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南方网》用艺术记录时代片段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正式开展

录入时间: 2023-01-13

  南方网讯 (记者/周存)几万个服装品牌标签经过编译而成的七言集,灵感来自五条人乐队专辑的“梦幻丽莎发廊”,陶瓷制成的“雨滴”……1月10日下午,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将展出至今年的4月10日。
 
  本次展览由王绍强(中国)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担任策展人,邀请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的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试图拉开一个于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当代观察中“应变”,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感知世界变化,做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对话者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以“化作通变”为主题,主题取自中国古典哲学《庄子·天道》中的“万物化作,萌区有状”和《文心雕龙》中的“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谈及此主题,主策展人王绍强表示,“确定性的逐渐消失,是当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与表征,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
 
 
 
  在展览现场,我们看到艺术家徐冰创作的《小企业七言集》,收集几万个服装品牌标签,每个标签的背后代表着一家家企业的故事,让人从中看到了小企业的创业、发展、瓶颈、转产、并购的历程。这些标签经过专业电脑程序编译,变为一行行七言诗,再经艺术调整集合成册。
 
  曹斐的作品《角色》,探讨现实与虚拟、社会与个人角色的转换,虽然作品中角色来自虚拟的动漫世界,但是所处的场景却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展厅里的“梦幻丽莎发廊”,还原唱片中的小县城生活场景,富有年代感的海报、电视机、红色灯光等让人恍惚回到了从前的那个时代。
 
 
  本届广州三年展围绕“变化”展开,也将广州这座城市本身被放置于改革开放这一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之下。中国当代艺术40余年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成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最早体会其先锋性与复杂性的地方。当今日重新回顾历史,以艺术为切入点,把观察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历史阶段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变局显得更为清晰,“化作通变”正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
 
  四大板块叙事,折射不同维度的时代之变
 
 
  吴洪亮策展“边缘”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不再集中于对标志性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呈现,试图寻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或散落的碎片化的文化记忆。
 
  “内生”板块由姜俊策展,将视角投入在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之反思。
 
  菲利普·多德策划的“慢板”板块中,艺术实践转向了对本体价值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板块中,慢艺术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
 
  在艾墨思策划的版块“触屏”中,尝试讨论的是,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来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同时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也将在广东美术馆中呈现,以“通变”为关键词,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相关的艺术大事,并配合馆藏重要文献,系统梳理自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此外,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四场平行展也将分别于盒子美术馆、与亨美术馆、观空间、东莞21空间美术馆同期启动,串联城市艺术生态。
 
  “广州三年展”作为广东美术馆重要的学术项目,从2002年第一届至今已经走过了20余载。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机制,三年展既是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一充满活力的展览机制又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是广州这座丰富而包容的城市身上所汲取的更多的“前沿”文化精神,不断拓展为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主办方介绍,2023年,广东美术馆白鹅潭新馆即将落成,未来广州三年展的展出场地也将迁往新馆,第七届广州三年展被视为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如总策展人王绍强所说:“这既是一次集结又是一次新生,让我们在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实践与创造中连通共融,万象更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