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树·生命·年轮--陈永锵主题国画创作展(新闻稿)

录入时间: 2008-05-31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美术馆主办,岭南画派纪念馆承办的“树·生命·年轮”--陈永锵主题国画创作展于2008年6月1日至6月15日在广东美术馆3、4、5号厅展出。
    陈永锵,广东南海西樵人,1948年生于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自2005年至2007年期间,历时3年,陈永锵创作了近百幅以“树”为题材的巨幅中国画,并于2008年6月1日至15日,将这六十棵巨“树”(240×120CM)搬进广东美术馆并特意赋诗一首,举办名为“树·生命·年轮”的大型专题画展,旨在表现作者对树人格化“理念”和“精神” 的褒扬。时年六十的陈永锵先生希望能籍“树”的主题,倡导“自强不息,抱一守真”的乐观向上精神,更作为向培养和造就他艺术成就的社会和政府一次必要而郑重的汇报。
    陈永锵的机智、聪慧、率直、爽快与他的人生经历、生存追求,使他拥有一个庞大而多面的生命世界。他一方面追求着敢做敢为、认准就干的为人方式,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之他想得很多,也参与并做了很多很多;另一方面他又对艺术有一种一往情深、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因此他在将艺术理解为生命的一部份的同时,又将艺术的表现直逼于生命的全部涵义,以极大的生命热情来创造他的艺术。在他的作品中,陈永锵一次次地流露出对强大而无法抗拒的生命的赞美,他企图以他的艺术直逼生命的本体,体现生命的丰富过程和内涵,这就构成他艺术的突出特点:“交响乐式的热情和丰富”和“永远是生命的主题和生命的宇宙意识”。
    基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发,陈永锵创造并运用了一系列相应的艺术语言,在题材内容和笔墨语言上,他更倾向于复调式的处理方式,由多声部的冲突、辅助、协调、互补以达到对一个宏大主题的表达。在笔墨方面,他既讲究传统用笔用墨追求的韵味气息,又着意于将那笔笔墨墨看成一个个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音符,像作曲一样,将这些音符复调式地组合,纵横、交叉、点线、浓淡、焦湿、黑白,繁复地一次次对位和错位。对于陈永锵来说,生命是具体而丰富的,他选择了这种“交响乐”式的风格手法,去表现生命那充满交响乐式的热情、能量和丰富性。
     生命既是植于泥土之中的实在存在,又是一组由抽象的意义符号组成的密码,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当陈永锵将生命的热情融汇在他的一幅幅画面时,他追求的不只是朴素的泥土味,更将那充满幻想和追问的眼光投向无限的远方,那苍苍茫茫的地平线,那天地交接的幽深处。在那结实的大地和虚幻的天空之间,流动着一种氤氲的生命之气,体现着画家那种恢宏的宇宙意识。

广东美术馆
2008年5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