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资讯 / 2020

“彭薇:女性空间”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由广东美术馆主办,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的彭薇个展“彭薇:女性空间”于2020年7月8日至7月29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开幕式于7月8日举行。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Art021创始人包一峰,例外时尚集团、方所文化集团创始人毛继鸿,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收藏家江山,收藏家张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炎,《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当代艺术家段建宇、陈彧君,砚刻家子安,红日集团董事刘宏剑,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张宇凌,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美术界、新闻界的朋友。
 
开幕式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艺术家彭薇先后致辞。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致辞
 
艺术家彭薇致辞

在展览开幕式上,艺术家彭薇捐赠作品《故事新编之二》《我就在这里》予广东美术馆收藏,王绍强馆长向彭薇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彭薇2017年-2020年所创作的《七个夜晚》《Hi-Ne-Ni》《故事新编》《窥》《这就是她》《梦中人》《器世间》7个系列的作品,涉及水墨、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展览开幕现场

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一直贯穿着彭薇创作的主线。对照四年前彭薇在苏州博物馆个展《我想起了你》,此次广东美术馆《彭薇:女性空间》是一次从内到外的彻底蜕变。艺术家由闲淡悠远的旁观者,变为想象力无限生长的讲述者,从不介入变为介入,从过去时的怀念,进入现在时的追问,承担起某种义务,提出问题。但彭薇的叙述,并不是简单追逐所谓“女性身份”这一时髦词汇,而是通过对外在空间和内在空间的书写再造,叙述自己对女性共同命运的体认,表达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感受。
 
艺术家彭薇现场导览

从几厘米的小画到几十米的卷轴,在展厅中被集中呈现,就如策展人巫鸿所说:彭薇以“这些不同的尺度、比例、距离以及所包含的意识和无意识,使每个标题下的作品成为自给自足的系列。它们在同一展场中集体现身,自发掌控着观看的空间和时间,在适当的地方开始,适当的时刻结束。”

“彭薇作品的复数空间,透露出她的多元思维方式。这些不同尺度和维度的系列——或微或巨,或平面或立体的作品——都被一条线索贯穿:它们以女性为起点和终点。这些作品是彭薇的个人表达,同时也在传达艺术家与历史上过往女性形象的跨时代对话。她追求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女性类型,而是她对这些类型的回应和再造。”
 
 
展览现场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在经验的外化,它们涵盖了艺术家的知识和修养、感情和思索、探寻和创造。观众通过展览集中观看,得以探查到艺术家的内在。当我们从《故事新编》《闺范》的白色空间,进入《梦中人》和《窥》的灰色空间,再走向《七个夜晚》《Hi-Ne-Ni》的身体与绘画对视的深灰色空间,最后进入《器世间》的黑色空间时,观众仿佛进入了彭薇的内心时空。我们得以体会到彭薇在画面上反复描摹千百年来女性生存处境的动因所在:女性的身体与生活从来不是割裂的,女性与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过的其他女性亦都是共生关系。
 
 

展览现场
 
彭薇说:“我想利用当下和历史的经验,梦境和现实,把它们压缩为共通的记忆,让不那么美好的真相至少有一部分被看见,被理解。就像我曾看到法国女作家尤瑟纳尔说过的那样:远观自己的过往,看到一团混沌,看到无序和偶然如何牵引人的一生,就像牵引时局和世事。深入这具躯壳,可以体会到恒古不变的寻常事件中包含的隐喻和奇迹,粮食和清水如何变成血肉之躯,肌肤之亲如何奏出痛苦和欢乐,人又怎样每日从睡梦中惊醒,像从死亡里重生。”
 
展览现场

当代水墨艺术现状和个案现象一直是广东美术馆研究关注的重点,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集中呈现彭薇近年来创作的七个系列、近60件作品,带领观众进入彭薇不同形式的水墨艺术作品所营造出来多层次多维度的女性空间,让观众重新体验关于女性的种种境遇和命运。
 
展览现场


 
展览巡礼
 
在5号厅里,《这就是她》的古典相框中,近似波斯细密画的女性形象,跳出了中西范式,也许就是艺术家本人的写照;《七个夜晚》和《Hi-Ne-Ni》又复原了常规的距离,再次将视角拉回,俯瞰现实。《七个夜晚》的灵感来自艺术家与女性友人的“同梦”。建筑错落的位置与构造,提供了迥然不同的活动场所,交互式的创作灵感、画作的奇特切换和梦境的特殊张力,营造了视觉与心理上的双重女性空间。彭薇借助梦呓和飞动的白描手法,勾画出盘根错节、多主线铺陈的故事。而与之呼应的纸质装置《Hi-Ne-Ni》,残破的女体似挣脱束缚,又让观众抽离于寻常空间。装置和影像的《器世间》,作为展览尾声,亦是点睛的一笔。“微型的佛手仍像在萎缩之中,在想象的终点化为尘埃一粒”,巫鸿评价道。
 
《这就是她》(系列) 麻纸水墨  2019
 
《七个夜晚:第七夜》 141×341cm  麻纸水墨  2019
 
《器世间》,70 x 50 x 50 cm,装置,2017–2019
 
《Hi-Ne-Ni II》 62×30×32cm 水墨,麻纸,绘画装置  2017

在6号展厅内,50米卷轴《故事新编》和《闺范》书装置,如同历史的巨幅背景,将观众的视线推宕至十数米开外,在与传统对话的同时,也暗喻了女性角色对礼教传统的反叛精神,古代为忠孝节义不惜自戕的动机,在现代获得更为多样的解读。书页般散落的《梦中人》系列,是彭薇与浸研文学女鬼形象多年的美国学者蔡九迪(Judith Zeitlin)的谈话而产生的互换写作。聊斋故事和西方女性文学家书信的并置,让观看者以当下的视角,再次审视男性叙述中理想化的女性。《窥》系列的局部观看,又把视线拉近,“近到几乎想越过画框去寻找被切割和隐藏的画面(巫鸿)”。刀剑、如意、惊鸟、梳子等意味深长的意象值得玩味,让观众游离于过去与现在的多重时空之间。
 
《闺范》 尺寸可变 数码打印,装置  2019
 
《故事新编》 160×5000cm 纸本水墨 2019
 
《梦中人》 60×38cm×9  宣纸水墨,绘画装置  2020
 
《窥-7》120×100 cm  水墨,绢 2019;
《窥-31》 34×24 cm  水墨,绢 2019

艺术家介绍


彭薇,著名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生于成都,现居北京,南开大学哲学硕士。2000年彭薇以“遗石”系列为开端,先后创作了“绣履”“彩墨锦绣”“脱壳绘画装置”“好事成双”“遥远的信件” “七个夜晚”等众多系列,涉及平面绘画,三维装置、录像、照片等多种形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以水墨为材质进行创作的代表。彭薇凭借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段和独特的私人目光,将古代艺术资源与现在连接,并与西方资源对话,寻求过去与当下的平衡。
 
彭薇先后在纽约、北京、香港、台北、上海、苏州多地举办个展,并参加了诸如北京双年展、成都双年展、记忆与当代:第57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著作权:中国挪用艺术(上海PSA)、 “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比利时欧洲当代艺术中心)、“山水:希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展”(瑞士卢塞恩博物馆)、 “中国私语:希克收藏展”(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墨变: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当代艺术展”(堪培拉博物馆暨美术馆)和“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香港M+美术馆)等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举办的当代艺术大展。
 
2014年彭薇入选新加坡美术馆“亚太地区当代杰出艺术家奖”。
 
彭薇的作品先后被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波斯顿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M+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苏州博物馆、瑞士Sigg Collection、法国DSL Collection等机构收藏。

策展人介绍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支持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0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