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实习感想:菜鸟的丰富体验

“我在2012年的暑假来到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参加观众调查项目,随后又参与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布展工作。这两次不同的工作,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艺术品和艺术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艺术创造力不仅仅在于艺术家、策展人,更在于观众。”

小编的话:每一次大型展览,都会有许多热爱艺术、对美术馆充满好奇的同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繁忙的展览工作中来。志愿者、实习生,其实都一样,面对着遥远的上班路途、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繁琐的事务,他们都始终与馆员一起并肩作战。在这个短暂而又忙碌的过程中,我们感谢他们主动分担了一些工作,也为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收获和成长而感到幸福。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贾南南同学在7月就加入了公共教育部的观众调查项目,随后又参加了三年展的布展工作。这是南南第一次参加实习,她常常自称菜鸟,却又积极尝试每一种工作。在跌跌碰碰中,她有怎样的收获和体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图1:Ruth在教我如何制作作品粘土部分。

我在2012年的暑假来到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参加观众调查项目,随后又参与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布展工作。这两次不同的工作,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艺术品和艺术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艺术创造力不仅仅在于艺术家、策展人,更在于观众。
 
有一天,我偶然在豆瓣上瞄到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在招募做观众调查的实习生,由于对艺术的热忱和好奇,我就投了简历,来到了位于绿树浓荫的二沙岛之上的广东美术馆。虽然之前也和朋友来看过几次展览,但想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术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哇\(^o^)/~
 
在公共教育部的休息空间里,我见到了一起过来参加这次项目的姐妹们,个个都是美女哇:恬静的祁麟,直率的碧霞,还有家楠、涯菲、雨竹等,以及无比可爱的负责统筹项目的映文同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些人刚认识的时候很斯文,熟了以后发现不知是从哪个精神病院逃出来的,咳咳~~映文就是这样的哇(⊙o⊙)!
 
嗯嗯~切入正题。在参加观众抽样调查项目的过程中,我觉得受益良多。首先是姗姗和小青二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感到无比尊敬。她们对问卷设计的严谨,对观众反应的关注,让我更加觉得细节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和观众的交流过程中,我也进一步了解到一个普通的观众是怎样看待美术馆和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的。举一个例子,在王琰的抽象画展览期间,很多年轻人表示很喜欢这些明快美好的色彩,但是很多老年人就表示不屑一顾,甚至感到这不算艺术。有一些被抽中的观众曾经是美术馆的会员,他们甚至比我更熟悉广东美术馆,这让我感到非常感动。


在观众调查项目告一段落之后,大家就进行了一个180度的“华丽转身”,进入到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紧张筹备当中。每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那么认真负责,让我对美术馆又多了一份感动和期待。
 
从8月开始,我到了公共教育部办公室帮忙,这段日子让我对美术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虽然之前映文就一直跟我说公共教育部是美术馆的灵魂部门之一,里面的人都很好、很负责,到了办公室之后,我还是为第一次见识到这么高效严谨而又和谐有爱的工作环境而感到惊讶。这里的环境和氛围与我想象中的职场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从未参加过实习和兼职,更未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所以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公共教育只有6位员工,大家的热情和负责让我难以忘记:姗姗和小青当然就不用说了,还有可爱的“肉哥”小彧,美丽聪慧的群姐,踏实认真的植哥,还有无比无比亲和的主任~~~~这个温暖和谐、如家庭一般的工作环境让我无比感激。
 
但是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菜鸟,我还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姗姗的工作量很大,我很希望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忙分担。虽然她是主修人类学的,但因为平常做的却是网站建设等高科技业务,思维经常是超出我想象。当她问我是否用mind manager、project等软件时,我就突然发现,尽管她很辛苦,自己却对这些“高科技”的事情望而却步,完全帮不上忙。我真是郁闷极了!幸好细心体贴的小青及时安慰我,告诉我这很正常,不用有太大心理压力,但要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感动哇~~~后来,我小小研究了一下“思维导图”这个东西,才发现真是惊喜连连,因为它正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一款软件。我用它做了好几个关于未来梦想、近期规划的导图,真的很好用啊!
 
每到中午,公共教育部的员工和实习生、志愿者们都会聚在休息室吃饭。茶余饭后,主任经常会笑容满面地讲起自己在法国上学和做法语老师时的有趣故事。休息区总是充满了各种欢声笑语,让人觉得暖暖的。


随着三年展开幕时间的接近,公共教育部变得越来越忙碌。为了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和作品,为观众编写介绍资料,小青和媛媛、斯敏一起在不断地阅读和翻译着铺天盖地的资料。大家又是确认艺术家布展时间表、构思宣传单张,又是策划各种学术讲座和教育活动,合力整理出了一份关于公共教育策划活动的计划书。大家还聚在一起讨论了如何执行各种活动,包括对豆瓣有奖竞猜活动、微博征集见所未见关键词,等等。这段时间,我也阅读了很多参展艺术家的资料,对台湾艺术家涂维政的富有爱心的艺术装置印象深刻。
 
左等右盼,终于到了9月,艺术家们要到美术馆来布置作品了。因为我的英语口语不是很好,我在跟小青商量过后,决定跟进中国艺术家的布展工作,最后确定让我跟进两位年轻的80后艺术家黎薇和胡昀的事情。在还没有见到他们之前,小青和飞飞(研究部的一位实习生)一直跟我说,胡昀是很认真严格的,而黎薇则是非常急性子的,要我做好准备。于是,我一边看他们二人的资料,一边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想象。
 
在接待他们之前,我还参加了一个临时的小任务,去机场接英国艺术家Ruth。我在机场出口等候的时候,既兴奋,又有一丝紧张,好担心自己的蹩脚英语影响交流吖!当天的运气也相当好,Ruth的飞机没有晚点,她出来后径直向我走来,脸上挂着温暖而又迷人的笑容。Ruth真是个大美女哇,年轻的容貌和年轻的心态,完全察觉不到她已经41岁了。在接到Ruth之后,发生了一件很囧的事,我由于太过激动,把“now we will go to the hotel”说成了“now we will go to the hospital”。Ruth一脸惊愕,醒悟后,我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们轻松地闲聊了很多,渐渐发现她是一个特别美丽、温柔又独立、可爱的英国女人。她告诉我,英国没有广州那么多紧密排列的楼房。我们从电影聊到音乐,她还告诉我说,她有一个可爱的音乐家弟弟,并饶有兴致地给我看了她为本次展览做的作品设计图。到了酒店,我把Ruth交给负责跟进的志愿者涯菲,就算完成了任务啦。
 
小任务完成,紧接着,胡昀和黎薇也相继抵达美术馆,开始布展了。这次布展过程中,我的好朋友澄安也来帮忙,我们都留下了许多美好有趣的回忆。胡昀是来自上海的26岁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流露出一种宁静、简单之美。和作品一样,他的性格也比较低调,平日里言语不多的。但他对作品的严谨和认真让我们印象深刻:从作品材质选择到摆放,他都亲自动手和对比挑选。在接下来的相处时间里,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守时,而且非常勤奋的艺术家。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在布展之余有没有在广州四处逛逛。他说没时间,因为除了布展还一直在为在另外一个美术馆安排的讲座做准备。我顿时就心生佩服哇!于是,在9月22日,我和澄安就去听了这场名为《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关于一个自然历史研究计划》的讲座,终于明白他这次作品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胡昀先是用一段广州镇海楼(即广州博物馆)收藏的30年代制作的广州话注音英文拉开序幕。当时我和澄安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这是神马语言。随后,他由此引出了一批与中国的动植物有关的“关于一个自然历史研究计划”项目所收藏的水彩画,深入阐述自己如何从研究转入创作实践。讲座最后,胡昀将一支在本项目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翎羽投掷到木头桌面上,这一行为与现场屏幕中播映的中国传统戏曲片段相映成趣,引来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他像一个孩子般拿着那支长长的翎羽灿烂地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并建议我们有空多参加同类活动,会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他的这次讲座可以说是一次精彩的perform lecture,把有趣的内容融入到行为表演之中的形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喜爱,也激发了大家要来看三年展的欲望。


和胡昀的细致和认真相比,黎薇则显得更加爽快和热情。刚抵达广州,就马不停蹄地来到美术馆投入到工作。由于他此次的作品是画“消防栓”,需要一个懂得画画的人协助,于是来自广美的小美女彗星也加入了我们这一个小队伍。在短短的几日布展中,黎薇风风火火的性格和搞笑不断,经常笑到我们鼻涕眼泪横流。最搞笑的是,当黎薇这个不折不扣的急性子遇到了慢性子的澄安,一快一慢就显得异常好玩。有一次,黎薇跟我们“哭诉”,说他很着急要找一个某种工具,却死活打不通澄安的电话。最后终于打通了,却听到澄安慢条斯理又无比淡定的一声“喂~~~”。他用一种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模仿了安的声音,告诉我们说他简直要哭了。这时,我和彗星都快笑抽了哈!黎薇虽然不习惯澄安的慢,但他也是非常感谢澄安的帮忙的。由于黎薇在正佳广场那边还有作品需要布展,所以我们几个就很速度地完成了“消防栓”的制作。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平等意识和怀疑精神很强,也超级有爱心,经常兴致勃勃地给我们看他拍的小动物照片,告诉我们他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坚持宣传爱护小动物的事情。


谈及自己的艺术观点,黎薇认为“艺术宜采取平视”,并说自己对“见所未见”的理解其实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东西的“视而不见”。它不是视觉上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力和价值观的东西,观众很自然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模式认为艺术就应该在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里面,是一种需要膜拜的东西。他认为,艺术不是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有温度的东西。这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他很看重观众的参与和介入,观众怎么去理解和欣赏才成就了一件艺术品,没有了观众的创造,艺术的意义其实就被消解了。由于之前有参加观众调查,我很赞同他关于观众创造力的这一观点的。
 
28号开幕式之前,我和澄安按捺不住好奇心,提前抽时间去欣赏了部分作品,很幸运地在三楼遇到了一直很欣赏的台湾艺术家涂维政。他很亲切地跟我们解释了作品的含义和背后的许多故事。我们还遇到了传说中的Angie(童音智)。之前听说她为了开幕式当天漂漂亮亮的,特意抽时间去疯狂买衣服,说道这个事情的时候,Angie就像个被发现做坏事的孩子一样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发现广州的衣服真的好便宜啊!”不得不提的是,Ruth在离开之前,还很有心地召集帮过她的人一起聚餐表示感谢。这些可爱友好的艺术家真让人感动啊!
 
我可能是最喜欢参加活动的实习生了,除了工作之外,我还参加了许多精彩的讲座以及观看了在广州大剧院举办的表演项目。我第一次发现声音艺术是如此有魅力,以至我的一个同行的朋友被翠丝和杜韵的《奔》感动到泣不成声。在国庆之前,我还去看了主题展的正佳广场计划,策展人关于释放美术馆“占领空间”的特权,模糊艺术和生活的边界的设想让我感悟良多。我深刻地体会到公众审美教育不是美学或美术的教育,它更多的是一种形象和情感的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一种超功利的情感和知识修养,更多的是对大脑“劣势半球”的开发和想象力的诱导。
 
我的实习时间到国庆节就结束了。但这次难忘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感谢小青的一些很中肯的提醒和建议,让我知道在未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得更好。我很感激,也很怀念和大家一起在广东美术馆混的日子!
 
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贾南南
供图:贾南南、江慧
编辑:叶小青
2012年11月6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