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相看两不厌 笔下树万千:梁世雄绘画60年作品展《南方日报》

录入时间: 2009-09-10

    前天,广州美术学院原国画系主任梁世雄大型个展“梁世雄绘画60年”在广东美术馆展出,120余幅水墨大画,占据了广东美术馆的四大展厅。
    在国画界,现年76岁的梁世雄有两重身份:身为岭南画派前辈关山月、黎雄才的弟子,传承了岭南画派、黎家山水的衣钵;他还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的女婿,数十年勤攻书法。得益于此二者,梁世雄水墨画与书法都日臻纯青之境。
    此次展览堪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梁世雄毕生艺术追求最系统的一次展示。策展人陈侗认为,这次展览并不只是一个成名艺术家的成就展,还呈现了一个画家在60年艺术生涯里的起伏、实验的过程。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位画家。

一生痴迷画树:“比岭南画派前辈画得更广”
    步入展厅,梁世雄所画的一棵棵古榕、红杨、古松、胡杨盘根错节、遒劲有力,选择“树”为造型意向,是梁世雄对国画的一种精神追求。
    “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所以,我画树比山多,为的就是表现那种生命意志。”几十年来,梁世雄走遍大江南北,没有放过途中的大树,从南方的巨榕、红棉,北京的古柏,到南岳、黄山和泰山的松树,都成为他画面的主题。“这些树顶天立地,人站在前面顿时显得渺小,我追求的就是那种生命意志。”
    1965年,全国一共选派了4位画家入藏,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绘画,其中就有梁世雄,在西藏整整生活了4个月,然后又在北京创作了半年,创作出了1米多高的大画《雪山雄鹰》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西藏厅内。“我画了驻扎在海拔2000多米高山上的边防民兵,背景是一排排高高的雪松,当时华君武指导了这幅画。”
    颇为巧合的是,2003年梁世雄第一次到台湾创作,也画了参天古树。“当年我辅导一个台湾的研究生,他毕业创作画神木,我没有去过,很难辅导,后来去了阿里山,觉得神木生命力特别顽强,特别是一棵古树叫三代木,锯掉之后还不断生长,我到台湾的第一幅画就画了这棵三代木。”
    “我觉得山水画家都是画山,在树的方面很少下功夫。山石都不是活的东西,而树的生命力很强。”所有树木中,梁世雄最受关注的要数近年来去西北胡杨林画的一批作品,那些挺拔上千年的胡杨树,脱离了岭南画派细腻具象的表现手法,采用大写意手法,犹如筋道雄浑的肢体,蜿蜒盘旋着向天际伸展。
    “几年前,我第一次到甘肃见到了胡杨林,很受震撼,它们生长的土地非常干燥,脚踩上去都吱吱作响,但胡杨树就是靠每年夏天雪山融水活下来,千年不死,千年不朽。”梁世雄说,他一直记得一位作家的话“如果周围没有值得尊敬的人时,就不妨面对大树。”

瀑布云烟见长:“现代国画家写生能力倒退”
    1953年,梁世雄进入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深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到关山月、黎雄才耳濡目染。梁世雄说,关、黎也一直主张后辈超越自己,吸收各派大家所长,为自己所用。“岭南画派画家关、黎二老,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勤奋。”梁世雄回忆说,当年和年过七旬的黎雄才一起去井冈山写生,突然天降大雨,黎雄才一个人打着伞在雨里写生。“他若无其事、风雨无动,站在雨里整整一个钟头写生。”在黎雄才的影响下,梁世雄一直坚持写生,“山水画家一定要以大自然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
    “现在的画家出行都携带相机,将美景拍摄下来回家创作,犹如走马观花,等于荒废了写生。”梁世雄说,画家在现场的写生,与画照片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整个生活现场里写生,是一种生动和有灵感的创作。”
    或者得益于此,梁世雄笔下的瀑布和云烟如有一股流动之气蒸腾出纸面。“这不是靠画照片一笔一笔就能画出来的,必须依靠现场那种激情,敏锐地把流动之感捕捉到静止的画面里。”
    1988年,梁世雄在香港举办画展,家居香港的“岭南派”大师赵少昂说,梁世雄画的瀑布很生动,就像听到了哗啦啦的流水声。

◎相关

岳父容庚点拨书法
    梁世雄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的女婿。“容庚生前与我非常投缘,因为他所有子女中只有我一人搞绘画,我们经常一起谈艺术。”梁世雄回忆说,容庚非常严厉,第一次把作品交给容庚看,容庚就当面批评他,“字写得不行,无法自题款式”。
    梁世雄回忆说,容庚非常推崇高剑父的书法,高剑父生前曾经赠给容庚一幅字,容庚在上面题写了对高剑父书法的评价,“一空临仿,斜风骤雨,识者极少”,意思是书法不拘一格、独成一体,容庚将这幅字转赠给梁世雄,对他予以勉励。
    “国画的笔墨与书法同源,山水画中树木山石流水的疏密、韵律、变化,都要靠笔墨线条的变幻去体现,这与书法是息息相通的。”梁世雄说,自己多年来一直苦练书法,“题款在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追求达到与山水交映的情景,书法加强了我山水画中的节奏感和美感”。


本报记者 李培
2009年9月10日 版B03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