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讲座与分享

【对谈】数字化革命影响下的艺术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
流动学术对谈/讲座
 
从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出发,广东美术馆将推出公共教育系列活动“当科技遇见艺术”。在展览开幕之前,我们邀请展览总策划人、策展人、学者、艺术家、专业人士等,围绕展览主题开展关于艺术与技术之关系的对谈和演讲,引导公众进入本届三年展所开启的话题。在展览开幕之后,我们将围绕“当科技遇见艺术”话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题,旨在探讨由技术构建的时空,从真实到虚拟所产生的多重影响,同时通过地理纬度和宇宙前景来审视创造性的努力,应对危机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再一次通过人类和非人类、生物与机器、有机与无机的联盟的愿景进行思考,提供一种关于新的生态可能性的场景,使得经过重整的人文主义可以在“物的集合”中共生互惠地成长。本次三年展的主题展览分为“叠加: 数字中的艺术”“同类演化”“机器不孤单”三个部分,各自以其分主题关注一个特定的焦点问题,并共同编织了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出入点所组成的网络,凸显出一个借由真实和虚构来阐释这个“诚如所思”的世界,以使我们得以再一次以无畏的视野对转瞬即逝的未来进行思考。
 

项目负责:陈文哲

项目协调:简亦馨



 
 
数字化革命影响下的艺术
 
时间:2019年3月7日下午3点至5点
地点:广东美术馆人文图书馆会议室
 
学术主持:王绍强

主持:海茵茨·诺伯特·约克斯
 
对谈嘉宾:刘娃、冯晨
 
名方式
+ 本次活动免费,名额有限,需报名参加。

主题简介
数字化不仅促进了全球化进程,还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初,法国思想家和建筑师保罗·维立由关于“急速的静止”这个话题的反思和对未来展望时所做出的预判在今日都成为了事实。布鲁诺·拉图尔在上个世纪提出的“后人类主义”的概念——把人和机器割裂开的二分法的观念在今天也已经完全过时。
这种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哪些新的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对此,艺术家是如何预先作出判断并对新的可能性展开讨论?并对这一无法逆转的发展趋势作出回应的?
 
以上是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和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曾举办的展览“全球”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的主体性和人类的存在来说意味着什么?跨领域的尝试和对科学的关注都给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拓展的空间,极大程度上打破了现有的艺术形式。
 
本次对谈将由海茵茨·诺伯特·约克斯(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主持,与本次广州三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刘娃及冯晨进行对话,讨论以上谈到的问题。
 
学术主持
王绍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新媒体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绍强在艺术管理、创作、策展与教学方面有着良好的建树,多年来策划过众多艺术展览项目并参与多个国内外的重要展览。自2016年开始主持广东美术馆的全面工作,推动“新馆学”、学术驱动和文化惠民方面做出努力,多次获得文化部多项奖励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2013年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物。
 
主持人
海因茨·诺波特·约克斯:时事评论员、作家、策展人、记者,生活和工作在杜塞尔多夫和巴黎,常年往返于欧洲和北京。早年在杜塞尔多夫学习哲学、德语文学和历史。约克斯是国际梅塔组织“集体之眼”的创立人。
 
对谈嘉宾
刘娃: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为《浮光掠影II》。1994 年生于中国北京,现生活及工作于中国北京与美国纽约。
冯晨: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为《光的背面》《W》。1986 年出生于中国武汉,现在生活工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中国杭州。
 


照片回顾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