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一种建筑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好希望见证展览从开始布展到开幕。“感官拓扑”的布展和国庆假期,以及一群思维发散的志愿者,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终于有机会看着一个展览的成长。
我主要负责黄沛滢老师作品《流》的制作,在塑造这个作品的过程中,黄老师不断地感谢我们的帮忙,但是我觉得我反而要感谢她。真的,这几天,我玩得很开心。我现在的职业,整天要面对的是行业标准和法规,都是文书方面的工作,很难得有动手的机会,而这次布展让我过足了手瘾,把念书的时候学的工程力学和几何学都用到了这个大型装置中。看着“峡谷”一天一天地长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没有比亲手做一个艺术品更能启发人对艺术品的感悟了。
《流》是用一片一片的瓦楞纸堆砌起来的,我觉得用瓦楞纸来做一个作品的想法实在是太棒了,更重要的是,这让我想到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平凡的材料都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或许没受过学院派熏陶的大众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是一样微小的东西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或无限或有序的迭加的时候,就会被华丽第放大成典礼,这不是很妙吗?
作为一个建筑学的铁杆粉丝,被认为是学建筑的,真是又害羞又开心!这个占据了半个展厅,生长到天花板的大家伙,其实也是一种建筑吧,有好多志愿者都说有点像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呢,虽然它们的肌理有好大的区别。
来帮忙的志愿者都很有想法,想法还很大胆,又要对抗地心引力,又要取得平衡,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Wright的Falling Water,所以我带着每天都不同的组员一边做一边讨论“峡谷”的走势,随着时间的推进,“峡谷”的张力会随时提醒我们这里要凸出来,那里要凹进去,就像是它自己在生长一样。不讨论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自己的分工,每当这个时候,我心脑总是无比的宁静。一天的工作结束,大家都说虽然辛苦,可是玩得好开心。等我年纪大的时候,我还要当一个“好玩”的人,精力充沛,天马行空。
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我不能参加12号的开幕式,但是我一定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好好看看这个展,看看自己参与的作品,同时期待着黄老师的新作,不知到时候又会给观众带来多少惊喜呢?

图1:开工前堆在展厅门口的大纸箱。看这个阵势,我们就知道将要面对一个浩大的工程。

图2:为了让志愿者们更直观地明白整个作品的构造,艺术家黄沛滢亲手制作了现场的等比例缩小模型。

图3艺术家黄沛滢不但准备了图册和模型,还亲手绘制了结构说明图。上面写着“你是艺术家,不是建筑工人。”这让大家备受鼓舞。

图4:每天都有不同的志愿者来帮忙,黄沛滢每天都很耐心地向大家介绍工作方法。大袋子是用来装瓦楞纸的。

图5:瓦楞纸长度不合适的时候,就需要把多余的部分切除。看起来简单的粘贴,实际上每一步都需要经过思考。

图6:到了后期,大家开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裁好各种大小的瓦楞纸。

图7:这个角落是很危险的,旁边是连接到二楼展厅的天井,要一边想怎么做好作品,又要注意不能退后。

图8:等到作品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在下面搭桥来完成上面的部分。这时,作品的效果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日渐狭窄的过道里,大家都成了飞檐走壁的高手。

图9:一边保持平衡,一边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样才能完成作品的顶层部分。

图10:某一天的收工大合照。这天一共有14位志愿者过来帮忙,加快了进度。一天下来很累,但大家都觉得很开心,有收获。
我主要负责黄沛滢老师作品《流》的制作,在塑造这个作品的过程中,黄老师不断地感谢我们的帮忙,但是我觉得我反而要感谢她。真的,这几天,我玩得很开心。我现在的职业,整天要面对的是行业标准和法规,都是文书方面的工作,很难得有动手的机会,而这次布展让我过足了手瘾,把念书的时候学的工程力学和几何学都用到了这个大型装置中。看着“峡谷”一天一天地长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没有比亲手做一个艺术品更能启发人对艺术品的感悟了。
《流》是用一片一片的瓦楞纸堆砌起来的,我觉得用瓦楞纸来做一个作品的想法实在是太棒了,更重要的是,这让我想到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平凡的材料都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或许没受过学院派熏陶的大众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是一样微小的东西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或无限或有序的迭加的时候,就会被华丽第放大成典礼,这不是很妙吗?
作为一个建筑学的铁杆粉丝,被认为是学建筑的,真是又害羞又开心!这个占据了半个展厅,生长到天花板的大家伙,其实也是一种建筑吧,有好多志愿者都说有点像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呢,虽然它们的肌理有好大的区别。
来帮忙的志愿者都很有想法,想法还很大胆,又要对抗地心引力,又要取得平衡,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Wright的Falling Water,所以我带着每天都不同的组员一边做一边讨论“峡谷”的走势,随着时间的推进,“峡谷”的张力会随时提醒我们这里要凸出来,那里要凹进去,就像是它自己在生长一样。不讨论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自己的分工,每当这个时候,我心脑总是无比的宁静。一天的工作结束,大家都说虽然辛苦,可是玩得好开心。等我年纪大的时候,我还要当一个“好玩”的人,精力充沛,天马行空。
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我不能参加12号的开幕式,但是我一定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好好看看这个展,看看自己参与的作品,同时期待着黄老师的新作,不知到时候又会给观众带来多少惊喜呢?

图1:开工前堆在展厅门口的大纸箱。看这个阵势,我们就知道将要面对一个浩大的工程。

图2:为了让志愿者们更直观地明白整个作品的构造,艺术家黄沛滢亲手制作了现场的等比例缩小模型。

图3艺术家黄沛滢不但准备了图册和模型,还亲手绘制了结构说明图。上面写着“你是艺术家,不是建筑工人。”这让大家备受鼓舞。

图4:每天都有不同的志愿者来帮忙,黄沛滢每天都很耐心地向大家介绍工作方法。大袋子是用来装瓦楞纸的。

图5:瓦楞纸长度不合适的时候,就需要把多余的部分切除。看起来简单的粘贴,实际上每一步都需要经过思考。

图6:到了后期,大家开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裁好各种大小的瓦楞纸。

图7:这个角落是很危险的,旁边是连接到二楼展厅的天井,要一边想怎么做好作品,又要注意不能退后。

图8:等到作品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在下面搭桥来完成上面的部分。这时,作品的效果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日渐狭窄的过道里,大家都成了飞檐走壁的高手。

图9:一边保持平衡,一边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样才能完成作品的顶层部分。

图10:某一天的收工大合照。这天一共有14位志愿者过来帮忙,加快了进度。一天下来很累,但大家都觉得很开心,有收获。
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万苗
摄影:叶小青 陈子文 李启俊
2010年10月7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