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胡一川
>>>艺术家简介
胡一川(1910—2000),原名胡以撰,福建永定人,革命美术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教育家、活动家、艺术家。1949年率领华大美术科与徐悲鸿率领的北平艺专合并组建中央美术学院。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一、三届常务理事和第二届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木刻《饥民》《失业工人》《到前线去》等,油画有《开镣》《红军长征走过的偏桥》《前夜》《挖地道》等。出版《胡一川油画风景选》等。
>>>代表作导赏
开镣(1950年)
《开镣》用油画厚重的特点表现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开镣》明显受到延安木刻叙事性的影响。《开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解放军解救同志的故事,是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头有尾”的故事。在《开镣》中,为了强化其叙事性,特别强调场面的铺陈,敲开脚镣和握手是画面的焦点,两侧各安排了两组解救的场面,后面是一排牢房和获救的人群。这些人物,个性并不突出,但却有明确的指代意义,是匿名的、符号化的战士和同志。这种程式化的处理手法在延安时期的其他作品也有明显的体现,表现的是概念的人,群众熟悉的人。为了强化叙事性,作者还有意识地对《开镣》中的镣铐、红军战士佩戴的驳壳枪、斗笠、手榴弹、军号、五星红旗等标识性的景物进行刻画,对握手、挥手、搀扶等动作加以强调,突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叙事性。
►点击下方查看作品动起来
>>>重要作品
到前线去(1932年)
八百壮士(1938年)
卢沟桥抗战(1938年)
十大任务之八(1940年)
攻城(1946年)
前夜(1961年)
转战前夕(1977年)
铁窗下(1981年)
南海油田(1983年)
>>>艺术视频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