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设计三年展2024 | 社区项目/平行展策展主题及入围项目公布
社区项目/平行展
策展主题及入围项目公布
主题概述
社区项目旨在从实践层面探讨“设计”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建立可持续社区/社群并促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前期公开征集方案、实地考察及评审,此次“有温度的存在——广州设计三年展2024”平行展将为公众展示多个社区项目,展现其中沟通和基层行动的力量,希望以此激励更多个人和社区通过设计推动教育和变革。
策展人及团队以“核心三问题”——项目目的、项目价值观、项目为生命赋能的目标展开考察评审。入选项目综合使用设计思维、艺术、社会工作等介入手法,在空间改造到观念培养等不同维度上进行共创工作。过程以人为本,践行同理心,注重观察、体验并聆听不同的声音。部分项目从小处着手,在灵活、智慧使用有限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创意的迸发并获得良好的成效。这些案例均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换,即发起人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同寻找意义并为社区变革而行动,体现了“小自我、大社区”的精神。
“有温度的存在——广州设计三年展2024”主题展展出期间,平行展将联合部分优秀的社区项目开展在地公众活动,邀请公众一同探讨设计在驱动社区变革方面的潜能。各项目介绍及公众活动导引请留意后续馆方公众号及三年展微信小程序的更新。
The community project aims to delve into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how "design" can function as a crucial tool in addressing social problems,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nd advancing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exploration involves preliminary public solicitation, on-site inspections, and evaluations. This section is dedicated to showcasing various community projects, highlighting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catalyze grassroots ac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inspire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to further advocate for education and transformative initiatives through design.
The curator and the curatorial team evaluate projects based on three core principles: purpose, values, and life-giving goals. The selected projects integrate design thinking, art, social work, and various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across different dimensions lik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the focus remains on human-centered approaches, practicing empathy, observation, experiencing, and listening to diverse voices.
Some projects begin on a small scale and achieve creative breakthroughs and positive outcomes by intelligently utilizing limited resources flexibly. These instances reflect a shift from the individualistic “me” to collective “we” efforts, wherein initiators and like-minded partners collaborate to find meaning and bring about community change, embodying the ethos of "less self, more community."
Throughout the Triennial, this section will partner with exceptional community projects to host on-site public activities, aiming to invite the public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design in communitie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project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activities, kindly refer to the Museum’s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and the Triennial WeChat applet.
社区项目策展人/胡智义
平面设计师
马来西亚KongsiKL空间 联合创始人/主席
Community Project Curator
Joseph Foo
Graphic Designer
Co-founder/president, KongsiKL,Malaysia
此次入围项目包含“入选项目”“推荐项目”“推荐方案”三个部分(排名不分先后listed in no particular order)
入选项目
SELECTED PROJECTS
返屋企,齐共建
机构:广州市荔湾区“翻屋企”营造社区促进中心
我们是由关心历史文化保护、关注社区营造,推动空间的参与式规划设计,希望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社区中的人紧密结合的规划师与建筑师以及高校教师,联合发起的学术实践组织。团队关注历史文化保育和相关各类空间改造的参与式规划设计,也关注社区培力、社区空间生产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以及社区议题的多元主体共同协商。保育源于生活,社区共力前行。透过城乡社区参与和共同缔造,希望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基础上,搭建跨专业、跨领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作平台。在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创新的范畴内,与社区居民共同缔造,达到历史文化保育、空间活化、知识普及教育、社会服务创新的实践目标。
近年来,“翻屋企”推动的项目包括:
2017-至今:泮塘五约微改造参与式规划设计及街区共生项目
2019-至今:佛山顺德北滘镇碧江社区参与式历史复原、议事协商及参与式村史馆系列项目
2021-至今:佛山顺德勒流镇东风村参与式规划与设计系列项目
2022-至今: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参与式共建系列项目
2023-至今:广州市越秀区81大院儿童友好梦花园项目等等。
手心咖啡屋——残障人群生计探究
机构: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
“手心咖啡屋——残障人群生计探究”项目,是从合木公益团队研发视障咖啡师创新生计方式,与建筑设计师、视障伙伴一起共创的一个流动亭子。缘起于大多数的视障者想成为一个职业咖啡师前,都需要参与到大量以集市或者摊位的方式进行实践。背后想提升的,还不止是冲煮咖啡的能力,而是残障人士从原来相对封闭单一的生活环境,如何在流动的场域和社区、人产生联结、拓展社会融入的能力。这个过程,经历了从残障者自身角度,如何靠自己搭建出一个有交互性、同时实现灵活生计的摊位,到通过社会共创,在一个流动的手心咖啡屋带有呈现残障者自身特色服务,从大众“受助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服务者”,如感官非视觉品鉴咖啡、残障生命故事板、共生舞等,且这是一个带有公共意义的装置。
当它在合木新生公益空间所在的社区、或者有机会流动到不同的社区、公共场景时,会呈现出残障伙伴与不同人群怎样的介入互动呢?以此我们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展览、装置互动、公众共创工作坊等呈现残障生计状况、残障者自身的智慧。
荔湾艺境
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策划组织:知艺文化
“荔湾艺境”是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知艺文化策划组织的年度系列艺术项目。荔湾是广州的文化原乡,也是粤港澳三地乃至整个大湾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荔湾艺境”选择聚焦荔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通过与艺术在当下的碰撞与对话,诠释地方文化价值,激发传统社区活力,展现荔湾地方文化的未来可能。
2023年,“荔湾艺境” 聚焦荔湾悠久的中医药传统,以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的和平西历史街区作为荔湾的城市记忆载体,邀请艺术家从清平药材市场出发,探索西关中药文化,深入挖掘历史社区在地景观,追溯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重新寻找和构建人与附近的关系。
荔湾艺境目前已经连续三年开展,包括:
荔湾艺境·@泮塘时光,每日动作(2021)
荔湾艺境·有嘢听-荔湾寻声记(2022)
荔湾艺境·寻找世界的荔湾(2022)
荔湾艺境·清平艺术空间站(2023)
乡约在地
团队:“乡约在地”工作组
“乡约在地”是一个以城乡共融、跨学科共创驱动的乡村振兴社会创新项目,由造点与顺德和创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作为战略支持。它的使命是促进乡村的“原住民”与“新居民”一起想象与建设乡村的景观、产业、生活和关系,为宜业宜居的乡村进行本土化创新,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乡约在地”通过跨学科共创的方式组织全国的青年专家与本地居民一起,持续挖掘乡村社区中的多元需求并打造本地化“微改造”解决方案。目前乡约在地关注的5大主题是:健康老龄、健康宣导、儿童友好、文旅发展、可持续农业。
目前,“乡约在地”项目以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新龙村为实践基地,围绕“发展庭院微经济”和“乡村适老化改造”两个议题,在尊重原住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在地”的共创共建微改造。现已推广到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恩村村及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乡。未来会继续将“乡约在地”创新策略、多方资源调动与乡村社区的主体性进行有效结合,突破现有限制,找到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将适合的工作方法形成标准化的公益/社会创新服务产品,向全国辐射。
图片版权: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
摄影:「乡约在地」项目组、广州市亿万光年影视艺术工作室、乡村道路适老化改造创新营营员、适老化改造调研创新营营员、适老化宣传创新营营员、秦冲、莫菲
摸鱻儿
升平鱼灯非物质制造实践
团队:广州美术学院摸鱻儿设计团队
“摸鱻儿”是一个通过多种美育形式融合非遗文化、节庆知识和自然教育,以培育社区新文化为目标的社区非遗活化项目。项目落地于顺德大良升平社区,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摸鱻儿毕业设计师生团队及在地社区联合发起,和地慈善基金会作为战略支持。
升平社区是珠三角典型的老旧社区,且存在大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但由于内生动力不足,文化并未被充分活化。团队经过调研,决定以“大良升平非遗鱼灯”为媒介,以美育手段重塑传统事物,基于鱼灯中所蕴藏的“鱼、渔、余”好运祈福理念,发掘传统背后所隐藏的好运向善文化特质,设计面向全龄段的文创产品。同时,团队策划开展“摸鱻儿”文化活动,邀请社区及周边居民共同参与,通过美育促成参与式文化行动,增进相关者间的关联互动,从而推动社区文化建设,重建社区文化自信。项目以“鱼灯”为切入点塑造集体记忆,探索社区文化共同体生长机制,促使新文化涌现,以实现社区文化的“塑造”与“铸魂”。
未来,团队将继续努力,将资源有效整合,将适合的以非遗活化社区的设计方法形成标准化的创新非遗产品模式,向全国辐射。坚守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社会美育实践的信仰,文化未来的深远意义,同时追求美育所应具备的那份诗意。
推荐项目
RECOMMENDED
PROJECTS
扉行器无界社区
机构:扉美术馆
时代101驻村计划
机构:时代101
“和地在创”社区艺术营造
团队:和地在创项目组
和作社时尚产业社区
机构: 广州和作社文化有限公司
萤火星球
机构:广州市越秀区齐家吾公益设计中心、佛山市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社区艺术48小时
机构:佛山市顺德区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
推荐方案
RECOMMENDED
PROPOSALS
广州市708园区旧改升级项目
机构:融通农业发展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顺德菜•架罉
机构:佛山市好事发生文化科技公司
椅子Baba!
团队:小山上团队
东山街参与式社区设计系列活动
团队:吴伟鹏×淼赞文化×广州名城守护官
“设计构述日常”行动之社区烟火的延续
主办单位:东莞记忆
个人:谢佳楠、罗皓宸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