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
录入时间: 2006-09-01
该馆在1908年由Gaetano
Ballardini创立。它是由1908年法恩扎博览会陶艺展发展而成,该博览会是为纪念发明气压计的科学家托里切利诞辰300周年而举办。展览地点在San
Maglorio修道院旧址,博物馆后来在此落成。展览展出意大利和欧洲许多制造商出品的陶瓷和一些私人收藏的古代陶器。博览会结束后,参展者捐赠的作品构成了国际陶瓷博物馆最初的收藏。众多的意大利和国外知名人士的资助为博物馆的成功起飞铺平了道路。同时,当地的筹建委员会制定章程保证博物馆未来的发展。1912年7月19日这一章程成为敕令。章程提出的目标至今仍沿用: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在艺术、技术和传统方面被认为是精品的意大利和国外的陶瓷;与意大利和国外陶瓷厂和私人收藏家合作;出版陶器史和研究陶瓷工艺的学报;建立出版物图书馆,为学者提供关于陶瓷评论、历史、艺术和工艺的参考书籍;举办反映陶瓷发展史的展览;从审美和实用目的出发,培养和推广对陶瓷装饰的鉴赏能力,促进装饰陶瓷在家居和建筑行业的应用;举办国际竞赛,生产指定的实用陶瓷制品,分别根据“艺术”和“技术”的原则授奖;向国际陶瓷大会提交这个领域内所有与艺术、文学、文献、法律(发明和专利)和技术有关的难题;编纂国际通用的科学术语辞典。二战中,展馆和收藏作品均受到极大破坏。战后,主要通过捐赠、还有购藏的方式,馆藏不断得到丰富。在弥补战争损失的慷慨捐赠中,需要特别提到Mereghi先生的遗赠。根据他的遗愿,现辟独立的展厅展示其捐赠的陶瓷器皿。
各国陶瓷器皿陈列展的展品是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后陆续又收藏了意大利陶瓷样品和意大利健在陶艺家的作品,这部分藏品在1926年被纳入现代意大利陶瓷的永久陈列展览中。1916年,意大利古代锡釉陶器藏品展和时尚意大利陶瓷藏品展开幕。远东陶瓷藏品展在1919年向公众开放。博物馆还收藏教学用陶瓷,包括出土的意大利锡釉陶片,史前和古风时期的陶器以及近东陶瓷。1930年,斯德哥尔摩汉学家Friedrich
Robert
Martin博士的捐赠使得近东陶瓷的收藏大大增加。其他的捐赠还包括构成前哥伦布时代和非洲陶瓷陈列展的最重要的陶瓷作品。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每年举办“法恩扎”大奖赛,梳理意大利当代陶瓷发展史;从60年代开始,这一盛事同样也对国际陶瓷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陶瓷专业图书馆和陶瓷摄影图书馆也建设起来,两者对意大利锡釉陶器的资料收集特别值得一提。1913年,博物馆开始出版双月刊《法恩扎》杂志,发表一系列对陶瓷艺术进行历史性研究的论文。从1984年开始出版展览图录,发行期刊。1979年,与Bruno
Munari合作,建立面向法恩扎地区小学的陶瓷教学基地,同时也面向意大利和国外老师以及陶艺家。1983年,学者Galeazzo
Cora遗赠约1000件来自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的陶瓷作品。在此基础上,后又增藏了大量能够提供比较和断代信息的陶瓷片。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