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美术报】当代艺术需要非直观的想象力

录入时间: 2016-01-19

  特别报道
  文/罗一平(广州)
  亚洲双年展,作为一个艺术探索的主题,尤其凸现了当代艺术潜在的可能性。由于现实的国际局势的调整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亚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如果说在现实格局中已经得到了确认,知识与思想的认知,即“知域”却并未同时并进。亚洲作为一个话题,尽管近年来在学界方兴未艾,它的轮廓、内涵、表象与原理,尚未能得到有效的确认,更没有产生明确的共识。人们使用“亚洲”这个词汇,只不过是在追认现实中已然兴起的“亚洲复兴”趋势而已,在思想上、理论上,亚洲还没有得到主体性的论述和分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状况,使得“亚洲”主题与当代艺术的结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当代艺术需要非直观的想象力,“亚洲”也同样是一个依靠直观感觉无法处理的理论命题。
  正因如此,自2014年3月以来,广东美术馆以“寻找亚洲”为主题,先后组织了4次学术会议,3次策展人会议,从学理出发,试图在多数亚洲国家组合起来的版图上,寻找那些可以让我们打开视野的媒介,最终确定首届亚双展形成一个与以往广州三年展不同的构成和推进方式,即分为学理和展览两大版块。并在今年3月的第二次策展人会议上,确定了首届亚洲双年展的主题为“亚洲时间”(Asia Time),并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作为此次展览的指导理念。“一带一路”清晰描述了地理上的“亚洲”在各个国家的链接点,明确了“亚洲时间”的坐标。“一带一路”并非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导。展览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出发,以亚洲为基点, 以一带一路为区域, 以亚洲问题为支撑,展开对亚洲时间的追寻,通过“亚洲时间”的主题,将“一带一路”与世界的过去和当下的文化相联系。策展团队特别明确了有关亚洲意识和“一带一路”所处的区域和知域两大范畴,指出艺术家的选择在“一带一路”的区域里进行,展览的问题点在亚洲的知域中展开,既延续了学术会议在“寻找亚洲”主题下的探讨,又扩展到“一带一路”的区域中来,使得本次亚洲双年展借助“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性的参与行为,也使“亚洲问题 全球表述”这一我在2013年就提出的核心理念和展览新模式真正成为现实。
  其后于4月举行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国内亚洲问题的一线学者就广州与全球的历史、现状,与一带一路的关联展开了由个案到全体,由个性到普遍性的研究,将宏观的学理浓缩到广州与亚洲的链接。至此,第一次学术会议中提出的“亚洲问题,全球表述”形成了一个从“广州—中国—亚洲—世界—回到广州”的完整线路。
  两年的持续探索,使我们认识到亚洲不仅需要寻找,而且需要创造。“区域”和“知域”之间的重叠与背离关系为“亚洲时间”提供了新的启示。我们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与当代艺术结盟,特别是借助于双年展的形式把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艺术展览结合,深度展现当代艺术的探索性格。
  (罗一平,广东省美术馆原馆长,广东美术馆协会会长)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