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实习感想:来自前线的“撞车”报告

“在修车厂的几天让我体验到其他志愿者可能看不到的相对艰苦的工作。我和摄影师小新都觉得自己像战地前方记者,越发期待看到这件作品的诞生。”

小编的话:每一次大型展览,都会有许多热爱艺术、对美术馆充满好奇的同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繁忙的展览工作中来。志愿者、实习生,其实都一样,面对着遥远的上班路途、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繁琐的事务,他们都始终与馆员一起并肩作战。在这个短暂而又忙碌的过程中,我们感谢他们主动分担了一些工作,也为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收获和成长而感到幸福。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梁颖元同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召唤到美术馆,摊上了当时还没人敢“挑战”的艺术家乔纳森•西佩的翻译助手的工作。让我们看一看她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的工作中有些怎样的有趣故事吧!


听说广东美术馆紧急招三年展艺术家助理的时候,我就屁颠屁颠地报名了,幻想着可以跟着可爱又亲切的艺术家虽然必须流汗但还算优雅地在馆内布展。但是天上掉下的不只是馅饼,还有哐当一响的大锣鼓——9月17日被公共教育部的小青召唤来“看看情况”的我,在到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被分配给了美国艺术家乔纳森•西佩(Jonathan SCHIPPER)——有两倍的我那么宽/厚,一点二、一点三倍的我那么高,看起来相当严肃的一位大叔(还有他的助手Karls)。这还不算出乎意料,最大的麻烦是这两人还讲着大量翻译成中文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机械词汇。于是我就突然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事儿还真是存在的。

经过展览部的馆员熙姐、婧婧的一大轮科普之后,我才大概了解到两位大叔们想要干嘛。他们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按大叔们要求制作需要的钢材——往废车场挑车——送往汽修厂改装/购买输油管和液压油——回馆装导轨——把车子装到导轨上并作调整——连上泵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碰撞。嗯,看起来不难嘛。
 
但是理想真的太丰满,现实骨感到连精神满满的大叔们身上也有了心碎一地的感觉。为嘛咧?
 
因为:
 
1. 废车场的联系和手续出了乱子,不但大叔们不能自由地挑自己喜爱的车,而且挑了也要走一大堆程序才能把车子从拖车厂拖出来;
 
2. 摊上了我这个外行地陪,虽然能讲英语,但却对机械类词汇一窍不通。我需要不停地用“pardon+比手画脚+查字典+google图样”的方法才能完整地理解大叔们的意思。
 
虽然工作刚刚开始就各种不顺,可是他们还是迅速地振作起来了。尽管他们自称为“不耐烦的美国人”,还是耐着性子给我做了很多科普和解答各种问题。除了这两个大难题,我们在能动工之前还遇到了许多小麻烦,比如说钢材的准备、工具的确认,等等。但是当这些难题都过了以后,迎接我们的就是无比顺畅的改装过程了。
 
到9月20日能够把车子从废车场拖出来运到修车厂的时候,我也跟大叔们混得差不多熟了,能相对准确地传达他们的意思(工具需求啊,需要的人手啊之类的)。加上修车厂给力大叔(我给一个老师傅起的外号)和其他大叔们的热心帮忙,我们在21、22两天就把需要改装的部分都完成了。掌声鼓励吧!亲们!!!
 
事实证明,大叔们的严肃更多地是细致和体贴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小事情:在美术馆把导轨和泵搬出来的时候,有一点机油溅到地上了,乔纳森看到了就马上问我有没有人能清理一下,因为他怕有人会滑到。卡尔斯是乔纳森的助手,对于他们在做的事情,只要我表示不懂的,他都会尽力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告诉我说,现在他们对车子的改装都是为了防止车子在相撞的过程中会有东西飞出来伤到观众。


而混得更熟之后,我又发现他们很cool的外表之下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大叔们常常都不吃早餐直接过去美术馆或者修车厂,原因只是单纯地不喜欢酒店早餐。第一天在外面吃午饭的时候,乔纳森超兴奋地跟我和卡尔斯说,他发现了一种很好吃的水果,但是他不知道这种水果叫神马名字。于是,他就给图片我们看:原来在美国的他们没吃过火龙果诶!接下来的几天里面,火龙果已经成为了乔纳森的广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看到他们对水果的高度热爱,我也顺带来了一次“广州大妈式”的热情推荐,介绍他们吃应季的水果——柚子。柚子类的英文通称都是grapefruit,所以大叔们都想当然地以为我讲的是他们吃过的西柚。当我捧回来一个小小的本土柚子时,乔纳森忍不住在一旁高呼道:“这是怪物级别的柚子!!!(This is such a monster grapefruit!!!)”
 
中国奇怪的物价基本上是卡尔斯每天闲聊话题单子上的固定议题之一。第一天等待开工消息的时候,乔纳森要我带他去配眼镜。他告诉我说,在美国,一副眼镜要300美金,相比之下,在中国配眼镜就显得很便宜了。但是开始工作后,高价的咖啡则让大叔们在让我帮忙买早餐的时候变得特节俭,要知道,咖啡在美国是很便宜的日常饮料而已。我们的话题单子除了车子以外,还包括了很多广府文化、中美文化之类的内容。大叔们其实都很爱玩,有时候我在一旁发呆,他们可能就很大男孩地说笑起来,或者作弄一下我。后者是卡尔斯常做的,有次他扭不动车轮的螺丝,就望着我说“要不你来试试?”。结果,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来试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笑着说“你的体重可能不够,还得乔纳森来才行”。结果,乔纳森也没扭开,反而是维修厂的给力大叔运用了杠杆原理轻轻地把螺丝给就扭开了!哈哈哈!他们也会时不时跟我开些玩笑,比如我们在焊东西的时候都要戴面罩,我们三人分别戴上之后,发现这个情景特像《钢铁侠》在工作那一幕,于是就笑说体型最小的我是small iron man(小钢铁侠),大只的卡尔斯是large iron man(大钢铁侠),特大只的乔纳森是extra large iron man(特大号钢铁侠)。只是small iron man我比较不给力,在帮乔纳森和给力大叔翻译的时候烫到自己手指。卡尔斯知道这件事之后露出了一个想笑死你又觉得很抱歉的表情,目睹了整件事的给力大叔则表示我们仨是他见过最无聊的人……
 
还有一些小事情也是非常难忘。比如,22日我跟随行摄影师小新和两叔去吃中饭,小新极力推荐两位大叔喝炖汤,因为那是广府饮食的特色之一。听了饭店老板的意见之后,我们给俩叔点了茶树菇煲排骨,但是叔们在喝的时候还是吓到了——卡尔斯把红枣当成动物内脏,把茶树菇当成动物皮而一直露出害怕的神色。看来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真的好爱吃内脏啊……囧。
 
这些culture gap有很多很多,多到我都不知道要怎么理顺来跟大家分享。但是,从我跟卡尔斯的聊天里面,我知道了一些不论国籍、地域、肤色、性别的人都在关注的事情——看不见并在消失的事物。广绣、广彩等伟大文化走向没落和外国手工业后继无人有着同样的悲哀,国内毫不留情地拆迁历史建筑的做法和美国将楼龄超过40年的楼房夷为平地的做法没什么不同……城市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相似,相似到让卡尔斯觉得,来到广州也只是来到更大、更多人、更热的曼哈顿中国城而已。对于正在消失的东西,我们仍想在未来看见它们。
 
接下来的周一我们将把对车辆的改装进行最后,收尾,并返回美术馆开始搭建装置。在修车厂的几天让我体验到其他志愿者可能看不到的相对艰苦的工作。我和摄影师小新都觉得自己像战地前方记者,越发期待看到这件作品的诞生。


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梁颖元
供图:江慧、区永新
编辑:叶小青
2012年9月25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