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如果死亡可以飞翔
山的那边是什么?是另一座山。前方的前方是什么?是另一个前方。“前方”这个无限接近的文学概念,再加上“死亡”这个有限的物理定义,构成了有关死亡的当代艺术展。

图3:蔡远河,《无处榫接》(局部)。
作品本身并不容易被理解,有些初看甚至觉得与题无关。艺术家以自己的经验绘制死亡,观众戴着他们的眼镜审视作品。而最重要的是,你对“死亡”这个无限接近的前方,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海报上,一个背影努力奔往前方,天空很蓝。
如果死亡可以飞翔,如果死亡可以——像那幅海报一样,不必那么沉重——

图1:展厅入口,海报和前言占据了醒目的位置。

图1:展厅入口,海报和前言占据了醒目的位置。
这是一群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离死亡也许还太远。
然而正是这种反差,才让他们对死亡的阐释更加多样化。有单纯的,有迷茫叹息的,有美学中隐藏着暴力的,有通过凝视脚下深渊从而获得平静与制衡感的。
子曰:未知生,何知死。

图2:梁圣琪,《思考者》。

图2:梁圣琪,《思考者》。
有一系列有趣的解剖图,上面的人体像榫桙结构般被解构。每个人都在学每个人。《美丽新世界》的作者如是说。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逐渐丢失的除了个性,还有创造力。

图3:蔡远河,《无处榫接》(局部)。
死神是个小女孩,她的笑靥甜美天真。梦幻的浅紫轻红掩盖了她让人惧怕的身份。人们在恐惧时,会故意表现得无知。以为这样可以抵挡一切。

图4:从左到右,柯坎法,《修普诺斯的梦》《黑暗中的哈迪斯》《达拿都斯的定律》。

图4:从左到右,柯坎法,《修普诺斯的梦》《黑暗中的哈迪斯》《达拿都斯的定律》。
见过灵魂的形状吗?它干净而透明。用人死后火化过程中收集的气体吹出来的玻璃器皿,纯净得让人几近落泪。像一个小小的子宫,将会孕育一个新生命。

图5:杨介,《灵魂的形状2008/2010》。

图5:杨介,《灵魂的形状2008/2010》。
年轻女艺术家的自画像,摆满了一整面墙。张牙舞爪,面目可憎。然而每天我们揽镜自照,看到的何曾是完美的自己?

把各种颜色的胶带随意纠缠而成。没有任何艺术观念,最后展现出来的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作品。艺术有时很单纯,只是我们太复杂。

救赎在彼岸。而我们身处此时此地。
彼,此。彼此彼此。

图8:同力,《彼》系列(局部)。

把各种颜色的胶带随意纠缠而成。没有任何艺术观念,最后展现出来的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作品。艺术有时很单纯,只是我们太复杂。

救赎在彼岸。而我们身处此时此地。
彼,此。彼此彼此。

图8:同力,《彼》系列(局部)。
作品本身并不容易被理解,有些初看甚至觉得与题无关。艺术家以自己的经验绘制死亡,观众戴着他们的眼镜审视作品。而最重要的是,你对“死亡”这个无限接近的前方,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
供稿:罗梦琳
摄影:陈子文
编辑:叶小青
2011年3月23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