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方力钧:时间线索”广东美术馆展出《深圳商报》

录入时间: 2010-01-06

    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11日晚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名为“方力钧:时间线索”的展览是他在南中国首次大规模介绍和讨论其创作经历,并展出其30年艺术创作中的大量资料、手稿、早期习作以及专门为展览剪辑制作的纪录片,观众可以全面看到一个身价不凡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成名之前的状态,甚至包括1975年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美术课上的作业。
    1984年,方力钧的一幅作品首次入选广州举办的全国美展。当时,仅仅为了看一眼自己的作品在美术馆墙上的样子,他千里迢迢地坐火车从河北邯郸奔赴广州。这次,11日开始的展览,他3日就到了广州--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每次展览前都要到现场踩点,指导不同画作的摆放位置,猜测观众可能的反应。记者就在繁忙的布展现场专访了他。

“当代艺术不是骗钱的”
    作为中国千万元级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当代艺术F4”,光头的他和他的“光头”人像系列,一起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泼皮幽默语符,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被国外画廊争相收藏,最高拍卖价曾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一幅。但是在国内,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没有获得学术界的相应认可,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频频爆出“天价品”是西方投资者操纵、发动的一场“阴谋”。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频频流拍,中国当代艺术家正面临市场和评论界的双重质疑。
    “狗、羊在冬天要掉毛,以长出新毛,这并不会影响机体的生长。艺术品价格就像动物换毛,升或跌都正常。具体到我个人而言,没有感觉到金融危机有什么影响,在市场很火之时,我就不是特别火,市场退的时候,我也没有退得厉害。当然,如果说听到作品拍卖价格如坐电梯般下降时心跳毫无加速,那也是不可能的。”方力钧说。
    他希望这次个展能成为一个案例,把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土壤结构、生态关系展示出来,引发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和总结。“普通人都知道当代艺术的时候,它已经很热闹了,但它拱出地面之前的面目呢?艺术作品有不同价值属性,时代对物质欲望高涨,价格覆盖了精神产品其他价值,很多人现在只是看到当代艺术价格抬高了,揣测当代艺术为西方人服务,充当艺术家骗钱的机器。无论艺术和艺术家,都被误解了。”

“吃”什么,“排泄”什么
    方力钧作品的光头人物,有时嬉笑,有时发呆,有时甚至是一个背影或是后脑勺,再或者是打哈欠之类的无聊表情。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现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认为,“呐喊加调侃”的“方力钧样式”曾是一个时期中国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符号和象征。金融危机过后,市场逐步趋于理性,当代艺术正进行良性的结构化调整,“艺术家应该从以前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把目光投到当下,而不仅是以前的‘大批判’、‘大脑袋’、‘大嘴傻笑’”。
    方力钧认为,对普通观众而言,能认识并记住他作品中的光头形象,他就已经成功了;对业内人士的看法,他强调,艺术家和作品是吸取和排泄的关系。“你吃了什么东西,你就排泄出差不多相同因果的排泄物。艺术跟人的生活一样,是共生的,有因果关系。你生活的境遇、关心的东西不一样,所排泄出来的艺术品也就不同。这是非常自然的一个过程。生命毕竟是按它的需要去储备和排泄,而不是根据你想要向观众显示什么。但是你为了保持你模样的一贯性、可识别性,你硬要把毒素留在体内,把有价值的东西排泄出去,这可能是对你最大的伤害。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艺术家,到底是应该以自己的生命为主体,还是以自己被别人看起来的样子为主体。”

艺术创作需要上游滋养
    阐述最初创作光头形象时,方力钧说,“1989年美院毕业,我的状态相当于一个人喝醉了,一头撞在墙上面,唯一的想法,就是翻越这面墙,可一旦翻过去之后,又面临去哪的问题。世界辽阔,而当时的艺术只有一种声音,与之对抗的声音迅速被灭掉,最后我选择了一种分寸,有可能发出声音,又不被灭掉。到2003年以后,我开始有了随心所欲的感觉,不断地靠近自由自在的形式。”
    常提到“淘汰”的方力钧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可以说,他对创作的改变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保持光头品牌一贯形象的同时不断修正和微调。在他2000年后的作品中,出现了光头的婴儿,加入了水,出现了具有生命寓意的昆虫--对于他这样高度风格化的成名画家,改变意味着风险和来自画商和画廊的阻力。在拍卖市场,他的光头系列和水系列即便在金融危机中价格也没有出现大的浮动。

艺术家里的“劳模”
    方力钧曾经很穷,最穷的时候他的理想是有足够的面粉,还能混点儿肉吃。这几年,方力钧一幅画就能卖几百万元,甚至还没画完就被订购一空。他说,“上世纪90年代起,我就对外吹嘘,是我决定市场,而不是追随市场。我一直没有担心我的市场。”
    1992年,中国新艺术展在澳大利亚举办。很多艺术家由于卖掉了大部分作品而拿不出力作去参展,而方力钧由于惜售而保存了所有重要的作品,由此成为新南威尔士和布里斯班的主角。他的光头和蓝天白云具有纯粹简洁的独特力量,再加上大尺幅的视觉冲击力,收藏家很快被迷住了,于是西方一些重要美术馆成了方力钧的第一批客户。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也成了方力钧的天下,美国《时代周刊》把封面给了方力钧打哈欠的光头,他迅速成为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的标志性人物。
    在当代艺术市场从巅峰急剧跌落的2008年,多个当代一线艺术家高调签约国际大画廊时,方力钧仍旧挂着招牌式的笑脸,公开说自己不跟任何画廊签约,不要铁饭碗式的卖身契,“正因为没有协议,双方都非常保护合作,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决不互相拖累。”面对商业,他非常自我地保持着一个他认为的独立艺术家的基本态度。
    介绍目前的工作状态时,他说,自己算是艺术圈里的“劳模”,“我在艺术家里起床算早的,很少9点以后起床的,白天的时间就是在工作室里,只要不出差,每天大概都在工作室里。下午5点以后,如果有采访或者客人来访,就在工作室接待。6点半以后,开车进城,吃饭应酬。”今年以来,方力钧频繁到欧洲开展览,多数时间都在世界各地奔波,汲取新鲜的灵感,在艺术创作上,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新的方式,力图从不同的方面更好地描绘真实的生命。

方力钧:梦想有非常多的钱
    方力钧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最早成名的一个。外界普遍认为,他是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上自我运作最成熟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理解这是积极的评价。
    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细谈之下,他的许多举动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耐心、预见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本文力图呈现的也正是这点,一个绝非偶然出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强调,希望“时间线索”展现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不再让大众以为当代艺术是一夜暴富、唾手可得的。
    即使在赤贫的岁月里,方力钧在朋友们中间还是乐呵呵、笑容灿烂的,甚至是最会搞恶作剧的。他不愿意让人看出他的困窘,所以他的人缘在艺术圈中是最好的,很多人很早就看出他会是所有人中最成功的。在绝大部分中国画家仍为生计发愁时,他的日子已经相当好。他说,自己“脱贫是在1992年”,当时一个澳大利亚人花4500美元买走了几幅素描。真正卖画是在1989年。“12月的一天,我记不清买主是日本人还是华裔,他来访问我的工作室,可能出于同情,他提出想买我一张版画,我说可以。然后,我要价100元。我们就蹲在地上交易起来。当我的手指触到钱时,就看到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后悔,他边递钱边问我可不可以100元拿两张,我立刻拿过钱,说不行。你真没看到,在那一刻,人性是最复杂的。”
    在回答关于自己的作品动辄上百万元是否值的问题时,方力钧说,理想状态是,价值与价格能成正比。但在时下,他无法估算。如果说不值,对不起买家,如果说值,好像在误导,这有待时间评价。他直言自己的功利性比别人都强。“我梦想有非常多的钱,如果钱不给我带来麻烦,不造成危险,我希望钱越多越好。”
    作为一个特别认可机会的人,他表示,必须要走的弯路自己都走过了。每当遇到选择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回到动物本能直觉上。


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张莹 通讯员 梁洁
2009年12月14日 版C8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