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御花苑分馆举办“童意--互动中的儿童与艺术教育邀请展”
时间:2005年6月2日--6月30日
地点:东莞市南城区南外环路299号(水濂山水库旁)
电话:0769--2990432
童年于人的记忆刻骨铭心,这是因为个体早期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决定这一点。基本上儿童都拥有画画这种天赋。儿童的画画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相对应的。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迁就于某些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把儿童变成过度和模糊的投资对象,适时,各种蜂拥而至的忽略儿童感受和儿童对自己情感体验的比赛或是考级,以及仅以技能技巧为目的的培训方式,致使儿童绘画中比比皆是的迎合和彼此模仿现象的出现,儿童自己的精神特点被抹煞。生命本身充满寓意和情感的一面被淹没。
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在为下一步做铺垫,不论是儿童的游戏还是他们的画画,回避生命本身的冲动,对于儿童,这样的教育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半个教育。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学家卢梭就竭力主张教育应以培养能保持人的“本性”的“自然人”为宗旨,并提出“运用自然”的教育方法;19世纪后半叶,维也纳齐赛克的学说主张自由地释放儿童的心灵,使儿童的创造性欲望得以实现;20世纪60年代更有教育家提出了重新重视人文教育的主张。
现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让人尽可能多样地,深入广泛地了解人所处的世界,了解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人自己,从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的动力。对儿童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他们必须通过学习,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给儿童一点自由发挥的机会,进而理解和认同它的精神价值,那么它便具有了它的人文的一面。
事实上,就漫长历史且有着很深蒂固的对绘画艺术的习得和欣赏模式的背景,从我国传统的临摹教学脱胎到以启发儿童心智为主的开放式的教学的逐步展开,这对儿童美术教育来讲己不否是一次革命,无数老师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与研究的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自己的
心血。
作为一个实验性的展览,我们旨在借用展览的形式给儿童提供一个展示他们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与生命欢娱的空间,以此凸显儿童的一种平时并不为人所注重的生存、学习和游戏的状态,这既是对当下儿童美术教育的反思,同时也构成了它的实验性,我们相信,只要能从教育理念上认同儿童的生命意识,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必定会给予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