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讲座与分享

【讲座】沙飞精神的时代意义

 
讲座丨沙飞精神的时代意义
主讲:杨小彦
时间:2011年5月25日15:30-17:00
地点:开平市图书馆
 
活动内容
追寻沙飞足迹——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及文献巡展学术讲座
沙飞(1912.5.5—1950.3.4),原名司徒传,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1926年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当报务员,1932年在汕头电台当报务员,1936年9月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华北前线。1937年9月在山西太原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1937年12月在河北阜平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抗敌报》社副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
 
1950年3月4日 ,因枪杀一日本籍医生,被华北军区军法处在石家庄处以极刑。
 
1986年5月,北京军区军事法院经再审查明,沙飞是在患有精神病情况下作案,不应负刑事责任。撤消原判决。
 
沙飞因1936年拍摄一组鲁迅参观全国木刻展览会并与木刻家座谈的新闻照片而出名。沙飞最早提出摄影即武器论,并第一个自觉地以新闻摄影为中华民族解放的事业服务,成为我军第一个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是我国解放区新闻摄影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创办晋察冀画报,并以画报为中心,培训、组织抗日摄影战士队伍。沙飞在八年抗战中,拍摄了成千幅反映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斗争的各种情景的作品。他的作品,除当时在边区巡回展览和在边区报刊发表外,还送往延安、大后方以至国外,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解放后报刊用他的化名或别名不断发表他的作品。现在沙飞留给我们的摄影作品,都已成为既有历史意义,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珍贵的历史文献。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