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06-07-24
陈荫罴年表
1913 陈荫罴(George Chann;亦名Chan Yum
Bae),广东省中山县人,1月1日生。父亲陈典经开设中药店,亦是中医师。
1925 12岁,在中国完成中学学业后,随父亲赴美。母亲与两位弟弟则留在中国。
1933 开始作画。
根据画家1981年回忆自述:早年为了开源节流,他曾经在基督教的「中华公理教会」(Chinese
Congregational Church)教中文,并寄宿教会。稍后,租赁公寓时,为了节省租金以及作画不受干扰,曾经选择住在黑人区。
1934 进入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Otis Art Institute,为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之附属学院),师事布鲁克(Alexander Brook)、维色卡(Edouard Vysekal)。
1934-1938 获得全额奖学金,在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担任绘画助教。当时,在奥蒂斯艺术学院仅有1或2位华人学生。
1939-1940 获得学士学位后,留校继续进修,获得两年全额奖学金,并担任助教,取得美术硕士(MFA)学位。
1941-1943 担任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助教。
1941 中国抗日战争正酣,响应洛杉矶侨界举办救助难民募款会,现场为人画肖像义卖。
3月16日至4月15日,洛杉矶「加州艺术俱乐部」(California
Art Club)个展开幕。
11月,洛杉矶「艺术小屋」(Maisonette d’Art)个展。
1941-1945住在洛杉矶「中华公理教会」,跟着牧师继续进修中国文字和书法。
大战期间,曾经在美国陆军特勤部门(Special
Services Division)服务,专事绘画,譬如描绘历任总统及军事将领的画像。为此,曾获荣誉奖章。
1942 由士德顿(Stockton)迁居洛杉矶。
2月中旬,旧金山荣勋宫(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个展──起因受到洛杉矶郡立美术馆馆长麦坚尼(Roland
Mckinney)的推荐。
3月,参加奥蒂斯艺术学院年度展,获油画奖第一名。
7月,圣地亚哥美术馆(the Fine
Arts Gallery of San Diego,即今之San Diego Museum of
Art)个展。
8月,以20分钟完成一幅小女孩的速写肖像,为自己赢得圣地亚哥美术馆的现金奖掖。(8/14/1942报纸披露)
8月,旧金山狄扬美术馆(M.H.
de Young Museum)联展;纽约盖梅画廊(Guymaye Gallery)个展。
9月,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馆长麦坚尼,邀请他举办个展,成为首位在此展览的华人艺术家,展出作品22幅,有展览画册。
10月,作品〈李莉莉〉(Lily
Lee)进入圣地亚哥美术馆馆藏。
12月,毕尔特摩艺廊(Biltmore Art
Gallery)个展,展出作品23幅,有展览画册。
12月,在甫开幕的纪塔珍画廊(Zita-Jean
Gallery)联展,展出在中国完成的小幅风景画数幅。
1943 9月,南加州大学费雪艺廊(Fisher Gallery)个展。
11月10日至27日,纽约新屋艺廊(Newhouse
Galleries)个展「中国人、墨西哥人与美国人」(Chinese, Mexican and American Subjects),展出15幅画作。
1944 8月8日至9月6日,以「中国人、墨西哥人与美国人」系列画作,于旧金山狄扬美术馆个展。
1945 1月11日至31日,比佛利山雷蒙与雷蒙艺廊(Raymond & Raymond Galleries)个展。
1946 4月中上旬,于洛杉矶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James Vigeveno Galleries)个展。
1947-1949返回中国,前后达3年之久。期间,主要居住香港。在中国期间,与赵少昂、黄君璧交游。
1947 赴上海访友,住岭南大学上海江湾分校宿舍。经该校校长介绍,认识后来成为妻子的陈景容。
在上海期间,亦曾展览作品。
1948 年初,担任广州岭南大学客座讲师,为时6个月。上半年期间,曾有短暂时间赴「京、沪、杭之游」。(参阅王益论1948年9月1日为广州市文献馆「陈佐治绘画展览会」〔展期9月10日至12日〕目录所写简介。)在上海期间,亦曾展览作品。
9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市文明路之文献馆举办个展,展出在大陆所到之处的掇拾之作,共展出33幅作品,有目录简介。
1948-49 香港圣约翰大教堂(Saint John Cathedral)个展。
4月与陈景容在香港结婚。
12月偕妻返抵美国旧金山。
Early 1950s 开始研究抽象绘画。
1月女儿出生。
7月,在旧金山艺术联盟(Art League)展览,展出名为〈中国生活〉(Life of China)系列画作。
1951-52 任教于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亦在洛杉矶黛娜‧巴帖特艺廊暨艺术学校(Dana Bartett Art Gallery & Art
School)教授人像与人体画,同期应聘在此教画者,还有美国知名抽象画先驱麦克唐纳-莱特(Stanton Macdonald-Wright,
1890-1973)。
1951 4月2日至24日,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James Vigeveno
Galleries)个展,展出作品包括在中国期间与回加州之近作,共计26幅,表现主题除了上海、杭州、香港各地风景之外,亦有社会写实题材,譬如在中国所见二次大战之后的乞丐流民景象等等。
4月23日至5月23日,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举办「法美两国名家小画展」(Small
Paintings by French and American Masters)联展,参展〈少女〉(Little
Girl)与〈婴孩〉(Baby)两件作品,全展共计24件,法国部份的名家包括梵谷(Vincent van Gogh)、布丹(Eugène
Boudin)、雷诺瓦(Auguste Renoir)、乌依亚尔(Edouard Vuillard)、西尼亚克(Paul
Signac)、优特里罗(Maurice Utrillo)、夏卡尔(Marc Chagall)、鲁奥(Georges Rouault)、罗兰馨(Marie
Laurencin)等。
11月23日至12月,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圣诞节联展」。
12月,在旧金山狄扬美术馆(M.H.
de Young Museum)展览。
1952 3月中旬,参加为洛杉矶普特南基金会(Tracy J. Putnam
Foundation)而办之联展。
在洛杉矶「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当中,开起艺品店,店名为Farmer’s
Market Art Gallery(「农夫市场艺廊」)。
1955 亦开始绘圣经故事主题。
1959 10月,奥蒂斯艺术学院「当代美籍画裔艺术家十人展」,展出画家平均每人4幅作品,其作品之一〈海鸟〉(Birds)描绘冬季海滩上的海鸥。
1965 7月29日至8月29日,奥蒂斯艺术学院艺廊展出百件新作,包括54幅水彩,46幅油画;其中,水彩作品主要为风景画作,尤其是表现中国景致之作,如作品〈月过万山〉;大幅油画作品则是融入中国书法形式与意趣之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如作品〈怀素〉,并出版有《陈荫罴先生画展特刊》。
1968 2月19日起,在洛杉矶安克洛姆艺廊(Ankrum
Gallery)个展,展出较具象的风景系列,以及融合中国书法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风之作。
10月,奥蒂斯艺术学院建校50周年绘画联展,由策展人自该校校友所提供391幅作品中,选出44位艺术家,一共50幅作品展览,陈荫罴以抽象织锦式的画风,入选两幅作品,一幅名为〈钟鼎文〉〈We
Give Our Attention to Beautiful Poems〉、另一幅名为〈A Great Land is Made Better by
Things Than Wealth〉,并获得500美金奖金。
1969-1973期间,曾应南加州帕撒狄纳美术馆(Pasadena Art Museum,即今之Norton Simon Museum)之邀,举办个展,展出50件抽象画作,展期一个月。受其启蒙之学生黄昌英曾以中文撰写〈陈荫罴导师画展观后展〉,文中特别指出:「此次画展作品,其特色是采用各体的汉字,如甲骨、竹简、钟鼎、篆、隶、楷、草、行各体,运用抽象技法,经过艺术加工,绘成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
1974-75 赴美国中部与东部旅游。芝加哥艺术学院以及盐湖城等地个展。并前往纽约拜访友人曾景文。
盐湖城一画廊举办陈荫罴画展,但展后并未归还作品或支付售出作品的款项。经催讨无效,造成陈荫罴日后不愿参加展览。
1975 父亲陈典经逝世。
获加州州长布朗(Edmund G. Brown Jr.)邀请,在州长办公厅中展览作品。
1981 1月9日与19日,应洛杉矶加州大学之「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与「南加州美籍华人口述历史」(Southern California Chinese American Oral History
Project)计划邀请,接受Jean Wong以英文访谈。
访谈中,自述作品曾经受到旧金山、棕榈泉(Palm
Spring)及多个城市美术馆收藏,并曾在堪萨斯、纽约、上海、广东、(以及大多在)加州展览。
另外,访谈中也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与风格的转变,主要内容包括:
「早年学习西画,喜欢描绘穷苦人家、老人与小孩。自中国返美之后,他发现美国艺术已然走向现代化之路,为迎头赶上,于是,他透过阅读书籍,致力使自己的画风由传统迈向现代。﹒﹒﹒他认为中国画家用心灵作画,西方画家则用眼睛作画。他最爱的中国画家为石涛,因为他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中国传统。」
应广东的中山大学邀请,返回中国参加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典礼。
2月,受邀参加加州圣塔莫尼卡(Santa Monica)「集一堂艺廊」(Merging One Gallery)策划之「衍变:当代华裔美国艺术家五人展」(Derivations: Five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Artists)联展。
1988 4月在洛杉矶一画廊展出,当地的报纸标题称他是「被遗忘的艺术家」。
1993 春天,捐赠洛杉矶「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约250幅以圣经故事为题的画作,作为教堂出版宗教画册之用;不过,迄今仍未见该出版品问世。
1995 5月,病逝洛杉矶。
9月24日至10月26日,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在该校艺术系艺廊(Art
Department Gallery)举办「新观点:建立西岸亚裔美国人的艺术史」策划展(With New Eyes: Toward an Asian
American Art History in the
West),共展出77位艺术家,总计100幅作品,陈荫罴作品亦在邀展之列,展出1940年代一幅少年的画像(Shy Boy in a Green
Sweater);展中,亦有朱沅芷作品2幅。
水晶大教堂成立一间作品专室,长期展出陈荫罴在1950年代创作的圣经系列作品。
2月26日至3月21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3 5月10日至5月28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4 7月10日至7月21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5 7月19日至7月31日,上海美术馆个展。
2006
4月1日至4月20日,广东美术馆个展。
*年表资料来源:
一、陈荫罴遗孀与独生女所提供之陈荫罴生平相关文献与记录。
二、陈荫罴生前展览之画册、邀请卡、以及各报章杂志所作之报导暨评论剪报。剪报分别是:2/15/1942《旧金山纪事报》记者法蓝根斯坦(Alfred
Fankenstein)报导;9/5/1942《洛杉矶前锋快报》记者佛莱得(Alexander
Fried)报导;9/6/1942《洛杉矶时报》记者米勒(Arthur Miller)报导;9/5/1942《市民新闻报》记者鲁特(Herman
Reuter)报导;10/24/1942《论坛太阳报》;12/5/1942《先锋快报》;12/5/1942《市民新闻报》;11/21/1943《纽约时报》记者德维里(Howard
Devree)报导;11/15/1943年13期《艺术新闻》记者科提索兹(Royal
Cortissoz)报导;11/28/1943《布鲁克林鹰报》记者克鲁斯(A. Z.
Kruse)报导;《纽约太阳报》;《艺术摘要》;4/12/1946《洛杉矶时报》记者纽顿(Jane
Newton)报导;3/16/1952《洛杉矶时报》;8/8/1965《美华新报》社论;2/26/1968《洛杉矶时报》。
三、Jean
Wong对陈荫罴所作之英文访谈录音记录,洛杉矶加州大学「南加州美籍华人口述历史」(Southern California Chinese American
Oral History Project)计划,1981年。
四、Brown, Michael D. Views from Asian
California 1920-1965. San Francisco: Michael Brown, 1992.
五、With New Eyes:
Toward an Asian American Art History in the West. Organized and curated for the
SFSU Art Department by Irene Poon Andersen, Mark Johnson, Dawn Nakanishi and
Diane Tani.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1995.
六、麦可‧布朗(Michael
Brown)与杨芳芷,〈艺术世界中的清教徒陈荫罴(George Chann)〉,《雄狮美术》287期(1995年1月号),页94-100。
陈荫罴艺术活动年表(1913-2006年)
1913 陈荫罴(George Chann;亦名Chan Yum Bae),广东省中山县人,1月1日生。父亲陈典经开设中药店,亦是中医师。
1925 12岁,在中国完成中学学业后,随父亲赴美。母亲与两位弟弟则留在中国。
1933 开始作画。
根据画家1981年回忆自述:早年为了开源节流,他曾经在基督教的「中华公理教会」(Chinese
Congregational Church)教中文,并寄宿教会。稍后,租赁公寓时,为了节省租金以及作画不受干扰,曾经选择住在黑人区。
1934 进入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Otis Art Institute,为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之附属学院),师事布鲁克(Alexander Brook)、维色卡(Edouard Vysekal)。
1934-1938 获得全额奖学金,在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担任绘画助教。当时,在奥蒂斯艺术学院仅有1或2位华人学生。
1939-1940 获得学士学位后,留校继续进修,获得两年全额奖学金,并担任助教,取得美术硕士(MFA)学位。
1941-1943 担任洛杉矶奥蒂斯艺术学院助教。
1941 中国抗日战争正酣,响应洛杉矶侨界举办救助难民募款会,现场为人画肖像义卖。
3月16日至4月15日,洛杉矶「加州艺术俱乐部」(California
Art Club)个展开幕。
11月,洛杉矶「艺术小屋」(Maisonette d’Art)个展。
1941-1945住在洛杉矶「中华公理教会」,跟着牧师继续进修中国文字和书法。
大战期间,曾经在美国陆军特勤部门(Special
Services Division)服务,专事绘画,譬如描绘历任总统及军事将领的画像。为此,曾获荣誉奖章。
1942 由士德顿(Stockton)迁居洛杉矶。
2月中旬,旧金山荣勋宫(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0onor)个展──起因受到洛杉矶郡立美术馆馆长麦坚尼(Roland
Mckinney)的推荐。
3月,参加奥蒂斯艺术学院年度展,获油画奖第一名。
7月,圣地亚哥美术馆(the Fine
Arts Gallery of San Diego,即今之San Diego Museum of
Art)个展。
8月,以20分钟完成一幅小女孩的速写肖像,为自己赢得圣地亚哥美术馆的现金奖掖。(8/14/1942报纸披露)
8月,旧金山狄扬美术馆(M.H.
de Young Museum)联展;纽约盖梅画廊(Guymaye Gallery)个展。
9月,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馆长麦坚尼,邀请他举办个展,成为首位在此展览的华人艺术家,展出作品22幅,有展览画册。
10月,作品〈李莉莉〉(Lily
Lee)进入圣地亚哥美术馆馆藏。
12月,毕尔特摩艺廊(Biltmore Art
Gallery)个展,展出作品23幅,有展览画册。
12月,在甫开幕的纪塔珍画廊(Zita-Jean
Gallery)联展,展出在中国完成的小幅风景画数幅。
1943 9月,南加州大学费雪艺廊(Fisher Gallery)个展。
11月10日至27日,纽约新屋艺廊(Newhouse
Galleries)个展「中国人、墨西哥人与美国人」(Chinese, Mexican and American Subjects),展出15幅画作。
1944 8月8日至9月6日,以「中国人、墨西哥人与美国人」系列画作,于旧金山狄扬美术馆个展。
1945 1月11日至31日,比佛利山雷蒙与雷蒙艺廊(Raymond & Raymond Galleries)个展。
1946 4月中上旬,于洛杉矶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James Vigeveno Galleries)个展。
1947-1949返回中国,前后达3年之久。期间,主要居住香港。在中国期间,与赵少昂、黄君璧交游。
1947 赴上海访友,住岭南大学上海江湾分校宿舍。经该校校长介绍,认识后来成为妻子的陈景容。
在上海期间,亦曾展览作品。
1948 年初,担任广州岭南大学客座讲师,为时6个月。上半年期间,曾有短暂时间赴「京、沪、杭之游」。(参阅王益论1948年9月1日为广州市文献馆「陈佐治绘画展览会」〔展期9月10日至12日〕目录所写简介。)在上海期间,亦曾展览作品。
9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市文明路之文献馆举办个展,展出在大陆所到之处的掇拾之作,共展出33幅作品,有目录简介。
1948-49 香港圣约翰大教堂(Saint John Cathedral)个展。
4月与陈景容在香港结婚。
12月偕妻返抵美国旧金山。
Early 1950s 开始研究抽象绘画。
1月女儿出生。
7月,在旧金山艺术联盟(Art League)展览,展出名为〈中国生活〉(Life of China)系列画作。
1951-52 任教于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亦在洛杉矶黛娜‧巴帖特艺廊暨艺术学校(Dana Bartett Art Gallery & Art
School)教授人像与人体画,同期应聘在此教画者,还有美国知名抽象画先驱麦克唐纳-莱特(Stanton Macdonald-Wright,
1890-1973)。
1951 4月2日至24日,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James Vigeveno
Galleries)个展,展出作品包括在中国期间与回加州之近作,共计26幅,表现主题除了上海、杭州、香港各地风景之外,亦有社会写实题材,譬如在中国所见二次大战之后的乞丐流民景象等等。
4月23日至5月23日,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举办「法美两国名家小画展」(Small
Paintings by French and American Masters)联展,参展〈少女〉(Little
Girl)与〈婴孩〉(Baby)两件作品,全展共计24件,法国部份的名家包括梵谷(Vincent van Gogh)、布丹(Eugène
Boudin)、雷诺瓦(Auguste Renoir)、乌依亚尔(Edouard Vuillard)、西尼亚克(Paul
Signac)、优特里罗(Maurice Utrillo)、夏卡尔(Marc Chagall)、鲁奥(Georges Rouault)、罗兰馨(Marie
Laurencin)等。
11月23日至12月,詹姆士‧维吉维诺艺廊「圣诞节联展」。
12月,在旧金山狄扬美术馆(M.H.
de Young Museum)展览。
1952 3月中旬,参加为洛杉矶普特南基金会(Tracy J. Putnam
Foundation)而办之联展。
在洛杉矶「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当中,开起艺品店,店名为Farmer’s
Market Art Gallery(「农夫市场艺廊」)。
1955 亦开始绘圣经故事主题。
1959 10月,奥蒂斯艺术学院「当代美籍画裔艺术家十人展」,展出画家平均每人4幅作品,其作品之一〈海鸟〉(Birds)描绘冬季海滩上的海鸥。
1965 7月29日至8月29日,奥蒂斯艺术学院艺廊展出百件新作,包括54幅水彩,46幅油画;其中,水彩作品主要为风景画作,尤其是表现中国景致之作,如作品〈月过万山〉;大幅油画作品则是融入中国书法形式与意趣之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如作品〈怀素〉,并出版有《陈荫罴先生画展特刊》。
1968 2月19日起,在洛杉矶安克洛姆艺廊(Ankrum
Gallery)个展,展出较具象的风景系列,以及融合中国书法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风之作。
10月,奥蒂斯艺术学院建校50周年绘画联展,由策展人自该校校友所提供391幅作品中,选出44位艺术家,一共50幅作品展览,陈荫罴以抽象织锦式的画风,入选两幅作品,一幅名为〈钟鼎文〉〈We
Give Our Attention to Beautiful Poems〉、另一幅名为〈A Great Land is Made Better by
Things Than Wealth〉,并获得500美金奖金。
1969-1973期间,曾应南加州帕撒狄纳美术馆(Pasadena Art Museum,即今之Norton Simon Museum)之邀,举办个展,展出50件抽象画作,展期一个月。受其启蒙之学生黄昌英曾以中文撰写〈陈荫罴导师画展观后展〉,文中特别指出:「此次画展作品,其特色是采用各体的汉字,如甲骨、竹简、钟鼎、篆、隶、楷、草、行各体,运用抽象技法,经过艺术加工,绘成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
1974-75 赴美国中部与东部旅游。芝加哥艺术学院以及盐湖城等地个展。并前往纽约拜访友人曾景文。
盐湖城一画廊举办陈荫罴画展,但展后并未归还作品或支付售出作品的款项。经催讨无效,造成陈荫罴日后不愿参加展览。
1975 父亲陈典经逝世。
获加州州长布朗(Edmund G. Brown Jr.)邀请,在州长办公厅中展览作品。
1981 1月9日与19日,应洛杉矶加州大学之「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与「南加州美籍华人口述历史」(Southern California Chinese American Oral History
Project)计划邀请,接受Jean Wong以英文访谈。
访谈中,自述作品曾经受到旧金山、棕榈泉(Palm
Spring)及多个城市美术馆收藏,并曾在堪萨斯、纽约、上海、广东、(以及大多在)加州展览。
另外,访谈中也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与风格的转变,主要内容包括:
「早年学习西画,喜欢描绘穷苦人家、老人与小孩。自中国返美之后,他发现美国艺术已然走向现代化之路,为迎头赶上,于是,他透过阅读书籍,致力使自己的画风由传统迈向现代。﹒﹒﹒他认为中国画家用心灵作画,西方画家则用眼睛作画。他最爱的中国画家为石涛,因为他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中国传统。」
应广东的中山大学邀请,返回中国参加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典礼。
2月,受邀参加加州圣塔莫尼卡(Santa Monica)「集一堂艺廊」(Merging One Gallery)策划之「衍变:当代华裔美国艺术家五人展」(Derivations: Five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Artists)联展。
1988 4月在洛杉矶一画廊展出,当地的报纸标题称他是「被遗忘的艺术家」。
1993 春天,捐赠洛杉矶「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约250幅以圣经故事为题的画作,作为教堂出版宗教画册之用;不过,迄今仍未见该出版品问世。
1995 5月,病逝洛杉矶。
9月24日至10月26日,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在该校艺术系艺廊(Art
Department Gallery)举办「新观点:建立西岸亚裔美国人的艺术史」策划展(With New Eyes: Toward an Asian
American Art History in the
West),共展出77位艺术家,总计100幅作品,陈荫罴作品亦在邀展之列,展出1940年代一幅少年的画像(Shy Boy in a Green
Sweater);展中,亦有朱沅芷作品2幅。
水晶大教堂成立一间作品专室,长期展出陈荫罴在1950年代创作的圣经系列作品。
2月26日至3月21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3 5月10日至5月28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4 7月10日至7月21日,台北大未来画廊个展。
2005 7月19日至7月31日,上海美术馆个展。
2006 3月31日至4月19日,广东美术馆个展。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