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实习感想:与艺术的亲密接触

“与艺术的亲密接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掘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我真心想要的方向。我想说,幸亏我来参加了这一次三年展的实习工作!”

小编的话:每一次大型展览,都会有许多热爱艺术、对美术馆充满好奇的同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繁忙的展览工作中来。志愿者、实习生,其实都一样,面对着遥远的上班路途、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繁琐的事务,他们都始终与馆员一起并肩作战。在这个短暂而又忙碌的过程中,我们感谢他们主动分担了一些工作,也为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收获和成长而感到幸福。来自中山大学法语系的徐梦溪同学在刚刚去完尼泊尔支教没多久,就马上进入了三年展实习生的状态。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图1:梦溪与马特、扶南在大芬村考察。
 
不管属于何种青年,都无法抵挡“美术馆”的魅力——既能满足对艺术的好奇心,又能提升“文艺气质”,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这次在广东美术馆参加的为时2个月的三年展实习,不仅满足了我对美术馆的好奇,也向我打开了一扇艺术大门。
 
刚刚开始实习,我就被派往深圳,跟螺旋桨小组的马特(Matt)和扶南(Phunam)考察大芬村。这种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并亲身投入到艺术品产生的过程中的经历实在是难得。这个考察的过程比想象中要艰辛,但又显得容易。艰辛,是因为每天要顶着大太阳在大芬村的巷道中游走探索;容易,是因为只要两位艺术家找到合眼缘的画师和画作,一切就可以愉快地决定了。两位艺术家的考察目的是想对大芬村流水线油画生产来一次救赎,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预想中好。由于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画师们的工作目标也就放在了油画推销与提高价格上面,完全不能理解马特和扶南提出的要有艺术家的“个性”的要求。
 
除了跟进螺旋桨小组的大芬村考察之外,我还协助馆员沙泥联系艺术家和落实布展。我接触到的艺术家虽然多,但真正聊过天、认真交流过的却不多。咸京我算是印象最深刻的艺术家之一了。因为个人原因,我对韩国人有不太好的印象,再加上在与咸京我见面前的电话及邮件往来过程甚是纠结,导致咸京我对我来说成了恶魔一样的存在。果然,见面之后,我发现她和韩剧里的啰嗦女人如出一辙。要求甚多,布展方式变来变去,导致咸京我在工作人员中的“名声大作”。我虽然喜欢搭讪艺术家,但常常刻意避开咸京我所在的展厅,不想自找麻烦。可悲的是,我不找麻烦,麻烦也会主动找我:开幕当天的上午,所有人都在做最后的布展冲刺,许多作品都处于未完成状态,咸京我的作品也是其中一员。于是,当天的中午我就被呼唤到咸京我的“领土”,在她的“监督”下把作品说明一点点粘好,又在她的指挥下和展厅管理员大叔们交涉,表达她不愿意使用铁质保护栏,要换成绳子保护栏的要求。当时,管理员大叔也很无奈地表示没有符合要求的绳子。直到开幕之后,馆内复归平静,只有观众在作品前流连的时候,我才认真地回忆咸京我以及她的诸多要求。而这时我才顿悟,其实她提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把铁质保护栏换成绳子,是为了不影响刺绣作品的呈现效果。仔细想想,她的其他的要求其实也是事出有因。记得在布展最终结束时,咸京我曾激动地和我击掌,像对多年好友一样揽住我的肩膀。现在想想,这位韩国女艺术家其实也只是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作品充满热情,只是她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已。


在美术馆实习的经历拉近了我和艺术的距离,让我知道,无论什么人,只要拥有对艺术的热情,都可以将它作为自己的事业。这一次三年展让我接触到了大量当代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品,也增加了我对观念艺术的认识。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跟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代艺术是对过去的反叛,也是一种重建,但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将叛逆的观念依附于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而表现出的艺术本身却不能对观众产生某些影响,因此也很难有经典的当代艺术。
 
与艺术的亲密接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掘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我真心想要的方向。我想说,幸亏我来参加了这一次三年展的实习工作!


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徐梦溪
编辑:叶小青
2012年10月12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