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安康儿童画方法论——旨在“转变”中完善初等美术教育

录入时间: 2006-06-29

安康儿童美术教育是从十年前开始起步的。一开始便以其作品的生动、强烈、指导教师充满热情而引起美术界的注目。特别是其指导方法的理论探索已成为安康儿童美术教育一大特点。十年过去了,当时提出的有争议的议题,已被美术教育界广泛认可。

我们提倡的美术家参与辅导的设想以成为现实,“让孩子自己完善自己”的作法,也被大部分家长所接受。这样,几年前安康儿童画的辅导者,变为“观望者”。在这期间我们认识到一个比旧式强化训练更为让人困惑的问题。即:新的美术教育并没有起到完善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而是更为极端的以纯“画面”为目的,以“纯艺术家”的态度来对待儿童, 客观上和过去一样破坏儿童自然发展的和谐性。

从十年前我们反对“技术”为目的的教育方法,到今天我们希望儿童画得到新的强化。其中经历多次“反复”,我们有必要记录这种“反复”,因为“反复”就是“转变”,“转变”就是“建设”与“促进”,是一种从完善教育手段走向教育观念更新的途径与机遇。

一、儿童画与“自然观”持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画。

今天,我国的儿童画辅导群体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新的美术专业力量的加入,更使许多人对过去那种“学生跟着黑板临,照者课本摹”的“旧式教育”非常反感,从而提出了“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创造力训练”的新口号。这种口号的做法和过去相比有两点不同。1、儿童绘画作为活动对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有很大帮助,他们(儿童)的绘画行为,就是一种美。即所谓“童心”“童趣”式讨论。2、以儿童年龄的自然阶段作为施教依据,循序渐进。于是有了分年龄进行绘画比赛,出现了十二岁以后怎么教等问题。然而实质上在新旧交替中的儿童画讨论,并没有改变美术教育的落后和僵化的现状。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在艺术上缺乏一个科学化、民族化、种族意识的儿童教育观。建立一个“教育观”并不像推翻“旧观念”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美术教育应该先“解放”孩子们。正是出于这种思考,1987年我们提出了“不言教令、听其自然”的儿童美术教育设想,认为绘画活动的特点就是“解放”,让更多的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认为绘画活动就是一种“游戏”,真正好的儿童画并非产生于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而是出现在走廊的墙壁、地面、门窗和一切可以利用来尽情发挥的东西上,孩子们的幻想只有在没有任何重负的情况下才得到充分的显现。这样看来,“不言教令”是对特定阶段的儿童有力的帮助。这种做法尊重孩子们的心理及生理发展,也有益于孩子们的自由想象。我们主张“听其自然”并不是“放任”的同义词,而是尊重儿童生理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人(儿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那种“自然”。即:随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变化,不强化、不加速、不套用过多的条条框框,以减少儿童在参加美术活动中的心理负荷。在最初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安康儿童画很快发展起来,但问题也很明显,只作为“展示活动价值”的辅导,并非真正成功的辅导,当儿童作品出现“画式量低”的同时又阻碍了有规律性发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确定儿童画的艺术价值。

二、儿童画的艺术价值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能在历史上找到它的位置,而任何一次教育行动都会使受教育者走向一个“绝对”的境地。从儿童画的艺术价值入手,根据儿童的心理结构,进行“艺术环境”教育是安康儿童画的第二阶段。首先我们认为:儿童绘画是人类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风格上说她上联“早期艺术”,下接“现代艺术”。关于儿童画与原始艺术的讨论,已不是新的论题,原始艺术与低幼儿童的绘画造型有着同构关系,这也许是原始人的智能与低幼儿童处于同等水平。又一方面,原始艺术的力量来自于神秘的图腾崇拜,它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冷峻与儿童画正好相反,现代儿童画的那种明晰度是区别于两种艺术的分界线。儿童画与人类艺术发展有着相同的阶段性巧合,我们把儿童画与汉代画像砖做一比较发现:形式、意志同出一辙。正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图式结构”与中古艺术相同,这也许是“低量图式”的同构,但这种同构才真正让我们知道儿童画是研究“视觉史”的活标本。

儿童画是“天真”、“朴素”的,但决不是“天真”、“朴素”的结果。在“天真”的外表下是一个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命题,“视错觉”是在产生最终知觉系统中正常加工的表现形式?是由物理的(光学成分)和生理学的(视网膜、皮层)以及“认知”原因引起的现象。儿童绘画的实际是儿童生理技能的发展,从依靠心理遗传因素向依靠感官直觉过度。而“动作”状态决定者画面的“性状、范围、定向”。“情理”上的“所知”,“所感”与视觉上的“错觉”使儿童画出现把远近距离缩短,把杯子底画平,房子里面与外面同时显现,色彩自由分布,构图的不确定性等等。我们讨论了儿童画起因之后,有二点启示:1、用“低量图式”来排除儿童画,用“童心”、“天真”来赞美儿童画,都是缺乏实证的,是对儿童画的表面理解。2、儿童画年龄的阶段性训练一定要结合“文化史”,使其作品产生与其同构的历史背景之上。因为我们讨论过的儿童视觉认知规律与原始艺术、中古文化、民间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人们经过几百年的“视觉验证”之后,认识到“视错觉”其实是自然的人的一部分,现代艺术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那么:儿童画正是处于二者之间,它自身的价值就在于这种“错觉”认知造成的自然运动之中。

1989年后,我们让儿童作了古典艺术的参照临摹训练,在这过程中让儿童自然靠近当代艺术。主要做法是把各时期的世界名画,文物图片,及有关实物布置于画室,实际上是一个艺术环境,让孩子们自由地在里面组合临摹,孩子们在找自己语言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秩序与非秩序的对话,也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由儿童心理造成的自然错位,在完成的作品了看,出现了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也使安康儿童画走出“纯自然”的范围。然而: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中我们首先要考察的是人的因素,艺术并不重要。当我们总结这一段教学成果后,问孩子们爱不爱这些由他们完成的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作品时,百分之百儿童认为“不好看”。当然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让他们觉得好看而工作,但也决不能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辅导,以“画”为中心的辅导是不全面的,那么只是一个问题是重要的了,即:让儿童自己创造。也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可创造又如何体现在儿童绘画之中呢?

三、儿童画与“创造观”

早在十年前,我们已认识到,儿童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创造力”并不是培养而是产生,“天才”并非压抑就会失去。事实正好相反,创造力只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思维的“思维品质”,它的核心是重新建构,而儿童绘画活动是由“画式框架”决定了的阶段性运动,从发展的角度看,顺序是第一位,建构是第二位。所以在儿童绘画活动中,创造并不是由心理过程发展决定的,而是与诸如许多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实际上情感与意志在儿童画的形式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低幼儿童阶段所表现的东西不是由“思维”来决定的。儿童的发展性决定了儿童图式的变化,而创造性以随着情感源源地流出了。那种认为通过绘画就能解决“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流行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其次,艺术上认为创造力与想象力,并非人们认为那样,到“月亮上去旅游”,“摘星星”及“未来世界”等等,在这里我们要说,这种由成人所创建的“联想迷宫”正在实实在在扼杀“想象力”。

想象力与创造力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从一般事物的体验中发觉其特殊的情感因素,应该是使其生命体验的具体化,谓之为“心迹”。往往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当儿童在处理画面时,总以“复数”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体验过的体验;这个过程正好和工程师设计图纸一样,追求一种“明晰度”,“说明性”,画面的结构对成人来说是一种暗示,是一种情感化的暗示,对艺术来讲,就是一种创造。儿童首先是在表述一种“视觉化”的感情“明晰性”,表述往往是在无确定、无观念结构的视觉错觉规律下进行的,“社会力量”的因素会在这个过程中变为“调味剂”的作用,于是明晰、破坏、纠正、错觉就构成了儿童画的循环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儿童画走向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我们当前美术辅导中,把创造性、想象力列为儿童画之上的附加物,增值物来追求是一种误解。我们无法更为深入地解开“创造”之迷。但好的是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从“解放”孩子们开始,(让孩子们回到有限的自然之中)。然后制造有“文化”背景的活动环境,使儿童画成为有价值的作品。其次认识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的规律性,加强教师的影响力,最后一问题也是一个最难问题。怎样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给儿童增加影响力。

四、“阶段性”与“强化观”

强化儿童思维专指强化环境和课题的要求,而不是对思维阶段性的破坏。强化一词很容易被理解为强制,其实,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强化,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积极的。所以强化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强化,强化什么。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明,儿童绘画活动带有很强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实际上是由心理图式的结构变化决定的。心理图式变化的动力源于儿童心理思维层上下矛盾运动,儿童艺术思维由幻想层和客观现实层构成,幻想层由儿童主观愿望、游戏、能动性、情感、性格等结构,客观现实层由逻辑、推理、社会化判断组成。儿童画活动最初是由幻想层开始的,随着社会化要求的加强,现实层渐渐形成,幻想层的不断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升现实层的要求,上层的压力使下层不断地向上发展,下层运动太慢会使心理失去平衡,从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活动仍是由上层施于下层的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不应该是少量或适量,而是应该“过量”。也就是说,上层的刺激应该象炮弹一样地击向下层。以刺激下层主动地,有效地发展,这就是强化。问题关键在于强化的角度和量的要求。即:那些是可以强化的(下层的结构接受强化的最佳变量)。199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命题创作的强化训练,设计了诸如“稀饭溢了”这样的命题,然后提出“稀饭为什么溢了?”的画面问答。孩子们画出了“大火”、“锅盖盖紧了”等,当同样的题目问答出现第三次时,终于有儿童画出了“家里人忙其他事,无人注意才使稀饭溢了”,这样丰富的画面,通过从自然现象到儿童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就由简单的视觉所知达到了情感的丰富所感。由一种机械的机体进入了社会关系之中,画面不再是构造景物的外在特征,不再是对外交流的附件,它以成为一种决定性的语言,他把儿童唤醒并在儿童自我之中根植,在此时此刻的儿童世界中,上下层心理层结构有着深刻的协调与理解。

在训练形式(课题、情景、环境)上的强化必须与儿童在画面上的自由表现全面的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强化思维教学观,在儿童画中,存在着一种“假绘画”这是儿童不由自主地涂抹,或由普通经验残余造成或通过一些造型模仿得来,而强化训练则可以有效地纠正这些失误。但强化不能代替儿童进入绘画世界的表现阶段,只有自由的法则和无条件的自然展示才能在儿童画活动中形成一套系统的表现原则。这样,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儿童自己画自己的画,那么什么是儿童自己呢?看来就是教师无法直接教的东西,即:自由的、自然的、个性的、情感的、非智力的……等。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强化只是一种形式手段和要求,但绝不能变为追求的目的。

我们上面提出的这些想法,是建立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彬彬有礼,充满挑战意识的现代中国人为基础的。因而也就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儿童观”与“种族观”对艺术教育的作用问题。出于对中国当前教育的思虑,我们倡导以美术教育来完善少年儿童的个性教育。我们的教育不是挑选,而是促进、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全方位的大美术观,使孩子们能在自然中突出自我,在自我中尊重自然法则,以美术教育为中介,培养举止高雅,彬彬有礼,充满挑战意识的现代中国人。这种全方位的新型教育是“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教育急需的。而通过这种新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21世纪使我们民族能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功保证。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免费参观:观众凭有效证件入场参观

团体参观:10人以上团体请提前两个工作日进行电话预约,并按约定时间凭确认短信入场参观 

预约电话:020-87351468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