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山水 百年俨少(新闻通稿)
录入时间: 2009-04-16
纪念陆俨少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陆俨少百年展·广东站开幕式暨《陆俨少全集》广东赠书仪式”
今年是已故国画大师陆俨少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艺术大师,展示大师的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陆俨少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于2008年历经上海(6月26日)、南京(7月10日)、北京(10月31日)三地巡回展览,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陆俨少全集》首发式后,2009年4月23日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陆俨少百年展·广东站开幕式暨《陆俨少全集》广东赠书仪式”。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为浙江省文联、上海嘉定区人民政府、广东省美协、广东省美术馆、广东画院、浙江画院。
协办单位:陆俨少艺术院、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本次活动于2009年4月23日上午十时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开幕式。上午十一时邀请广东省的著名美术理论家,举办陆俨少学术座谈会。下午三时在广东美术馆举办陆俨少艺术讲座和陆俨少作品鉴赏活动。
此次广东站的活动,特意精选展出了陆俨少50-60年代、70年代、80-9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的150幅左右精品力作。全面地展示国画大师陆俨少一生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风貌。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名砥,字宛若,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历任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他平生注重修养,甘于淡泊,不慕名利,敢于直言,遭遇多次不公待遇,经历坎坷。无论他在颠沛流离还是蒙受冤屈的岁月,为艺术“殉道丹青”的精神和“四三三”的治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他以扎实的功力、深厚的学养、创新的精神,融汇变通,创造出为世人所称道的“陆家山水”,与李可染并称为“北李南陆”,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最高成就。
陆俨少自幼好艺,初学画始于《芥子园画谱》。后经前清翰林王同愈介绍,师从海派名家冯超然,初学“四王”,上接宋元,继而深入自然。他深入传统笔墨精华然后变法,形成自己的突出风格,其作品格调脱俗,蔚然大家。在陆俨少早期的山水画中,既有“四王”的功底,又具宋元各家的韵味。60年代中期,他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尝试,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陆俨少打破了一般人作画“由大到小”,先画好大轮廓,然后逐步勾勒、皴点的绘画顺序,他在《自叙》中说过:我一反此法,而是由小到大,笔笔生发,初无定稿,积小而成大面。”他的这种画法注重“取势”,由取势而得笔,胸“无”成竹,步步为营,避免千篇一律,章法灵动而出奇制胜。此外,陆俨少作品还吸收了历代山水画家的技法,南北宗派兼容,学古又不拘泥于古,以“推陈创异,化古为新”的艺术主张以及独创的“勾云”、“留白”和“墨块”的技法,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对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陆俨少一生的艺术成就,除却艺术本体创作上的贡献外,还在于他生前通过教学实践,将自身的创作体悟很好地传授给了学生。在长期教学生涯中,他的绘画理念与技法,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优秀的中国画创作人才,为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人品、画品、学品,已经成为中国画后学的精神摇篮,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精神财富。重新思索回顾陆俨少的艺术历程、教学思想及创作理念,不仅是对整个20世纪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传统的梳理与回望,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更是具有极为可贵的借鉴意义。
此前对陆俨少绘画成就的认定和评价,业界已有共识。而对于陆俨少的书法,却一直未有明确定论。对陆俨少书法成就的认识,多局限在江南一带。浙江画院院长孙永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陆俨少身为“画人”,在中国画领域的贡献,让后人忽视了对其书法成就的认知;另一方面陆俨少的作品收藏主要集中江、浙、沪一带,相比较而言,北方地区陆俨少的藏品并不多,而其中书法更少。此次陆俨少书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中展示,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欣赏陆俨少书法成就的机会,无疑也将影响到外界对陆俨少的艺术成就的全新判定。
本次百年陆俨少系列纪念活动,提供了一次珍赏国画大师艺术成就的机。《陆俨少全集》编辑出版更是本次百年陆俨少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意义。为了将《陆俨少全集》编辑成为我国最系统、全面、深入介绍和研究陆俨少艺术成就的精品丛书,浙江画院自2004年以来就启动征稿、编辑工作。在5年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南京、上海、广东、浙江、香港、台湾,与美国、新加坡等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管理局、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上海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术学院、陆俨少艺术院、南京长风堂博物馆等单位,也为作品的征集提供了方便。《陆俨少全集》一套六册精装,书画图稿约1500余幅,50余万字,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中前四册以画作为主,第五册以书法为主,第六册将以集中介绍陆俨少年表、画论等文字为主。作品以创作年代为序编排,无年款的作品按风格相应穿插在各个时期中,同时期作品的前后编排次序,根据需要有所调整。而全集收录的1500余幅书画作品,则精选于全国私人藏家、部分博物馆、艺术馆、高等艺术院校和国家公共会馆所收藏近万余件陆俨少书画作品。
在相关中国画展览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今天,到底怎样的展览才是能给观看者以心灵和视觉冲击,且又称得上学术含量高?近些年来,事关纪念潘天寿、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何海霞、吴作人等20世纪中国画大师百年诞辰的展览活动,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展览,集中体现了20世纪急剧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家对中国画传统的思考和锐意变革的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美学理念、艺术思想,并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画的发展进程。当前的中国画创作、教学、研究普遍呈现出的向传统本位回归倾向,与他们的艺术实践密切相关。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对20世纪中国画的演进,对今天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纪念艺术大师的百年诞辰活动,进一步引导我们向传统回望,重温那些温润厚重的中国画本体精神。
站在这样的角度,此次纪念国画大师陆俨少百年诞辰系列活动览即是对20世纪初中国画大师艺术个案的再次梳理与研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近代中国画坛的面貌,将有助于人们从一个特殊的层面认识艺术与人的关系,透视艺术演绎变革及其价值实现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而具有美术史层面的意义。
本次活动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出版界、文化界和公众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也希望活动在广东取得圆满成功。
广东美术馆
2009年4月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9月11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