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07-08-07
弗兰克·盖瑞
弗兰克·盖瑞一九二九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一九四七年随家人移居美国洛杉矶。五十年代在南加州大学攻读建筑专业。他一九五四年毕业,被征召入伍。退役后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专研城市设计一年。一九六二年返回洛杉矶,自行创业。
三十岁之前,盖瑞是传统的现代主义者,后来受到当地及国内画家与雕塑家的影响,开始改变建筑风格。他丰富的灵感始于六十年代末,当时他已对战后现代主义已经过时的建筑语言感到不满,开始重新思考对建筑行为的整个看法,并开始一连串大胆创新制作,这些作品极具影响力。盖瑞为洛杉矶市的坚毅与富于活力的城市面貌结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总结出了他那三个著名的基本建筑格言。
建筑史家库尔特·福斯特在一篇论述盖瑞作品的专题论文中评论:“盖瑞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的设计受归类的限制,让他的建筑能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面貌,另创一格。”由早期的实验性作品到后来设计洛约拉法学院校园;为维特拉制造公司在德国和瑞士设计办公大楼;赢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和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的设计工程,盖瑞对建筑布局的探讨不久成为被全球称赏的艺术。
过去几年,他的作品由早期坚实的平民主义转变成解构和重构现成建筑。他有更充裕的预算,可以利用昂价的装饰性高级建材,如钛和不锈钢,释放他在雕塑方面的想象力,因此他提出建筑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雕塑艺术而不仅仅是一栋栋建筑物。今天他处于事业的巅峰,对自己的设计语言运用自如,但仍然不断力求扩大人们对建筑表达语言接受的极限。
弗雷德里克·费希尔
弗雷德里克·费希尔成长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最初在研读建筑学及艺术史之间挣扎,沉迷于超现实主义拼贴艺术的创作。一九七一年毕业于奥伯林学院。一九七八年,取得洛杉矶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了盖瑞的建筑事务所,并在那儿工作了一年。费希尔在接到第一批属于他自己的设计计划,如在加州威尼斯市设计“卡普林屋”后开始自行开业。他是受盖瑞的创作理念影响很深的一位建筑师。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费希尔从不同渠道获取灵感,先后设计了私人宅地、工作室、画廊和其他项目,作品彰显个人魅力。
费希尔对洛杉矶环境的流动性深有体会。他观察自然,“藉利用不连贯的建筑风格,即所谓的‘复合建筑’,来表达这种流动性。不同层次、部分与材料矛盾对照,互相辉映,产生出一座可被理解为过去与现在,永恒与短暂,平凡与特殊的建筑物来。”设计卡普林屋时,他探讨了“颓败、不完善和不连贯性。”在赫曼工作坊中,他在废弃的工业钢窗外加上薄夹板,制造出不加掩饰的“艺棚”感觉,自身散发出粗糙的优雅。费希尔用更佻皮手法在高尚的圣塔·莫尼卡设计第二街中心平租公寓时,把入口处的墙设计成有如高跟鞋的模样。
费希尔在整个设计生涯中始终对艺术保持极大的兴趣。艺术渗透到他的建筑作品的每一个层面中,他将自己的作品划分为三种相互关联的类型:艺术空间、居住空间与精神空间。艺术空间探讨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空间表达了费希尔对“处于自然与人造环境中的生活模式与意义”的关注;精神空间则强调“我们在自然中之基本位置的形而上学,并引导我们的意识走向超然”。
埃里奇·欧文·莫斯
埃里奇·欧文·莫斯一九四三年出生于加州洛杉矶。他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在哈佛修毕建筑硕士课程,一九七三年在卡尔弗城开业。他早期出色的作品也深受盖瑞早期概念的影响。在他较早期的作品中,例如在洛杉矶布伦特伍德区的劳森·威斯登宅,喜用重叠手法,在建筑物内经常运用矛盾的几何图形:用锥形穿过正方体,偏离中心的圆柱体等。后期作品,如在卡尔弗城的加里集团工作坊,他突破自设的框框,探讨室内室外空间的“跳跃的”几何图形。洛杉矶的城市发展总倾向于拆毁一切旧的东西,意图把它们一笔勾销。莫斯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个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给已失去原来功能、风格已经过时的建筑物以新的用途,再解构常用的轮廓,把该市平凡的建筑遗产改头换面,释放出新的能量和意义来。
莫斯在卡尔弗城边缘把一个破旧的前工业区改变为一系列大胆创新、吸引力十足的布局,从而带来了新的用途。如八五二二国民大道由昔日工厂与货仓改为“史堤尔斯和撒米圆尔”办公大楼、“绿伞”表演场与“蜂巢屋”,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社区。在这些别具一格、通常令人吓一跳的建筑架构中,你会瞥见莫斯在建筑表达上的诗意眼光,和渴望“以抒情手法呈现事物的本性”。
莫斯选定一个设计策略时,便逼自己提出疑问:这是唯一方案吗?然后提出另一个观点,多个观点通过矛盾对照随定案而来。莫斯同时思考新颖的、必然是抽象的建筑意念,与由此启发的实际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
科宁·埃森伯格
汉克·科宁与朱莉·埃森伯格是一对夫妻,原籍澳大利亚。一九七九年,他们远赴洛杉矶加州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两年后,夫妇俩在加州圣塔·莫尼卡开设了科宁·埃森伯格建筑事务所。
在执业生涯中,汉克·科宁与朱莉·埃森伯格专注于具有社会责任感项目的价值与创意潜力上。在设计廉价房屋与社区设施时,不会要求过份的预算,或为了纯粹自我表现而损害建筑物的使用者及住户的利益。这种美学平民主义师承自盖瑞,建筑师擅用一般建材,以不平凡手法表达极大的社会良知。
科宁·埃森伯格在低预算和官僚习气的困难现实下设计多单位廉价屋村,既要设计得体,又要恪守建筑的基本原则,确是一种挑战。建筑师们极有兴趣“建造一些有机会让人们自然地建立和睦关系,并有归属感的房屋”。他们通过住户共享户内户外空间来制造睦邻关系,例如一九八七年建的“柏克莱街屋苑”,运用大胆色彩、简单但吸引人的轮廓,各公用地方均可把各单位连接的方法,令楼房充满生气。
科宁·埃森伯格的作品生动地表现了洛杉矶市日常环境与民风,鼓励人们通过不同的布局提示、景观策略、空间秩序和比例的改变,找回自身的空间与建筑。结果出现了一种创新的建筑语言,充满罕有的自发性民粹人道主义。弗兰克·盖瑞的早期作品正是受这种精神驱动的。
莫尔福西斯
莫尔福西斯建筑事务所是由汤姆·梅恩和迈克尔·罗通迪于一九七二年创立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梅恩与罗通迪在南加州大学任教,结识了几位学生与教育家,一九七二年,这批志同道合的人创办了南加建筑学院,锐意追求他们的批判性讲学和执业的志趣。
一九九一年罗通迪决定离开莫尔福西斯,创立自己的公司罗托建筑事务所,探讨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概念和方法。而梅恩则成为莫尔福西斯的总负责人。这次分手使梅恩得以自由更改公司的重心,走向更复杂的探求,探讨形式、媒材、城市与风景作为建筑作品“触媒剂”的巧妙结合。莫尔福西斯的作品深受盖瑞风格影响,解构平凡,孕生光辉魅力,将平庸建筑彻底改造。他们经常灵感泉涌,不断探讨美学过程的启示。
莫尔福西斯在媒材和意念上的包容性甚至比盖瑞更广,例如一九九零年的“克劳福德居”及其近作如在加州戴蒙德巴尔市设计的戴蒙德牧场学校、奥地利克拉根福建的著名的“海普·阿尔卑-亚得里亚中心”,建筑师把洛杉矶那种动感的能量灌注其中,采用玻璃、铁皮、穿孔铝板、裸水泥和一系列其他粗糙的和平滑的物料,从美学观点拓展与阐述这些物料的品质。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广州影像三年展2025即将启幕,本次展览以“感知生态学”为主题,探索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