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制陶术&陶瓷介入当代
在“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期间,广东美术馆邀请参展艺术家陆斌、李超到高校举办讲座,普及陶瓷艺术知识,讨论陶瓷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项目负责:叶小青
项目协调:陈文哲、陈曦婷
广东美术馆艺术进校园讲座
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
时间:2019年4月10日(周三)上午10:00-12:00
地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非遗传承大师工坊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制陶术
主讲:陆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都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造物技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制陶技术就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涵盖了人类制陶文化发展史上各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是一块完整的人类制陶工艺史的活化石。陆斌将在本次讲座中介绍西南少数民族制陶术的田野调查的现状,包括了彝族、傣族、藏族、苗族、黎族、水族、白族、穿青等八个少数民族的制陶工艺技术个案。这些个案完整详实地呈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技术的现状。我们将透过原始制陶术这一文化现象让公众了解奇异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同时,讲座中会播放纪录片《西南陶纪》的片段。该影片在法国与西班牙的国际影展上曾分别获得过大奖。
陆斌,“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参展艺术家。1961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94年在深圳建立第一个个人陶艺工作室。1998年建立深圳雕塑院陶艺工作室。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会员 ( ICA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陶瓷介入当代
主讲:李超
陶瓷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且具备全球认知的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其长期以来一直被理解为工艺美术的范畴,这是一个片面的理解。国内学者和院校教学面对国内外关于各种传统的、现代的、当代的陶瓷工艺和艺术形式相关的层出不穷的称呼、定义的现状亦无统一的标准。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的李超老师结合自身的创作和策展经验,通过介绍、解读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陶瓷实践和创作案例去梳理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陶瓷作为一种材料介入到当代艺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关系;同时也为观众在参观“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时提供了一个背景资料。
李超,“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参展艺术家。1978年1月出生于河南信阳,200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工作生活在江西景德镇。曾举办“李超个展”(2009,美国),参与展览有 “交流与精神——当代陶瓷邀请展”(2011,美国)、“龙之焰——中国当代陶瓷美国巡回邀请展”(2012)、“中国娇子——未来大师发现展”(2013)、“涅槃——当代陶瓷邀请展”(2014)、“当代陶瓷炼丹术——当代陶瓷邀请展第一回”。
活动相册
摄影:叶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