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史与方法论
广东美术馆
2020-04-24——
2020-06-07
在思想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史与方法论
展期:2020.4.24—2020.6.7
展厅: 5、6、8、9号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策 展 人:王春辰
专 论:段君、何桂彦、盛葳、王志亮、赵炎
展览统筹:邵 珊、胡锐韬
项目负责:吕子华、潘庆森、朱 颖
展览组织:黄海蓉
展览陈列:袁喜明、李 漾
公共教育:刘端玲
新闻推广:涂晓庞
藏品管理:梁洁、胡宇清
展览协调:程群芳
视觉设计:another design
参展艺术家:
姬子、梁铨、徐冰、隋建国、刘进安、张晓刚、苏新平、谭平、展望、方力钧、叶向明、缪晓春、翁云鹏、黄致阳、范勃、宋冬、何晋渭、何云昌、陈曦、王绍强、周力、张小涛、魏青吉、张文荣
中国的艺术发展进入了又一个历史的阶段,可谓是类型齐全、风格多样、内涵丰富。艺术构成了当代生活的新样态,同时构成了一种艺术的故事,就像历史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有其来源,有其内在的逻辑,有其历史的必然,而进入到今天此刻,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艺术需要一种远距离的历史透视,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扫描,其宗旨则是为未来留下踪迹和路标,昭示着那个曾经发生、曾经存在、曾经歌咏的艺术时刻。
本次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在思想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史与方法论”专题研究展,由王春辰担任策展人,延续其近年研究、策划当代中国艺术展览的线索和学术理念,努力再访中国的艺术生态现场,以历史情境还原当代中国艺术的故事,以艺术理念为经纬,揭示当代中国的艺术特质,为历史立传。20世纪以来的艺术一直是在艺术史的建构中不断再访与构建,以艺术家的不休止的旺盛创作为基点,以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研究为加持,艺术史的建构与解构即在其中完成。理论与历史是我们建构未来的基石,故本展以艺术家为个案,显示各自的艺术实践的缘由和思考,将艺术家的思考点作为一种观察方法进入到当代中国的艺术现场中,从而展示中国情境与世界对话。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1968年生于新疆石河子,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女性艺术家。
陈曦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没有过度渲染自我价值,而是把视角放在了对于社会化图像的持续关注上,用表现主义的方法描绘市井生活,以观察者和叙述者的身份呈现场景,以近乎无聊的生活细节为对象,试图瓦解自建国以来在油画中所形成的宏大叙事的革命传统,让油画从喧嚣而嘹亮的单调呼喊中解放出来,成为不无谐谑的口语。
这种无中心无情节的全景式构图,似乎是从一个俯视的角度随意截取都市场景的一个片断,一度是新生代绘画的典型风格,它给观众带来与画家相同的现场感觉。观众往往不注意黑色的存在,只对刺激的颜色形成的光怪陆离的氛围作出反应,这也是画家的意图所在,她感受到的都市生活就是这种气氛,人的本性也是异化在这种环境之中。那些符号化的人物也不是为具体的情节而存在的,他们既不显得漂亮,也不显得沉重,只是作为荒诞世界里的—种荒诞的存在。
1968年生于新疆石河子,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女性艺术家。
陈曦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没有过度渲染自我价值,而是把视角放在了对于社会化图像的持续关注上,用表现主义的方法描绘市井生活,以观察者和叙述者的身份呈现场景,以近乎无聊的生活细节为对象,试图瓦解自建国以来在油画中所形成的宏大叙事的革命传统,让油画从喧嚣而嘹亮的单调呼喊中解放出来,成为不无谐谑的口语。
这种无中心无情节的全景式构图,似乎是从一个俯视的角度随意截取都市场景的一个片断,一度是新生代绘画的典型风格,它给观众带来与画家相同的现场感觉。观众往往不注意黑色的存在,只对刺激的颜色形成的光怪陆离的氛围作出反应,这也是画家的意图所在,她感受到的都市生活就是这种气氛,人的本性也是异化在这种环境之中。那些符号化的人物也不是为具体的情节而存在的,他们既不显得漂亮,也不显得沉重,只是作为荒诞世界里的—种荒诞的存在。
陈曦 《俯视》布面油画 180x250cm 1994年
1966年生于中国天津,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勃早期创作以写实主义的人物画为主体,其画中人物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孤独、彷徨、冷漠和疏离感,背景抽象化,和写实的人物形成反差。而后将报纸作为创作载体,利用碎片化的图像文本进行创作,如《言外像》系列。2016年,范勃开始尝试盲文绘画。在《世界》中,范勃收集了大量的盲人在废弃的海报、杂志上的书写,直接呈现盲文。这些纸媒构成了一种时代图像景观,人们生活在其中,但这些图像景观对盲人来说,却是无意义的。在《切片》中,范勃将盲文笔记本作为创作画布,绘画与盲文交织构成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盲文于范勃是无解的,绘画于盲人也是未知的。在《B2》中,范勃收集了大量的盲人检讨书作为文本,检讨书中的盲点是借由维生素B2药片的形状放大翻制的。检讨书上记录着个人的“错误”和反思,带有个人的私密性。但盲文对于观者来说,是无法解读的,同时,放大的盲文也不可被触读,文本的意义由此消解。在此,作品中的盲文和药片共同构成了一种绘画语言秘密,对盲人和观者都是不可知的。
范勃《B2-四个故事》年拉丝及镜面不锈钢 200cmx114cmx4 2017年
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生活创作于北京。作为当代中国最早一批独立艺术家的先锋之一,方力钧的作品通过形象鲜明、极具时代性的图像,刻画了人类的生存记忆。同时,通过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表达了深度的现实思考,被认为是“玩世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代表性艺术家。方力钧以自己的美学体系与文化坐标,塑造了当代中国的艺术语言。近年来,更是致力于对多媒介、多语言的艺术创作与革新。作品《2011-2012》反映了他处在不同时代、对不同生命内涵的观察与洞见。财富与珠宝向来都是贪婪或欲望的象征,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渴望。但却也是人性的特质,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动力。“到底有没有人直截了当地把对于财富的渴望摆在桌面上呢?”。通过对物质表层的刻画,艺术家提出了对群体内在的反思,表达了他艺术人生的态度。
方力均 《2011-2012》布面油画 250cm×360cm 2012年
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德国。2009年参加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多次国内外举办个展,近年来,更是将创作主体由个体转向美术教育的公共性项目,创办“亚洲现场艺术”,推广中国艺术进入到更广域的对话中促动艺术创作与社会介入。
关于艺术创作,何晋渭有着自己的偏爱,他更倾向于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创作,但传统并不等同于俗套。他的作品集中表现的一个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由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大批“草根”的境遇。画面中模糊的形象是一种个体到群体的指代,灰暗的整体色调中总是折射出些许光亮,似乎预示着现实与希望。这是何在当代中国场域下对于现实的思考,同情、悲观亦或是无可奈何;也是他独自背井离乡在外地闯荡的内心写照。
何晋渭《2007夏》 布面油画 300×500cm 2007年
1967年生于云南。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校。中国当代著名行为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何云昌的行为艺术和观念、材料、哲学以及人体艺术都紧密相连,充分表达了人类可能达到的尺度和边界。其作品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的尝试用新方法来表达想法和情绪。他的作品一直秉承着去除表演性,用身体去体验并还原精神层面的意指,在生命的消耗过程中体验身体真实的感受。
在创作《金色阳光》时,何云昌把自己悬在监狱高墙外的空中,试图把阳光移入墙内的小黑屋里。和他的其他代表作一样,何云昌的行为艺术总能让人想起“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之类的神话,这种挑战不可能的精神力量也是也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
何云昌 《金色阳光1》数码微喷 126cmx180cm 1999年
1965年出生,主修传统中国水墨,随后游学欧美,2006年至今定居北京。
“北京生物”是黄致阳自2006年便开始延续的创作主题,彼时初至北京,黄致阳选择在这座城市的郊区定居,无论是艺术家面对北京观察的距离,还是其文化意识,都与对象保有着一定距离。也因此般距离与以往阅历的存在,黄致阳拥有着更为冷静的社会人类学式观察视角与更加丰富的经验参照。“变异”是黄致阳自大学二年级至今近三十年的创作思维内核,而“惊鸟”则是此次他画作中焦虑与不安情绪的意象载体,充满实验性的水墨语言在谋篇布局中将多层次的时空与身体概念凝固在了绢布之上,展现着异化的都市景观与心灵状态。艺术家在刚刚过去的冬天于北京创作完成了由大学时台北见闻缘起的展出作品,因与果有着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但贯穿其中的思绪却未曾改变,黄致阳三十年前的不安,似乎也应验着当下,困扰着现代社会中生活、行走的每一个我们。
黄致阳 《北京生物2020.No.01》 绢布、岩彩、墨丙稀 360cm×450cm 2020年
一生潜心绘画,对北方山水情有独钟。在长年描摹和绘制自然景观之上,他以“墨道山水”为主要创作概念,并经由哲学思考,用水墨艺术探索表现天地演化和宇宙景观。姬子的笔法根植于水墨的神髓与笔墨的精神意象,我们既可以通过道的精神与镜象感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在画面中感受宇宙的大道精神。姬子的作品虽道法自然,却又突破了山水平远的景象,确立了一种新的空间镜像。从《天地无垠》到《永恒之路》,作品皆以多重视角表现出了自然的万千气象,是一种富有奇幻效果和宇宙意识的景观,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触动。同时,对于无限空间的表现也并非单一的,而是涉及空间的探索,以及对于时间的关照。这种风格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独树一帜,对于水墨空间性和延伸性的探讨也是颇有意趣。
姬子 《天地无垠》纸本水墨 124cm×248cm 2009年
1948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64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81年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版画,1984年归国并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执教,1995年任深圳画院专职画师,现工作生活于深圳。
梁铨在宣纸上进行色与墨的辩证法实验,高纯度的色点出现在低纯度色彩满铺的画面上,就像禅宗顿悟的机灵点缀在了儒家的四平八稳中;宣纸的拼贴,寄希望于宣纸本身的颗粒感去突破画面的二维束缚;零碎的形状不断上下左右调整,弥补中心对称带来的不安。梁铨试图调和中西方价值观在艺术中的表现,以一种视觉上的秩序感来表达自己的理性精神。
梁铨 《茧》 色·墨·茶·宣纸拼贴 162cm x122cm 2019年
1957年出生于中国河北,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工作生活于北京。
当所谓的“实验水墨”弃水墨之文化内涵于不顾,高喊将水墨之抽象精神发挥到极致之时,刘进安在保持前卫的同时仍然沿袭了不放弃物象形态的创作方式,表明了他对于传统的一种态度,即必须有某一可感形象作为情感与精神的承载物,画家不应该回避这种水墨创作的传统。
刘进安的绘画题材虽几经变化,其美学风格却是一以贯之,呈现出冷峻、肃穆、沉着之美。近年来的创作更是以对积墨法的使用转向神秘、幽暗,大面积黑色的运用使人感到沉重、压抑,画中的人物形象抽象、变形,具有强烈的符号性,画面凝重、肃穆的整体风格令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冷峻、荒诞气氛,生活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总有其凌厉、严酷的一面,画家并不是在讲述一些美好的故事,而是把他所体味到的生活的深度,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种种复杂的心理体验,通过强烈的视觉形象传递给观众。
刘进安 《朝天歌》纸本水墨 259cmx1016cm 2017年
1964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包括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曾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 ,第7届亚太三年展,首届基辅双年展,第4届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釜山双年展,首尔媒体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
缪晓春的作品从本体论出发,不断对人体、人类、伟大的人、无名之人……进行类似类型学的收集、观察和思考。缪晓春的最新作品《陀螺舞》,分裂出层层叠叠的数字人物形象,一方面,预示出技术奇点条件下人类进化的可能性;一方面,又对人本主义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理性让世界变成了“拟像”的世界,存在论意义上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差异”与“重复”之间徘徊。
缪晓春《陀螺舞Gyro dance 》3D打印,光敏树脂 37cm×31cm×21cm2019年
1966年生于中国北京,成长于北京胡同。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曾任教于北京四十一中。1994年开始广泛使用行为、录像、装置等多媒介手段进行当代艺术创作。
在当代艺术中,宋冬的艺术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日常而引发大众共情。如《物尽其用》这件巨型的当代艺术装置作品,由宋冬母亲从1950年代到2005年之间不断收集的物品组成。这件作品是一个时代中国家庭的缩影,其中的日常用品存留着个人的情感记忆,也承载着一代人的生活写照。宋冬想帮围困在记忆迷宫中的母亲找到出口,也借此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及产生的不同观念带来的冲突。此外,宋冬的早期作品则充满了荒诞性,如《水写日记》。由于童年练毛笔字和有关对日记恐惧的记忆,宋冬用毛笔蘸清水,在石头上书写,石头上的文字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循环往复。而后期的《金木水火土》可以说是一个延续,艺术家邀请观者参与其中,体验一种显现与消失、私密与公开的荒诞感。
宋冬 《金木水火土》石头、上色多层板盒、不锈钢、笔刷、毛笔、法兰绒 尺寸可变 2012年
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以来,如果说苏新平有什么没有改变的,那么就是一直在改变。创作的媒介从版画辗转至油画,表现的题材也由封闭的记忆、远去的白马扩展至富有寓意的人像和山水。石版画是理性的,油画是流动的,苏新平在媒介属性带来的不同维度中尝试自己的内心表达。
在苏新平绘画的母题之中,一直存在着关于主体性的建构。绘画内外,他都有一种正视自己处境的努力,进行如何立足于世的思考。对于自己身处的时空,苏新平一直都真切的在场。在苏新平的绘画叙事中,个体与集体是互相包含的概念,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的内省也是同一的。焦虑,痛苦,对话,被困,徘徊,奔跑,寻找,质疑,批判。苏新平在对外部世界的思考之中不断地确认自我,一直处于思想的状态之中。
苏新平 《思想者2号》 布面油画 260cm×200cm 2019年
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所理解和认识。隋建国的作品体量巨大,感官冲击强烈,被评论家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
1992-1994年,隋建国创作了一批被粗钢筋紧紧捆着住的天然卵石作品,就像是按捺住的挣扎,禁锢的张力。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也与他进山打石头的自我折磨和觉悟的个人经历相吻合,在石头的反复打磨中融合成形而上的观念。从这件作品开始,艺术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而是生命的消耗,在所有的手工劳动中注入自我生命的能量,精神进入到物质中去成为身体到心灵感觉的外化物。
隋建国《地罣》 天然卵石 钢筋 70cm×40cm×50cm×21 1992-1994年
艺术家、教育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历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接受西方学院体系完整的抽象艺术训练的艺术家,谭平对于中国当代抽象绘画这一领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系统中缺少创作和欣赏抽象绘画的基础,具象的描绘和再现至今仍然是大众对绘画的普遍认知。其实,抽象绘画在表面的视觉愉悦背后,隐藏着智力上的激荡。在谭平的抽象绘画创作之中,持续地追求纯粹、独立与严肃的趣味,不断地丰富着艺术观念的深度和思辨性,以孤独而坚忍的姿态,进行自省和内观,给予观者一种融合观念与形式的审美体验。
谭平《无题》丙烯 200cm×300cm 2017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墨西哥、新加坡、德国、韩国及中国大陆、香港等重要展览展出,策划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和广州影像三年展等重要学术展览,现生活工作于广州。
区别于传统的山水画创作,王绍强的作品中包含着其独特的艺术思想和理念。近年来,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纵横交错的方格网般的“山水地图”,这是他将我国古代的大地方格网测量法、起源于河图洛书的九宫格数理等天文、地理、考古、符号等学科知识融入到其创作中的一次实验性的尝试,并让公众了解到艺术创作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多元的,从而对艺术、科学及二者之间的关联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引入新的科学概念的同时又不失延续中国传统绘画“山水即道”的文脉:借助水墨技法的灵活可能,以复迭、移置、互渗、交融等多种技法实验,在创造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的图像中,构建出人文地理的气象,以呈现出自然界中的“道”。
王绍强《列宿星象》纸本水墨、光媒体 95cm×176cm×12 2019年
1971年生于山东青岛,200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工作生活于广州、北京。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实验艺术更重视将社会意识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可大多数实验水墨画家却依然热衷于针对传统水墨的语言媒介去提问,而较少从当下文化和艺术问题中去寻找水墨艺术的对位性。
魏青吉以水墨为媒介,通过对公共图像的借用,把创作视线集中在了当代都市文化、消费文化上,有意识地追求对社会现实问题发言。他利用黑墨在表现上强烈与锐利性去建立层次丰富的视觉感官,同时又以其轻柔透明和大象无形的不定特质去消解。这样的并列暗示着荒诞不经,但统合的和谐却支配着作品整体,他精心的构造的图象显示了可明显感知的张力与合乎逻辑的清晰决断。他的艺术实践有效地显示了艺术媒介的灵活性,以及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相关性。
魏青吉 《决斗3 》宣纸、水墨综合材料 145cmx366cm 2010年
1964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198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1989年分配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同等学历班,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四工作室博士课程班。现工作于北京。
翁云鹏的作品首先是回应媒体时代到来的产物,至少我们可以从艺术语言的层面来看待他这些年持续的动机,即以描绘媒体图像的存在来表达我们所处的图像世界。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语言方式,比如以媒体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但他信守的是绘画这种传统的语言,他想做的是用传统的语言覆盖或兼容新的语言。通过他的努力,一种并置的图像在他的作品中产生了,他画出了他看到的图像和人们共同经验得到的图像,于是我們可以说,他把传统绘画的“叙事”改变成了当代绘画的“叙视”。在传统绘画受到媒体图像严峻挑战的今天,他的这种方式或可称为一种智慧的缓解,他为绘画应对媒体时代的到来找到了新的语言。
翁云鹏《花园酒店廊道看去》布面油画 250cm×180cm 2006年
1955年生于重庆,1981年于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纽约,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1999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5年被美国国务院授予“AIE艺术勋章”。作品展出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
徐冰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在他的版画学习阶段,时代背景、禅宗、以及他对文字、书写和阅读之间关系的兴趣对他的创作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代表作《天书》中,他创造了四千多个不可读的“伪汉字”,既是对中国文字数次变革历程的回顾,也是对语言、历史以及权力关系的回顾。这件作品同时也将语言“反射”自然的概念复杂化,揭示出现有文字体系的缺憾。
徐冰《天书--解字卷》木刻活字印刷 42.5cm×52.5cm×248 1987-1990年
1963年生于广东省,1986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其创作致力于探寻新岭南绘画的意识流与生活的汇合,寻求由现实到象征主义之变,被称为新意象主义绘画。现任岭南美术馆馆长。
“蓝调系列”是他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作品。“蓝调”即是英文里的“Blues”,是西方的经典音乐类型之一。正如其关联的色彩一样,画面总能给人以明媚又忧伤的感觉。象征忧郁和理性的靛蓝包裹着象征肉欲和感性的玫瑰红,表现了欲望张力与现实收缩,这两种色彩被游离的短线分割,具体的形象在抽象的形式中有无相生。如席勒所说,若是让抽象作用尽可能地上升,就可以辨别出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持久不变的“人身”(人的身份),即主体的需要和理性,另一个是经常改变的“情境”,即世界的法则和感性。叶向明的作品讲述了人类迸发的情感与现实之间不无忧郁的妥协,而这些激烈的对抗,最后通过美学的转化,显现出一种充满张力的和谐。
叶向明 《梦之旅系列NO.200》布面油画 300cm×540cm 2016-2018年
1962年生于中国北京, 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1995年开始的《假山石》系列是展望观念雕塑的代表作,以不锈钢材质拓制太湖石的工艺手法,用工业时代的特有方式呈现出自然物的形态。使用拓制而非雕塑的手法进行创造,也是对现代雕塑艺术的思考——如何在这个充实着视觉元素的世界“构形”,怎样的“形”才有可能最好地捕捉到“物”的本真状态。2005年的《素园造石机》将拓石转向造石,这件作品与其说是对太湖石形成的一种“科技”实 验,不如说是一种戏拟性的神话再造,它把时间压缩在空间之中,使亿万年沧桑的造石史变成一种瞬间的事件景观。而在《我的宇宙》中造石更与洪荒宇宙大爆炸的起源故事联系在一起,它们像是对石头的一次视觉考古,提供的是穿越历史的想象力。演绎着可见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展望《我的宇宙》 录像 7’31” 2011年
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绕不开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作状态与时代语境是密切相关的,经历了探索、实验到成熟。在毕业创作时期,张晓刚就展现出一种“不入流”的风格,开始倾述内心世界。80年代,经历了苦闷和焦虑的时期,他开始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实验,逐渐完成了个人绘画语言的转换。90年代,是张晓刚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他艺术的成熟时期。张晓刚创作了《血缘:大家庭》系列,标志着他个人绘画语言结构的形成,作品中的符号化特征也越加清晰。2000年后,张晓刚从对老照片中肖像的关注转移到了一些老物件和风景上,在《失忆与记忆》、《绿墙》等系列中展现了老式电话、电视、书信、钢笔等构成的熟悉而陌生的场景,个人意象符号也游离其中,带着一种阴郁和时代历史感。
张晓刚 《午后》 布面油画 300cm×500cm 2012年
1970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曾参加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第六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2017荷兰动画电影节、2019林茨电子艺术节等。
张小涛用《迷雾》来建立一种视觉化的反思逻辑,去重新解码或者编码在毛时期的现代化历程中和全球化自由经济时期和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当代现场里,个人的精神和肉体从希望到幻灭、重生的时空转译的过程。张希望是用视觉化的语言来讨论灵与肉的创伤和阵痛,个体的渺小和时代的漫无边际,在任何时代里都会遭遇这种相似的困境和压力,似乎在过去的历史经验中每遇重大社会变革和灾难中,中国文化总是有一种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才使之精神文脉并没有全面的崩溃,反而是在数千年无常的时间轮回中绵延至今,在幻灭中重生和蜕变似乎是这个具有现世宗教的民族的普遍性联系。历史总是有相同的脉动,在历史和现实纠缠的迷雾般迷宫里,我们在哪里?世界在哪里?
张小涛 《迷雾》 动画装置 34’06” 2008年
1982年生于甘肃。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职业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从绘画到行为艺术,张文荣的创作在寻找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直接对大众的当代生活产生影响。相比于主流意识形态,当代艺术以更真实、彻底和纯粹的方式努力进入大众,试图影响和改造其生活。张的艺术就是在努力推动当代艺术进入大众视野。
《>|<》(可以读作Shui)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外最大型、跨越地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项目。它是近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与普通大众最近距离的接触,以及在大众当中传播当代艺术影响力最广泛和最有力的展出。作品的创作材料,不仅仅是报纸,还包括媒体文化、互联网传播等内容,作品开展以来,凡是围绕这件作品展开和谈论的媒体,个人,和话题都是它的创作材料。报纸作为一种柔韧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产物,深深地影响着大众对于当今世界的判断和观察。此作品用报纸寓意水流,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呈现报纸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细节和过程,引起我们的反思。
张文荣 《>丨<》 艺术微喷 145cm×260cm 2016年
1969年出生于中国湖南,1991年毕业于中国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随后留学法国,2003年归国于深圳居住创作至今,先后任教深圳大学与广州美术学院。
“抽象”是周力自2001年左右便开始尝试的绘画风格,西方早期现代艺术中以块面为主要表现语言的印象派、立体派,对当时身处异国的她产生了影响。归国后,自由而充满变化的线条逐渐成为其作品中更为精彩的部分——这些线条透露着艺术家对中国传统书法笔力与动势的理解与运用。不仅是受惠于书法的线条,在周力的绘画作品中,东方的哲思与诗意更是能够通过作品所构成的窗口去观看参透的内里表征,一如“桃花源”这一主题所体现的,可以是海德格尔定义下的诗与诗意——用神性的语言进行言说,使世界得以显现;也可以是画家浪漫柔软色彩与简约形式下道家的“一生万物”,同时包容着对尘世的超脱与对希望和生机的期盼。
周力 《心原—桃花源 之十七》布面综合材料 250cm x 600cm,2018年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