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志愿者团队 / 志愿者动态

团队动态|探索“彩色的梦”,畅享“广式”文艺暑假

 
2025年“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站
 
时间:2025年8月
地点: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探索“彩色的梦”,畅享“广式”文艺暑假
——“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2025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站)

为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关怀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进一步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号召,自2016年起,“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以下简称“夏令营”)在每年暑期定期举办。
 
2025年夏令营以“请到广东过暑假”为主题,于8月在穗火热开展。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牵头,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五馆联合承办,面向来穗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特困家庭子女及港澳台学生等8-14岁群体,以文化为桥、志愿为媒,搭建起跨越地域与代际的成长桥梁。
 
夏令营深度整合五大省级馆的公共文化资源,精心策划传统服饰探源、古籍技艺研习、童年玩具寻趣、艺术创意激发及非遗实践体验等多元活动,生动展现广东文旅志愿服务的内涵与温度。
 
在此次夏令营中,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志愿者团队继续深度合作,推出“彩色的梦——双馆美感色彩之旅”课程,为学员们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广式”暑假体验。课程以美术和非遗中的“色彩”为主题,将抽象艺术的创意理念与非遗灯彩作品、皮影作品结合,针对儿童和亲子家庭群体策划了“童心观展·探索美术与非遗中的色彩”观展路线,以及“笔随心动:抽象艺术创作体验”“创意鱼灯:非遗鱼灯美育工作坊”“亲子互动:走进抽象艺术的世界”三个不同主题的“童心课堂”活动。
 
 
童心观展
探索美术与非遗中的色彩
 
探索之旅以“色彩”为线索进行链接,结合在广东美术馆中展出的“希望之光”抽象艺术展览,以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人民非遗 时代新彩”非遗展中的灯彩、皮影作品,工作团队设计了一条寻找光与色彩的参观研习路线。学员们在抽象艺术作品中感受色彩表达带来的直观情感体验、在传统非遗工艺美术作品中理解颜色蕴含的不同的寓意,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分享交流,共同参与到这段美好的旅程之中。
 
 
1/
在广东美术馆
看“希望之光”抽象艺术展
 
在广东美术馆,结合正在展出的“希望之光——萧勤诞辰九十周年回顾展”,助理公共教育专员陈冲、齐健带领大小学员们从联想和感受出发,走进展览中的抽象艺术世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画作,一起讨论作品的线条、材质、颜色,学习辨认对比色、邻近色,了解不同的色彩表达带来的情绪,透过艺术家的宇宙观视角,在色彩的世界中探讨彼此对“宇宙”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主讲人通过引导大家讨论“光”与“色彩”的联系,帮助大家打开观赏美术作品的思路,收集灵感创意,为前往非遗馆参观作了铺垫。
 
2/
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看“人民非遗,时代新彩”展
 
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员们跟随志愿者参观“人民非遗,时代新彩”展览,重点探索其中的灯彩作品、皮影作品。站在东莞千角灯前,学员们惊叹于其庞大的体积、缤纷的色彩与精巧的手工细节。随后,在“山海之间”展厅,学员们通过观赏河源忠信灯了解关于“点灯”的民俗,在佛山秋色的节庆布置中观察各种工艺制成的花灯,通过陆丰皮影戏的故事了解人们对光与影的巧妙运用。
 
一边观赏巨大的灯彩作品,一边听志愿者讲述关于制灯、游灯的民俗活动,感受着光与色交织带来的美妙氛围,学员们越发感受到非遗不仅仅是凝固的物件,更是鲜活的过程,也为接下来的创作打开了思路,收集了灵感。
 
 
童心课堂
个性表达与艺术共创的美妙体验
 
结束观展环节后,学员们带着旅途中收获的知识与灵感,参与到“童心课堂”活动中。三期课题从抽象艺术的感受与表达,到创新非遗的创意实践,再到亲子家庭的携手共创,鼓励小学员们发挥个性大胆尝试,也为亲子家庭提供交流创作的机会。
 
1/
笔随心动:抽象艺术创作体验
 
在儿童场课堂中,广东美术馆的志愿者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了一回抽象艺术创作。结合小学员们在美术馆中所了解到的抽象艺术风格,以及在非遗馆中收集到的色彩运用灵感,志愿者老师让小学员们抛开视觉带来的具象干扰,闭上眼睛听着音乐的律动运笔。当琵琶乐响起时,小学员便跟着节奏带动手部动作,用直线、曲线、螺旋线等构建画面元素;在睁开双眼之后,再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思考,运用刚刚学到的冷暖色搭配知识,为作品添上色彩,涂鸦出奇异又绚丽的画作。在这个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创作体验过程中,大家对抽象艺术有了新的理解。
 
2/
创意鱼灯:非遗鱼灯美育工作坊
 
针对亲子家庭,广东省非遗馆的志愿者老师结合广东佛山大良鱼灯节庆习俗设计美育课程,邀请学员们制作独具一格的创意鱼灯。志愿者老师带大家回忆了观展过程中的灯彩作品特点,简单总结了制作彩灯的工艺、材料,引导学员们将从美术馆的抽象艺术作品中学习的色彩搭配技巧,应用在非遗手工制作中。大家用竹笪和各种材料搭配出具有设计美感的创意鱼灯,每一个都与众不同。课程最后以小学员们点亮亲手制作的鱼灯,进行“鱼灯游行”仪式的形式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切身感受到美术与非遗的链接,传达了美好的祝愿。
 
3/
亲子互动:走进抽象艺术的世界 
 
“走进抽象艺术的世界”是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开发的经典亲子课程之一。在课堂里,志愿者老师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放飞想象,让小学员们在随机抽取的抽象绘画作品中“读”出故事,结合在美术馆观展的体验,设计自己和家人在画中游历的形象,制作剪纸人偶公仔。志愿者老师邀请家长们切换“身份”,成为孩子创作的“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读懂孩子表现思路并一起完成作品,享受相互沟通和协助的过程。在欢乐的讨论和分享中,家长与孩子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了创作,演绎走进抽象艺术世界的故事。
 
 
志愿童行
“志”在传承共成长,“愿”以陪伴搭桥梁
 
在夏令营开展期间,来自不同公共文化场馆的志愿者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志”在文化传承共成长,“愿”为童心陪伴搭桥梁。
 
广东美术馆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继续推动馆际文化志愿服务跨界合作,充分发挥两馆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与资源,组成了高效的项目工作团队。两馆志愿者团队始终以尊重儿童个性与创意为原则,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深度挖掘了两个馆的公共文化资源,探索了跨馆开展合作主题导览和公共教育课程的可行方式,再次携手推出联动课程。志愿者们以“美”构筑起交流的桥梁,践行着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陪伴学员们经历了一场穿行于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奇妙旅途,也带着大家深度认识了公共文化场所的资源与魅力,度过独特而又美好的暑假。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