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08-04-01

1912年 1岁
农历10月17日生于珠江流域贫寒的疍民家庭,原名赵伟雄。
幼年入私塾,课余喜涂鸦,尤好描摹粤剧中的“大花面”、“雉鸡尾”等形象。

1922年,11岁
在广州上岸,在桃园糖水店做小工。打工所得用来进补习学校补习中、英、数课程

1928年 17岁
入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图案科,受业于陈之佛、丁衍镛、容祖椿等人。学习图案、意匠学,西洋美术史、印第安人木雕等课程。

1929年 18岁
每逢星期日,与同班同学黄浪萍到春睡画院拜访高剑父,并结识方人定等人。

1931年 20岁
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1932年 21岁
游学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求教于陈之佛、倪贻德等人,其间与倪贻德同住一室,受其影响颇深。

1933年 22岁
2月,赵伟雄与好友黄浪萍结伴乘邮轮从香港赴日本,先抵达横滨,从横滨坐火车转到东京,在神田神保町10号租住一间四叠半的小房间,
4月,入读日本大学艺术科,受业于中村研一等人,与梁锡鸿、李仲生、曾奕等人同学。同期入川端画学校,在这里一边深入练习西画基础,一边接触美术界人士。其后短期进入位于东京骏河台的前卫洋画研究所,随阿部金刚等人研习前卫美术创作,开始接触超现实主义。
同年,着手翻译安德烈·普鲁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
在日期间,改名赵兽。

1934年 23岁
2月,参观“福岛繁太郎藏品展”,首次观摩马蒂斯、毕加索、鲁奥、德兰、莫迪里阿尼、郁特里罗、勃拉克、苏汀等西方现代艺术家的油画原作。
7月31日至8月4日, 以中华美术协会的名义在东京神田区神保町东京堂画廊举办了“中华旅日作家十人展”,参展者为赵兽、李仲生、苏卧农、黄浪萍、李东平、方人定、杨荫芳、曾奕、梁锡鸿、白砂。日本《アトリエ》(《画室》)、中国的《艺风》等重要艺术杂志对展览作了报道。赵兽出品《颜》、《跳跃吧》、《面影》、《错综的线条》等作品。

1935年 24岁
1月,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在东京正式宣布成立,正式会员为赵兽、梁锡鸿、李东平、曾鸣、Andre Bessin 等五人,于日比谷山水楼发表宣言。
赵兽年初回到广州,在沙河新村家园二号新筑画室,为第一回展作准备,这一阶段创作了《百灵鸟之笛声》、《静物》等作品。沙河新村画室也成为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在广州的对外联络地点。
3月16日至25日,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第一回展在广州净慧公园省立民众教育馆三楼举办,除协会成员外,还邀请了丁衍镛、关良、吴琬、妹尾正彦、太田贡、鸟海青儿、井泽秋雄等人参展。赵兽参展作品有《颜》、《相会之微笑》、《冬之静物》、《危险的静脉》(《百灵鸟之笛声》)等。
5月,曾鸣主编《现代世界名画集》在日本发行。其中收入赵兽作品《浴女》。李东平与赵兽。
5月1日,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主编的《独立美术》(四页报纸)在广州出版,发表赵兽译诗二首(佛拉芒克作《春天》、《夏》)和赵兽作品《颜》。
7月11日至18日,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小品展在广州永汉路大众公司二楼大众画廊举办。赵兽参展作品《物欲》、《守望者》等3件。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在小品展会场举办内部座谈会,与会人员有李东平、赵兽、梁锡鸿、张韶、白砂等人。
8、9月间,与李东平、梁锡鸿、曾鸣等人移往上海展开活动,在上海法租界辣菲德路鸿仁里二号开办了独立绘画研究所。研究所设上午、下午、夜间三部,另外特设星期研究班和函授班,赵兽等人担任研究所教学事务。
10月10日至15日,协会第二回展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中华学艺社举办,赵兽出品《鱼》、《静物》、《步行者》、《跳跃吧》等。《艺风》特别推出“超现实主义介绍”专号,为第二回展宣传造势,会员们在该期专号共发表了9篇文章,其中包括赵兽翻译的《超现实主义宣言》 (Manifest du Surrealisme--Andre Breton)以及本人创作的一首超现实主义诗歌《Pablo Picasso et Sen Reve Den 1929》。
11月,《良友》画报第111期报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第二回展》,刊载赵兽作品《跳跃吧》。
12 月,上海《新世纪》杂志“美术特辑”刊载赵兽作品《跳跃吧》。

1936年 25岁
1月,在梁锡鸿、何铁华主编的《新美术》杂志上发表《巴黎蒙巴卢那斯的美国艺术家》。该杂志因销路不佳,只出版过一期。同期在上海结识何铁华。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发生分裂,赵兽、梁锡鸿继续与何铁华继续合作推广现代艺术。
本年度从上海回到广东,执教于广州培英中学。

1937年 26岁
2月18日晚,在广州Crsanova咖啡店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广东预展会’座谈会”,出席者有钟任性、赵兽、叶野青、欧阳予素、梁锡鸿、林镛等人。
3月,与梁锡鸿、何铁华、林镛、梁作榘等合资编辑《美术杂志》,办刊费用在每人每月的薪水内拿出十元作为印刷费,并由陈抱一、倪贻德、陈之佛等师友供给稿件。在广州出版了五期,1937年7月间停刊。                                            
5月15日晚,广东文艺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回“美术展览会”座谈会在广州举办,出席者有叶野青、梁锡鸿、何铁华、林镛、谢天际、燕少姸。
7月1日,《美术杂志》第一卷第三期发表赵兽诗歌《毕加索礼赞》
同年夏,在东莞明生中学教书,因教学需要制作了一批水彩画、石膏塑像,与学生共同在东莞民众教育馆举办暑期画展。

1938年 27岁
任教于香港东莞联合中学。
是年夏,陈抱一来港,与陈抱一、何铁华等人发起组织“中国美术会”,在港艺术家吴梅鹤、李慧慈、李慧儿、倪贻德、陈抱一、王道源、鲁少飞、赵少昂、郑可、罗集谊、曹涵美、刘君任、张光宇、梁锡鸿等百余人加入。欲联合留居香港的艺术家作一联络团体,开过三次会,后因陈抱一、倪贻德先后离港赴沪,无形中宣告解体。
9月,与刘开渠、汪佩虎、方君璧、张紫玙、吕斯百、朱士杰、郁风、颜文樑、潘玉良、赵兽、刘汉光、沈福文、王青芳、力群、胡其藻等人参加在上海静安寺路附近YMCA(上海青年会)举办的“抗敌美术展览会”。
其后赴兴宁投身抗日救亡,培训抗日宣传人员,指导绘制抗日宣传画,编写抗日宣传快报,刷写标语。创作宣传画《你参加抗战了吗?》

1939年 28岁
辗转于广东粤北山区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先期供职于广东省府编译室,编译出版《敌人崩溃自供》等刊物,同时创作了一批以《任重道远》为主题的抗日宣传画;担任抗日动员剧团顾问,参加抗日话剧、歌咏演出,活跃在宣传战线上。

1940年 29岁
在韶关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当讲师。抗战期间,在教学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赵兽满腔热忱地投入教学,讲授色彩学等课程。

1944年 33岁
逃难于江西、三南、东江一带,途中坚持创作,其间制作了一批类似毕加索青色时代画风的作品,反映逃难的悲惨生活。

1945年 34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广州,与梁锡鸿等人积极酝酿恢复“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12月6日,在广州《建国日报》“摘奸录”栏目撰文《 读〈梁锡洪何为〉》(署名“赵伟雄”),为盟友梁锡鸿洗脱污名。
同年,任清远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长。该校为四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有百余人。赵兽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美术及英语课程;并为师生们组织了丰富的课余生活,学校的文艺气氛空前活跃。

1946年 35岁
赵兽与陈雯结婚,先后育有五子一女。

1949年 38岁
广州解放,带领留东同学会成员欢迎解放军进城。

1950年 39岁
应聘于广州市立四邑华侨中学教书,任西舍主任。

1951年 40岁
任广州市劳动局干部,后转为市劳动局开办的工人技术学校教师(广州机床厂的前身),其间赵兽创作了《种族》、《迈向新生活》、《土地上的争吵》、《分截人生》、《豢牛场》等油画作品,以及《鹅潭风景》、《珠江畔》、《工业大道的工厂》等一批水彩作品。

1956年 45岁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致函赵兽,征求他归口到该校任教。但遭到劳动局有关部门领导的批评,调动一事搁置。

1958年 47岁
遭到关于个人历史问题的不实指控,劳动局认为赵兽隐瞒在清远任师范校长时参加国民党反动宣传会议,并于会后带学生筹款一事。对于此项莫须有的指控,赵兽不断向上级申诉,坚持要求复查核实,但无济无事,处境日益恶化,处分逐步升级,从降级降职降工资到停发工资,注销粮食定量配额,注销户口,最后下放农场监督劳动,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
因历史问题未解决,被广州机床厂安排到市委主办的国营磨刀坑综合农场劳动,接受思想改造。

1965年 54岁
赵兽的申诉信函几经周折送达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回函,着广州市委立即恢复其职务,历史问题进行复查。广州机床厂接上级文件后立即通知赵兽等待春节后复职。

1966年 55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赵兽盼复职一事再次搁浅。其间,红卫兵多次入宅抄家,不少作品因此毁掉。

1970年 59岁
中央发出“备战疏散”通知,赵兽和两个刚入中学就被勒令退学的儿子,以及六岁的小儿子四人被押送到举目无亲的肇庆围安落户。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中,赵兽除种田务农外,还做过木工、泥水杂工、修路工和苦力,频繁接受批斗。这段时期,赵兽在隐蔽的环境中坚持现代主义手法的创作,作品有《白云苍狗》、《牺牲者》、《暮》、《老树昏鸦》组画、《圆寂--他在废字纸堆中死去》等。

1976年 65岁
为纪念“四五运动”,哀悼周总理,在家中阁楼秘密创作《周总理》。

1980年 69岁
赵兽的错案获得平反,组织的处理意见为:是错案,恢复名誉,恢复干部待遇,恢复工资68.50元,办理退休,回城复户,过去的工资不补发,安排到疗养院疗养。
12月
何铁华携美国学生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美国檀香山铁花禅艺术中心师生书画展”。时隔三十年何铁华与赵兽、梁锡鸿在羊城重逢。在龙飞里赵兽家中,何铁华看到他在困境中创作的超现实主义画作时,感动不已,称之为“东方毕加索”。

1982年 71岁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陶咏白女士来广州调查“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活动情况,赵兽、梁锡鸿接受了采访,“中华独立美术协会”重新获得学术界的关注。
赵兽应广州科技馆的邀请,义务担任日语班教学。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赵兽的现代主义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对现实的反思和针砭时弊反映于画面。

1987年 76岁
有感于人为过度开发,大片农田废耕建楼,赵兽创作了《大楼与耕他的沉思》等作品。

1990年 79岁
10月16日至11月26日,广州美术馆举办《广东早期油画家作品展》,展出李铁夫、胡根天、冯钢百、关金鳌、徐东白、余本、吴琬、谭华牧、梁锡鸿、赵兽、司徒乔、符罗飞等人的作品。赵兽参展作品有《颜》、《跳跃吧》、《种族》等。

1991年 80岁
9月3日至9月20日,广州美术馆举办“赵兽油画个展”,展出油画作品31幅,水彩画作品近30幅,展览获得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11月,广州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隐居小巷,魂系九洲》。
有感于海湾战争的爆发,创作“战争与和平”组画:《海湾》、《鱼儿死了》、《嬉》等作品。

1993年 82岁
9月8日至10月3日,广州美术馆举办“赵兽个人画展”,展出油画、水墨、水彩作品多件。胡一川、黄笃维、黄渭渔、徐坚白、谭雪生、谭畅、尹积昌、张锦庆等人出席了开幕式。展期获得广泛好评,比原计划延期一周结束。广州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掂起生命的份量--记赵兽其人其画》。《颜》、《跳跃吧》、《种族》被广州美术馆收藏。
同年,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邀请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1996年 85岁
赵兽夫妇移民美国。与家人在纽约等地参观了一系列美术展览。在美国,赵兽的创作思路进一步打开,创作了一批别具内涵的油画和水彩画:《人际关系》、《美国国会大厦》、《谣言》、《大西洋的颜色》、《它隐藏于隙缝中》、《论争》、《自画像》等。

1997年 86岁
赵兽回国探亲,带回大批在美国创作的油画、水墨作品。
11月,广东美术馆开馆展览“现实关怀与语言变革:20世纪前半期一个普遍关注的美术课题”,展出赵兽作品《颜》、《跳跃吧》。

1998年 87岁
2月,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中华五千年”艺术展,赵兽作品《颜》、《跳跃吧》应邀参展,随后转往西班牙展出。

1999年 88岁
11月17日,赵兽应邀赴广州美术馆参加高剑父画展开幕式,这是他最后一次参观展览。
12月3日,突患脑溢血症,生前未完成的作品有《周总理》、《胎教》、《无题--大色块》。

2000年 89岁
养病期间,在家人鼓励下使用左手作画。
应中国油画家学会的邀请,《谁能走在旋涡上》、《相骂》两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并收入展览图录。展览后,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同年,广东美术馆举办广东省二十世纪作家油画作品展,赵兽作品《龙虎斗》、《海湾》等参展。
同年,中国文化部实施“二十世纪国家美术作品收藏计划”,由中国美术馆和美术史论界专家进行二十世纪美术家及其作品的遴选工作,赵兽作品名列其中。

2003年92岁
11月19日,赵兽病逝。
同月,广东美术馆举办“二十世纪广东美术家系列展:冯钢百、谭华牧、赵兽”,展。

2007年
11月19日,广东美术馆开馆十年庆特展“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出赵兽作品二十余件。

(蔡涛编)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