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代艺术”公共教育系列活动之现代艺术·观展关键词
To See Modern Art·Key Words
走进广东美术馆新馆,漫步“永恒的温度”大展,穿越到20世纪的60—90年代,透过作品感受现代艺术的风格,探索不同的流派、艺术家的创作特色……跟着眼睛去旅行,感受艺术的魅力,一起看看现代艺术吧!
1 / 什么是现代艺术?
What Is Modern Art
现代艺术泛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艺术、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这个概念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些艺术形式通常是对传统艺术规范和束缚的挑战,以及对新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探索。
现代主义和现代艺术的诞生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大约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期间,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制造业、交通和科技都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方式都更新了,随着视野的扩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不断改变。
在20世纪,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诞生,工人们涌入城市工作,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生活变得繁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开始将目光落在一些新的事物和生活方式之上,在艺术观念和表达媒介上也有了许多的创新和探索,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现现代化的生活场景和现代化的人物形象,以及流行文化的元素。
2 / 现代艺术·观展关键词
Modern Art·Key Words
现代艺术有许多风格、流派、艺术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观展关键词,感受现代艺术的不同趣味。
在理解现代艺术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大家在艺术史语境中“阅读”具体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中不同风格的魅力。“永恒的温度”展出的作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从艺术风格出发,我们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39个观展关键词,其中橙色的关键词与本次展览密切相关。
在前来观展之前,你可以通过流派关键词清单进行信息搜索,探索现代艺术的历史语境,构建和加深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做过“功课”再来看展览,会有更多收获。一起来“看看现代艺术”吧!
使用小窍门:
1. 词条按照时间脉络排序。
2. 橙色词条与本次展览相关度较高,可以尝试在展厅中寻找对应的作品哦!
3. 每个词条相关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自行探索。
象征主义
Symbolism
19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主张通过特定的象征来暗示、隐喻内心世界和抽象理念。在文学中,常运用象征意象表达深层情感与思想。绘画领域则以独特的色彩、造型象征特定意义。象征主义作品具有神秘、朦胧的特质,强调主观感受,反对直白描绘现实。它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对现代主义文艺发展影响深远,开启了新的艺术探索方向。
代表人物: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
印象派
L'impressionnisme
19 世纪60至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重要绘画流派。强调对光影和色彩瞬间感受的捕捉,注重户外写生,笔触自由奔放。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莫奈的《印象·日出》为印象派得名之作。印象派打破传统绘画的束缚,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自然与生活之美,推动了现代艺术中对色彩和形式的探索,激发了后来诸多艺术流派的诞生。
代表人物: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1830—1903)
点彩派
Pointillism
又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点彩派将光学原理引入绘画,主张不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是把原色用点状排列在画布上,通过观者视觉混合产生色彩效果。其作品色彩纯净明亮、对比强烈。点彩派的技法独特创新,注重理性分析和科学方法,在绘画史上留下独特印记,对后世色彩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人物: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年—1891)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
后印象主义
Post-impressionism
后印象主义是对印象主义的超越与变革,不再局限于对自然的瞬间光色捕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主观表达,认为艺术应融入个人情感、观念和精神追求。塞尚注重形式与结构,探索画面的秩序感,为现代艺术开辟新方向。凡高以强烈色彩和激情笔触抒发内心世界,影响表现主义发展。高更追求原始与象征,在作品中呈现神秘的异域风情。后印象主义启迪现代艺术两大潮流,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起源。
代表人物:
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1839—1906)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
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这一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反对传统装饰风格。其特点是运用流畅、优雅的曲线,取材自然元素如花卉、动物等。新艺术运动涵盖建筑、绘画、家具等多个领域,注重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它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设计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
代表人物: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1834—1896)
维克多·奥尔塔 (Victor Horta,1860—1947)
安托尼奥·高迪 (Antonio Gaudi,1852—1926)
查理·列尼·麦金托什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
纳比派
Nabis
“纳比”一词出自希伯来语nebiim,译为“先知”。1888年,以莫里斯·德尼和保罗·塞吕西耶为首的一群年轻巴黎艺术家受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的影响,成立了一个名为“纳比”的秘密组织,为的是反抗学院派,成员还包括皮埃尔·博纳尔和爱德华·维亚尔等。纳比派集中体现了19世纪末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热情,其中包括对系统化理论的文学性倾向和对神秘礼仪的衷心歌颂。受象征主义运动影响,纳比派的艺术家通过线条、色彩和形式的抽象性质来传达信息,同时倾向于使用简洁的线条和形状,使得画面呈现出单纯而又简练的艺术效果,极具装饰感。纳比派寻求在众多领域的持续活动将一切的艺术进行融合,包括玻璃设计和装饰屏风、书籍插图、海报设计,以及戏剧舞台设计。
代表人物:
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1868—1940)
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1867—1947)
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
野兽派
Fauvism
野兽派是1905-1908年活跃于法国的艺术运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第一个艺术运动。该术语是由批评家路易·沃塞勒提出的。在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一群艺术家所展出的绘画作品,色彩强烈而无理,手法自发而粗犷,因此沃塞勒把这些作品命名为野兽(les fauves)。野兽派的兴起可归入色彩主义传统的一部分,该传统可以沿凡高、高更、莫奈、德拉克洛瓦等人向上追溯到提香和威尼斯画派。野兽派画家将色彩的自由表达带上了新高度。与纳比派相比,野兽派的艺术家运用了更加鲜艳的色彩和夸张有力的线条,其典型风格是使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平涂出变形的物体,使得画面更具有装饰性。凡高和高更对野兽派艺术家的影响最大,这在马蒂斯和安德烈·德兰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代表人物: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乔治·鲁奥(Georges Rouault,1871—1958)
安德烈·德朗(André Derain,1880—1954)
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20世纪初,表现主义以各种意义被广泛用于戏剧、视觉艺术和文学。在艺术史的意义上,指的是大约从1905年在不同国家发展的视觉艺术中的反印象主义倾向。这些新艺术形式,象征性地、动情地使用色彩和线条,艺术家以自己的艺术形式留下他对世界的看法。这种艺术观念是如此革命化,以至于“表现主义”变成普通意义上的“现代”艺术的同义词。在更加具体的分类意义上,表现主义指的是1905-1925年活跃于德国的艺术运动,以“桥社” “蓝骑士”为代表,此外未参加任何社团的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也被视为表现主义艺术家。该派强调艺术不是用来再现客观事物的,而是要用来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其典型风格是使用刺激阴暗的色彩平涂出变形的物体。
代表人物: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恩斯特·路德维格·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86一1944)、马尔克(Franz Marc,1880—1916)、奥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1945)、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
立体主义
Cubism
1907至1914年活跃于法国的艺术运动,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这一过程十分漫长,但恰恰是毕加索和布拉克在充分吸收了后印象主义与野兽派的经验后所产生的成果。立体主义是对艺术传统与可能性的分析,也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艺术家将画面的主题分解,以抽象的形式重新组合。这一革命性的创作方法迅速成为其他风格和运动的催化剂,包括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等。立体主义也有一些支派,如纯粹主义、俄耳普斯主义、色彩交响主义等。
代表人物:
乔治·布拉克(George Braque,1882—1963)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未来主义
Futurism
未来主义是1909至1916年活跃于意大利的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始于米兰自由体诗人马里内蒂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一开始是文学改革运动,后来扩大到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未来主义追求速度力量、新机器和技术以及传达现代工业城市“活力”的愿望。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说“那些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膀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受他的影响,未来主义艺术家尝试在静止的艺术品中表现出飞速运动的感觉,他们表现这种运动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制造不规则的形状来暗示运动,;一种是通过分解运动过程来暗示运动。
代表人物
翁贝托·波乔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艾蒂安·朱尔·马雷(Étienne-Jules Marey,1830-1904)
马赛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
俄国立体未来主义与至上主义
Cubo-Futurism and Supremacism
立体未来主义是卡茨米尔·马列维奇创造的词汇,反映出其风格的双重来源。1910年,一群俄国艺术家为了回应马蒂斯和毕加索作品,并与西欧先锋艺术建立联系,俄国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立体主义以及其他抽象方法,同时成立了先锋艺术组织“方块J”,该群体拥护现代化进程,强调机械与工业。柳博夫·波波娃是其中杰出的画家之一,她将立体主义的断裂手法与未来主义的能量、运动结合在了一起。
至上主义是一种纯粹的几何抽象的艺术。马列维奇先前一直以类似波波娃的立体未来主义风格创作,1915年,马列维奇在《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中提出“至上主义”,他强调艺术不是为了再现客观物象,而是要创造“至高无上的纯粹情感”,具体做法是采用红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方形来作画。同康定斯基一样,他相信艺术的创作和接受是独立的精神活动,脱离于任何政治的、实用的或社会意志的观念。这种“情感”可以由绘画的基本构图,即纯粹的形式和色彩极好地传达出来。
代表人物: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1878—1935)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
安托万·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1886—1962)
1913军械库展览
Armory Show 1913
1913军械库展览是美国画家与雕刻家协会组织的一场大型艺术展,是美国史上第一场大型现代艺术展。这场艺术展共于三座美国城市举行,第一场在纽约的第69兵团军械库(1913年2月17日至3月15日),之后第二、第三场先后在芝加哥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和波士顿的科普利艺术学会举行。由于展位紧缺,在第三场展会中,所有美国艺术家的作品都未能得到展出。1913军械库展览在美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新兴的野兽派、立体派和未来派艺术给予了美国民众以极大的震撼。美国的艺术发展在此之后也更加独立起来。
包豪斯
Bauhaus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瓦尔特·格罗比乌斯建立了教学模式。包豪斯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穆特修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风格,并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设计探索上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将荷兰“风格派”运动和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豪斯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包豪斯在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室内设计、摄影、艺术等方面都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
代表人物:
瓦尔特•格罗比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86一1944)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
达达主义
Dadaism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源于苏黎世的一场文艺运动,属于因战争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性而做的境界等。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的持续时间较短,波及范围却很广。达达主义精神还传到西欧和东欧的部分地区,并成为整个20世纪期间艺术家们的参照,影响到超现实主义、激浪派等文艺运动。
代表人物:
让•阿尔普(Jean Arp,1887—1966)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
弗朗西斯·皮卡比亚(Francis Picabia,1879—1953)
曼·雷(Man Ray,1890—1976)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正式发起的标志是1924年安德烈·布勒东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强调直觉和潜意识。超现实主义运动产生了绘画、写作、戏剧、电影制作、摄影和其他媒体的丰富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呈现强烈反差物体的并列和反逻辑。虽然超现实主义通常和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它影响了许多其他领域。在这种意义上,超现实主义是指一系列创造性的反抗行为和解放想象力的努力。
代表人物: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
让·阿尔普(Hans Peter Wilhelm Arp,1886—1966)
乔尔乔·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
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
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
雷尼·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
萨尔瓦多·达利(Salwador Dali,1940—1989)
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1907—1954)
战后法国艺术
Post-war French Art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既有让·杜布菲这样的抽象艺术家,又有巴尔蒂斯这样的具象艺术家,他们都拒绝艺术界的常规。杜布菲的很多看法与达达主义者有相通之处——反艺术、反资产阶级。他大量收藏未经训练之人和精神病人创作的艺术,将这种艺术为生涩艺术(Art Brut),并在自己的艺术中也采用这种粗野、幼稚、直接的风格。巴尔蒂斯的许多画作描绘的都是情色背景下的年轻女孩,技法和构图受到文艺复兴前画家的启发,但也具有当代超现实主义者的怪异暗示。
代表人物:
巴尔蒂斯(Balthus, 1908—2001)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01—1985)
法国抽象艺术
French Abstract Art
法国抽象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运动是无具形艺术,兴盛于1943年至20世纪50年代,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和周边国家发展起来的所有抽象流派,主要包括抒情抽象、材料主义、斑点派、原生艺术等艺术群体。无具形艺术(Art Informel)这个词汇出自法国批评家米切尔·塔皮耶1952年的著作《另类艺术》(Un Art Autre)。塔皮耶把这种艺术看成是完全打破了传统规则的“另类”。受超现实主义影响,无具形艺术用反构图、自动主义和行动派画法来表达直觉感受,对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抽象艺术概念的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
让·福特里耶(Jean Fautrier,1898—1964)
布拉姆·凡·维尔德(Bram van Velde,1895—1981)
汉斯·哈同(Hans Hartung,1904—1989)
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出生于1919)
尼克拉·德·斯塔尔(Nicolas de Stael,1914—1955)
战后意大利绘画
Post-war Italian Painting
二战后,以马里内蒂为代表的未来主义画家受到冷遇,出现了一批新的艺术家,他们兴起了新的艺术思潮。在绘画艺术方面,1947年,卢齐奥·丰塔纳发起空间主义运动,他从未来主义对于机器的迷恋中汲取灵感,呼吁艺术应该拥抱科学和技术并提议将色彩、声音、空间、运动和时间综合成一种新的艺术类型。他的“空间概念”系列作品通过刺穿或用剃刀划开画布,以创造出真实的空间维度。在雕塑艺术方面,马里诺·马里尼创作主题的演变反映了艺术家对现代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反应。
代表人物: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
马里诺·马里尼(Marino Marini,1901—1980)
卢齐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1899—1968)
战后西班牙绘画
Post-war Spanish Painting
二战后的西班牙绘画艺术以安托尼·塔皮埃斯为代表。1948年,塔皮埃斯参与创立名为“七颗骰子”的艺术团体,该时期的塔皮埃斯受到保罗·克利和胡安·米罗影响,主要创作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1953年,塔皮埃斯退出该团体后选择转向抽象艺术的道路,他的作品采用刮擦的手法制造出凹凸不平的表面,并使用大理石粉末、粉笔、沙子和泥土等综合材料进行制作。塔皮埃斯的作品兼具纹理化与触感,其中贯穿着社会主题,反映出他对战争时期政治与社会环境的思考。
代表人物:
安托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1923—2012)
战后荷兰绘画
Post-war Dutch Painting
二战后的荷兰绘画艺术以卡雷尔·阿佩尔为代表。1948年,阿佩尔成立艺术团体“眼镜蛇”,他受到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与法国艺术家让·迪比费的影响,他主张从北欧神话、儿童绘画和原始主义中汲取灵感。1951年,该团体解散后,阿佩尔开始使用色彩鲜艳、笔触有力的厚涂法来创作带有扭曲的动物和人物形象的艺术作品。
代表人物:
卡雷尔·阿佩尔(Karel Appel,1921—2006)
眼镜蛇团体(CoBrA,1948-1951)
战后英国艺术
Post-war British Art
二战后的英国艺术出现以抽象表现为主的圣艾夫斯画派与现实主义表现为主的厨房水池画派,70年代的伦敦画派更为大众所熟知。1976年,美国艺术家基塔提出“伦敦画派”一词,用于形容他所聚集的艺术家们,其中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等人。这些艺术家拒绝流行的抽象风格,追求具象的绘画形式:培根专注于描绘人体,题材包括自画像和密友肖像等,画面中的抽象人物被孤立在几何结构中;弗洛伊德的画作则以朋友和家人的肖像为主,常以令人不安的室内或城市景观为背景。
英国的战后雕塑艺术以亨利·摩尔与芭芭拉·赫普沃斯为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以青铜为媒介,反映了战争及其后果所引起的情感和观念的变化。战后经济紧缩导致了艺术形式的紧缩,这种状况通过雕塑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及昆虫的形式歪曲、变形表现出来。
代表人物:
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6—1986)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
抽象表现主义
Abstract Expressionism
20 世纪 40 年代与5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战争的危机与后果使得艺术家们转向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表现人类的非理性与脆弱性。1946年批评家罗伯特·科茨提出这一术语用以描述新兴的绘画方式。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杰克逊·波洛克和威廉·德·库宁为代表的行动派画家。1952年,批评家哈罗德·罗森伯格提出“行动绘画”一词,这一类画家在画布上用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进行即兴创作;第二类则是以马克·罗斯科、巴尼特·纽曼和克莱福德·斯蒂尔为代表的色域派画家。他们的艺术作品以简单的构图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为特征,得到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支持。
代表人物: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1904—1948)、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李·克拉斯纳(Lee Kranser,1908—1984)、弗朗兹·克兰(Franz Kliine,1910—1962)、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1912—2004)、海伦·佛兰肯撒尔(Helen Frankenthaler,1928—2011)、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1912—1962)
战后雕塑
Post-war Sculpture
战后的雕塑家追随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运动的发展,同时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艺术家注重形成作品的结构,创造出以抽象形式居多的作品;路易斯·内维尔森等人则在作品中保留超现实主义的象形符号。路易斯·布尔乔亚没有加入特定的艺术运动,她发展出形状奇特、有机的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
戴维·史密斯(David Smith,1906—1965)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1900—1988)
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
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2010)
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1903—1972)
新现实主义
Nouveau réalisme
新现实主义是由法国艺术评论家皮埃尔·雷斯塔尼(Pierre Restany)和画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他们于1960年在克莱因的工作室正式成立了新现实主义团体。这一团体由八位艺术家组成,包括阿尔曼(Arman)和雷蒙·海恩斯(Raymond Hains)等。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试图将艺术和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被认为是美国波普艺术的法国版本。但实际上新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关系要更加密切,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广泛地使用拼贴和组合的方式,将真实的物品融入到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并承认他们受到杜尚的现成品艺术的启发。
代表人物: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
妮基·德·桑法勒(Niki de Saint-Phalle,1930—2002)
阿尔曼(Arman,1928—2005)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
克里斯托(Christo,1935—2020)和让娜·克劳德(Jeanne-Claude,1935—2009)
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1933—1963)
波普艺术
Pop Art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出现,并在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波普艺术受到流行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启发,拒绝遵守当时艺术标准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其精神是准确地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采用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视觉图像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一种容易被社会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并以此模糊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最为知名的波普艺术家有美国的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英国拼贴艺术家兼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波普艺术将艺术带入了新的主题领域,并且发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后现代艺术之门。
代表人物:
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1922—2011)
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30—1987)
罗伊·里希腾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
杜安·汉森(Duane Hanson,1928—1996)
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1930—)
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1932—)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
偶发艺术
Happening Art
偶发艺术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一群活跃在纽约的艺术家发起,包括克莱斯·奥尔登堡(Claes Oldenburg)、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吉姆·戴恩(Jim Dine)和雷德·格鲁姆斯(Red Grooms)。偶发艺术通常发生在自然环境或者是画廊的装置中,同时涉及光影、声音、幻灯片投影以及观众的参与。艾伦·卡普罗于1959年展出的作品《在6个部分里的18个偶发艺术》(18 Happenings in 6 Parts)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件偶发艺术作品,它引发了社会对于偶发艺术的热潮。偶发艺术是行为艺术的前身,它强调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强调艺术与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代表人物:
日本大阪 具体小组(Gutai Art Association,1954-1972)
德国杜塞尔多夫 零小组(Zero Group,1957-1966)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
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
60年代抽象艺术
1960s Abstract Art
20世纪60年代的抽象艺术受到美国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评论文章的影响。格林伯格提倡一种全然抽象的艺术,一种针对色彩、质感、形体和构图等艺术媒介内在属性的艺术。这类艺术强调媒介的形式主义或抽象性质,并认为艺术作品除本身之外与任何事物都不相关。格林伯格的理论为60年代的后绘画性抽象、硬边抽象以及极少主义艺术奠定了基础。新一代的抽象艺术家回避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中所带有的情感内容,并排斥表现性的笔势笔触,采用更冷静、更平淡的处理风格。代表人物包括海伦·弗兰肯塞勒(Helen Frankenthaler)、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和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d)。
代表人物:
海伦·弗兰肯塞勒(Helen Frankenthaler,1928—2011)
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1912—1962)
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1928—2011)
硬边绘画
Hard-Edge Painting
美国艺术评论家儒勒·朗斯纳(Jules Langsner)和艺术史学家彼得·塞尔茨(Peter Selz)于1959年创造“硬边绘画”一词,用于描述美国西海岸的艺术家所创作的抽象绘画作品。这类画作由轮廓鲜明、边缘清晰的单色区域组成,区别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所采用的更具绘画性和手势化的创作方法,加强了画作本身的平面性。这种硬边几何抽象风格可以追溯到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约瑟夫·阿尔珀斯(Josef Albers)的作品,之后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与硬边绘画有关的艺术家包括埃尔斯沃思·凯利 (Ellsworth Kelly)、肯尼斯·诺兰 (Kenneth Noland)以及杰克·扬格曼(Jack Youngerman)等。
代表人物:
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1923—2015)
杰克·扬格曼(Jack Youngerman,1926—2020)
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d,1924—2010)
墨西哥壁画运动
Mexican muralism
墨西哥壁画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兴起与1910年至1921年的墨西哥革命密切相关。这一革命触发了墨西哥文化领域的民族主义潮流,人们开始关注本土传统,同时抵制来自欧洲的影响。艺术家们受到来自政府的委托,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墨西哥本土特色的壁画作品,旨在为民众科普本国的历史以及表现墨西哥充满希望的未来愿景,这也激发了壁画家流派的兴起。墨西哥壁画家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在20世纪将壁画带回到西方艺术的最前沿,尤其促进了壁画作为推动社会和政治思想传播的理念。
代表人物:
何塞·克莱门特·奥罗斯科 (Jose Clemente Orozco,1883—1949)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大卫·阿尔法罗·西盖罗斯(David Alfonos Siqueiros,1896—1974)
光效应艺术
Optical art
光效应艺术又称欧普艺术(Op Art),指向通过利用感知过程中的错觉或光学效果进行创作的绘画和雕塑艺术。这个术语首次出现在1964年10月23日《时代》杂志的一篇匿名文章中,后来广泛应用,其杰出代表艺术家包括维克多·瓦萨雷里、布里奇特·莱利等。光效应艺术的形式可以追溯后印象派、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和包豪斯大师们的作品。该艺术形式展示了两类视觉刺激:一种是由彩色表面产生的感知模糊;另一种是由黑白线条和图案创造的运动感。此外,欧普艺术与心理学研究也密切相关,尤其是格式塔理论和心理生理学的发现。尽管光效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潮流较为短暂,但它对观众的感知,以及光学现象在技术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中的系统性应用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代表人物:
维克多·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1908—1997)
布里奇赖·莱利(Bridget Louise Riley,1931—)
极简主义
Minimalism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出现的术语,用来描述一种风格,其特点是简洁的几何构图和采用工业加工的材料,如金属、工业胶合板、彩色玻璃等 。极简主义的杰出代表包括唐纳德·贾德、理查德·塞拉、艾格尼丝·马丁、多萝西娅·洛克伯恩等。艺术家们把作品中关于作者的主观创造降至最低,作品通常没有主题,形式因素也被精简到最少,他们希望全力展示出作品作为物质媒介的属性,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实存性和可触性,而物品周围的空间也成为了艺术品和艺术体验的一部分。极简主义激发了许多后来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领域的作品,在这些领域中,它有助于推动对观众对空间和时间感知的批判性探讨。
代表人物:
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1928—1994)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1939—2024)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1912—2004)
多萝西娅·洛克伯恩(Dorothea Rockburne,1932—)
莱比锡画派
The Leipzig School
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该画派并非有组织的艺术团体,也不具有固定的艺术风格。该画派以“莱比锡书籍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教职工为主体,同时由莱比锡地区的其他艺术家所推动,从而形成艺术运动。他们主张继承、发展德国传统的绘画技术。90年代末新生代的莱比锡艺术家群体被称为“新莱比锡画派”。
代表人物:
伯恩哈德•海希( Bernhard Heisig, 1925-2011)
维尔纳•图布克(Werner Tübke, 1929-2004)
沃尔夫冈•马蒂霍伊尔(Wolfgang Mattheuer, 1927-2004)
哈特维希•埃伯斯巴赫(Hartwig Ebersbach, 1940-)
阿尔诺•林克(Arno Rink, 1940-2017)
西格哈德•吉勒(Sighard Gille, 1941-)
新表现主义
Neo-Expressionism
20世纪70-80年代,战后经济衰退结束后,人们对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界逐渐涌现一批画家主张回到架上绘画,在过去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的源泉。新表现主义最初于70年代出现在德国和意大利,之后进入了美国。艺术家通常在绘画中结合真实材料,以表现性手法运用颜料和强烈的构图,该手法可以被看作对自然持续运动与力量的隐喻。该流派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格奥尔格·巴塞利兹、约尔格·伊门多夫,他们恢复了德国神话历史题材和表现主义传统,画作图像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期望对德国战后精神的缺失进行救赎,同时也是对美国肤浅的消费主义的一种抵制和反抗。
代表人物:
格奥尔格·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生于1938)
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1945-2007)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生于1945)
观念主义
Conceptual Art
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法国艺术家马赛尔·杜尚开始将观念作为艺术的焦点,但观念艺术一词直到60年代才普遍使用。在观念艺术中,艺术通常只作为观念存在,而艺术载体可以是一段文字、图表、照片、电影、装置和行为等多种非传统的艺术媒介,甚至艺术家可以将观念交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最终的作品。美国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 《一把与三把椅子》将一把真实的木制折椅、一张等大的椅子照片、一段描述椅子概念的话语并置在一起,目的是引导观者去思考语言与意义的问题,最终,构建意义的任务落在了观众身上。
代表人物: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1945—)
小野洋子(Yoko Ono,1933—)
白南准(Nam June Paik,1932—2006)
汉斯·哈克(Hans Haacke,1936—)
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1931-2020)
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1941—)
行为艺术
Performance Art
“行为艺术”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被艺术家们宽泛地使用,它通常要求艺术家精心策划并亲自进行一场行为事件,并在观众的推动下完成艺术表演,如“偶发艺术”(Happenings)、“激浪音乐会”(Fluxus concerts)、“事件艺术”(Events)、身体艺术(body art),以及在德国的“行动”(Aktionen)和“示范表演”(Demonstrationen)。该运动的代表约瑟夫·博伊斯创造了“社会雕塑”这个概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够唤醒观众的艺术想象力,对抗资本和权力体系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束缚。行为艺术反映了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涉及社会政治的总体趋势,艺术家们更多地关注与社会阶级、性别、种族有关的权利问题。
代表人物:
白发一雄(Shiraga Kazuo,1924—2008)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
小野洋子(Yoko Ono,1933—)
克里斯·伯顿(Chris Burden,1946—2015)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1946—)
卡洛里·施内曼(Carolee Schneemann,1939—2019)
琳达·莫塔诺(Linda Montano,1942—)
谢德庆(Tehching Hsieh,1950—)
照相写实主义
Photo-realism
活跃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美国,后发展为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们仔细研究摄影作品,通过油画、素描等媒介,尽可能逼真地将照片还原出来。照相写实主义极度关注细节,艺术家们使用精确的手法再现了机械复制的感觉。
代表人物:
拉尔夫•戈因斯(Ralph Goings, 1928-2016)
本•施恩采特(Ben Schonzeit, 1942-)
杜安•汉森(Duane Hanson, 1925-1996)
涂鸦艺术
Graffiti Art
“涂鸦”的概念由来已久,涂鸦艺术也流行至今。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涂鸦”已超越了徒手喷绘的范畴,囊括了更多媒介,并发展出更为丰富的风格,也让更多艺术家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观众。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的自由具象主义也采用了街头艺术的形式,艺术家们用鲜艳的色彩绘制出夸张的人物形象,以此表示对异质文化的抵抗。
代表人物:
安东尼•克拉克(Anthony Clarke, 1964-2001)
班克斯(Banksy, 1970-)
基思•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
严谨风格
The Austere Style
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至1980 年代的苏联,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小分支。严谨风格强调表现真实的日常生活、习俗以及道德面貌,展现了普通人的命运。在作品造型上,偏爱直线风格,注重色彩对比,强调装饰性气氛的营造。
代表人物:
伊扎特•纳扎罗维奇•克雷切夫(1923-2006)
泰尔•泰穆罗维奇•萨拉霍夫(1928-2021)
维克多•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1924-)
盖里•米哈伊洛维奇•科尔日夫( 1925-2012)
维克托•叶菲莫维奇•波普科夫( 1932-1974)
迪米特里• 迪米特里耶维奇•日林斯基(1927-2015)
狂欢主义
The Carnivalesque
活跃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苏联。“狂欢”的概念起源于文学,后逐渐发展到各类艺术形式之中。这类作品充满了华丽、怪诞的狂欢节元素,试图摆脱体裁和语言限制,以震惊公众、表达叛逆情绪为宗旨。
代表人物:
娜塔丽亚•伊戈列夫娜•涅斯捷罗娃(1944-2022)
塔季雅娜•格里高利耶夫娜•纳扎连科(1944-)
埃琳娜•鲍里索夫娜•罗曼诺娃(1944-2014)
维亚切斯拉夫•瓦西里耶维奇•加里宁(1939-)
感谢樊林、蒋涵涛、刘欣、黎盈姿、欧玥瑜、谢佳璇、赵安莉为本次公共教育活动整理关键词资料。
编辑:戚祖晴
审阅:叶小青
审定:胡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