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艺术名家评肖映川

录入时间: 2008-04-17

林  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肖映川是我多年十分信得过的一个朋友。他画得好,干得好,谈得好,做得好。平时想起熟人,就总浮起他的笑意。时而听听他的声音,心里热热,真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如其画”,人好,画才好,先前我常见肖映川的版画,如今常见肖映川的中国画,画山水,也好,真好!
    好在那里?好在画得厚厚的,重重的,深深的,淡与浮不是他的所爱,艳与媚不是他的所喜,他不在于惊人,而在于感人,感其实实,感其真真,感其近近,感其美美!
    他的山水,还好在简洁,可说才说,可画才画,可见才见,可歌才歌!没有多余,没有蛇舌!凡画,贵在有主镝,一言中镝,一画得意,七七八八,已近十足!
    他的山水,还好在无色胜有色,无声胜有声,点点渍去,景境同生。画者。能无色见色,色色聚之不见色者,色色都在心目中,化而化之,美在胸前全开花!
    他的山水,还好在平正凝注。他的画,大多横正结局,很少曲斜,常常以平正为基,凝而厚渍,这种手法,不在小巧着手,而在大起大落中讲凝注,讲重量。
    他的山水,还好在博大。这博大是境界博大。凡博大,需有气,无气何能经受起博大?博大是沉重的堆积中而成就的!博大不在小气的一二之中,而在千万之中!
    他的山水,还好在可亲。自以为画画只是自家爱啥样就啥样者,又何苦干这一行!画画是画给他人看的,这才是可行的大道。你与他人,为美而来去,大家为美而同歌共庆!

李宝林/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前不久肖映川给我寄来了一个系列的国画作品并要我写序,以小肖的聪明他会画得不错,尽管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看了作品却还是令我大吃一惊。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对国画有如此精妙的理解、有如此老练的表现、有如此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这就是小肖风格,对任何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出个样儿来。不禁想起他20来岁在部队,战友们曾给他取的外号“拼命三郎”来。其实对他取得今天的成绩,我并不奇怪。
    虽然肖映川动笔画国画没几年,但是他是个有心人,对国画的研究和思考却由来已久了。在我们的交往中,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艺术,除了谈论我们共同喜爱的木雕之外,主要是谈论画。其中在中国画方面,他的见解、他的观点,我觉得很有独到之处。他是个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将自己在版画创作中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性、当代性的追求,对现代艺术语汇的研究,触类旁通,成功的融入到国画中去。
    其实,国画画的就是修养。在肖映川的作品里我高兴地看到了,一个成熟了的不断奋进的艺术家。

谢志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肖映川比我小几岁,但浑身充满活力,长期保持着年青人的身材和心态。仿佛是比我小一代的人。他为人热情爽朗,手脚勤快,天庭饱满,脑子聪慧,悟性很高。年青时当过兵,曾在北京当过《解放军文艺》的美术编辑,后回到家乡,完全靠自学和勤奋,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几年前谈起中国画,我就鼓励他画。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好。
    在炽热的激情之下他有了冷静的思考;在笔情墨趣之中他有了新的审美追求。所以,他把版画艺术的心得移情到中国的山水画中,以大的黑白块面构建起画面的框架,却抛开具体物象的自然形态,抛开真山真水的真实景致的束缚,而进入到归纳、概括、提升,扩大了视觉感受的初衷,充满了理想和浪漫,因此,他能在眼前那些千奇百怪、绚丽多姿的张家界繁杂的山峦实景中清理出头绪来,重新整合出磊落大方、威武雄壮的崇山峻岭,巍然屹立在黑白世界之中。
    我认为,肖映川从版画转入中国画,不仅仅是画种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变化,审美的升华,从秀美到壮美,从柔情到豪情。
    刚刚握住毛笔的肖映川,就已经启开中国画大匠之门,领悟中国画艺术的精神实质,可贵!可贺!可叹!可学!

孙  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的版画家肖映川在跨到中国画这边来又怎么样?我看到的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在精神世界的上空自由遨翔,他的艺术个性在具象--意象--抽象的境界的选择定位中更为丰富而独特。请原谅我无意唐突版画家们,但中国画艺术正是因为它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意象世界的无限宽广,终使它具有广阔强大的前途与生命力。
    画家肖映川以他的艺术证明了我上述论点,在他已经出版的画集中,不仅尽情地抒发了他对生于斯长于斯那片故乡土地的深深的热爱,更是走过了长江黄河,在号称中国人的脊梁的太行山上,寻找到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源头:那是洪谷子荆浩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高山大壑,溪瀑奔湍和荆浩当年“写松万本”的地方,画家会感受到千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的肩负千钧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感受到古人倾力追求的自然与人的呼吸与共的心灵共鸣,说是“天人合一”也罢,“物我两忘”也罢,画家融进艺术中的是心灵与情感的投入是精神的驰骋,而从无物欲的掺杂,那是中国山水的最高境界。
    有人一辈子辛苦却入不了行,没有悟性,薄薄的窗户纸就捅不破,设办法。肖映川有悟性,人聪明,学起来很得法,做起来有模有样,在他的笔墨里不仅有前辈大师们的影子,我还看到李宝林兄的影响。但映川吸收得很自然,和他多年搞版画得到的黑白意识、匠心处置结合在一起,逐渐地--我说是逐渐地正在形成他自家的语言风格和意象特征的。

王兰若/汕头画院名誉院长
    肖映川以及他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诚”字。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是很重要的,做人要诚,人一诚了,他就懂得如何去奋斗,如何去追求,不怕艰苦,不畏困难。作画也要诚,才能做到师法自然,不娇柔不造作。几年前,肖映川带领一支工作队到西浦村扶贫,创作了30多幅反映西浦村风情版画获得好评,如今又四上太行,不管是在三九寒天还是三伏酷夏,全身心的投入换来了他一批又批的国画新作,此皆缘起“诚”也。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凡事都是这样,有这种精神,那怕干不成一番事业。
    肖映川凭着这个“诚”字走上成功之道,我相信,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将会进入一个更新的艺术天地。

陈  望/汕头画院名誉院长
    映川的心灵,似乎没有阴天,也没有雾,只有明朗的晴天。听他讲话,无所不谈,往往会受他的透明度所吸引。人群中有没有像漓江的水那样清澈见底的人?恐怕不易找到。映川可能是例外。他虽然已经开始谢顶,但还保留着纯真达观的品格。正是这种品格的美,才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人。
    映川对待工作、对待艺术探索是闪电式的,既要求速度同时又重视追求创新,重视效果。我喜欢闪电式的工作作风,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产生灵感的电流。创作高度投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映川近年集中精神在攻国画,国画已经出版五辑,现在出版第六辑。采用建石阶,一级一级垒上去的办法攻关。是一则有创意的尝试。前后对比,便可以显示成绩的进展。映川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精神可佩。版画和国画的特点不同,作为版画有一些是成功的技法,如经营一块大黑一块大白,黑则黑、白则白,属黑白版画的特色,给人的感觉力度强。如果照搬入国画便不恰当,会产生黑气、刻板闷、单调的毛病。因为国画重视气韵、空灵、变幻、虚实、干湿等技法。从映川的国画辑可以发现一辑辑在转化。国画韵味越来越浓。用笔用墨有他的优势、不造作,松放而具内力,用笔用墨是老练的了,他将挥写出高山的一片彩云。我说砖石可以垒上高高的天都的。

张绍城/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耶,海耶,生活在大海之滨的肖映川走进了太行山,他的山有着大海的胸怀。
    山与海,互为观照,人在观海,目光仅在水平线以上,殊不知海底下亦有高峰。“未露海底千山黑,始临空中万国明”,传说的朱元璋的诗句,写的是日出,亦可移写海里的大山,千万年来,地球起起伏伏,造就了无数的高峰。
    肖映川心中的高峰,隐于心中,它现在要露出水面了:他画的太行山,正是他心中的山,那条条皱折、弯曲的山径,屈折的脊梁,会不会是他半生的经历?那山中的野花,那晚秋的红叶,那星星点点的山村小屋,会不会是他心中的港湾,寄托着鲜为人知的情意?

李伟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
    肖映川说,不能把国画当宗教。说这话的时候,版画家肖映川正在画国画。显然,他没有叩头拜师,接受国画的洗礼。所以,他有些心虚,怕凶神恶煞的“国画”看门人,把他逐出门外。
    我说映川老兄,假如你读过一点武侠,你应该晓得,那些标榜名门正派、动不动爱教训人的正人君子,最后总是被那些旁门左道打得屁滚尿流,然后才开始学乖。武侠之说,当然不可全信,但掰一掰指头,细数一下近世呼风唤雨的画坛江湖大侠,究竟有多少个出身于“少林”、“武当”呢?
    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人家毕加索,刚才弄油画,过会又弄版画、雕塑、陶瓷、水墨。他可没有说咱这手艺真金白银出自罗马、希腊某某大师梦授。
    我也读过一点旧书,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些宣誓血统纯正的国画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本事微不足道的江湖小混混,剩下的那一点点有本事的,总是心猿意马擅于偷师学艺、左右逢源的“野种”。
    管它什么画呢,画就是了。看不懂的观众,叫他学就是。道理很简单,观众也需要学习!

陈炳佳/广州军区政治部美术员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位“新兵蛋”,肖映川先生已是军中腕级画家。那时《解放军文艺》是我最喜爱的杂志之一,几乎每一期都能拜读到他那精美的插图,以后又在全国、全军的一些重大美展中获得他的不少资讯。我很喜爱他的画,常常偷着学,偷着临。从此肖映川这个名字也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一杯茶的工夫,又是二十多年了,我们在他的家乡汕头见了面,尽管他脑壳上那些不听话的头发已经逃亡了不少,但他走路的样子,他讲话的声调,他真诚直率的性格,依然像个当兵的人。
    怎样画山,肖映川自有心得。他宣纸上的山都是他心中的山。他画语的博大,倒不是因为他画了巨大的山体,而是他能感悟到山的豪迈、山的伟岸、山的历史。大山无言,它是地球脊梁,它和大海一样平衡着人间的阴阳,而这种平衡中的张力和场力就是山的阳刚之气。肖映川的画正是试图对这种气的表现,以求励人励己,扩充人的生命,消除人类的怯懦。他以最大的视角审视山,伸展着最长的臂膀拥抱山。
    画山水有三个层次:一种是画山即是山,人在山外;一种是画山是山,人在山中,亦寄情山中;一种是画山无所谓似山非山,而魂在山中,以山的气概融入人的精神,又以人的精神铸就山的魂魄,使山川焕发生命,这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肖映川的山水画无疑属于后者,因此他作品里没有一般文人画家的闲情逸致,更多的是心灵的无限超卓。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