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讲座与分享

【讲座】“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对话”活动纪要


讲座丨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对话
主讲:姜节泓
时间:2011年4月12日 19:30-21:30
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北阶梯课室


 
讲座回顾
“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于4月15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为了让广大艺术院校的学生能够近距离与策展人和艺术家交流,广东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两场对话形式的讲座。第一场讲座在4月12日晚上于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八楼阶梯报告厅举办,第二场讲座在4月14日于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北阶梯课室举办。策展人姜节泓分别偕同艺术家向京、张大力、史金淞、张恩利、邵译农、萧昱参加了讲座。

“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共邀请12位艺术家,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展示全新的作品,以视觉实践对“关系”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中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经历过的关系为题材,透过装置、影像、雕塑、绘画以及“对话”的形式,实现文本交流与展览的视觉实践并行,在开放的主题框架里,承载着策展人与艺术家的积极互动,探讨“关系”在个体或群体中的独特意义。

本次讲座通过独特的“对话”方式展开。策展人姜节泓以“关系”这一名词为出发点,首先阐述了他的策展意图以及本次展览的概况,然后邀请观众向他和到场的艺术家提出问题,进行对话。

工作人员在播放了参展作品的图录,介绍了到场的艺术家和展览的情况后,现场的师生通过举手提问和写小纸条的方式向策展人和艺术家提出了种种问题。有的同学关心“关系”作为展览主题具有什么独特之处,有的同学关注某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与创作特色,有的同学希望知道关于展览策划与作品选择的问题,有的同学更由此及彼地想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更有同学问到一些花边问题,如为什么艺术家通常都是光头,等等。现场也有一些关注当代艺术的社会人士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家创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策展人和艺术家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还有晚到场的同学席地而坐。期间艺术家的幽默言语不时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现场气氛愉快。


广美站,主持人侯俞伊对到场嘉宾和“关系”展作了简单介绍。
 


从右至左分别为参加广美讲座的艺术家萧昱、张恩利、张大力和策展人姜节泓。
 


教室里座无虚席,有迟入场的同学站在一旁或者席地而坐。
 


策展人姜节泓老师首先从“关系”一词的英文译法阐述策展意图。
 
 


“害羞”的同学通过递送小纸条来提出他们的问题。
 


艺术家张大力谈到作品“种族”和“布朗运动”的创作灵感。
 


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艺术家萧昱强调,艺术关乎选择。
 


艺术家张恩利说,创作时要有像遇到自己心爱姑娘一样的热情。
 


参加广工站讲座的有约200位师生参加,其中也潜伏着多位美术馆的会员。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黄华明副院长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了讲座,并作了致辞。
 


策展人姜节泓介绍了他对“关系”这个词的看法以及本次展览的概况,邀请观众向他和到场的艺术家提出问题,进行对话。
 


同学们将各种问题写下来,通过工作人员递送给策展人和艺术家。
 


也有部分观众举手提问,更直接地与策展人、艺术家对话。
 


艺术家史金淞在回答同学的问题。
 


一位同学的问题引起了艺术家邵译农的兴趣。
 


艺术家向京在回答关于她作品中的“身体”的问题。
 


艺术家张大力去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过“第二历史”展览,一位听众请他就此谈一谈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
 


艺术家张恩利在回答关于纯艺术创作是否有出路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广工的同学争相请艺术家签名留念。
 


承办讲座的广工志愿者小组成员与策展人、艺术家合影留念。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