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怀自述
录入时间: 2008-04-23
陈锦怀,曾用笔名海文。中共党员。1932年生于广东省澄海县隆都镇前美乡的农民家庭。1953年毕业于广东省韩山师范美术专师。在职40年间先后曾任职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学校,海丰县红草中学,海丰县文教科、文教局、文化馆,汕头市教育局。
解放前,我的家庭所在地属饶平县。政府腐败,官员无能,家乡沦陷,民不聊生。由于贫困和饥荒,读小学时,我几度停学。1947年小学毕业,几经努力,报考澄海苏北中学获正取,又因通货膨胀,经济困难而失学。回乡后,坚持在劳动中自学,在暗淡的煤油灯下苦读。1949年,家乡解放,深受鼓舞,奋发读书。1951年以相当初中毕业文化程度报考广东省韩山师范学校,以优良的成绩获得正取,实现升学梦想,领取人民助学金,完成了师范学业,满足了对知识的渴求。
1953年夏,我从广东省韩山师范毕业后,由当时粤东行署派往海丰县,起初在县城学校任教。1956年冬起,调海丰县文教科从事教育教学业务。在无产阶级专政、“以阶级斗争为纲”、“抓纲治国”的政纲下,机关工作除了做好本职业务外,经常得参加政治运动。在机关中经历“肃反审干”、“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五七干校”等等运动和学习。1969年1月在干部下放劳动中下放到海丰县圆墩干校劳动。
1970年,借调海丰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参加县“阶级斗争展览”,县、地区和省农业学大寨展览筹展工作。继而正式调入专事文化宣传工作,离开了教育线。
此后,随着体制改革,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改名为“海丰县体育文化站”、“海丰县文化图书站”、“海丰县文化站”、“海丰县文化馆”等。在文化宣传线,干过群众文化、展览美工、模型制作、美术辅导、解剖制作、摄影宣传,哪里需要就往那里,成为一名“万金油”干部,也由此正式与摄影结缘,发表摄影处女作。在文化线开始搞摄影,都是“土法上马”,环境差,设备简陋,冲洗设备也以自制为主。但工作热情却很高,常常工作至深夜,苦苦追求,毫不气馁。
在文化宣传线,积极主动参加汕头地区摄影学习班,参加地区组织的摄影创作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曾参加广东省首届彩色摄影培训班的学习;参加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组织赴海丰四个航次的航拍;参加广东省赴北京农业学大寨的筹展工作。从1970年至1983年先后有1000多件摄影作品被县、地区和省三级展览会以及《南方日报》、《广东画报》、《广东农民报》、《广东教育》、《支部生活》、《汕头日报》等报刊和广东省图片社、中国新闻社等新闻出版单位采用和发表。先后被《汕头日报》评为先进通讯员,被南方日报、广东农民报、广东画报、广东图片社评为积极通讯员。1980年3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分会,成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早期会员。1981年《水乡夏日》入选“广东省职工业余摄影展”;1982年《古树奇姿》入选“中国旅游摄影展”在北京、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展出并发表于香港《文汇报》;作品《小心啊!小心》1983年入选“广东省黑白摄影艺术展览”等。
1983年广东省进行行政区域调整,海丰县和陆丰县由汕头地区划入惠州,汕头市实行地市合并,考虑到自己离开家乡已在海丰工作逾30年,申请调回汕头市工作,于是,于1984年5月调汕头市教育局,从事电化教学研究和电教软件制作,从此,老兵开始新传,做电化教学的工作。
在电教工作中,与同事协作撰写和编导了多部教学参考录像带先后被汕头电视台、珠江电视台、岭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采用播放。其中有的录像带在广东省电教教材评比中获奖并出版发行。
198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享受副高待遇。1990年在广东省教育学会电教研讨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93年退休前夕主笔的“汕头市中小学电教发展的构想”获广东省电教成果奖并在《广东电教》杂志发表。
1993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积极参加汕头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会的活动。1994年参加汕头市老干部摄影学会,当选为常务副会长、会长等职。1996年,被选为汕头市老年摄影学会会长,与一队摄影界的“老黄忠”活跃在摄影艺术的园地里,到激流险滩上取景,陡峭山崖上聚焦,活跃在人生黄金线上。同年加入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作品《晚年乐》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联、老干局等单位举办的“第二届广东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获二等奖,《会议前奏》入选96中国老摄影家第二届摄影作品展。
为丰富生活内容,磨炼身心意志,除了参加市里摄影社团活动,每年也安排时间与影友结伴外出采风拍摄。先后到过国内30个地区,涉足港澳、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俄罗斯海参崴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
1998年参加由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政协、老干部局、文联举办的“春华秋实”八人联展;2000年举办“陈锦怀旅澳摄影展”;2007年7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信息中心网上,展出“在线影展”作品40多幅。
个人业绩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华人物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高级专业技术干部实绩大辞典》首卷和中国名人研究院出版的《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9月11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