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09-10-27


黄新波(1916—1980)  

    广东台山人。
    1933年赴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等左翼文化组织,同时在鲁迅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开始木刻创作活动。1935年赴日本,次年回国,为上海木刻作者协会发起人之一。1938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5年在桂林、昆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主持人之一。1945年秋回到上海,发起组织人间画会、人间书屋。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他是建国后第一代有卓越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的版画家。一生创作版画600多幅,出版画册11册。此外,还创作了30多幅油画和漫画等作品。其革命活动和版画作品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油画作品则以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


关山月(1912—2000)

     广东阳江人。
    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员。1935年进高剑父办的春睡画院学习。1939年在澳门举办首次“抗战画展”。1940年先后在桂林、贵阳、成都、重庆举办“抗战画展”。建国后,1959年与傅抱石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1994年为国务院紫光阁创作《轻舟已过万重山》。1997年6月关山月美术馆在深圳揭幕,就此将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全部捐献给深圳市人民政府。
    生前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顾问、广东画院名誉院长、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等。先后出版《关山月》、《关山月近作选》、《关山月八十回顾展》等10余种画集,并有论著《关山月论画》行世。


胡一川(1910—2000)

    福建永定人,原名胡以撰。中国现代著名版画家、油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革命美术活动家。
    少年时期在印尼读小学,中学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加入中国第一个左翼美术团体“一八艺社”,任组织委员。作为发起人之一,在上海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任执行委员。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最早成员,创作有《闸北风景》、《失业工人》、《到前线去》等木刻作品。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任鲁艺美术系教员和鲁艺木刻工作团团长,创作水印套色木刻《军民合作》等作品。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创作《牛犋变工队》等套色木刻作品。1949年与徐悲鸿先生共同创建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党组书记、教授。1953年授命创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任校长。
    生前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大常委,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常委,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顾问、终身教授,广东画院顾问等。
    代表作品有《牛犋变工队》、《开镣》、《前夜》、《挖地道》、《汕头风光》、《冶春园》、《南海油田》、《石佛寺》等。
    出版有《胡一川油画风景选》、《胡一川画集》、《胡一川油画》、《胡一川油画集》、《胡一川版画集》等。


黎雄才(1910—2001)

    广东高要人。
    17岁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1931年肄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193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美术学校攻读日本画科,1935年毕业回国。
    曾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生前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画院艺术顾问。
    擅长山水画,尤以擅画松树而著称于世。早期作品《潇湘夜雨图》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奖,其后作品有《深林》、《武汉防汛图》(长卷)等,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合作画展于1987年先后在广州、北京举行,并获广东省鲁迅文艺特别奖。
    出版有《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等。


赖少其(1915—2000)

    1915年生于广东普宁,长于陆丰。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是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等抗日学生救亡团体及学生运动的主要成员。1937年在广东、广西举办巡回抗日木刻漫画展览。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从事新兴版画运动,用充满战斗激情并反映现实的版画,鼓舞人民斗志,被鲁迅先生所赞誉。后参加新四军,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捕,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越狱回到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因创建新型政治思想工作的“立功运动”,党中央号召在全军推广,被授予“干部一等功臣”。
    1949年7月,赖少其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为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同年作为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南京市文联主席、中共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文联主席和上海美协副主席及党委书记、兼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1959年2月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长期兼任省文联、省美协、省书协主席、省政协副主席。为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西泠印社理事、广州市美协名誉主席、广东画院艺术顾问。第一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解放后,赖少其在华东,继承和发扬了“徽派版画”和“新安版画”艺术遗产精华,成为“中国版画新徽派”的主要创始人,“新黄山画派”的执旗人和代表。赖少其“七十归故里”,定居广州,为艺术创作奋斗不息。他还积极倡导、支持筹建“广州艺术博物院”及“赖少其艺术馆”,并先后将其275幅书画精品无偿捐献给广州市人民政府。
    出版书画作品集、散文集、诗词、剧本、文集十余册,在国内外举办了30余次大型书画展览,为中南海、全国政协、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残疾人基金会及安徽、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创作60多件精湛的大幅山水画作品,促进了美术交流、弘扬了中华文化,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书画艺术大师。


王肇民(1908—2003)

    安徽萧县人。
    1929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因参加左联领导的“一八艺社”被开除学籍。1932年转学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3年毕业。
    建国后,历任南京市委会文工团团员、中南文艺学院教员、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讲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画院艺术顾问、广东省美协顾问、广东省水彩画会顾问等职。
    擅长水彩画。代表作有《杨桃》、《杜鹃花》等。
    已出版《王肇民水彩画选辑》、《画语拾零》、《王肇民诗词选集--红叶》、《王肇民素描选集》、《王肇民水彩画》、《王肇民诗草》等,另有1997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肃文化公司联合出版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131--王肇民专号》。

王玉珏
   
女,1937年生于湖南郴州,河北玉田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 1972年调入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任创作员,1977年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1988年2月至2003年6月历任广东画院副院长、院长兼党组书记。从1985年起当选为四、五、六、七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岭南画院名誉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兼职教授。199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演出之前》 1956年作,获湖北省首届青年美展二等奖《山村医生》 1963年作,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被选为“讲话”发表30周年优秀作品再次在北京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于2001年入编《百年中国画》大型画集《农场新兵》 1964年作,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收藏《雷锋小组》  1973年作,入选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烈焰燎原》1977年作,入选建军50周年全军美展,获广东省优秀作品奖《雨花石》 1981年作,获广东省少年儿童文学艺术作品一等奖,广东美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果 果》 1982年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卖花姑娘》 1984年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淡淡的小花》1985年作,在“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活动中获集体特别金奖《冉冉》1987年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银奖,广东美术馆收藏《净境》1991年作,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本人出任区评委)《仲夏》1999年作,参展第九届全国美展(本人出任区评委副主任和总评委)《仙子》2004年作,参展第十届全国美展(本人出任区评委副主任)《和风》2005年作,故宫博物院收藏

刘斯奋
   
1944年生,广东中山人,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广东省第二、第四、第六届鲁迅文艺奖,并入编中国出版集团20世纪《中国文库》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化论文《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出版学术著作《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快活的蝙蝠》等八种。美术代表作品有:《万岳朝宗》、《出尘》、《不凋》、《锦绣春风》、《新权力女性》、《都市窗口》、《车站流行色》、《夏之初》、《一览众山小》等,其中《都市窗口》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新权力女性》、《车站流行色》入选文化部“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山水画作品《万岳朝宗》和《藏春坞》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出版有《刘斯奋人物画选》、《刘斯奋画集》、《刘斯奋书画小品精选》、《刘斯奋国画集》、《刘斯奋书画精品集》等。

余本(1905-1995)
    广东台山人,原名余建本。1912年在台山县里边乡读小学。1928年考进加拿大“威尼伯克艺术学院”,1929年转入多伦多安德里奥省立艺术学院。曾生活、创作于香港、澳门。1956年回国定居。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第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艺术顾问。

主要参展
    1930年,创作《奏出人间的辛酸》和《月琴》两幅作品入选安德里奥美术展览会
    1932年,创作《希望》参加安德里奥美术展览,《奏出人间的辛酸》;第二次参加“渥太华加拿大全国美术展览”
    1933年,《奏出人间的辛酸》第三次参加“多伦多世界博览会”
    1947年,与陈福善、李秉举办“三人联展”
    1950年,参加香港西洋画十四人展
    1954年,参加英国文化协会主办的“七人画展”
    1957年,创作《田间归来》,赴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
    1963年,先后在广州及香港举办“余本画展”
    1979年,“余本画展”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巡回展出
    1980年,在菲律宾举行“余本、彦涵、黄永玉三人画展”

出版
    《余本画集》两种

崔德祺(1912-2007)
    生于澳门,原籍广东新会。生前曾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会长、澳门立法会副主席、澳门市政委员会副主席、澳门东亚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世界美术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澳门颐园书画会始创人兼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广东分会名誉会长、澳门又和建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同善堂值理会主席、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届委员、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上海国画院院士。曾获澳门特别行政区颁授“金莲花勋章”及“大莲花勋章”。
    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省港澳画展,参与“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活动”,以及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中国画展。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特别奖。

蔡迪支(1918-2008)
    广东顺德人。中国画家、版画家。抗战期间在粤、湘、桂等地参加抗战文艺工作,是中华全国木刻抗敌协会会员,1943年在桂林由欧阳予倩主持的广西艺术馆任研究员,兼任教于广西美术专科学校。1947年加入香港人间画会。1937年至1949年间,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坚持创作,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创作了版画《桂林紧急疏散》、《野火》、《难童的午餐》、《米店门前》等。1950年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1956年任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广东画报》主编等职,1959年负责筹备广东画院,后任广东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第三、四、五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广东省文化艺术咨询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总校教授。获国务院颁发“为发展我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而发给的政府津贴证书”。生前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上世纪60年代以后,把创作重点放在中国画。主要作品有《珠三角水乡》、《大江帆影》、《春江之边》、《鼎湖山水》、《南海之滨》等。1977年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革命历史画,负责组成广东创作组,先后到韶山、井岗山、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深入采访,为毛主席纪念堂完成大幅作品九件。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大型美展,并被选送到英国、美国、法国、前苏联、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展出。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新兴版画贡献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澳大利亚珀斯美术馆以及国内一些省级博物馆收藏。出版有《蔡迪支抗战时期绘画与木刻选》、《田园新歌》(诗画集)、《蔡迪支画选》等7种。

黄笃维(1918-2004年)
    广东开平人。1935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组长,政协广东省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美协广东分会秘书长、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水彩画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广东省美协、广东画院、广东水彩画研究会、老摄影家协会、五邑大学顾问等职,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曾入选全国性美展。1938年曾在江门、开平等地举办“抗战画展”。1958年作品《收获》入选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水彩画《广东街道》、《漓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黄笃维画选》、《黄笃维水彩画选》、《黄笃维书法作品选》等。

王立(1925-2000)
    广东兴宁人。生前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画院秘书长、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
    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从事美术活动,早期以版画创作为主,60年代把创作重点转入中国画。作品入编《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现代中国画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中国百年版画集》等全国性大型画册,并为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桂林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1986年、1990年分别获日中交流美展“横滨市长奖”,1991年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出版有《王立画集》两种及《王立美术评论集》等著作。

汤集祥
    1939年生于海南琼海。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职于佛山民间艺术研究所、佛山文化馆。原广东画院副院长。现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要参展
    1963年,作品《满载而归》获“广东省群众美展”一等奖
    1964年,作品《物阜年丰》、《红在农村,专在农村》参加全国美展
    1973年,作品《耕海》(与余国宏合作)、《红色阵地》参加全国美展
    1974年,作品《不管风吹浪打》参加“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
    1984年,中国画《旧中国的一件真实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石破天惊》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6年,连环画《猎狮大王》获全国连环画优秀封面奖
    1993年,中国画《飘走的歌》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佳作奖
    1994年,中国画《印女汲水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中国画《大地与行云》获“广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展”优秀奖
    2009年,特邀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

出版
    《汤集祥的画》、《当代美术家画库-汤集祥》、《汤集祥画选》、《画思常动-汤集祥六个课题新作集》

徐东白(1900-1989)
    广东东莞人。少年时代在乡间私塾读书,同时师从陈丘山先生学习水彩画。1921年加入赤社,任水彩画导师,并跟随冯钢百先生研习素描、油画。1938年任香港知用中学、知行中学图画教师。1946年任中山县中山纪念中学教师,创作了一批描绘孙中山故乡的风景画。1947年先后在澳门、香港两地举办展览。1956年参加香港文艺界回国观光团,同年回国定居。生前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等美术机构。

方人定(1901-1975)
    广东中山人。1921年至1926年先后攻读并毕业于广州法政学校、广东法官学校高等研究部。1923年至1929年,从高剑父学画。1929年赴日本留学,入读日本美术学校研究部,主要研究人物画创作。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回国,1933年再次东渡,1935年毕业后归国,先后在广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建国前曾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国画系主任及中南美术院教授。建国后,先后任华南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广州国画座谈会负责人和广东画院副院长。
 晚年撰写论文《国画三个问题--线条、皴法、色彩》等论著。

主要艺术活动
    1928年,花鸟画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作品为比利时博物馆收藏
    1929年起,作品先后入选第一届、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西湖博览会、 中日现代美术展览、中华旅日作家十人展等展览,以及中法、中苏、中德、中英、中捷等美术交流展览,作品被有关方面收藏
    1938年,在香港举办“方人定抗战画展”
    1939年,先后在美国三藩市、纽约、洛杉矶等城市举办个展,作品被选入美国金门博览会和纽约博览会
    1941年,在香港组织“再造社”
    1949年后至“文革”前,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至第四届美术展览,一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195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省美术协会分别为方人定在广州、北京、沈阳等地举办《琵琶行》组画和《人物十八描》画展
    1962年,参加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的“岭南派画家作品展”
    2003年,作品《到田间去》参加法国“中国文化节”

赵崇正(1910-1968)
    字乃寅,满族,生于广东南海。早年于烈风美术学校修习西画,后入春睡画院师从高剑父学画。曾任岭南大学附中、培正女校、佛山华英中学、省立一中、真光女子中学、知用中学等多所学校美术教师。日本侵华期间,在香港和澳门参加春睡画院同仁主持的“春睡画院十人展”、“东江兵灾赈济义展”、“再造社第一次画展”等美术活动。1946年被聘为南中美术专科学校校务主任兼国画科导师。自1952年起,先后担任南方通俗出版社美术编辑,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广东国画院(广东画院前身)研究员。1962年调往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

李云(1913-1982)
    1937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56年加入美协广东分会,195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59年调入广州国画研究院(广东画院前身)从事筹建工作及中国画创作。生前为中国人民民主同盟盟员。
    1944年8月在茂城与蔡民生举办联展,1945年在信宜举办个人画展,1948年参加“双十”画展,1948年与李研山等人联合举办“元社画展”。
    作品参加全省、全国美术展览,一些作品被选送参加出国美展。代表作有《飞瀑》、《雨后阳朔》、《移山填海》、《瓜棚十里庆丰收》、《深山犁影》、《越秀山下九秀湖》、《一掬甘泉万户津》等。
    1962年为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诗作《广州好》配画。《羊城八景》之一《越秀远眺》等作品或收入画册,或为国家美术馆收藏,或长期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刘仑
   
1913年生,广东惠州人。国画家、版画家。 早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曾东渡日本深造,由日本白与黑版画社出版刘仑版画集--《北中国乡土玩具集》。1934年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及加入“广州现代版画会”。1936年参加“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为发起人之一,1936年至1949年任“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监事,主持全国木协广东分会工作,主编《抗战木刻》,兼任广东艺术院特约讲师。1942年至1949年任中山大学美术讲师、副教授。1950年任南京市文联委员、美术部总干事。1951年入伍,先后任南京军事学院美木教员、《解放军文艺》美编、军委总政文学美术创作室、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1952年赴朝鲜战场写生。1955年起四次重走长征路采风。1976年转业回广东,先后任省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广东画院创作员、绘画组组长。1999年惠州市政府设“刘仑美术馆”。
    曾任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广州画院首任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广州美协名誉主席、广东画院聘请画家,一级美术师。

主要作品
    石刻《河傍》、《市街》等24件;木刻《前线军民》、《前面有咱们的障碍物》、《厌战的皇军》、《红军过栈道》、《通讯兵》等(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竹笔画《桂林警报》、《被炸断了的东新桥》等百余幅(抗战速写);油画《红军过草地》(1957年);中国画《奴隶翻身图》(获“全军第三届美展”优秀奖,1964年);《北上军号》(获省、市展一等奖);《红军渡急流》(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三峡图》之三(选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办的“中国现代国画展”);《香泉》(获“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一等奖)等。

收藏
    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上海鲁迅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鲁迅纪念馆、深圳美术馆、苏州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惠州刘仑美术馆、惠州西湖东坡纪念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乌克兰艺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

出版
    《刘仑木刻集》、《朝鲜战地素描集》、《刘仑作品选集》、《刘仑国画近作选》等九种

涂夫(1914-1993)
    广东翁源人。1939年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不久进入东江纵队,曾任东江纵队《前进报》社副社长、北江支队独立大队政委。1946年先后在华东军区《华东画报》和两广纵队政治部从事美术宣传工作,以宣传画、连环画、漫画为武器,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解放后在广东军区、华南军区政治部及军委总参动员部任职。曾获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先后任《广东画报》社副主编、广东画院副秘书长等职。生前为广东省文联委员、美协广东分会理事、书协广东分会理事。
    擅长水彩画、中国画、书法,代表作有《莲花山奇景》、《水仙花》、《荔枝图》、《鼓浪屿》等。

温悲鸥(1920-2007)
    生于印度尼西亚,广东梅县人。原印华美协副主席。作品《月是故乡明》为印尼苏加诺总统选购,今藏于该国总统府。1966年回国,被分配到潼湖华侨农场工作。1973年调入广东画院。现定居香港。1999年受聘为广东画院海外特聘画家。近年多次到印尼参加画展。

李国华
    1923 年生于广州,广东南海人。1936 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受教于黎雄才、叶永青、苏卧农、黄少强等岭南诸家,同时在李凤公主办的丽泽国画院学习传统技法。曾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省第一批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二级美术师。黎雄才艺术研究会顾问。

主要参展
    1957年,《木排》获“广东省青年美展”三等奖 ,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1959年,《山区秋晓》入选“建国十周年美展”;《水电之源》(与黎雄才合作)参加“社会主义好画展”
    1963年,《山深林密》、《星湖一角》等六幅参加“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
    1964年,《新港晨曦》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
    1976年,《虎丘》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79年,《黄山朝阳》参加“中国现代绘画展”
    1980年,《山水》参加“中国十五市(区)日本歧阜、芦屋市书画展”
    1981年,参加“广东八画家展”
    1983年,《可可》参加“全国侨乡风貌展”;《金鸡叫天门》参加西德“百花齐放展”;《大宁河畔》等四幅参加澳大利亚“广东名家展”
    1986年,《长青》参加“长征胜利50周年展”
    1988年,《观瀑图》参加加拿大多伦多“中国艺术展”
    1989年,《山水》参加“建国暨人民政协40周年展”;《丝路明珠》、《玉宇澄空》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1990年,《黄山》参加马来西亚“世界第四届客属恳亲会中国画展”
    1991年,《延安》特邀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展”;《泸定桥》获省直机关工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 周年美展”荣誊奖;《酸豆一株起卧龙》参加全国政协、广州市政协“纪念辛亥革命精神80周年展”
    1992年,《黄埔军校--孙中山故居》参加“广东近代历史首批创作展”
    1994年,《梅关》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
    1995年,《黄河怒吼气如虹》参加“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美展”
    1996年,《中山纪念碑》参加“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美展”
    1997年,《黄埔军校旧址》应邀参加“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美展”
    1999年,《武陵奇胜》参加“全国山水风景展”;《玉泉观》入选“广东省美展”
    2009年,特邀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

收藏
    沈阳故宫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广东省人民政府贵宾厅等

出版
    《李国华画选》、《广东画院画家作品系列•李国华》、《广东画院画家新作系列•李国华》、《李国华水墨册》、《李国华山水画精品选》

梁占峰 (1924- 2003 )
    广东肇庆人。擅长中国画。大专学历。1946年后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1960年任广州搪瓷厂美术设计,1981年任广东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热带鱼》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赴苏联展出;《英雄树》入选1956年“第二届全国国画展”;《白梅》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椰子》入选“全国侨乡风貌画展”。

陈洞庭(1929-1987)
    广东台山人。1946年至1949年先后在广州市南中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广州市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学习,期间师承高剑父及方人定、关山月、黎雄才诸名家。1949年至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读物社美术组任美术创作员。1953年至1959年先后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任美术编辑、记者。生前曾任广东画院副院长、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广东分会理事,政协广东省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参展
    1956年,《赏赐》获“全国青年美展”广东地区一等奖
    1959年,《远海归渔》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美展”;《一日之计在于晨》(套色木刻)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美术作品展”
    1964年,《共产主义小组》陈列在湖南韶山毛泽东主席故居
    1965年,《牧鹅》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1973年,《上门经传》入选“广东省国画、版画、连环画展览”
    1974年,《军民同操练,并肩守海疆》入选“庆祝建国2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日本舞蹈》、《击碎千重浪》参加“四川、广东国画联展”
    1979年,《井冈山红旗代代传》参加日本“中国现代绘画展”
    1980年,《椰林牧曲》入选“广东省美术展览”在泰国展出
    1981年,《雄关晓月》、《曲径穿云》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美术作品展览”
    1982年,《水乡之最》入选“广东侨乡风貌画展”
    1983年,《牧场欢笛响山川》获“广东省农村农场新貌画展”三等奖;《飞雪》入选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举办的“中国画展览”
    1984年,《云山》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万木春》入选“广东省经济文化展览”并送往日本神户展出;《鹰击长空》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6年,《古木葱葱山色翠》、《玉山行旅》、《溪流淙淙》入选“中国广东画家作品展”

收藏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沈阳鲁迅艺术馆、深圳博物馆

王恤珠
    1930年生于山东烟台,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1957年,毕业于前苏联艺术家K•M•马克西莫夫教授来华举办的油画训练班。1959年起,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并担任油画系教研室主任。1982年调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美术评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油画会理事。

主要参展
    1957年,油画《待渡》入选“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画展”
    1959年,油画《红都新绿》入选全国美展;油画《红军回来了》入选全国美展
    1960年,油画《县委书记》入选全国美展
    1961年,受国家文化部委托创作巨幅历史油画《金田起义》
    1962年,油画《海南三亚港》入选全国美展
    1963年,《圣狮金秋》入选全国美展
    1982年,作品参加“广东画院院庆画展”
    1983年,作品参加广东画院“海南行”画展
    1987年,油画《滇池之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油画展” (美国纽约)
    1999年,油画作品《中国功夫》参加“广东画院建院四十周年院庆画展”
    2000年,油画作品《荫园》参加广东省美术馆举办的“广东省油画会画展”
    2004年,油画作品《看庭前花开花落》参加“广东画院建院四十五周年画展”
    2009年,特邀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二•七”大罢工纪念馆、湖南省烈士纪念馆、惠州叶挺纪念馆、北京鲁迅纪念馆、北京宋庆龄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广东省鲁迅纪念馆、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出版
    《广东画院画家作品系列•王恤珠》、《广东画院画家新作系列•王恤珠》、《王恤珠油画选集》、《王恤珠画集》

邓耀平
    1932年生,广东高要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1956年起在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工作,为中国美协会员。1962年起任广东画院画家。
    1953年起9次参加全国性美展。作品被选送多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入选多种大型画册,被多处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收藏。曾发表《方人定小传》、《方人定年谱》及美术史考证文章《“二高”与引进》(合作)等。

张幼兰
    女,1933年生于广州。1947年进入高剑父主办的南中美术学校学习中国画,1949年入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1950年入读广州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1951-1952年参加广东秋征及土改,于华南文联编辑部任美术编辑,1953年调入广东美术工作室办《广东画报》,1954-1958年调入广东美协,任行政、创作人员,1959年调入广东幻灯制片厂创作组,1960年调入筹办广州中国画院;1963年改为广东画院,任行政兼创作,1968-1971年下放三水英德干校,1978年广东画院恢复,任专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二级美术师。擅长连环画、插画、年画、门画、宣传画、中国画。

主要参展
    1955年,《请奶奶帮忙》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及“全省美展”;《好成绩》、《第二张相片》、《小厨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美展”
    1957年,《送书》获“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三等奖
    1958年,《先睹为快》参加“广东省第三届美术作品展”
    1959年,《再不休息就告诉指导员》参加“全国美展”、“广东省美展”
    1961年,《渔港晚归》参加“广东省美展”
    1962年,《水乡之歌》参加“广东省美展”
    1963年,《渔港书声》参加“全国美展”、“中南五省联展”
    1964年,《工余》参加“全国美展”、“第二次中南五省联展”;《护谷》、《今昔童年》参加“广东省社会主义教育美展”
    1965年,《瑶家小卫生员》参加“广东卫生美术作品展”;《姐妹趁墟回》、《葵场上》参加“广东省美展”;《血涙童工》参加“全国美展”、“广东省美展”
    1972年,《捷报频传》参加“广东省美展”
    1973年,《竟富对手》参加“广东省美展”
    1974年,《贫下中农是我师》参加“广东省美展”
    1978年,《金色的太阳永不落》、《黎族妇女》、《女渔民》、《南海渔民》参加“广东画院习作展”
    1979年,《工地卫生员》、《沙田姐妹》参加赴港美展
    1980年,《谢谢同学》参加“广东画院作品展”
    1981年,《渔妇像》参加“广东省美展”;《走向生涯》参加“广东省纪念建党六十周年美展”
    1982年,获“全省美术作品评奖三等奖”、获“鲁迅文艺奖”二等奖;《初踏征途》、《狗崽子》参加“广东省美展”;《溯源》、《清香》参加“广东画院美展”
    1983年,《春节将至》参加“庆祝建国34周年广东省美展”
    1984年,《重苏》参加“广东画院海南行画展”;《海南小妹》、《胜利在望》参加“广东画院作品展”
    1985年,《归侨新一代》参加“全国侨乡风貌画展”、“广东省美展”;《老家门前》参加“全省侨乡风貌画展”

出版
    《张幼兰的艺术与人生》

麦国雄
    1933年生于广州。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70年下放“五•七干校”。1972年调回广州,先后在广东文艺创作室、广东省美术展览办公室任职,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1987年移居美国。1999年受聘为广东画院海外特聘画家。国画作品《碧海银山》、《归鹿》分别入选1972年和1974年的全国美展。

刘仁毅
    1937年生于广州,广东龙门人。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艺术活动
    1965年,雕塑《看谁长得高》获“中南五省美展”优秀奖
    1966年,创作水墨组画《三斧》、《塑二姐》、《五仙门电厂史》
    1969年,创作井冈山革命历史浮雕
    1970年,创作油画《播》
    1972年,创作雕塑《小通讯员》
    1977年,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创作组画《列宁在十月》、《列宁在理发室》
    1978年,设计制作《南昌起义纪念碑浮雕》
    1979年,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封面三等奖。油画《解放》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
    1981年,《元帅之死》获“首届全国电影宣传画展”二等奖
    1982年,油画《月是故乡明》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
    1986年,中国画《羊》参加“广东画家(悉尼)作品展”
    1987年,油画《读报》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油画《早晨》获“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集体特别金奖
    1988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雕塑4件(合作)。油画《蝴蝶飞来了》、插图《十胜山传奇》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0年,油画《处处闻啼鸟》获“广东省体育美展”优秀奖
    1991年,油画《青纱帐》入选“广东省美展”
    l992年,油画《关天培》入选“广东首届历史画展”,油画《晨光》;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参加“92 SEOUL国际现代书艺展”
    1994年,油画《老少平安》获“广东省美展”银奖,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l995年,油画《东洋鞍马)、《匹夫有责》、《英俊少年》获“广东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美展”优秀奖
    2000年,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创作雕塑《广东历史一百画人图阁》

尚涛
    1938年生于北京,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参展
    1984年,作品《南海》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半截子美展”
    1987年,作品《盛夏》在阿尔及利亚“世界文化荟萃”展出并获金奖(集体)
    1989年,作品《仲夏》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3年,作品《倾国》获“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铜奖
    1994年,作品《大器》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展览会奖
    1995年,作品《倾国》获“中日水墨画交流展”金奖
    1999年,作品《金瓯》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1年,作品《盎然》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2002年,参加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广东当代国画名家十人展”;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广东当代国画名家十人展”
    2003年,作品《青鸟》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花港》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自在》入选“全国画院双年展”并获学术奖
    2004年,作品《天香》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参加华艺廊在北京主办的“八面来风作品展”
    2006年,作品《大器》被评为“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
    2007年,作品《九皋》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

收藏
    国务院、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澳大利亚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张惠蓉(乌梅)
    1940年生于四川成都,籍贯广东中山。195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4年至1980年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1981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从事绘画创作、书法、写作及展览活动等。

主要作品
    《生命的摇篮》(风景组画12幅)、《开拓者》(人物组画5幅)、《落日屠城》、《人类的省思》、《水的系列》等

收藏
    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

出版
    《加拿大华人奋斗的故事》(通俗读物)、《枫叶片片》(文艺理论)、《雪花飘飘》(散文集)等

王维宝
    1942年生于福建晋江。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65年作品《霞染渔村》、《女炮班》入选全国美展,1977年作品《人民胜利了》入选全国美展及1949-1978年全国部分优秀作品展。《秋》、《人民胜利了》分别获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二等奖,1982年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创作巨幅中国画《小鸟天堂》。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天津美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南京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邓子敬
    1943年生于海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画院院长、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参展
    1983年,《胶林晨曲》获“全国农垦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4年,《幽谷饮鹿》、《椰村湖畔》入选在南斯拉夫举办的“卢布雅国际展览”
    1986年,《阳光下》入选联合国举办的“国际和平年美展”
    2002年,《边关古月》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椰海》入选“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
    2003年,《多姿的海湾》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2003年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4年,《江峡清流汇大海》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雄奇独秀南海湾》获“首届中国书画收藏双年展•北京”金奖
    2005年,《大浪波涛》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秦皇岛之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海浪波涛渔家人》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泰山阳光--爱我中华56个民族”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碧波荡漾海之角》入选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6年,《碧海春潮涌》、《大海的喧闹》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第三届‘菜乡情 ’全国百名画家中国画邀请展”;《钟鸣海色动》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红船颂--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著名中国画家邀请展”;《浪遏南海亦可染》应邀参加“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
    2007年,《岩峻沙金碧海浪》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等主办的“2007年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

收藏
    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文化部对外展览中心,中央电视台,蒲华美术馆,李苦禅艺术馆

出版
    《邓子敬美术作品选》、《邓子敬黎族风情系列》、《邓子敬访塞浦路斯速写选》、《椰风海韵--中国山水画选》、《子敬画海》、《中国近代名家精品--邓子敬国画选》、《中国名家画库--邓子敬》

伍启中
    1944年生于广州,广东新会人。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曾先后任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曾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美展,并多次获奖,其中国画《康有为》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国画《浩气长存--孙中山》获“1993年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优秀奖,《远古回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被选送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多件作品被国家、海外收藏机构收藏。

陈衍宁
    1945年生于广州。1959 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舞台美术班。1988年毕业于美国奥克拉荷马市立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原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现为美国肖像中心专属画家。

主要参展
    1972年,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1973年,国画《长征日记》、连环画《海花》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1974年,油画《渔港新医》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1981年,作品参加“南斯拉夫国际画展”;作品《渔港新医》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油画《新浪》、国画《新基》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4年,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与汤小铭合作)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连环画《笑画》(与林墉等合作)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作品参加日本“中国画展览”;作品参加加拿大“中国画展览”
    1985年,中国画《九歌•山鬼》参加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作品参加法国第十七届“海滨卡涅国际绘画展”
    1986年,连环画《复仇》(与汤小铭合作)获全国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
    1987年,油画《母与子》参加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作品参加前苏联“中国油画展览”
    1991年,获英国艺术家协会主办的肖像画比赛大奖
    1992年,作品参加“英国皇家肖像画家协会年展”
    1993年,作品参加“英国皇家肖像画家协会年展”
    1994年,作品参加“英国皇家肖像画家协会年展”
    1997年,《持扇的女士》被选入美国辛辛那提塔夫博物馆之“辛辛那提;中国艺术5000年藏品展”
    1998年,作品参加美国纽约古根汉博物馆“中国5000年”艺术展览
    2006年,作品参加“中国写实画派2006油画年展”
    2007年,作品参加“中国写实画派2007油画年展”;作品参加“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8年,作品参加荷兰GRONINGER博物馆“中国画展”;作品参加“艺术与中国革命”艺术展览;作品参加“中国写实画派2008油画年展”

收藏
    中国美术馆、美国加州州立首都博物馆、美国新泽西州州立首都博物馆、美国劳工部、美国奥克拉荷马艺术学院、苏格兰国立美术馆、英国王室、英国伦敦大学、西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

出版
    《陈衍宁画集》、《陈衍宁中国画集》、《陈衍宁油画选集》

林宏基(1945-2001)
    生于广州,广东南海人。197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颂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主要参展
    1972年,油画《南海滩上》、《破晓》、《喜迎新社员》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喜迎新社员》入选“全国美展”
    1973年,连环画《海英》入选“全国中国画、连环画美术作品展览”
    1977年,油画《烽火少年》入选1977年全国美展,获1976-1978年度“广东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
    1980年,油画《思索》入选“广东省青年美展”,获“广东省青年美术创作二等奖”
    1981年,油画《船厂》入选“广东省职工美展”,获“广东省美术创作二等奖”;油画《市集》入选“广东省侨乡风貌美展”并选送北京展出
    1983年,油画《水乡人家》入选“广东省美展”,获广东省美术创作二等奖。参加台北的“大陆油画精品展”
    1984年,油画《步步高》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5年,油画《静静的湖边》入选“世界和平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1986年,水彩画《野渡》获“第一届全国粉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1987年,油画《夕照》参加“阿尔及利亚世界文化荟萃作品展”,获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活动”特别金牌奖。;油画《热风》入选“全国油画展”并由中国美协选送参加日本“中国油绘展”
    1989年,水彩画《草滩上的龙骨》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获“广东省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纪念奖;油画《人欢水笑》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1年,油画作品在美国芝加哥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油画《蛇口》入选全国美展,获“广东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展”银奖;油画《红色的月亮》参加浙江美院及日本主办的“中国西湖美术节”;中国画《春雨润物细无声》参加“全国五画院联展”
    1992年,油画《黄埔军校的早晨》、水彩画《北伐前夕》入选“广 东历史画展”
    1993年,油画《小桥那边》入选“中国油画展”;油画《西江边上》获“93博雅全国油画大赛”优秀奖
    1994年,水彩画《最后的宁静》获“第八届全国美展” 优秀作品奖,获“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银奖;油画《花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及“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获省美展“盈福杯”铜奖
    1996年,中国画《长征第一山》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作品展。水彩画《北伐前夕》参加“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书画展”
    1998年,油画《停泊游艇的码头》获“时代的风采-全国写生画展”佳作奖。获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油画《遥看千年雪》《远方的路》等14幅作品参加“98广东油画名家邀请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油画《西关步行街》入选“纪念开放改革20周年广东省美展”
   1999年,油画《大年三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广东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展”铜奖,水彩画《小船坞》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6年,《烽火少年》获“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

收藏
   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

出版
    《广东画院画家作品系列•林宏基》、《林宏基作品集》、《广东画院画家新作系列•林宏基》

王孟奇
    1947年生于江苏无锡。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84年任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曾任职于广东画院、深圳画院,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一级美术师。

主要参展
    1973年,参加“全国连环画•中国画作品展”
    1976年,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1980年,参加“全国青年美展”
    1983年,《柳叶眉》获江苏省连环画首评一等奖
    198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江苏省中国画人物画三等奖
    1986年,参加文化部赴英国画展
    1989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展”
    1994年,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1997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大展”
    1998年,参加古根海姆“中国五千年文明艺术展”、上海美术双年展、深圳水墨双年展
    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广东省美展”铜奖;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1年     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季中国现代水墨画·雕塑展;获“上海美术大展”艺术二等奖;获“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2002年,参加文化部赴英国、奥地利“中国现代水墨画展”
    2003年,《人物画六条屏》参加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开放时代美术作品展”;
    2004年,《饮中八仙歌图八条屏》参加“2003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
    2004年,参加“2004水墨报告--当代水墨艺术家作品巡回展”;“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 品展”
    2005年,《吃小米饭扛三八枪》获“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参加“江浙沪中国画人物作品展”
    2007年,作品参加“时代华章-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作品展”;作品《悟开天一画》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8年,作品参加德国柏林博物馆“水墨新境·中国当代水墨展”;作品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韩文化年-东方视觉中韩现代美术展”;作品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新时期中国画之路绘画艺术大展邀请展”

出版
    《王孟奇画集》两种、《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王孟奇新文人画作品集》、《跨世纪杰出中国画家•王孟奇作品集》、《走近画家•王孟奇》、《人物画名家小品•王孟奇》、《大器丛书•王孟奇》、《王孟奇•高卧斋闲话》、《中国国画十家•王孟奇》


许钦松

    1952年生于广东澄海。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1979年调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至今。1992年起被评聘为一级美术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评为“跨世纪之星”。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主要参展、获奖
    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国际版画展、广东省美展及各种类型的全国性大展。连续参加第六届至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2年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91中国西湖美术节”银奖(版画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等多项大奖。

收藏
    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原中国版画家协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钦赐淡浮院

出版
    《许钦松版画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等


林墉

    1942年生于广东潮州,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艺术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
 擅人物及花鸟、山水,兼擅文论及插图。
 1978年、1981年、1983年三次出访巴基斯坦,举办访巴作品全国巡展,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授予“卓越勋章”。

收藏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

出版
 林墉作品集》、《林墉插图选》、《林墉速写选》、《巴基斯坦写生》、《访问巴基斯坦画集》、《梦之女》、《林墉中国画作品选辑》、《林墉中国画小品选》、《当代中国美术家•林墉画传》、《林墉中国画人物写生精选》、《林墉画集》、《线的艺术•林墉人体速写》、《当代中国画家专集•林墉》、《林墉人物画集》、《走近画家•林墉》、《林墉小品集》、《林墉自鉴•青叶台没有梦》、《林墉自鉴》(上、中、下)、《林墉•霸悍的恣丽》、《众生相•林墉画集》、《又笑集•林墉画集》、《林墉水彩》、《名家写生•林墉写生集》、《林墉画舞》、《林墉赏珍集》、《中国水墨•林墉卷》、《山水林墉》、《南蛮语画》、《林墉奇谈》、《梦话•人语》、《林墉品味文集》、《大珠小珠》、《林墉画外话》等


汤小铭

    1939年生于广西桂林,195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专业画家。现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广东美协名誉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系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

主要参展
    1972年,油画《永不休战》、《女委员》、《虎门民兵》入选全国美展
    1973年,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与陈衍宁合作)入选全国美展
    1974年,油画《节日之夜》入选全国美展
    1976年,油画《抗日战歌响彻太行》获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创作一等奖
    1977年,油画《满腔热忱》、水粉连环画《鲁迅在广州》入选全国美展;油画《大河上下》入选全国美展
    1978年,水粉连环画《鲁迅在广州》获广东省艺术作品优秀奖
    1979年,油画《让智慧发光》获全国美展三等奖;油画《让智慧发光》获全国科普展三等奖
    1981年,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与陈衍宁合作)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1982年,油画《永不休战》赴法国巴黎参加“春季沙龙”展出
    1984年,油画《孙中山先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
 1985年,油画《孙中山先生》赴苏联展出及参加“中国美术馆部分油画藏品陈列展”
 1986年,油画《孙中山先生》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美术三等奖;连环画《复仇》(与陈衍宁合作)获全国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
 1987年,荣获“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集体特别奖”(金牌奖)
 1997年,油画《永不休战》、《满腔热忱》、《孙中山先生》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2000年,油画《永不休战》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
 2001年,油画《永不休战》、《孙中山先生》、《满腔热忱》,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与陈衍宁合作)参加“中国美术馆藏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美术作品展”
 2002年,油画《思路》、《鸽鸣声声》等参加“历程--新中国一代美术家特展”;油画《壮心不已》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油画《让智慧发光》参加“人与人--广东美术馆中国现当代美术藏品专题展”
 2004年,油画《邓小平》参加“小平与深圳--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展”
 2006年,油画《永不休战》、宣传画《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合作)、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合作)被评为“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
 2009年,应邀创作澳门历史城区油画组画,参加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09中华颂》世界文化遗产油画风景系列作品展”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廖仲恺纪念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等

出版
 《广东画院画家作品系列•汤小铭》、《广东画院画家新作品系列•汤小铭》、《汤小铭•油画人体》、《汤小铭赏珍集》、《汤小铭书法》、《汤小铭水墨作品》


林永康

    1959年生于广东佛山,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曾任广东佛山画院院长、佛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广州画院副院长、1997年评为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跨世纪第一层次优秀人才”。

主要参展、获奖
    1992年,粉画《青春》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
    1993年,油画《杏姑》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1994年,油画《缫丝女》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广东省金奖、第五届广东鲁迅文艺奖、首届广东宣传文化精品奖;油画《嫂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小陶》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油画《嫂嫂》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油画《缫丝女》、《小陶》参加“现代中国美术国际巡回展”
    1995年,油画《战利品》获“正义·和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国际美展”铜奖
    1996年,油画《革命将领黄兴》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展”金奖;油画《小陶》等六幅作品参加“首届上海(美术)双年展”;油画《缫丝女》参加“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1997年,油画《主权是不能谈判的》获“中国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奖
    1999年,油画《自梳女》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广东省金奖;油画《邓小平会见埃亚内斯》获“中国艺术大展”优秀作品展;油画《嫂嫂》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油画《自梳女》参加“现代中国美术国际巡回展”
    2000年,油画《碧血巾帼--陈铁军和她的战友》获“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广东省金奖
    2001年,油画《黄兴头像》入选“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作品大展”;油画《老周》入选“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2年,油画《青春》入选“第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
    2003年,油画《小禾》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二等奖优秀作品奖
    2004年,油画《蒸汽时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5年,油画《曾经的风景》获“人与自然--第二届中国当代山水画·油画大展”油画佳作奖;油画《嫂嫂》参加“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油画《白墙》入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油画《青春》特邀参加“首届金陵百家展”
    2006年,油画《自梳女》获“广东美协五十年50经典奖”
    2007年,油画《婵子》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奖”;油画《于无声处听惊雷》特邀参加“第二届金陵百家展”;油画《背光的女子》等三幅作品参加“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
    2008年,油画《1992·邓小平在广东》评委特邀参加“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展”;组织策划“第三届广东省当代油画艺术展”;大型赈灾史诗油画《地恸·重生》(55×2.5米)主创人员之一
    2009年,油画《天窗下》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

出版
    《林永康油画集》、《当代中国风格--林永康油画集》、作品入编《中国美术60年》、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

收藏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博物院、广西美术馆以及日本、香港政府、澳门博物馆收藏。


李劲堃

    1958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南海。1982年毕业于肇庆师专艺术系油画专业,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执行主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政协委员。

主要参展、获奖
    1989年,作品《大漠之暮》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4年,作品《幻象》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学院一等奖
    1999年,作品《良宵》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2年,作品参加“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系列展览--广东当代名家十人优秀作品展”

出版
    《李劲堃近作集》


关伟

    1954年生,广东人。关山月先生助手、入室弟子。
    曾任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画院创作室副主任、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画院副院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参展、获奖
    1993年,作品《冷月无声》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
    1999年,作品《阳春》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1999年,作品《雨余山气欲吞湖》入选“当代青年书画展”优秀奖
    2003年,《黄河远上白云间》入选“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5年,作品《群山寂然》入选“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收藏
    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政协、中南海、中央统战部、广东省政协、广州市政协、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甘肃省美术馆、甘肃省博物馆、浙江蒲华美术馆

出版
    《关伟画集》等六种


宣新明

    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参展、获奖
    1990年,作品《静物》获“中国水彩画大展”金马奖
    1993年,作品《静物》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
    2000年,作品《窗前的阳光》入选“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2002年,作品《柴跺上的鱼干》获“中国名家水彩画邀请展”银奖
    2004年,作品《渔》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广东省美展”优秀奖 ;作品《阵阵海风》入选“庆祝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展” 
    2006年,作品《渔老大》入选“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作品《快乐的渔夫》获“广东省庆祝美协50周年美术大展”优秀奖;作品《阳光、沙滩、渔民》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红军长征70周年美展”优秀奖;作品《荒漠中的绿》入选“中国百年水彩画展”
    2007年,作品《望海》获“艺术中国全国画展”二等奖
    2008年,作品《渔老大》入选“金陵百家全国油画展”;作品《远眺》获“广东省美展”优秀奖;作品《守望》入选“广东第三届油画大展”;作品《阳光明媚的日子》获“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


黄唯理

    1961年生,广东惠阳人。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关山月艺术研究会理事、赖少其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参展、获奖
    1985年,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1986年,获“全国首届连环画评选”金环奖、获“广州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一等奖
    1989年,获《中国连环画报》十佳绘画奖
    1991年,入选“全国宣传画展”
    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广东省美展”铜奖
    1997年,获“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1998年,获“中国美术‘金彩奖’评选”优秀奖、入选“’98中国山水画展”、获“第一届广东省中国画展”铜奖
    1999年,获“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2000年,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1年,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
    2003年,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入选“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入选“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获“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获“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入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参加全国画派联展及研讨会
    2006年,获广东“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70周年美展”优秀奖(唯一奖项)、获“‘希望的田野--美术家眼中的广东农村’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唯一奖项)、入选广东美协成立50周年“星河特展”
    2007年,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入选“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展”
    2008年,入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收藏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齐鲁美术馆、广东画院、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郑板桥纪念馆、广东省委、广东省人大等

出版
    《黄唯理国画集》、《梦山笔谭--黄唯理美术文集》、《21世纪广东省中青年美术家国画丛书--黄唯理》、《“中国书道”黄唯理专辑》    


李东伟

    1961年生于广东汕头,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

主要参展、获奖
    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7年,“山水印象”展、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第十二届亚洲国际艺术展
    1998年,回首长安•首届现代水墨收藏邀请展、世纪之星•首届中国艺术双年展、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南方语境”展、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作品展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0年,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2001年,浦江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
    2002年,笔•意•墨•韵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3年,第二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第三届全国油画展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广州艺博院精品收藏展、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纵横中国--全国水墨邀请展、影响力--生于60年代优秀艺术家邀请展、水墨情怀•水墨艺术交流展、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5年,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5成都双年展、第二届广州三年展,获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2006年,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广东中青年名家邀请展、岭南风•水墨精品展。获广东省美协成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铜奖,国画《中国乡村》系列入选广东省美协成立50周年星河特展。获广州市文艺学术界联合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授予“城市美术学术奖” 
   2007年,获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参加第二届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
   2008年,获广州市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三等奖,参加广东省第五届中国画作品展览(特邀)


方向

    1967年生于广东汕头。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协理事、广东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青年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2006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授予“新世纪之星”称号。

主要参展、获奖
    上海美术双年展、百年中国画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深圳水墨双年展、新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等
    1993年,获“首届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1998年,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回展”金奖
    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金奖
    2004年,获“傅抱石奖•首届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评委个人提名奖
    2006年,获“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提名奖;获“广东美术大展”优秀奖;获“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70周年美术展”优秀奖;入选“广东美术50周年50经典作品”
    2008年,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9年,获“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银奖

收藏
    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外交部、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

出版
    《当代中国画家丛书•方向》、《当代中国山水画新篇章•方向卷》、《当代中国画精品集•方向》、《方向画集》、《当代中国艺术家画库•方向画集》、《大器丛书•方向卷》等十余种


黄国武

    1963年生于广东惠来,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创作室副主任、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主要参展、获奖
    1989年,作品《金龙宝地》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4年,作品《山高水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7年,作品《金贝园》入选“中国艺术大展”
    1998年,南方语境--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展
    1999年,进入都市--当代水墨实验展
    2000年,云路漫漫--当代中国艺术巡回展、第二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1年,1980--2001年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大展,作品《泳》获“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
    2002年,第三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3年,作品《天地人和》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4年,第四届国际水墨双年展,作品《太阳出来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6年,作品《水面》系列参加“首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作品《老乡》参加“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7年,作品《老铁》系列、《水面》系列及《焦点.混沌》系列参加“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2008年,作品《焦点.混沌--欢》等参加“当代.笔墨--2008当代中国人物画家提名展”;参加“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周正良

    1964年生于湖南。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工会主席。

主要参展、获奖
    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军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全国画院第三、四届优秀作品展,广东省第二、三、四届中国画展,广东美术大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广东美术作品展。
    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唯一奖项),“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唯一奖项),广东省第二、四届中国画展优秀奖,“广东省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

收藏
    解放军艺术学院、广东美术馆

出版
    《周正良艺术档案》、《乙酉•周正良水墨选》


崔跃

    1960年生于广州。毕业于西江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主要参展、获奖
    1994年,作品《阑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7年,作品《家》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优秀奖;作品《血腥的贸易--1850年被贩运的华工》获“中国艺术大展”铜奖
    1999年,作品《黑色的交易》入选“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
    2000年,作品《小碧》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铜奖
    2001年,作品《白兰鸽》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4年,作品《伫》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05年,作品《拉毛吉与珠玛》获“广东省第四届中国画展”铜奖
    2006年,作品《曙光在前》获“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7年,作品《卓玛吉与才让吉》获“第四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画院奖;作品《平江起义》获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铜奖

收藏
    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美术馆


刘穗艳

    女,1962年生于广州,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3年结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同等学历研究生,2006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
    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创作室主任助理,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组联部部长,广东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美协会员,亚细亚美术协会会员。

主要参展、获奖
    2000年,作品《平衡》入选“广东第一届当代油画展”
    2003年,作品《旋旋转》入选“广东第二届当代油画展”
    2004年,作品《青花•柚子》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5年,作品《迷人》入选“亚细亚现代艺术展”
    2006年,作品《红萍果》获“亚细亚现代艺术展”优秀奖;作品《绿林檎》入选“庆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年美术大展”;作品《静静物语》系列参加“1/2空间•意境油画展”;作品《景物》入选“2006广州美术大展”
    2007年,作品《逆光》获“亚细亚现代艺术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静静物语--西柠》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作品《静静物语--火龙果》入选“广东省第三届油画大展”

收藏
    日本东京亚细亚现代美术馆


陈映欣

    1963年生于广东汕头,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广东画院》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赖少其艺术研究中心理事、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

主要参展、获奖
    1988年,作品《绿的召唤》入选“绿化广东画展”
    1989年,作品《田园秋光》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1年,广东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展
    1993年,作品《紫气东来》获“首届全国山水画展”铜奖
    1994年,作品《紫气东来》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山水画展”
    1998年,作品《莲峰九叠》获“广东省首届中国画展”铜奖
    1999年,作品《归去来兮》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第一抹阳光》获“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2001年,第十六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庆祝建党8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2年,第十七届亚洲国际艺术展、现象•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展
    2003年,中、日、韩美术交流展,影响力--广东中青年名家邀请展
    2004年,作品《远方的金色》获“庆祝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展”优秀奖
    2005年,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6年,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2006年全国中国画展、广东美术大展、广东省庆祝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展、广东美协50周年系列活动--星河特展、第一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作品《金色田园》获“希望的田野--美术家眼中的广东农村”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
    2007年,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东方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南方印象--2007中国山水画展、两岸三地岭南画派邀请展
    2008年,广东省第五届中国画展、广东中青年山水画家邀请展,作品《大地鎏金》获“纪念中国开放改革3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唯一奖项)
    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收藏
    广东美术馆、广东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出版
    《三房一厅艺术空间•陈映欣》、《林雨荷韵•陈映欣水墨作品集》、《四合•李东伟、陈映欣、黄国武、方向》、《艺术家工作室•陈映欣》


颜苏平

    1960年生于广东汕头。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主要参展、获奖
    2004年,作品《男人•女人》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入选“今日中国”韩国展、获“广东美协50周年经典作品”提名奖作品《红床单》入选“第二届‘李剑晨’全国水彩双年展”
    2005年,作品《行走》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2007年,作品《男人体》入选“第四届广东省水彩粉画展”;作品《站立的女人体》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获第七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油画奖三等奖
    2008年,作品《香姐》入选“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作品《刻录》组画入选“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水彩作品展”;作品《春天的故事》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小香》入选“第二届‘时代精神’全国油画作品展”;作品《女人体》入选“广东第三届当代油画艺术展”;作品《桃》入选“‘数风流人物’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作品《阿婆》入选“第三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人物画作品展”


孙洪敏

    女,1961年生,吉林人。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结业。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参展、获奖
    2000年,作品《寂静街道》入选“广东当代油画大展”
    2001年,作品《共同世界》入选“中国油画大展”
    2002年,作品八件参加“广东八女子油画展” ;作品《少女》获“中国首届粉画展”银奖
    2003年,作品《青春期》获“第二届广东油画艺术大展”铜奖,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入选“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
    2004年,作品《女孩•女孩》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2005年,作品《憩》入选“广东省体育美展”;作品《女孩》获“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油画作品奖
    2006年,作品《女孩•女孩》荣获“第五届广州文艺奖”一等奖;作品《青春期II》入选“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 ;作品《艰苦岁月•灯》获“广东省庆祝建党8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作品《舞者》入选“北京国际投资与收藏博览会”;作品《发呆》系列参加庆祝“广东美协50周年系列活动之星河特展”;作品《雨丝》获“广州美术大展”铜奖;作品《妞•妞》获“中国岭南油画•2006当代精品邀请展”优秀奖;作品《女孩•女孩》获“广东美协50年经典作品提名奖”
    2007年,作品《小丹》获“时代精神--全国人物、肖像油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女孩日记》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女孩日记II》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08年度“肖淑芳艺术奖”提名

收藏
    中国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东画院签约画家
       

       

      

       

       

       

       

       

   


广东画院第二届青年画院画家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