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美术馆课堂】1_&_n个我

录入时间: 2019-02-10

 

12-15岁,想法最多,脑洞最大。这样的你会怎么看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呢?我们和广东美术馆志愿者讲师魏一目一起,为你设计了一条专属参观路线,通过对多件参展作品的观看、聆听、思考、交流,一起探讨数字化时代中人的共性与个性,想象未来人类。

 

————————————————————

课堂主题:1_&_n_个我

主持老师:魏一目(广东美术馆志愿讲师)、叶小青(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

参与群体:12-15岁青少年,15人

课堂时间:2019210日上午10:00-12:30

参观展览: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

活动地点:广东美术馆

————————————————————

 

活动回顾

 

在“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教研课中,学员们围绕“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策划了针对不同公众群的美术馆课堂。在工作坊成功举办之后,学员们与公共教育专员们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充分准备,完善的教学方案在展览期间陆续实施。

 

第一次课堂由志愿讲师魏一目主持,该课程针对12-15岁青少年设计,在2019210日上午举办。现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网络世界中,在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里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自我认同。本次课堂期待以艺术原作为媒介,引导青少年认识和思考“我”的身份和个性等问题。12-15岁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个性十足,在对别人的想法进行反馈的同时,也强烈地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他们而言,在教室以外的场合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兴奋,会更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为了能让大家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一目老师在课程中设置了许多话题和互动环节,带领大家通过细看《1_&_n_把椅子》《时代在召唤》《平行II3件参展作品,学习观看艺术和借助艺术展开思考的方法。

 

课前热身:什么是艺术?

 

艺术只是一个词,但它有n种答案,每一种都值得拿出来分享和讨论。在课堂开始之前,一目老师借用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学校与教师项目负责人莉莎·马佐拉的方法,让大家写下“什么是艺术?”的答案。大家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顺道进行了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在简单介绍当日课堂的流程后,一目老师请大家听作品名称,想象作品形态,并将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1_&_n_把椅子”和“时代在召唤”到底是怎样的作品呢?大家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了这个小游戏的铺垫,孩子们对作品产生了好奇。

 

观看与解读:《1_&_n_把椅子》

 

接触艺术的第一步是观看。这种观看并非要去阅读作品介绍文字,而是要大家依靠自己的知觉感受,发现作品的细节,最终理解作品。我们希望大家学会通过观看、分析、判断、提问等一系列方式,掌握独立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在看到《1_&_n_把椅子》原作的时候,大家感到有点儿懵:这里放了一张椅子、两个屏幕和一台摄像机,为什么要给它起这样的名字?它想表达什么?在一目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作品中的许多被忽略的细节。有的同学发现了摄像机“在观看椅子”;有的同学发现这几个物品之间有联动,摄影机停下来的时候,屏幕上的画面也会变化;有的同学发现有一个屏幕出现的总是画面,另外一个屏幕出现的总是文字。当老师介绍了苏斯科的作品《一把与三把椅子》与菲托这件作品的关系后,大家将所有细节一一列出,推测出这台摄像机背后有一个数据库,它会通过对椅子的局部拍摄进行搜索相似图片和与之对应的文字解释,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又会导致机器对同一把椅子不同的认知,一把椅子便有了n种结果。

 

个性与共性:《时代在召唤》

 

当代艺术作品并不一定是表现令人愉悦的情绪,艺术家不一定在创造美的画面,发现问题和呈现问题本身也具有现实意义。《时代在召唤》通过将“网红流行舞蹈”视频进行截切和排列堆砌,将这一现象呈现在观众的眼前。00后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网络现象密不可分。我们希望借助这件作品,带领同学们以辩论的形式探讨网络时代中人的“个性”问题。

 

在观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喜欢和不喜欢该作品的同学各占一半。一目老师让大家围绕作品中的现象,对这些网络视频的表演者/拍摄者是“有个性”还是“无个性”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的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给出了“有个性”和“无个性”的理由。正方同学认为网红舞蹈视频虽然动作都类似,但每个表演者都会加入自己的元素,这使视频有了个性。反方同学则辩驳说,人们跟风拍摄的行为,以体现个性为出发点,却恰恰是无个性的标志。

 

游戏与人生:《平行II》

通过观看时长为9分钟的《平行II》,我们开启了从电子游戏到现实生活的讨论。一目老师将视频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抛给大家讨论:

 

1.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

2.在游戏的世界里,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是存在的吗?

3.游戏世界的边缘在哪里?

4.为什么游戏世界需要有边界?

5.作品简介的关键词是边界,这个词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现象?

6.对你而言,你的“边界”在哪里?

7.游戏中的我与真实中的我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8.游戏中的我是否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做?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大家其实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一代,大家喜欢的游戏涵盖了各种游戏类型。《平行II》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在我们成年人眼中值得探讨,但在孩子们的眼中视乎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这一点是教育专员和老师没有预计到的。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观点:“游戏世界有多大是电脑设备的储存空间和运算能力决定的。如果你的设备硬件支持,便可以运算出无限的世界。”“游戏中的我是一个盒子,用来容纳真实的我的思维。”“现实中我的边界是学校和作业,作业实在太多了!”“我的边界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组成了一个可移动的边界,不停地推着我向前走。”“我觉得边界是下课,下课意味着又要上课,如果不用下课,那就不用再上课了。”

 

在讨论“游戏中的我是否无所不能”时,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小青介绍了一个关于游戏中人物道德伦理的探讨的案例。在某些游戏中,游戏开发人员为人物角色设置了因果报应的条件,如果人物做了坏事,会导致产生不好的结局。这个案例让同学们开始思考:“我”在游戏中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是否也应该运用在游戏之中。

 

美术馆与我

 

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一目老师邀请同学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聊一聊对美术馆的看法。所有同学都认为,美术馆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希望能经常到美术馆来看原作和参加讨论。我们也很高兴同学们掌握了“观看、思考、讨论/提问”的艺术鉴赏方式。

 

负责本次课程的公共教育专员叶小青表示:“观看是理解艺术的起点。许多观众在观看这件作品的时候,都是看两眼就走了,因此不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如果你愿意花上半小时去观看、思考、讨论、提问,所有作品都会变得很有意思。”

 

对课程主持教师魏一目而言,这次课程是一次挑战:完成从“传统课堂教学”教到“开放式现场教学”的转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次课程,他从学生的身上也学到了不少:“开放性的探究课程真的比教孩子创作难很多。我在完成了这次课程后,才明白到我在教学中更应该做一个引路人,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人。这时我才理解到在广东美术馆总听到的‘你是观众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的意义所在。”

 

供稿/叶小青

摄影/简亦馨

2019212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相关文章
图集
IMG_0081副本.jpg
图集
IMG_0138副本.jpg
图集
IMG_0167副本.jpg
图集
IMG_0174副本.jpg
图集
IMG_0182副本.jpg
图集
IMG_0184副本.jpg
图集
IMG_0204副本.jpg
图集
IMG_0229副本.jpg
图集
IMG_0242.jpg
图集
IMG_0252副本.jpg
图集
IMG_0276副本.jpg
图集
IMG_0279副本.jpg
图集
IMG_0282.jpg
图集
IMG_0283副本.jpg
图集
IMG_0291副本.jpg
图集
IMG_0301.jpg
图集
IMG_0305副本.jpg
图集
IMG_0309副本.jpg
图集
IMG_0334副本.jpg
图集
IMG_0378副本.jpg
图集
IMG_0385副本.jpg
图集
IMG_0454副本.jpg
图集
IMG_0537副本.jpg
图集
IMG_0581.jpg
图集
IMG_0584副本.jpg
图集
IMG_0594.jpg
图集
IMG_0605副本.jpg
图集
IMG_0635.jpg
图集
IMG_0643副本.jpg
图集
IMG_0695.jpg
图集
IMG_0831副本.jpg
图集
IMG_0840副本.jpg
图集
IMG_0886副本.jpg
图集
IMG_0890副本.jpg
图集
IMG_0903.jpg
图集
IMG_0936副本.jpg
图集
IMG_0948副本.jpg
图集
IMG_0956.jpg
图集
IMG_0969副本.jpg
图集
IMG_0981副本.jpg
图集
IMG_0984副本.jpg
图集
IMG_1012.jpg
图集
IMG_1013副本.jpg
图集
IMG_1040副本.jpg
图集
IMG_1055副本.jpg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