馆资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的思路、方法和案例,和本地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强调,要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进馆校合作共建,加强师资联合培养,强化优秀项目示范引领。“馆校合作教育”是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新时代美育事业要求的重要工作方向。此次工作坊的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广东美术馆提升美术馆教育功能的深刻思考和多元面向。我们期待广东美术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绘制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的蓝图。

工作坊第三期学员合照
随着第三期示范课的顺利结束,“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2024年的课程圆满落幕。今年工作坊分别以“美术馆里的观看与艺术素养培育”“美术馆志愿服务与观众培育”和“寄情山水,花鸟写意”为主题,探讨了美术馆馆藏利用与教育资源开发、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跨馆共建和儿童美育的馆校合作教育三大话题,覆盖观众、志愿者、教师和文博从业人员等多类人群。
2024年度“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从不同角度探讨美术馆公共教育,培育了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的无限生长力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明年再相约!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