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金秋十月印版画:丝网版画印刷体验工作坊

金秋十月,我们一起来体验简单有趣丝网版画印刷。我们为您准备了美术馆LOGO和藏品图案等已制作好的丝网版,还有轻柔真丝小方巾。您只需要轻轻一刮,就能把母版上的图案印在任何想印刷的地方,轻松愉快地把艺术带回家!
项目策划:刘端玲
项目负责:黄亚群
感谢袁钊、何惠玲对本项目的协助
工作坊丨金秋十月版画——丝网版画印刷体验工作坊
时间:2014年10月1日 14:30-16:30
地点:公共教育空间(7号展厅内)
报名方式
+ 活动免费,但材料有限,需要预约参加。
+ 预约方法:广东美术馆大堂观众服务中心(按到场先后换领入场凭证)
+ 预约方法:广东美术馆大堂观众服务中心(按到场先后换领入场凭证)
什么是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是孔板型版画的一种。它的原理是通过刮板的刮压,让颜料通过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上。在制作时,艺术家会利用特殊的工序,把图案“绘制”在丝网版上。做好的丝网版中,只有有图案的地方能够让颜料透过。然后,我们用笔刷、刮片轻轻地刮压就可以将颜料转印到某一个表面上,形成一个边缘清晰的图案。丝网印刷技术可以应用在多种材料上,包括T恤、海报、塑料、木材等。但是,丝网印刷每一次印只能印一种颜色。我们现在看到的彩色丝网版画,通常是用四个不同的模板,重复在同一张画布上刷色,最终产生彩色效果。








工作坊回顾
国庆长假的第一天,趁全国美展版画展之际,广东美术馆举办了“金秋十月印版画”丝网版画印刷体验活动,让观众能在观赏版画展的同时,亲自动手体验版画印刷的乐趣。这次丝印版画印刷体验工作坊为观众准备了5件馆藏版画作品的丝网模板和限量的小方巾。参与者只需要完成简单的印刷步骤,就可以得到一件属于自己的版画作品。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与,既有举家前来的家长、儿童,也有结伴前来的年轻人、长者。
在工作坊开始之前,美术馆教育专员和版画专业人士一起,为到场协助的志愿者们介绍了丝网版画特点,演示了套色丝网版画《玛丽莲•梦露》的印刷过程。在每位志愿者都亲手印了一张作品之后,大家进行了分工,摆开五个“档口”,迎接参与者们的到来。
为了让初学者印出一个满意的图案效果,教育专员和志愿者们对大家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与套色丝网版画相比,单色丝网版画的印刷步骤就非常简单。参与者只需要往母版上抹好颜料,用刮片轻轻刮一下,就能完成印刷。工序虽然简单,但若想得到一张完美的画作,参与者必须控制好刮版的方向和力度,掌握一定的技巧。许多观众都选择在小方巾上印制画作,但有一位热心观众特意带来了纯白色的T恤,要求往上面印上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由于套色丝网版画的印刷过程非常复杂,这件衣服由版画专业人士亲手印制,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
在每一次印刷之后,志愿者都要及时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洗,以求保证下次印刷也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为了让哥哥姐姐们能快点帮大家印版画,两位小志愿者在体验完印刷之后,主动帮忙清洗工具。而在这时候,暂时空闲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则充分利用时间,为正在排队的观众们介绍丝网版画的特色和印制方法,教大家掌握刮片的使用技巧。
印刷前的期待,印刷时的紧张,看到成品时的兴奋,这些情绪变化在人们的脸上变换。家庭观众应该是最沉浸其中的人群了。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为作品挑选颜料颜色,合力刮出一幅丝网版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彼此的默契。一位家长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学到关于丝网版画的知识,他们刚刚在展厅看到各种各样的版画原作,马上就在有趣的印刷过程中亲手触摸了丝网版画,大人小孩都感到无比兴奋。
在了解到丝网版画可以印在任何表面上的特点后,热情的参与者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T恤、手提包、皮夹,请求志愿者帮助他们在上面印上图案,让这些物品能变成“艺术品”。
有的参与者在体验了印刷之后,对丝网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希望美术馆能给大家提供学习制作丝网版画的机会。对此,在场的教育专员表示虽然丝网版画的制作需要使用特殊的器材,不易在展厅内操作,但版画本身是一种具有很强实验性的艺术,也许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让大家能来美术馆感受丝网版画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在工作坊开始之前,美术馆教育专员和版画专业人士一起,为到场协助的志愿者们介绍了丝网版画特点,演示了套色丝网版画《玛丽莲•梦露》的印刷过程。在每位志愿者都亲手印了一张作品之后,大家进行了分工,摆开五个“档口”,迎接参与者们的到来。
馆藏作品

郑爽,《丝绸之路》之七——伊斯坦布尔遥望,木版画

郑爽,猫妈妈,木版画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看到它们能使你愉快;如果你的房间暗淡,挂上它能使之增加一点生气。我自知做不了大树,我只是路边的小草、野花,给大地带来一点生机,覆盖黄土,装点道路。”
郑爽,著名版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承李桦、古元等名家,擅长水印木刻,画风抒情淡雅。郑爽爱猫,作品中不少以猫为主题的作品,比如这幅舐犊情深的《猫妈妈》。

汪刃锋,海啸,木版画

汪刃锋,海啸,木版画
汪刃锋,学名兆增,笔名刃锋。1938年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从事木刻。早期作品多表现劳动人民的疾苦,以后的作品多反映生产建设的成就和祖国山河的风貌。汪刃锋的刀法极具金石味,形体非常有力度,凝重大器。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
安迪•沃霍尔,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不断重复人物头像,比如这幅《玛丽莲•梦露》。
安迪说:“我喜欢无聊的东西,我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的重复的事……你仔细想想看,百货商店就是一个博物馆。”

张红,蜻蜓,木版画

张红,蜻蜓,木版画
张红,版画家,平面设计师。曾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广东美术馆设计师。
张红的蜻蜓,这些流连于微风的弱小生命,存在仿佛只为逍遥丰盈的度过一个夏天。然而在这逍遥中,晓歌也提示我们看见了我们自己,从降生到成长,争斗,欢愉,焦虑,持续缠绕的自我怀疑。
供稿:张雅婷、叶小青
摄影:陈彧
2014年10月8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