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李永平
录入时间: 2014-04-30
全南海
遇到李熙我们总爱问:“你老爸上哪了?”而得到的回答一般会是古典和诗意的:“不知在哪个山头写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总让人怀疑今夕为何夕,思绪闪回到唐朝那条富有禅意的松径上。唐诗的隽永在网络时代的纷繁中悠然而顽强得以浮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想,其实在那白云深处,远古和现代的差距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大,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乐山乐水的禅风还在,心游万仞山的意境,现代和古代永远是相叠一起的。因此,我相信李永平前生前世说不定就是那个踏遍千山万水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徐霞客,或者是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苦瓜和尚。
我与李永平仅见过三次面,可以说不太熟,而与他的女儿李熙虽相识较晚,但因为工作关系,经常碰面,反而熟悉。我的许多朋友也是李永平的朋友,在大家的印象中,这几年他就经常在山里钻,像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由此,大家就可以山寨打油贾岛的诗了:路上问李熙,言父写生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缘结山水,意寄丹青的李永平的绘画路数,来自传统。芥子园对他的原始启蒙,加上岭东绘画名宿刘昌潮清逸画风的熏陶,便奠下李永平画作清新不俗的格局。
岭东画风的形成很大程度来自新海派。背山面水的潮汕平原,人多地少的先天局促,造就潮汕人外向的海洋性格,使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一样,成为上世纪初中国大地的三大创业移民潮之一。十里洋场的上海既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创业者的天地,潮汕创业者除了下南洋就是从海陆两路到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潮汕商铺遍布,成功的商人济济,连一些走私贩毒活动频繁的码头都有潮汕人把持。而后,到上海求学的潮汕学子接踵而来,上海美专培养了大批潮汕美术人才,这些学成而归的俊彦不但成为支持潮汕美术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现代岭东潮汕画风的创始人,美术教育的薪火传承者。刘昌潮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下师从的新海派名家,带有浓重的传统师承方法的遗风又锲入现代教育框架,融合了摹古临师与注重写生两种学画寻道途径。
受其师影响至深的李永平,对传统山水花鸟画皆精通,兼擅指画。其山水画和花鸟画分别体现这两种途径的实践与成果,以及在不同侧重中的相融相补。其画风纯正,飘逸中不失沉着,平实里时见奇趣,没有陈腐旧范,也远离画坛乖张丑陋的时弊。这与其既重师承又重写生师法自然息息相关。他的花鸟画及手指画,有刘昌潮的秀逸风神,又取法吴昌硕、潘天寿的朴茂险峻,墨色酣畅,笔力挺拔,完全正字正路的传统血脉。而最见李永平绘画性情的当属他的山水画,在这里李永平学习古人的范式和皴法,并将传统的营养化为自己的骨肉,直接面对造化,模山范水,直抒丘壑。所作山水画现场感强烈,生动气息扑面而来。
早年潮汕人下南洋的红头船大部分就是从李永平的家乡汕头澄海的樟林港启航的,李永平骨子里有一种先辈外出的冲动激情。从2001年起李永平就立誓要走遍中国,画遍中国,向大自然求理。
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文人及画家均有壮游的履历,李白早年游历名山大川,“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好山好水激发他诗情遄飞。古今画家如石涛、黄宾虹、张大千、关山月等早年都有丰富的游历,他们用山川灵气陶冶性情,荡漾心志,以壮艺术格局,开创一代画风。可见,李永平同样拥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胸中洋溢的是先辈文人的诗心画意。
当年陈寅恪为清华学生出题作对子,上联----孙行者。有对之-----胡适之。适,同样是行也。行者也好,苦行僧也罢,都是以云游四方在行走中求道悟道的。李永平,行者也,在行走名山大川中求画理,求艺道,实践着古训外师造化。在踏遍崎岖,阅尽春色之后,千山万水归一,纳入胸怀,到那时,也许就种出更高深的艺果来,那就是中得心源了。
行者无疆,勇猛精进,李永平,好耶!
2009年4月17日急就于广州赤岗红花绿竹轩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金秋十月第一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一场庄重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庆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