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天和草虫画更配哟~
哼哼~话说惊蛰到了,美术馆的“虫子”都跑出来了。这次,小编干脆科普一下“冷知识”,来说说虫子那些事。
顺便再给大家安利一个适合春天的活动,大家一起来抓住春天的尾巴
《齐物见心——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九人展[第三回]》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微信菌事先帮大家看过这个展览了,觉得很不错的说,不要错过哦!
在看欣赏中国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画家所创造的意境中,而忽略了一些小细节。其实花鸟画里时常会出现小昆虫。 这些昆虫在国画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草虫”。
“草虫”最早出现在画史上,是在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而草虫画真正意义上的兴盛是从宋代开始滴。明代是草虫画大发展的新阶段。到了清代呢,花鸟画市场空前繁盛,随之草虫画的市场也被大大拓展了。近代,草虫被划入花鸟画的范畴。由于时代风格以及纸张材料的变化,画家的创作在保有传统精神的同时也有新的变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齐白石。
从结构上,草虫画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点景之作,草虫形象在画中起着丰富完善画面的作用,并不着重描画。比方说,展览中的这一幅:
《紫苑春来早》作者:刘海勇 年代:2011 尺寸:200x200
第二类,草虫在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画家的主要精力着重在此,画里的草虫不可或缺。像这一幅:
Figure 1《用宾虹先生法写生》作者:李云雷 年代:2016 尺寸:33x33
第三类,最常见的草虫画构图。画中草虫与花鸟比重相同,两者都是不可或缺。
(参考:《中国画里的草虫演变》 陈晓宇)
《葡萄群蜂》作者:曹远平 年代:2010 规格:68x45
草虫的画法主要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
工笔画先用浓、淡墨勾勒出对象的形体结构。再深浅分层次着色,或者用不同颜色分染。最后,留出高光部分,用小笔沾浓墨点睛。出来的效果精致而灵动。
看看这工笔蝴蝶,真的是啧啧的赞啊~
《蝶舞秋色》局部 作者:徐晓彬 年代:2017
写意画法多以「点垛」或「点簇」的技法。
点垛/点簇技法演示
(来自: www.360doc.com/content/17/0205/13/10886293_626668010.shtml)
可以单独用墨色来画,也可用多种颜色来画。毛笔先沾调好的淡色,再礁深色在笔尖上;也可以先礁深色,再蘸清水来画。每一笔都要有深浅的变化,产生乾、湿、 浓、淡的不同效果。点捺之间,蜻蜓就活过来了。
《紫苑春来早》局部 作者:刘海勇
草虫在国画中除了被用作点缀,自清代以来,还有“托物言志”的作用。比方说,以蝉比喻高风亮节,用豆青虫比喻生活的田园趣味等等。
说到草虫图,广东美术馆的馆藏中也有不少。
比如下面的这幅《蚱蜢》:
广东美术馆藏《蚱蜢》作者:赵少昂 年代:1985 规格30 x 38
《蚱蜢》是岭南画派画家赵少昂的作品。画作以植物折枝分割画面,草虫与植物的比重相同。主要用写意的画法创作,再以浓墨点睛。配上小诗,饶有雅趣。
分享了那么多,是不是很想仔细看看那些“草虫”的细节呢?那就快来广东美术馆逛逛吧!
齐物见心——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九人展[第三回]
二零一七(广州)
展期:2017年2月22日—2017年3月12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5、6、8、9号厅
文 / 陈文哲 庄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