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终结者”在指尖上的水墨实验——“张羽 — 意念的形式”7月11日—8月3日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7月11日—8月3日,广东美术馆举办年度策划个展 “张羽 — 意念的形式”。此次展出张羽的作品由空间、装置、影像、现成品、平面等综合形态组成。“意念的形式”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意念的形式”是展览的主题,下分“指印—墨,仪式”、“指印—思,闭关”、“指印—念,心经”、“指印—水,空寂”四个议题。
指印混搭,呈现思想
“指印”是张羽艺术行为的方式,但是张羽的指印行为醉翁之意并不在于指印本身,他将传统水墨的材料扩展到丝绸、胶片、玻璃、泉水、指甲油等媒材。并将指印行为与影像、宣纸、丝绸、胶片、玻璃等进行混搭,用这些构成作品的媒材元素将想表达的思想立体的、生动地呈现。这就使得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指印和印痕本身,也使“指印”成为他呈现思想的方法,并且强调对“方法”的研究及探寻。
指印的表达方法首先是对东方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张羽的指印装置作品始终强调某种仪式性,这种仪式性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是不断重复的摁压动作造成了身体与媒介的直接触碰,完成了时间与过程存在的体验仪式性;一个是指印痕迹在空间中的呈现、与周边形成的整体性关系所带来的仪式性。这两个方面的仪式性都不是刻意设计,而是表达的“方法”使得整体作品与文化的修行概念、仪式浑然一体。但指印作品的仪式性依然不是艺术家表达的目的,他希望通过指印作品的仪式感呈现表达的核心所指——指印行为过程与精神性呈现,希望通过对仪式性的思考和认识,将意念转换为思想表达,以此进一步聚焦这个世界共同关注的“存在与时间”的问题,表达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本身所触碰到的经验、体验。
水墨实验为何没有“墨”?
从实验性来看,张羽指印艺术的修行方式,远非局囿于作品本身,它已扩展到“水墨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下寻求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并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转型乃至创新和边界等一系列问题。即在过去30年水墨实验的历史中,其背后的精神文本,历史中的思想传统能否解答当代生命所提出来的疑问?仪式化的精神形式能否帮助我们摆脱荒唐、混乱、腐朽?关注过去30年艺术实验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一领域的当代性是指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张羽个展“意念的形式”是一个预设的答案。张羽正是以一种现实日常生活的行为逻辑,解构了传统水墨画中经典的形式、语言与模式,从而使实验水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化价值获得了一种体悟和重构。他被誉为“水墨的终结者”,放下毛笔是要放下笔墨已有的形式和规范,直接进入表达的需要。从“弃笔”到“弃墨”,张羽的艺术早就走出了物质意义上“水墨”的限制。他认为材料和笔墨都是第二位的,艺术首先是一个精神探讨的手段,讨论人性的精神哲学才是艺术要表达的核心。而“水墨”的关键在于水墨的精神而并非材料本身。今天,我们有必要从水墨的文化属性回看水墨的物质属性,走进水加墨的原态,走进水墨的自然,走进内心的自然,或许水墨的当代性及未来从这里开始。否则,就算用了墨也不等于就是水墨。
因此,展品中由1000多只白色瓷碗、水、墨汁组成的装置作品“意念的仪式”追求的就不仅是1000多只瓷碗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在视觉的前提下通过形式、通过媒介来呈现思想,这个用视觉冲击表达的意义所指就是——“水墨不等于水墨画”。可以说,“张羽——意念的形式”正是以充满了精神形式的主观性,在现时历史中寻找精神的安身立命的根据。
中国当下实验艺术的视觉样本
本次展览艺术的实验性与广东美术馆致力于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学术定位相吻合。广东美术馆一直关注当代艺术家的历史性表达,而当代实验水墨恰好成为当下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张羽在八五思潮时期就从事水墨实验,其作品的实验性和人文精神拓展了展览的厚度。广东美术馆不仅呈现出艺术家张羽现在做的作品,也让观众在其中看到艺术家整个30年水墨实验史的当下表达,并希望这次展览能为中国当下的实验艺术提供一个个案的视觉样本。
展览于7月12日下午举行开幕式,座谈会同时举行,高名潞、黄笃、黄专、刘骁纯、尚辉、钱志坚、朱其、杭春晓等多位嘉宾围席而坐,品茶论道,共同探讨“茶、水、墨”三者间的关系。
此外,还将于7月13日下午2:30在广东美术馆一楼多功能厅由张羽、朱其进行名为《张羽:意念的形式》的学术讲座。
广东美术馆
文/陈文哲
摄影/罗美丝
2014/7/12
指印混搭,呈现思想
“指印”是张羽艺术行为的方式,但是张羽的指印行为醉翁之意并不在于指印本身,他将传统水墨的材料扩展到丝绸、胶片、玻璃、泉水、指甲油等媒材。并将指印行为与影像、宣纸、丝绸、胶片、玻璃等进行混搭,用这些构成作品的媒材元素将想表达的思想立体的、生动地呈现。这就使得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指印和印痕本身,也使“指印”成为他呈现思想的方法,并且强调对“方法”的研究及探寻。
指印的表达方法首先是对东方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张羽的指印装置作品始终强调某种仪式性,这种仪式性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是不断重复的摁压动作造成了身体与媒介的直接触碰,完成了时间与过程存在的体验仪式性;一个是指印痕迹在空间中的呈现、与周边形成的整体性关系所带来的仪式性。这两个方面的仪式性都不是刻意设计,而是表达的“方法”使得整体作品与文化的修行概念、仪式浑然一体。但指印作品的仪式性依然不是艺术家表达的目的,他希望通过指印作品的仪式感呈现表达的核心所指——指印行为过程与精神性呈现,希望通过对仪式性的思考和认识,将意念转换为思想表达,以此进一步聚焦这个世界共同关注的“存在与时间”的问题,表达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本身所触碰到的经验、体验。
水墨实验为何没有“墨”?
从实验性来看,张羽指印艺术的修行方式,远非局囿于作品本身,它已扩展到“水墨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下寻求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并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转型乃至创新和边界等一系列问题。即在过去30年水墨实验的历史中,其背后的精神文本,历史中的思想传统能否解答当代生命所提出来的疑问?仪式化的精神形式能否帮助我们摆脱荒唐、混乱、腐朽?关注过去30年艺术实验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一领域的当代性是指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张羽个展“意念的形式”是一个预设的答案。张羽正是以一种现实日常生活的行为逻辑,解构了传统水墨画中经典的形式、语言与模式,从而使实验水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化价值获得了一种体悟和重构。他被誉为“水墨的终结者”,放下毛笔是要放下笔墨已有的形式和规范,直接进入表达的需要。从“弃笔”到“弃墨”,张羽的艺术早就走出了物质意义上“水墨”的限制。他认为材料和笔墨都是第二位的,艺术首先是一个精神探讨的手段,讨论人性的精神哲学才是艺术要表达的核心。而“水墨”的关键在于水墨的精神而并非材料本身。今天,我们有必要从水墨的文化属性回看水墨的物质属性,走进水加墨的原态,走进水墨的自然,走进内心的自然,或许水墨的当代性及未来从这里开始。否则,就算用了墨也不等于就是水墨。
因此,展品中由1000多只白色瓷碗、水、墨汁组成的装置作品“意念的仪式”追求的就不仅是1000多只瓷碗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在视觉的前提下通过形式、通过媒介来呈现思想,这个用视觉冲击表达的意义所指就是——“水墨不等于水墨画”。可以说,“张羽——意念的形式”正是以充满了精神形式的主观性,在现时历史中寻找精神的安身立命的根据。
中国当下实验艺术的视觉样本
本次展览艺术的实验性与广东美术馆致力于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学术定位相吻合。广东美术馆一直关注当代艺术家的历史性表达,而当代实验水墨恰好成为当下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张羽在八五思潮时期就从事水墨实验,其作品的实验性和人文精神拓展了展览的厚度。广东美术馆不仅呈现出艺术家张羽现在做的作品,也让观众在其中看到艺术家整个30年水墨实验史的当下表达,并希望这次展览能为中国当下的实验艺术提供一个个案的视觉样本。
展览于7月12日下午举行开幕式,座谈会同时举行,高名潞、黄笃、黄专、刘骁纯、尚辉、钱志坚、朱其、杭春晓等多位嘉宾围席而坐,品茶论道,共同探讨“茶、水、墨”三者间的关系。
此外,还将于7月13日下午2:30在广东美术馆一楼多功能厅由张羽、朱其进行名为《张羽:意念的形式》的学术讲座。
广东美术馆
文/陈文哲
摄影/罗美丝
2014/7/12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