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情之花,心之作(骆飞)

录入时间: 2008-12-24

    在广东省第六届摄影理论研讨会期间,胡培烈找到我,认真地说:“我最近想出个集子,是近年拍摄的花卉,你抽空看一看,批评批评。”他是我的老友,也是兄长,我没有肯定作答,一是近来较忙,二是怕说不好。
    从广东回到北京,我竟收到了他寄来的刻着他作品的光盘。阅读一幅幅作品,仿佛又走进他挚情创造的另一片艺术世界。培烈兄是摄影界的老资格。他曾任广东摄影家协会主席,带领广东影友改革创新,张开理论和实践的双翼,在全国一路领先。卸下主席的重任,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这批作品便是他的“情之花”、“心之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作为一种文化,已越来越深入人心。除了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拿着相机从事摄影报道外,还有一大批职业、非职业摄影师在用手中的相机进行生活的记录乃至艺术的创造。甚至摄影也成为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元素之一。于是,我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看到了摄影的神奇和魅力。培烈兄的新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事摄影工作多年的著名摄影家用另一种心情为我们展现的摄影新景象。
    有位大报的老总曾这样说,拍摄的理由比拍摄更重要。培烈把镜头对准花草树木,有什么理由吗?仔细阅读,静心品评,我们发现,作者不是随意为之,玩光弄影,而是别有用心,颇有深意。花卉摄影很重拍摄技巧,但更重情感寄托。如果离开了真情实感,便成了“无病呻吟”或“为赋新诗强说愁”了。大诗人李白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有情有意的诗人眼里,花鸟是有生命的,是可以沟通心灵的。在摄影家胡培烈的镜下,花卉草木更是情感勃发,萌动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你看那片蝴蝶兰,活脱脱一幅蝴蝶嬉戏图:蝴蝶飞飞、亦动亦静、吵闹枝头、有声有色。三月桃花,或嫩绿、或鹅黄、或粉红、或浅白、色彩变幻,争奇斗艳。向日葵扭动身姿,洒金泻情;白桦树立于旷野,斗风迎雪。更有梅花、英雄花,如洁雪,似火焰,傲骨柔情,独显尊严!还有那些荷花,真是风情万种。摄影家在拍摄这批荷花作品时巧妙地运用荷梗、荷叶来衬托荷花,体现了线条变化的灵动、画面平衡的宁静和动静结合的如诉如吟;加上雨滴、光斑、露珠、蜻蜓等渲染,荷之情四溢,荷之意尽吐!胡培烈这些作品,讲构图、讲用光、讲线条、讲影调,然而都是手段,目的是完成对美的吟唱。在这些作品中,摄影家家移情入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在我们面前展现了色彩缤纷、气象万千的情感世界。或在澄静明快的画面中折射平和,或在热烈喧闹的氛围里挥洒多情,或在柔美朦胧的意境下流露梦幻和甜蜜,或在神秘的光影间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总之,在看似花花草草的世界里,我们赏心悦目,我们怡然怅然,我们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也触摸到了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特殊胸襟和别样情怀。所以我们还是要说,花也好,草也罢,一旦它成为有意义的符号,变为构成艺术的某种元素,它就不再是花草而已!当一幅作品在浮动的光影之中传递着情感,诉说着心绪,或表达了思想,创造了意境,它同时也就突破了自身的束缚而具备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张力。

    是为序。


    骆飞: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第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获得者
    2008年7月3日于北京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