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消解与共生:王绍强应邀参加俄罗斯海参崴第九届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
录入时间: 2017-09-25
2017年9月22日,第九届海参崴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在俄罗斯海参崴国家美术馆开幕。艺术家王绍强应邀参加本次海参崴双年展,展出其大型架上作品《消解与共生》。本次双年展主题为“游戏规则”,邀请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港口城市的艺术家,带来他们关于“港口形态学、竞争和规则”的观察、思考和解决方案。
王绍强 《消解与共生》 综合材料 715×355cm 2017
俄罗斯的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说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正是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让海参崴的整座城市弥漫着自然生态的气息,而海参崴国际双年展的举办则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质。海参崴国际双年展围绕“海洋、生命、人类、社会”等世界关注并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通过邀请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展览主题的探讨和交流,以形态多样、语言丰富的艺术作品诠释自己的艺术态度和创作理念。本次在俄罗斯海参崴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第九届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主题为“游戏规则”。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攀比和竞争,大到国家、民族范围,小到两个人之间。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曾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揭示竞争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人口越集中的地方竞争越激烈,不同规模、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竞争交织出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港口城市。
开幕式现场
从大航海时代以来,港口城市应该说是人们扬帆远航的起点,是探索和发现外面更广阔的新世界之门户,运送来自世界各地财富和战利品的通道,是全球财富的聚集地、冒险家的乐园和竞赛场。通过港口城市向外进行的远征和探险,让人类竞争的战场扩大到全世界,而不是原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在这场航海远征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竞争的惨烈程度以及竞争的全部要素、手段和方式,其奠定了今日世界的全球一体化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也把人类拖入了世界级竞争的时代。本次海参崴双年展主项目策展人、艺术学博士项苙苹表示,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的冲突和竞争不断涌现;同时,冲突随即又会促成新的限制性的必要规则。与竞争一样,规则、节制、自我控制的观念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次的海参崴双年展,就邀请了几位来自不同国家港口城市的艺术家,带来他们关于“港口形态学、竞争和规则”的观察、思考和解决方案。
受邀参加本次海参崴双年展的艺术家,包括伊利亚与艾米莉亚·卡巴科夫(俄国/美国)、Olga Kisseleva(俄国/法国))、张羽(中国)、王绍强(中国)Sonia Leimer(意大利)、BOO Jihyun(韩国)、吴珏辉(中国)、Takekawa Nobuwaki(日本)和Fito Segrera(美国)。他们选择形态各异的呈现方式,尽情表述自己对于人类的竞争本能和游戏规则的立场和态度。卡巴科夫和伊米莉亚借由苹果给观众导演了一出争夺“大戏”,作品让观众看到人性之复杂,发现随着技术、观念和认知水平的改变规则也必将随之而变。Olga Kisseleva的作品表现人类对于北极的争夺,她讨论了由瓜分世界的新方法所导致的冲突和紧张局势,尤其是她的互动项目深入考察了反映出北极现状的冲突。张羽通过整齐排列的白瓷碗阵列约束穿行其间的观众的行为举止,从而表达人和碗之间的社会性互动,还表现出碗、水和自然之间的循环对话关系。Sonia通过重访前苏联的核武器、太空旅行、原子破冰船等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探讨军备竞赛和世界争霸赛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海洋污染和环境污染等未来世界的新问题。BOO则利用废弃的渔灯和海盐(结晶的海水)制造了关于大海的诗意而忧伤的装置。吴珏辉制造了数字领域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以诠释在数字化时代下,世界一切都可以变成算法和数学,这也包括人本身。
展览现场
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争端和差异,艺术家王绍强选择以一组大幅架上绘画《消解与共生》来诠释他对主题“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作品即缘起于他对当下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度思考。从海参崴双年展的主题来看,此次王绍强将焦点聚集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可持续探讨的话题上。在他看来,庄子“无为而为”寄托的是人类世界之“大同”,祈求一个中国观念里的世界和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怎样发展,和平始终是人类长久而共同的夙愿。由此,他的作品紧密围绕国与国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关系,以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多边关系为核心展开构思和创作。王绍强指出,创作主题“消解与共生”既作为当下世界关注的共同话题,同时还作为一种东方哲学的思想内涵,作品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阐述多边关系的复杂与张力,是一种深度思考下的视觉转化。
“消解与共生”这组作品,将每个国家最凝练的象征元素——国旗,作为国家形象和观念的代表。作品并非仅仅对各国旗帜进行简单的描绘,而是通过严谨的计算和设计,研究其中隐含的色彩比例关系,再将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转化成图像来表达。作品消解了各国国旗原有的形状和图案,国旗上的各种颜色变成了相应比例的、简洁的色块,从而达到弱化各国国旗之间差异的视觉效果,以突出“差异共生”的理念。当作品将国家的象征性符号浓缩成一个个色块和图形,同时与中国水墨相融合,国家的形象与观念就转化为一种特有的色彩比例。而当这样的色彩比例借用中国宣纸予以呈现,宣纸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渗透”和“融合”概念,能够在艺术形式和表现上成就“和平”这一世界性话题。王绍强解释,“共生”即承认多元、承认差异,用包容和理解来面对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与纷争,最终实现人类和平的宏伟蓝图。他的创作图示充分借助西方现代主义的构成手法,讲述作为抽象的极简艺术和东方哲学观对于世界多元性的一种观看和理解方式。
从《复式》系列到本次海参崴双年展的《消解与共生》,王绍强将自己对抽象形态与色彩、中国水墨与综合材料的融合与碰撞等相关问题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注入到自己的每件作品当中。在当下的艺术文化语境中,王绍强的图示将我们对世界内在和外在结构的全面思考,与中国悠久的特有的创作媒材相结合,以此展开“当代”和“观念”在形式上的图像叙述:让现代主义的构成元素,在中国水墨介质中得到崭新的转化与升华。对于“复式”的冥想,王绍强则始于从具象的物质世界转化为对抽象形态的捕捉和表现,也是对现代主义构成论的深层体察和回应:既蕴含着不同材质之间“复合、叠透”的物理特性,又暗示了客观世界与主体精神的抽象存在形态。王绍强的创作暗示了他和包豪斯(Bauhaus)的渊源,和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ph Albers)、阿尔贝托·巴尔迪(Alberto Bardi)以及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关联,凡此种种皆反映在他对色块的叠加、重组进行多种可能性的尝试之中。王绍强对于色彩敏锐的直觉和判断,美学及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给画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渲染效果,而画面上色彩所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幻和色调空间还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快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绍强选择抽象的语言进行创作,揭示其在独特的世界视野中探索前行的意图,是艺术上高度敏感和文化经验积累的呈现。
王绍强,《复式》系列之《渐》,综合媒材,70×75cm,2017
王绍强,《复式》系列之《构成第三号》,综合媒材,70×69cm,2017
王绍强,《复式》系列之《敷青》,综合媒材,69×70cm,2017
王绍强,《复式》系列之《叠迭》,综合媒材,35×45cm,2016
王绍强,《复式》系列之《维度》,综合媒材,55×32cm,2016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
金秋十月第一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一场庄重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庆祝中...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