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不忘初心——馆藏作品艺术家分享会

地点:广东美术馆
主讲:关则驹、李醒韬、梁如洁
分享作品:《祖国亲》、《新片上影》、《桑田》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我们特别策划“不忘初心”公共教育系列活动。
10月16日上午,邀请了关则驹、李醒韬、梁如洁三位参展画家为观众召开艺术分享会,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心路历程。
10月16日下午,馆藏作品拼图活动。动动手、看看画与作品进行互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那些年,那些特别的小故事。
我讲,你听,来么?

关则驹





2016年10月16日上午,馆藏作品艺术家分享会在我馆多功能厅举办。本次分享会是配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的特别策划,专门邀请了关则驹、李醒韬以及梁如洁三位参展艺术家与观众们分享作品背后的创作点滴和心路历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大时代背景下画家不忘初心的艺术追求。分享会吸引了逾200位艺术爱好者参与。
分享会首先从李醒韬先生的《祖国亲》开始,他娓娓道来,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他和梁照堂先生如何在狂热的“文革”年代摈弃千篇一律的“红光亮”创作套路,依然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在《祖国亲》这幅作品中运用逆光和侧光的苏式写实主义表现手法,渲染周总理和华侨农场群众欢乐和谐的互动场面。他说,在描绘周总理的形象时,他反复比对了很多张总理的照片,才从中选出了一张作为画面的主体。由于当时很难找到模特,他还动员亲友甚至自己充当模特,克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才创作出这幅经典之作。他还提到这幅作品以充满阳光的橡胶林为背景用植物突出了海南岛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特点,运用灿烂烁动的色彩、采用逆光侧光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热烈、和谐的气氛,反映了个人的审美追求。
接着,关则驹先生和观众们分享了自己创作《新片上映》的点滴,还展示了当初的创作草图。当时艺术家就居住在不到17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而这个小蜗居同时也是他的画室。创作《新片上映》的时候,由于太太在歌舞团工作,他专门邀请了歌舞团的演员作为模特进行写生,为了准确表现出下雨天光和水影的色彩以及淋雨的感觉,他让模特反复冲淋身上的衣服,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因为一心扑在创作上,艺术家甚至废寝忘食地连续画了四天四夜,以致落下了腿疾,可以说是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才得以完成这幅反映文革后期群众娱乐生活的《新片上映》。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完成后被送往“广东省美术展”参展,展览开幕前几天四人帮倒台,全国开始批判样板戏,为了让作品能够顺利展出,作者的老师亲笔将画中广告牌上的片名《杜鹃山》改为《创业》。
随后,《桑田》的作者梁如洁女士和大家交流了作品背后的深刻个人情感以及巧妙的构图手法。她说到知青下乡的经历让她对土地、对自然风物产生独特的情怀,在万顷沙采风的时候,她被那里饱含生机的桑田以及田地里散落的白贝壳深深吸引,并逐步构思出这幅散发勃勃生机的作品。通过《桑田》画面揭示出 “苍海桑田”典故的意象。作品采用中国画传统花鸟式全景构图,又吸收现代构成的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山水画平远构图的深度,把桑田画面处理成像海面潮汛层层波浪涌动,通过那一丛丛桑枝根植大地,茁壮辽阔,承载着新生的希望,衬托出泥土里散落的白贝壳,营造了中国传统花鸟画里“借物比兴、缘物寄情”的哲学内涵。也表达了梁如洁女士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思考。在交流的最后,她还特别呼吁观众们保护自然环境,热爱养育我们的土地。
在分享会最后的提问环节,观众们踊跃发言,艺术家们也一一详细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有观众向对色彩有深入研究的李醒韬先生提问到,如何让孩子对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他回答道,我们应多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对色彩的感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现场有位观众表示,自己关注关则驹先生的芭蕾系列已经很久了,并饶有兴致地向关先生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方式。关则驹先生说,由于芭蕾舞的动作难度较大,作品一般通过拍照的方式取材而不是传统的写生。最后,有位观众向梁如洁女士询问《桑田》是否包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梁如洁女士回答道,中国画讲求的是含蓄的意境美,所以作品没有直接透露画家的创作意图。
活动结束后许多观众仍意犹未尽,走到台前和艺术家们合影留念。关则驹先生更为观众们准备了自家果园种的杨桃,和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