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阮义忠:《八尺门·摄影·我》(阮义忠)

录入时间: 2009-08-11

    想起来像一场噩梦,也庆幸自己能够醒了过来。
    四年前我由杂志社的摄影编辑转入电视制作。起先所有的心力都耗在节目内容的策划及事务性的协调上,后来因为部份同仁的离去,不得不自己投入影片的剪辑与配乐的实际作业里,最后连剧本都得自己执笔。整整有两年之久我根本就没心情拍照。
    这段期间我的相机越换越好,冲放照片也从最早的楼梯下的克难空间,改在近七平大的豪华暗房里作业,然而工具上的改善非但没有挽回往日摄影的信心,却更加令我感到空虚,因为我对观景窗中所看到的景象一日比一日冷感。往日一天要拍掉好几卷底片,而这时一卷底片往往在相机里搁上数个月,直到冲洗出来时才发现已经受潮、发霉、变质。
    我很难形容那阵子的心情,只是觉得虚弱、焦虑、无奈,唯一令自己觉得安慰的是:电视节目越做越来劲,效率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也知道,这方面的成功只能短暂麻醉一下摄影离我远去的恐惧。每当我看到被贮放在除湿箱里的相机,或走入有自动灯光控制的暗房时,心头就一阵阵的绞痛。
    当我极度苦闷时,经常反刍着以前的摄影经验来聊以自慰,在杂志任职的期间,摄影不但是我的工作,也是兴趣,更是一种生活。每天走在路上,周遭的人事物对于我来说都是活生生的一出戏,只要定神下来就能愉愉快快的欣赏,并且将之兴兴奋奋的记录下来。
    摄影是一项非要介入别人生活不可的行为,一个人在开心笑着或悲伤哭着或者其它什么的,都是极为个人的隐私,而拍摄这些画面在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揭发别人的隐私。
    另一方面摄影也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行为,他掠夺别人的影像来构成自己的艺术表现。
    同时,摄影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个不折不扣的导演,他对眼前的现实景象有一种期许,总是在意识形态上希望迎面而来的人,能走入理想的位置,而和背景达到一种呼应的关系,透露出更多的内涵来。如果对方没有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入,摄影者就会迫不及待的调整自己的角度,甚至紧跟着追击,好让观景框取“希望的时空”。事实上,摄影家是个让对象踏入陷阱的导演。或者说是个狩猎者吧!
    正由于这么复杂的因素,使摄影家和被拍摄的对象,处在一个十分奇特的关系中,有时比骨肉还亲,有时却比仇人还敌。不管怎样,我曾经深深的浸没在这种关系中,而大半都觉得和被我拍的人很是亲近。让我觉得生命是如此的可贵,生活是如此的丰富。
    每次的反刍我会高兴几个时辰,然而却难过几天,因为我一日日的失去生活里最甜美的东西,而一日日的觉得无力。
    两年多前的一个电视节目录制作业中,偶然发现了基隆市和平岛附近的八尺门,那时我像找到救星般,因为从观景窗看到的东西竟然是温暖而不再是冷冰冰的。我知道只要我持之以恒的拍摄这里,就能重拾以往生活里的可贵与丰富。就这样,我前后造访过这个小聚落不下20回。起先还要强迫自己尽量在百忙中抽空前去,哪怕是散心也好,后来从自己冲洗出来的一卷底片上,我看到我逐渐的恢复了一些元气--照相机与我与对象之间的元气。
    我一直本着十分自私的心态来拍八尺门,只希望能借这次的摄影计划,以寻求精神苦闷的解脱和艺术表现的突破。并没有特意要为八尺门村民的处境做任何方式的报道,来唤起别人的关注与同情。不过影像记录的是活生生的脸孔,明明白白的背景,他们的工作、游戏、欢乐、忧伤还是在我的构图安排,与快门机会的选择中释放出来,而且成为这些照片的最主要内容。
    22年前,这个原本荒芜的小山坳,陆续聚居了一些由台东、花莲迁来的阿美族山胞,因为这里比故乡容易赚钱养家,他们清一色都受雇于船东,在远洋与近海处捕鱼。后来这批移民陆续将家里父母妻小接来,并且也吸引了一些邻居,八尺门就慢慢形成了一个都市山胞的新聚落。11年前阿美族人第二次大批进驻,终于变成今天200多户人家的局面。
    然而他们兴建家园的过程可是历尽沧桑,由于是国有土地,所有地面建筑都是违章,曾经数度遭到拆除的命运,而八尺门的村民就在这种屡拆屡建的情形下,将整个山凹塞满水泄不通的简陋木板屋子。获得电力供应约摸是在七八年前,而饮水问题仍未有妥善的解决,一直是由外村接管引入,而始终没有纳入基隆市的自来水系统。
    八尺门的山胞不因都市影响而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性,对待任何陌生外客都极尽坦诚的接纳,不存任何戒心。男人出海捕鱼返家的短暂假期,阵日酗酒;小孩成群的朝相机镜头拥上;妇人们偶尔替手工艺品在家里做代工;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在中午开播前老早就开着等待……他们的生活内容和他们的环境都有股忧郁的气息,随着四处乱积的垃圾臭味漂浮。
    奇特的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们的脸孔比都市人要健康充实很多。好像是极不容易遭受到挫折一样。我到这里,不但寻回了自己和摄影和对象最亲密的关系,也学到了一件事情--不论在什么困苦的环境下,会击垮我们的不是外力,而是自己。


阮义忠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