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归侨荣光--画家汤由础及其艺术(罗宗海)

录入时间: 2008-05-21

    汤由础同志是位在苦难中成长,热爱祖国、忠于党的文艺事业、自学成材、老实朴素的归侨画家。他画油画、粉画,刻了许多石膏版画,特别喜爱水彩艺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彩画尚处在发育阶段他大量水彩画的发表、展出、扩散,在广东影响着许多青年,那透明美丽的色彩和岭南山川、农田、海边渔港的浓烈生活气息,引起美术界的广泛注意,是推动水彩艺术加快普及的少数画家之一。正当他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断深入生活,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时,“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剥夺了他从艺的生涯,在“五·七干校”带病劳动,还未到花甲之年竟不幸辞世。
    汤由础1912年8月出生在广东新会古井农村的贫农家庭,五岁父母相继去世,在祖母艰难抚养下读了四年小学,祖母去世他随之失学。十三岁在乡下一家麻布土作坊当学徒;1926年伯父送他到广州花地公立孤儿教育院藤工科学编织手艺。翌年,孤儿院将他推荐给新加坡侨商办的“五彩石印刷厂”当徒工,学的是绘制商标广告,他很快上手,满师后专门做商标广告设计。近十年的磨炼,他艺事大进,1945年8月工厂倒闭,即转受雇于新加坡海峡广告公司,除商标广告设计外,还兼营美术用品,他还自绘油画出售。1948年他把创作的“马来风光”油画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册,获得好评。老汤很关心国内解放战争的形势。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极大地鼓舞了流落海外的华侨。汤由础不顾国民党特务的威胁,毅然于1950年6月携带妻儿回国,翻开人生新的一页。
    汤由础同志回到广州,由当时文化部门领导丁波同志介绍,参加华南文工团美工队工作,接着参加筹办南方艺术服务社(后改名为广州人民美术社),这是个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用品营销的艺术团队,不少著名美术家都曾在此单位工作过。进入五十年代,刚诞生的共和国在贫穷落后基础上百废待兴,资本主义世界在美国带领下对我层层围堵,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城市的工商业改造和沿海城市抗击来自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的轰炸和特务的破坏。文艺家们响应政府号召,下厂下乡,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老汤也打起被包,到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描绘他们为改变贫穷组织合作社,努力增产保家卫国的情怀。他的足迹,遍布广州郊区,粤北山区,番禺、顺德、中山,除了创作宣传画、连环画、版画、年画,还画了油画《绣红旗》、粉笔画《农民读报》等优秀作品。《农民读报》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不但是题材新颖,反映当时农民渴望文化,关心国家大事的新事物,还塑造了敦厚朴实而又富有个性的农民形象,是件富有时代感的浑厚的难得作品。1955年5月,老汤参加了广州苏联展览馆造型艺术馆的筹备工作,并有机会直接揣摩苏联绘画原作,开阔眼界,收获颇丰。1956年3月,他调到刚成立的中国美协广州分会,任副秘书长和会员工作部主任,工作更忙,但创作热情更高。他到中山县沙荫拖拉机站体验生活,创作了版画《准备出发》和水彩画《新农村》、《水上人家》等。1957年参加建军30周年军史画创作,所绘反映广州起义场景的油画《把武器交给群众》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58年以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席卷全国,文艺家被更频繁要求下厂下乡,有的下放基层工作,汤由础工作更忙,经常在农村一边参加劳动,一边配合当地中心工作搞宣传,画壁画。他到粤西合浦地区地角渔业社,创作了版画《扬帆出海》之后作品被送苏联参展,并于1959年刊于苏联《造型艺术》杂志封面。1959年他被评为广东省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被毛泽东主席接见。随后为欧阳山长篇小说《三家巷》和《苦斗》作插图。六十年代初,几年时间,他在江门、新会、恩平、赤坎、长沙、台城、肇庆的怀集、广宁、灵山等地体验生活,画了大批作品。1964年到阳江织  公社参加“四清”工作队,1965年带省美协作品参加中南五省美展,随后又负责该展到广州展出。1966年初又再次到电白博贺林业大队体验生活,准备创作,但是“文化大革命”残酷地剥夺了他创作权利。
    上述的经历,说明由础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忠诚于党的文艺事业的高尚品质,对于一位归侨画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老汤在这特定的时代的作品,可能有的不够完整,有的缺乏深度,对此我们怎能苛求?!他艺术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最可贵宝遗产。
    我很敬佩由础同志在水彩画艺术实践和追求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五十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前,这十七年里,他画水彩少说也近千幅,有速写,有创作,有人物,有山水农田,渔区海景,他以满腔激情观察这百废待兴的国度和乡土,以写生记录着社会变革的印记。比如,他以铅笔淡彩色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肃穆和明丽,以浓郁的笔调画出了《广州荔枝湾之夏》,用硬朗笔触画下《一桥飞架》(这是广州横跨珠江的第一铁路大桥),他把这个看作广州社会主义建设的象征;他反复画广州德泥路(今天的广州东风西路)修筑路基的作业《急修》、《准备出动》,树荫下压路机的侧影和烟雾,衬出路旁摇曳的榕树令人倍感亲切。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那时国家还穷,没有更多资金搞基础建设,东南沿海还要提防来自台湾国民党的空袭和骚扰,因而不大的建设就令人感到莫大的鼓舞。由础同志在乡下,一样用他的作品告诉人们农村社会的进步。在灵山,他画下的《一弯绿水映秀色》、《开渠工地》,把山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显示出来;《开渠工地》大片暖色把挖山开渠的气氛渲染得很好,用笔洒脱,笔随形移,简略的重复把渠道山势描绘得很到位;人群的浓重色点和远山的长冷衬得自然又恰到好处,在粤西,在珠三角,我们看到渔港、海滩、船帆、林带,各各显露自己特色,透明美妙的色彩和水份运用,令人神往。岭南乡镇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积淀景观,老汤笔下的《乡侨》、《开平碉楼》、《风雨街景》、《赤坎镇》、《惠州西湖“红棉水榭”》,用或饱满,或疏朗的构图和不同笔触不同水色表现了各自的神韵,作品导引着我们对前人智慧和历史的思索。
    由础同志是个老实人,他以传统的西方水彩技法画他的老实画,不夸张,不张扬,平心静气,沉着勤奋。胡一川同志曾对他说:老汤呀,你画画就不要太老实了。老汤点头笑笑,没说什么。而今,他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他的艺术依然恬静而又闪烁美的活力。他在广东水彩艺术史上承先启后,推动普及的功绩我们永不淡忘,他的人格魅力永在!汤由础艺术常驻人间!

罗宗海
2008年3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