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真境逼而神境生”--评王肇民的水彩艺术(恽圻苍)

录入时间: 2007-08-15

    在长期未被重视的水彩画园地里,一位年逾七旬的默默耕耘者--王肇民教授辛勤劳动了将近一生!至今从未停笔。近年来,虽为国内外所注目,但对他丰硕的艺术成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评价,仍是远远不够的。
    他以“真实则美,有力则美”的艺术观和造型观,一直致力于“中国水彩画”这一课题的探讨,把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造型的功力,诗的境界溶于一炉,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水彩作品,有鲜明的独特性。其基本风貌,质朴劲直,傲骨抖擞,一种高深坚实的造型之道,一脉相承;到晚年更见笔力气势,干湿并用,峥嵘壮阔,苍韵无伦;色彩达到超凡的淡雅和出奇的浓艳,日臻完美纯熟。他的艺术风格在水彩的美的领域里别开生面,使水彩艺术展拓出一个新的境界,堪称当代水彩艺术的一位大师。
    他崇尚自然美的创造,认为任何精神特色的反映都必依附于形的力量,主张“以形为实质,以神为反映”,“形决定神,形备神全”,他的创作在“形是一切”的原则下进行。却不主张主观杜撰一种什么“画境”,而只注重从客观世界这个日用不匮的最佳稿本中,不断涌现和发展自己的意像,他的作品既保持着直接写生特有的意匠与情景,新鲜,不重复,而且具有高度真实,生动,咄咄逼人的感人力量,确有“真境逼而神境生”之妙,然而他作品的真,又远远不同于生活,不同于照片,不同于那些“精微谨细”、“徒取物象之形影像生”的一般写生画,而是高度简洁、概括、极富魅力、极富现代感,有很高的格调和新意,真正能为雅俗所共赏。他的创作在如何地认识,提炼,表现生活和自然物象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路数。难怪法国美术评论家米歇尔·罗克认为,他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起到承先启后作用的一位中国画家。
    王肇民强调作画以格调为主,他的艺术格调在画面上的体现,可概括为:以浊见清,以轻见重,以巧见拙,以华见朴,以矛盾的统一为依归。画品高尚,形成独到的精神特色。

“物当人物”赋静物以生命

   
王肇民有一句名言:“物当人画,人当物画”,就是说,画一切人、物,皆应当赋于生命,赋于性格,赋于品质,赋于身份,人物之间,相互引喻,以增身价。诗有比,画亦有比,其意义即在于此。
    《荷花玉兰》,纯洁的颜色,婷婷的姿态,平实稳重的构图,油然开放的生气,一种峻洁葆丽的美,去华存质,如浑金璞玉,精神内蕴而光华发越,真有不可磨灭的光彩!亦如见端人正士,庄敬日强,令人望之俨然而生敬。--这大概也是作者艺术格调所给人的一种强烈感染力量吧。看这种水彩,既继承了宋代艺术细而不织,粗而不犷,气在笔力,韵在神彩,浑厚华滋,六法兼备的优良民族传统;又以现代人对光、色、形、体的认识,和对水彩色泽明爽特性美的艺术感受,表达了现代人所能理解并息息相通的一种高尚的情操,真不愧为精练传神的艺术形象。
    另一幅瓶中的《玫瑰》,大红的背景姘而不艳,却浓烈鲜美;衬托着轮廓清晰的亮色花朵,对比强烈而变化微妙,既醒目新颖,又清气豁然;加之干湿并用的笔法,朴拙淹润,体物入微,一下子把人带进一个鲜明深邃的境界。这可是落花,她虽呈凋残之势,仍绮丽多姿,别有一番令人爱怜的情趣,似可引发出对古人“花落春仍在”诗句的联想,依然表达了画家对这种美好生命的饱满感情。
    他善于画花,画过许多不同颜色品格和秉性情趣各异的花类;他亦善画果,画过无数的瓜果,有时同类瓜果,反复描绘,而各不相袭,不仅色调变化有致,更各具丰神,绝无单调重复之感;甚至同一果实,一图屡作,从脆嫩新鲜,直画到干瘪衰老,从一种自然规律中体现出生命的过程,粹然而精,穆然以深,务令意味醇厚咀嚼不尽。这里介绍的几幅苹果,其中三幅都是李可染先生深知他爱画苹果特意赠送的。其余岭南佳果,亦属爱画的题材。
    这一束暗红丰满的《荔枝》,是他的近作,构图极单纯,由大面积近方形的主体荔枝,方中有圆、圆中见方的果实,梯形的花瓶,椭圆的瓶口,以及周围不规则的大小长方、三角这些几何形的物状,简洁而富有节奏地归纳到红、绿、黑、白几个大色块中,以强烈的对比,造成在水彩这一画种里罕见的强度,震撼观者的心弦。并使这些抽象性的构成基础,充实地依附于具象形的表现力,不仅主次分明,层层托出;而且各种物体不同的质地、体积和重复,均能巧奇造化;因其勾勒皴擦,笔情意态,分明而不刻露,浑浊而不模糊,有陶溶一切之意,圆和流润之神,这荔枝全不须画点,圆形的花瓶则近乎平面,只借助直线的光斑和花纹,以有限的色阶和丰富的边线来进行塑造,使整幅画面看似着笔甚少,洵能以少胜多,落落大方,绝胜刻意求工者,确具苍浑简逸的美质,使水彩视觉感受的领域为之一新。画中的热烈与雄浑,这火一般的荔枝,在方形中显得安定而刚直,其实也是渗透着画家强烈的个性与感情的果实,这感情的热烈完全与时代人民的好尚一致,令人感奋!

“人当物画”表现人的品质

   
王肇民说:“画人表情重要,品质更重要”。他在肖像画中,常比人以“美玉”,以“顽石”,或风韵,或雄杰,或雅丽,或隽永,注重人的品质,以表情表现品质,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作者再创造出的另一个“现实”,他鄙薄那种造无名之形,自称“传神”、“写意”者,误以为所谓“神韵”是一种什么虚无缥缈的艺术风格。而作为现实主义的绘画,唯有造型能力的精神强硕,才能不仅反映所见,而能反映所想,在不歪曲现实的基础上,把形象加以深化,创造出美术史上永远绚丽的花朵。过去人们的印象,总以为他主要是一位静物画家,其实他的人物画更见功力。他一生坚持素描的磨炼,近年画的人体,如雕刻一样坚实有力。而人物传神,一经其笔,不但丘壑自显,且各具风韵,神情意态之间,匠心所运,亦非旨趣未深者所能及。近几年他画了大量肖像,有许多精作,略举一二:
    《农民》肖像,模特极普通、平凡但作者从平凡中见奇崛,从奇僻中写出个性。有个性的人物虽非“尽善尽美”,却常具有多样的内涵,只要着力于生活的真实和性格的具体化,往往能获更加感人的魅力。这是一幅色彩朴素,感情率真,能使人忘却了技巧的水彩画。人物宽阔结实的肩膀,交叉着的双臂,粗大的骨节,清晰的筋肉,稳健硬挺的身躯,蕴藏着一种劳动者无穷的力;一幅饶有风趣的脸,以及灰白的头发,面部及颈脖充满沧桑的皱纹,整个身形和神态,都因细节的真实而充满了生命和力量,一个饱经风霜、神态奇特而愉快的农民形象,得到了诙谐而精到的表现,其气韵刚峭,静中有动,平中见奇,又有如一尊顽石,体现了艺术中的瑰伟,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精神面貌造型艺术的要求,是提炼概括和典型化的结晶。
    另一幅云南《白族少女》,清神奕奕,秀骨珊珊,容貌妩媚而毫无矫饰,温柔含蓄的眼神,表现出少妇女纯洁的心灵,点出了鲜明的个性,一种朴素清新之美,趣合天随,自然而出。画面彩光柔合,笔致娴雅流逸色彩对比谐和,浓淡得宜,其线为浑线,面为浑面,色为浑色,使细腻的肌肤,色泽莹莹,似略现粉光,隐现于强烈鲜明的服饰之间,如花如玉,韵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淡也味之而愈长。如此肖像,看似平易,其实精纯,不仅恰如乍见这神,且神恬气静,令人顿消躁妄之气,意趣高超。

静穆精深的风景画

   
王肇民的水彩风景画,同他的人物、静物一样,他风景画的题材,很少是那些声震古今的名山大川,而大多都是人们司空见惯或并不引人特别注目的自然角落,他总是格外善于从这些极其平凡的景象中去发掘出富有诗意的美。即使偶尔顺到西湖或黄山,也不论所表达的是怎样的诗趣、情调、思绪和感受,他的风景画总是使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然而又那样静穆精深,这是诗与画中极高的境界。由于他也是一位写诗能手,不仅在西画界,即使在中国画界,能像他那样长于诗词的恐怕也是不多的。虽然画不同于诗的浮想联翩和宽泛多义,他的风景画仍是以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但他能借助诗词的修养,把诗的那种高尚、精深、幽静的美感融于绘画中,才能达到极高的意境、气韵和格趣。风景画的兴起,本来源于热爱乡土的民族意识,王肇民的风景画,总是“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抒发着浓厚的感情和深沉思考,也特别能唤醒普通人对自己生活的热爱,使观者不能不为之动情和深思。
    《韩江》一画,取景随意,造境,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水乡特有的情景,画面明晰、单纯而朴实,没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只在黑色中略施冷暖,一排排暖黑色的小船,倒景和生动有致的小人,疏落点缀着,对比水天一色的亮调子,极富光感,黑白间,延伸远去的河岸,带有蓝色的银灰色阶,和近景中景中带有黄色的土块、沙滩,谱成了一首黑灰白的变奏曲,就像用墨画成的一样,很有中国画的韵味;老练沉着的笔致,成意于胸,而后斟酌其轻重多寡、疏密浓淡,一丝不紊,有一气呵成之势,清虚潇洒之意;与《渔村小景》一样,淡处如薄雾依微,焦处如双眸炯秀;乾处有隐显不常之姿,湿处有浓翠欲滴之润,这渔村柳树雄壮的树干,对比着生意盎然的柔软嫩叶,和有些倒塌的篱笆,以及轻盈的渔网,涉笔成趣,其笔墨之灵,恰好构成了一首赞公布自然美的抒情诗。这两幅画都不过是普通劳动者生活其间的平平之景,却都绝妙地表现出大的天光水色,充满着生命与活力,只是各有不同的意境。
    这幅冒着细雨画成的《秋景》,水份淋漓而不嫌空松,湿润的气候和朦胧的远景表现得非常微妙,画面含蓄深沉,其旁秋草数茎,因风微拂,有玉宇澄清气象,也是充满诗意的佳作。
    另一幅《冬景》,是一九七九年去北京参加文代会后,单身留下冒着严寒画成。纯洁明净的色调,粗犷有力的笔法,把傲然挺立的大槐树画得那样挺拔苍润,对比着朝雾中寒冷空灵的背景,清和宕逸,缥缈灵变,可以使人呼吸到北国雪后迎面扑来的清新空气;更自然流露出作者开阔的胸襟,作品本是写人之胸襟,没有理径明透,识量宏远,加之学力,参之见闻,这种意趣横生,波澜老成的水彩画作,自然是不可想象的。

画中之魂

   
王肇民近年多是借开会、讲学、参观之机,外出写生。他虽年事已高,过去患有胃病,前几年脚跟生了骨刺,眼疾白内障尚须用药物控制,如果没有人陪同,是很难单独远行的。他何尝不想在有生之年争取多跑些地方,再扩大些画题,多留些新作呢?然而他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以极高的热情,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从不间歇地工作。去秋到安徽讲学后,他曾兴致勃勃地尽力攀登黄山并写诗作画,为了追求艺术的理想境界,他一直支付着巨大的劳动。后来到了镇江,不幸被汽车撞倒,立即被送进医院,当头部撞伤的一条大口子刚刚拆线,腿部的伤势尚须一瘸一拐地行走时,准备经南京送他乘飞机返穗,可他觉得出门一趟机会难得,在镇江、南京,又满怀激情地在半昏眩状态下,仍坚持画成了好几幅风景佳作,如《明故宫遗址》等,这是何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何等大无畏精神啊!如果没有一生刻苦劳作的基础,这奇迹般的事实真是难以思议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过着清俭的生活,对烟、酒、文玩杂物诸器俱无所好;除了画画,尤喜爱诗词,他十七岁开始写诗,至今写成五大册,这些诗集甚至就是他的编年史,可以看出他的平生境遇和对许多事件细节最真实的思想感情。他一生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祖国的命运又激发起他深厚的民族感情。另外,他也常爱读些书经画理,包括马列书籍和历史书籍,所以对事物总有独立深刻的见解。他曾说:“作画偶然画得好靠灵感,一生画得好靠学问。”认为学画“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万灵药,万灵药是勤学苦练”。他教学十分严格认真,口传笔授,循循善导;对后学者谦和谨厚。唯其精为高度集中于艺术,不善外事和应酬,而长期形成的以沉默自行其事的态度,容易给人孤傲的印象,其实他的性格宽厚正直,磊落坦荡,在多少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中,从不随波逐流,始终是无私无畏地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艺术事业,诚实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体性》篇中指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认为作者的气质个性不同,因而风格也就各异。罗丹也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 王肇民的水彩画作的可贵之处,他的艺术格调之精髓,亦莫过于这画中之“魂”了。


恽圻苍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