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揭秘之三】潘嘉俊和《我是海燕》背后的故事
创作于1971年秋至1972年春的经典油画《我是海燕》,作者潘嘉俊是工程兵建筑第225团的战士,创作这件作品时他年仅23岁。《我是海燕》的画面上,一位解放军女战士在暴风雨中攀上电线杆检修通讯线路,狂风中翻飞的军用雨衣像展开的翅膀衬托着女战士矫健的身影,犹如勇敢搏击风雨的海燕。这是一件深受群众喜爱,被大量刊登、出版和发行的作品。这幅经典之作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很多国内外重要的展览都会向广东美术馆借用此作品。此次“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再次展出《我是海燕》,作者潘嘉俊也披露其背后的创作故事:
《我是海燕》创作于我在广州军区创作班期间,是在万山群岛深入生活得到的素材,构思的形成受到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散文的启发,也借用了家喻户晓的“海燕”的文学形象。当时创作的第一稿,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两个小伙子;不是在电线杆上,而是在海边的礁石上。南方多雨,海岛上更是风大,那些通讯战士要检查线路,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枪林弹雨,都要用生命去维护和保障通讯线路的畅通。
我跟随海上军需服务队跑了好几个岛,亲身感受到那里的通讯是多么畅通,从一个小岛到另外一个岛,一直通到陆地,用当时战士们的话说,“这个电话可以通到党中央,通到毛主席身边”。战士们的工作令我感动,他们每天去检查线路,工具箱很重,还要背着布枪、弹药,带着铁铸的脚扣,往电线杆上爬。海岛上的通讯是通过海底电缆把信息一一传到陆地,最艰苦的是检修海底电缆的工作。岛上淡水很少,遇到天干,就要把淡水往山上挑。碰到台风,陆地这边通讯受到影响,很久才来一艘船,战士们的家信都是一叠叠收到的,报纸都是要看合订本的。这里艰苦的生活,让我产生了一种要刻画海岛战士的冲动。
《我是海燕》的第一稿画的是两个小伙子在海边的礁石上检修海底电缆。我和他们一起时,听到他们呼叫“黄河,黄河,我是长江”,那边回答“黄河,听到”。这时我才了解:他们的每一个检修点都是有编号的,每个通讯电线杆也都有编号,他们挨个儿检查,指挥部门就会知道哪里畅通、哪里出危险了。高尔基散文《海燕》中写道:“像黑色的闪电掠过海面,海燕骄傲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想要表现出战士的拼搏和奋斗,画的题目就用了《我是海燕》。后来我从海岛回到广州军区创作班,大家一起看这个草图,有人说看不懂,“战士蹲在礁石旁边,拔着长长的电缆,不知道在做什么”,于是我决定重新构思。
潘嘉俊和《我是海燕》
当时军队里还有很多女战士也跟小伙子一样出去检修线路。我曾听她们讲,“小伙子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到”,“他们不怕风雨,我们也不怕”。后来,各军区很多部队的话务班女兵也都去参加外线作业。总机班一般都是女战士插塞子。她们说:“我们不光是插塞子,也可以爬电线杆。”所以,当时在军队里大家都熟悉这种形象和动作。为了创作,我到军区中心总站去借单机。单机是相对于总机来说的,总机有很多电话线可以插,单机则可以背着出去。我借了单机、安全带,还把脚扣也借了回来。我们创作班一起画画的战友们经常互相当模特,爬到电线杆上做动作,剩下的人去画速写、改构图,定稿以后再做这个动作去拍照片。为了画出水的质感,我们就打来水往身上泼,再拍照片。那是在1971年的秋冬季节,天气很冷,但是为了画好,我们只能采用这个办法。构图改完以后,我觉得两个小伙子蹲在海边的石头上,动作不舒展,就改画一个健康、朝气蓬勃的女战士,用这样的形象表现战士们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创作这幅画时,我没有想到这件作品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幅画表现了我当时所看到的、所接触的状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候的生活,在社会上发表、展出后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如今,距离创作这件作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40年,还不断有人建议用它来做插图或是电视剧中的背景,这幅作品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艺术形象的代表。我从中感悟到,应该更多地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挖掘生活,把自己要说的话真实地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这是艺术家的一种责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潘家俊老师很兴奋地说:“我认为当初将作品捐赠给广东美术馆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广东美术馆不仅将作品保管保护得很好而且还经常拿出来展览。我给自己的作品找了个‘好婆家’!”
广东美术馆
编辑/陈文哲
2014年8月25日
《我是海燕》创作于我在广州军区创作班期间,是在万山群岛深入生活得到的素材,构思的形成受到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散文的启发,也借用了家喻户晓的“海燕”的文学形象。当时创作的第一稿,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两个小伙子;不是在电线杆上,而是在海边的礁石上。南方多雨,海岛上更是风大,那些通讯战士要检查线路,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枪林弹雨,都要用生命去维护和保障通讯线路的畅通。
我跟随海上军需服务队跑了好几个岛,亲身感受到那里的通讯是多么畅通,从一个小岛到另外一个岛,一直通到陆地,用当时战士们的话说,“这个电话可以通到党中央,通到毛主席身边”。战士们的工作令我感动,他们每天去检查线路,工具箱很重,还要背着布枪、弹药,带着铁铸的脚扣,往电线杆上爬。海岛上的通讯是通过海底电缆把信息一一传到陆地,最艰苦的是检修海底电缆的工作。岛上淡水很少,遇到天干,就要把淡水往山上挑。碰到台风,陆地这边通讯受到影响,很久才来一艘船,战士们的家信都是一叠叠收到的,报纸都是要看合订本的。这里艰苦的生活,让我产生了一种要刻画海岛战士的冲动。
《我是海燕》的第一稿画的是两个小伙子在海边的礁石上检修海底电缆。我和他们一起时,听到他们呼叫“黄河,黄河,我是长江”,那边回答“黄河,听到”。这时我才了解:他们的每一个检修点都是有编号的,每个通讯电线杆也都有编号,他们挨个儿检查,指挥部门就会知道哪里畅通、哪里出危险了。高尔基散文《海燕》中写道:“像黑色的闪电掠过海面,海燕骄傲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想要表现出战士的拼搏和奋斗,画的题目就用了《我是海燕》。后来我从海岛回到广州军区创作班,大家一起看这个草图,有人说看不懂,“战士蹲在礁石旁边,拔着长长的电缆,不知道在做什么”,于是我决定重新构思。
潘嘉俊和《我是海燕》
当时军队里还有很多女战士也跟小伙子一样出去检修线路。我曾听她们讲,“小伙子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到”,“他们不怕风雨,我们也不怕”。后来,各军区很多部队的话务班女兵也都去参加外线作业。总机班一般都是女战士插塞子。她们说:“我们不光是插塞子,也可以爬电线杆。”所以,当时在军队里大家都熟悉这种形象和动作。为了创作,我到军区中心总站去借单机。单机是相对于总机来说的,总机有很多电话线可以插,单机则可以背着出去。我借了单机、安全带,还把脚扣也借了回来。我们创作班一起画画的战友们经常互相当模特,爬到电线杆上做动作,剩下的人去画速写、改构图,定稿以后再做这个动作去拍照片。为了画出水的质感,我们就打来水往身上泼,再拍照片。那是在1971年的秋冬季节,天气很冷,但是为了画好,我们只能采用这个办法。构图改完以后,我觉得两个小伙子蹲在海边的石头上,动作不舒展,就改画一个健康、朝气蓬勃的女战士,用这样的形象表现战士们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创作这幅画时,我没有想到这件作品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幅画表现了我当时所看到的、所接触的状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候的生活,在社会上发表、展出后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如今,距离创作这件作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40年,还不断有人建议用它来做插图或是电视剧中的背景,这幅作品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艺术形象的代表。我从中感悟到,应该更多地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挖掘生活,把自己要说的话真实地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这是艺术家的一种责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潘家俊老师很兴奋地说:“我认为当初将作品捐赠给广东美术馆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广东美术馆不仅将作品保管保护得很好而且还经常拿出来展览。我给自己的作品找了个‘好婆家’!”
广东美术馆
编辑/陈文哲
2014年8月25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