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梦回秦关(肖映川)

录入时间: 2008-04-23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
    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
    天边归燕披残霞,乡关在何方?
    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
    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
    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我的故乡不在秦关,可是每当我唱起这首歌的时候,那心境、那情感又觉得我的故乡就在秦关。毕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我曾好几次去过那里,度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那里留下我的心,我的情。
    塞北,美丽的塞北!


内蒙·塞上明珠
    我是1979年夏天第一次去内蒙古的。那时候我还在部队工作。
    内蒙古,在我印象中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近两个多月的内蒙之行结束时,我终于知道了它的美丽又岂止是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它的美丽是深厚的、多层次的。草原上牧民的胸怀,比那草原还更加宽广。
    呼和浩特其实离我工作的地方很近很近。晚上从北京出发,在火车上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就到呼和浩特了。离开北京时,北京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可一下火车,湛蓝的天空飘动着明丽的白云,我像到了另一个洁净的世界,头脑清醒了很多。到火车站接我的是解放军文艺社美术组老战友王占英,他已转业回到这里工作。
    呼和浩特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青色之城”,果然,呼市周边除了大片大片的草原外,还有很多用青砖筑的城墙围起来的民居。
    上午我们参观了建于清雍正五年的五塔市,下午就来到著名的昭君墓。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当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王昭君自愿远嫁匈奴,这便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如今,昭君娘娘早已离世,可她播下的汉族与蒙族爱情的种子却一代一代地开花结果。
    日落是草原上最美的景致。湛蓝色的天空渐渐变得色彩斑斓,彩霞渐渐抹红了天边,越来越浓,夕阳渐渐下沉,依依不舍地发出最后的灿烂,把绿油油的草原染成金灿灿的海洋。回头一看,我们住下的呼和浩特牧民招待所已经亮起了桔黄色的灯光。
    呵呵!我仿佛已经离开人间进入天堂。
    晚上老王在家里请我吃饭,老战友见面酒多话也多,我接连干了三大碗地瓜酒,醉得一塌糊涂,不省人事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醉酒,而且一醉就醉了整整二天,第三天醒过来,才急急忙忙地赶路,直奔锡林浩特。


那达慕·草原的盛会
    我们在草原上行走了二十多天。
    夏天的草原天高云淡,芳草连天,碧波荡漾。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河流纵横交错躺在草原温润宽广的胸怀里,构成了草原的独特的绚丽画卷。一群群牛羊、骏马尽享草原最丰美的时节,一只只百灵鸟在水 边鸣唱,各式各样蝴蝶翩然于花蕾之间,大野芳菲,万物极为和谐,一幅幅田园牧歌展示出草原不可抗拒的魅力。
    草原,那一方纯净而又深情的心灵绿地。
    那天,我们适逢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穿着节日盛装的蒙古族牧民从四方八方涌来,举行赛马、射箭和摔跤等竞技大赛,各种草原美食也同时展示,吃着那一大碗一大碗鲜美的新鲜炖牛肉,无比快意。30年过去了,我嘴里似乎还留着香味,至今,我还保留着十几幅那达慕大会上的水彩写生作品。
    义务陪同我们写生采访和翻译的是一位热情大方的蒙族少女阿啦腾其其格,虽然她身着汉装,但掩盖不住蒙族姑娘特有的天生丽质,她很羡慕我身上的军装,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部队的女兵。
    草原的天很晚很晚才黑了下来,我们在蒙古包里与牧民喝着热奶茶,忽而远处传来忧伤的马头琴古曲,轻轻地把我们带入远古的时空。
    阿拉腾其其格,你在哪儿呀?


新疆·塞北江南
    我是1969年第一次进入新疆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西部歌王王洛宾在马背上唱出的情歌,早就把我们引向这美丽迷人而遥远的地方。
    新疆,作为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一片广袤土地有着独特的灵魂魅力。它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俗奇异,在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多重构筑下,随着岁月的摧动正向着深厚、博大、丰富的多元发展。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沙漠中竟然还有那么多水光潋滟的河湖池泽,在荒漠的戈壁、广袤的草原竟然还有那么多甘甜的清泉和绿潮涌动的葡萄园。在这些美丽神奇的姿态后,若隐若现的是远古岩画、神秘墓葬以及星罗棋布的古城、烽火燧、石窟寺群,那些似乎被遗忘的古道依然在沉寂中延伸。
    推开这古老的西域之门,无论在奇特的中亚花园乌鲁木齐,还是在戴着纯美的白色雪冠傲然而立的天山山脉,无论是迷漫着浓郁热力风情的吐鲁番、火云缭绕的火焰山、充满苍凉悲壮的高昌古城、焕发着独特魅力的地下大运河坎儿井,还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引人注目而至今依然繁华的巴扎,好一条风光旖旎、繁华富裕的丝绸之路。这里,美丽得让你五体投地,八拜顶礼;这里,神奇得让你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此刻,一阵带着花香的山风吹来,就会熏得你心旷神怡,用不着美酒,也用不着美人。


甘肃·艺术之光
    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敦煌的莫高窟早就是画家们朝拜的圣地。现存在七十多个莫高窟洞内几百幅隋代壁画内容极为丰富,风格极为多样。既有华美细赋来自中原的“密体”,又有活泼奔放兴于当地的“疏体”,还有来自波斯、中亚的绮丽图案,更有融合中西成一家的新风格。可以说,敦煌隋代壁画不仅概括反映了早期艺术的遗风,而且为精美绝伦的唐代艺术奠定了基础。敦煌壁画,造就了不少像张大千这样一批当代极负盛名的艺术家。
    自我学画之日开始,我就非常喜欢敦煌的壁画艺术,有关敦煌的各种书籍和画册也买了不少而且爱不释手。我把敦煌壁画强烈的装饰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引入版画创作中。
    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一种顶礼膜拜的崇敬,我随着市管专家拔尖人才考察团乘飞机来这里。感谢汕头市委组织部圆了我三十几年的敦煌之梦。尽管莫高窟有些洞窟正因维修而关闭,但开放的大部分洞窟已让我们看到了大量以前只能在书本和画册里看到的原作。
    艺术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千多年前的莫高窟艺术中早就如此了。眼前的一幅幅壁画,画风细腻,手法写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婚礼、战争、猎骑、碾房、耕作、舞乐、杂技等等,描绘得十分细腻,十分生动,这些华丽灿烂的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绘画艺术很重视传统,我们应该虔诚地敬仰我们远古的先师。
    在这些灿烂的艺术杰作前,你只会听到自己的心跳,以及回应着心跳的岁月倾诉。


沙漠·远古的呼唤
    离开敦煌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市区5公里的鸣沙山。这是一处神奇的沙漠景观,在沙丘环抱之中,一泓泉水酷似一弯新月镶嵌在荒漠上。湖泊紧邻沙山而千年不涸,不被掩埋,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因沙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我们爬上了鸣沙山山顶,只见沙峰起伏,沙脊如刃,沙坡陡峭,十分壮观。随后纵身跳下沙山下滑,沙随人落,响声如雷,的确心旷神怡。往日梦中的沙漠,如今竟就在眼前。
    无限空旷的地方有大海,有草原,大海有雄浑低沉的涛声,而无限空旷的沙漠,却是一片寂静。
    听导游说,这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文化宝库,它吞噬了不计其数的城镇、村庄,吞噬了生命、传奇和细节,只留下了废墟和遗址,留下了遥远的回声、零星的记忆和无限的遐想。被沙漠复盖了的楼兰、尼雅、米兰,这些著名的古城记录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兴盛,而且经过了时间老人的精心打磨而熠熠生辉,成了荒漠中的火种,重新播进人类心田。
    塞北,曾经是地球上四大发明交融的地方。

    呵呵!远处传来的驼铃清澈悠扬,在这万般寂静的大漠上响着。那首我非常熟悉的《梦驼铃》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

    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
    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
    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文/肖映川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