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广州三年展·访谈 | 总策展人王绍强: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
编者按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访谈系列”是广东美术馆为深化学界和大众对本届主题“化作通变”以及展览结构的理解、呈现策展人在展览筹划背后的个人思考而开设的专题系列。本系列将分别呈现本次展览总策展人王绍强(中国),主题展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对展览的构建与阐述,深入探讨展览如何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当代观察中“应变”,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本届广州三年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办的?作为疫情后,国内第一个众多国内外策展人和艺术家参展,规模如此大的重要学术项目,您认为这一时间节点有何重要意义?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自2021年起,积极投入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前期筹备工作。在展览筹备过程中,我们与国内外学者、“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学术委员,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多次研讨,对品牌项目的学术背景,以及本届三年展的策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定了关注“变化”这一展览方向。
“化作通变”这一题目,在我看来正是对当下这一时间节点的一种回应。回顾刚刚过去的三年,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人类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预期。而因为疫情的原因,筹备工作面临着一定的考验。全球化格局出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变化,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庞杂的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量级和速度交织在一起,“不确定性”成为了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而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需要停下思考的十字路口。那么“双/三年展”这样一种不同于一般常规性展览的学术品牌,它具有其特殊的意义。除了必然的规模性、持续性与可期待性之外,我们还需要考量其当代性与前沿性,更重要的还有国际性与本土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思考。
△展览现场
那么在2023年的开年,作为疫情后国内第一个如此重要的“双/三年展”如何在全新的语境下提出阶段性地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本土与国际正在发生并引发思考的新问题做出有态度、有角度的反应;如何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时代的发展道路;如何为大湾区的观众带来新的文化艺术滋养,让他们有认同感和参与热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也希望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本届广州三年展能更好地激发起全球化范围内对于艺术的在地性与本土意识思考 ,以及对于当代艺术的一次阶段性反思。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本届广州三年展是一次集结又是一次新生,岁末伊始,让我们在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实践与创造中连通共融,万象更新。
在您看来在“化作通变”之下四位策展人的四大板块策展是怎样有机地构成整个“变”之叙事的?他们在对“变化”的探讨下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关注点?
王绍强:此次广州三年展主题为“化作通变”,这源于中国的古典哲学。“万物化作,萌区有状”(《庄子·天道》)——“化作”指向当前世界演化时事物与现象的化育生成。“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系辞上》)—— “通变”,有着灵动的双重含义,一是:对变化之理的认知、对处变情境的量度;二是:描述为变化本身的状态。进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通变”延展成为一种具有思辨精神的文艺审美,它既反映了会通、适变与继承、革新的辩证关系,于通中求变,变而不失其通,探本以知源;又成为了通融与变化的时代语境的表征,“变通以趋时”。而四位策展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变化”——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在当代观察中 “应变”,并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多元文化、在地性与全球化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于传统媒材的关注,我认为是其中比较共同的关注点。
△展览现场
两位来自中国的策展人吴洪亮与姜俊分别以“边缘”和“内生”为题,关注四十余载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变化。“边缘”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聚光灯不再集中于对标志性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呈现,却试图寻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或散落的碎片化的文化记忆。“内生”板块,则将视角投入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的反思。它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本土视角向内反思,向外展望,形成了独特的、内生的文化气质。
两位国际策展人的板块:菲利普·多德的“慢板”和艾墨思的“触屏”则给出了更多样化的切入角度——但同样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慢艺术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同时它发对艺术的商品化逻辑,将时间从市场化的商品属性中解放出来。板块“触屏”是触及到科技的讨论,但它更多是试图从人的物质性身体的角度去切入的关于技术变化与速度的思考: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未来时,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与上一届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相比,两届三年展都有提到“速度”这个词,但所探讨的主题与作品呈现上有巨大的区别,您怎么看待这两届三年展之间的区别?走过二十余载的广州三年展是否也正是一种时代的侧写与记录?
王绍强:上一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带着科幻的叙事,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姿态。旨在探讨由技术构建的时空,从真实到虚拟所产生的多重影响,通过审视从地理维度乃至宇宙前景的创造性努力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通过人类和非人类、生物与机器、有机与无机的愿景的联盟,提供一种关于新的生态可能性的场景。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探索在2018年方兴未艾,“去人类中心主义”、“赛博格”等相关的讨论是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我们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题,以反映过去几十年来技术进步的轨迹及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回响。
而本届广州三年展围绕“变化”展开。我们刚刚跨过一个特别的“三年”,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人类对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乐观预期,为全球持续高速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突然的停摆将人们推向了变化的激浪之中,同时也留下了反思的空间。当下的世界正在面临着不确定性,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庞杂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量级和速度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与表征,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相较于上一届的面向未来,本届广州三年展有一种回望的姿态。而回顾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纪念,当我们把观察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历史阶段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变局显得更为清晰。
△展览现场
广州三年展举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余载,从2002年第一届“重新解读 —— 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2004年第二届“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2008年第三届“与后殖民说再见”、2012年第四届“见所未见”到2015年第五届“亚洲时间”、2018年第六届“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再到本届“化作通变”——每一届的三年展的主题都是一种对当时现实与热点的回应。一路走来,我们始终保持严谨而独立的学术立场,关注、感受、思考、表达。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机制,三年展既是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一充满活力的展览机制又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从广州这座丰富而包容的城市身上所汲取更多的“前沿”文化精神,不断拓展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0至2023年4月10日
总策展人:王绍强(中国)
主题展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
文献展学术顾问:鲁虹、杨小彦
学术委员:樊林、冯原、顾振清、管郁达、胡斌、冀少峰、吕澎、皮道坚、邱志杰、盛葳、王晓松、夏可君、项笠苹、杨小彦、张晴、张子康(按姓氏拼音排序)
指导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特别鸣谢:海南白马广告媒体投资有限公司、珍宝巴士(集团)有限公司
主展场:广东美术馆
平行展:顺德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与亨美术馆、VLAB+观空间、东莞21空间美术馆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