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寓”第三期
展览名称:“青年公寓”第三期
主办:广东美术馆
展期:2009年9月5日—9月20日
展厅:7号厅
确切地说,“青年公寓”不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在不断产生变化的现象。
第一期“青年公寓”是作为“亚洲艺术大展”的外围展切入到现实中的,作为一个已经产生的现实,是综合条件的产物,而这一命题,则是来自于我对广东青年艺术现状的一种个人选择和把握。通过第一期、第二期展览策划的经验积累,我逐步明确这个展览和当下文化语境、城市情景之间的内在联系。策展中我借鉴了一种“模块拼组”的方式,这种方式有点像是建筑工地里那种流动板房一样,可以随机拆徙和组装。从参展艺术家的挑选和展览场地的变化都体现出一种迁变中的动感,变化给予每一期的“青年公寓”展览注入活力和新鲜感,同时也规定了“青年公寓”在特定条件下的自我解释能力。寻找这种不断变化的解释能力也正是策展工作的内在目标。
在顺德大良礼堂举办的第二期“青年公寓”的文献中我点明“青年公寓”展是可以被不断角色化的,这种被角色化的过程其实也包含了“青年公寓”展在解决、处理现实问题时体现出很好的应变能力和针对性。在某种特定的资源组合下,“青年公寓”展或许会具备某种商业操作的特点,这种嫌疑对于“青年公寓”展来说是必须正视的,没有必要去遮遮掩掩地回避。对于批评和提问,可以反诘,并提醒提问者,对于问题的设定必须回到问题产生的原点,而不是一种断章取义式的讨伐,我们回到问题的根部的时候可以发现其中一个最为粗糙的提问--谁给与了“青年公寓”展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青年公寓”展的产生一开始就不具备什么更为有利的条件。这是一个有些吊诡的问题,但也真实地说明了“青年公寓”展在实施每一项计划时所要去面对复杂问题的艰难情态。当然,这是挑战也是吸引力。
“青年公寓”展和我的个人写作构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一种持续性的追踪写作。现实中每种突发性情节的出现,每个艺术家生活情景细节的闪回和切换,使写作本身具有了小说的特质,细节赋予了“青年公寓”写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展览本身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的产生,如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也许会发现“青年公寓”展是一个生命体,它必须面对出生、成长和衰老。
本次展览展出30件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