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从全球回眸本土,从历史展望未来
策展人。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去探查“变化”这一话题,展开了“边缘” “慢板” “触屏” “内生”四部分片段化的叙事,并邀请到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参展,在开年之际,拉开一场于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吴洪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川,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批评家皮道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殷双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庞力,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王绍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独立策展人冯博一,批评家、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姜俊,《美术》杂志副主编、策展人盛葳,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顾丞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峰,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学术顾问、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学术顾问、中山大学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冯原,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肖毅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峰,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贺景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沈康,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燕平,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宇,五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超,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于冠超,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罗广,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刘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平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俞可,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樊林,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管郁达,独立策展人、台湾艺术大学客座副教授顾振清,宝龙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学博士、策展人王晓松,艺术学博士项苙苹,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夏可君,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莫菲,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罗淑朋,珍宝巴士集团董事会主席、33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刘奕,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华侨城盒子美术馆艺术总监周力,珠海市古元美术馆馆长刘春潮,深圳市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方立华,中山美术馆馆长肖伟,江门市美术馆馆长王畅怀,开平市美术馆馆长李强稳,黎雄才美术馆馆长罗秋帆,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潮州美术馆副馆长曾圳,翁源县涂志伟美术馆馆长许全武,广州市五三美术馆馆长李琼波,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发起人之一艾海,盒子美术馆拓展总监郭燕,与亨美术馆理事长麦家荣,广东大家美术馆馆长杨丹莹,尚榕美术馆执行馆长常芳,深圳市龙岗区大芬美术馆副馆长梁剑,千高原艺术空间总监刘杰,东莞二十一空间美术馆馆长邢恺,深圳观澜美术馆馆长李豪,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副馆长邱健彬,江门市新会区美术馆馆长黄炳壮,广东省岭东美术馆理事长肖培扬,深圳市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艺珀创始人/哲兰亭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宋琛,广东省东仓里美术馆总监王俊杰,德懿艺术馆总监吴锦荣,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胡锐韬,本次三年展参展艺术家:隋建国、缪晓春、丁力、刘建华、宋冬、尹秀珍、胡介鸣、颜长江、安哥、马可鲁、张羽、薛峰、游东醌、辛未、申凡、胡庆雁、曹雨、王礼军、黄一山、钟嘉玲、潘琳、童文敏、厉槟源、沈凌昊、范西,本地艺术家:邓箭今、石磊、李邦耀、周湧、方少华、江衡、车建全、刘庆元、林于思、强光浩、许永城、汪凌,以及来自美术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朋友。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王绍强,北京画院院长、本次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吴洪亮,参展艺术家代表隋建国,参展青年艺术家代表黄一山先后致辞。本次展览主题展策展人菲利普·多德和艾墨思未能亲临开幕式现场而进行线上致辞。
走过二十载的广州三年展
广州三年展作为广东美术馆发起并自主策划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是我国最早的“双/三年展”之一。从2002年创立以来,得益于历任馆长的悉心浇灌,广州三年展以国际视野积聚“在地”生长的内力,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亦形成了持续的城市文化建构和社会影响力,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和社会观众走进美术馆。
作为20周年的节点性展览,加之近年来全球性格局的震荡,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注定是一次特殊的记忆。同时,广东美术馆白鹅潭新馆即将落成,未来广州三年展的展出场地也将迁往新馆,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七届广州三年展视为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当时代的“变化”强烈而快速,成为当下社会无法回避的语境,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又当如何推演与思考?正如主策展人王绍强所言,“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与表征,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本届三年展的主题“化作通变”,正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
围绕“变化”展开,本届三年展将广州这座城市本身放置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巨变的历史阶段之下——中国当代艺术40余年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成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最早体会其先锋性与复杂性的地方,而广州三年展更是亲历了20年来当代艺术的实验与探索,以展览的形式记录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当我们在今日重新回顾历史,以艺术为切入点,把观察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历史阶段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变局显得更为清晰。
第一部分 “边缘”
菜市场中的书店,烟火气中的淡定
展览的第一部分由吴洪亮策展,以“边缘”为题,以广州为例,该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的贸易大港,长盛不衰,形成不同于内陆的独特地域文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出更加多元的文化土壤,个体特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凸显与包容,但广州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地域的整体形象因而被弱化,显得相对“边缘”,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此次以广州为理由的回望与对现实的窥探,让我们站在“边缘”领悟“前沿”。在不长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历程中,有一些独特但并未汇成洪流的尝试,恰是今天艺术生态里重要的支点。它们自有其意义,如时代碎片的闪光,折射出异样的精彩。因此,这个板块将目光投向那些看起来发生在中国当代艺术版图边缘的事件与创作,并且把关注的时间点向前扩展,在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观察有关群体与个体、大众文化与亚文化、成长与追求等等问题,撷取出其中闪烁的片段,并尝试将这些“碎片”的光辉连缀到整体的图景之中。
流行歌曲、美发厅、民营小企业、火车站台、周日的动物园、在城市空间中游走的cosplayer(角色扮演者)、改革开放前的某些萌动、世纪之初中国都市生活急促不安的变化…… 策展人带领着观众再次寻找记忆深处的“广州印象”——亦是整个时代流光溢彩的缩影。在该篇章中,艺术家、诗人、导演等不同身份的创作者们一起探索着新的艺术表达,并且其中不乏大众潮流的力量。他们或是徘徊或是喃喃自语,不断讲述着各自在乡间或在城市,与亲人或与陌生者互动的故事,并基于现实重新建构出光怪陆离的想象乐园。在展览呈现上,有意而为之的表面纷乱与内在线索并行展开,地理概念与时间概念相互搅拌,边界被模糊,整个“大时代”与“小时代”交织在一起。
第二部分 “慢板”
它们与当下的世界格格不入?
在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策划的第二部分“慢板”中,提出一种不同的“变化”模式,重新审视关于“慢”的力量。汇集来自中国、美国、波兰、新西兰和拉脱维亚的各类艺术家,策展人对于全球化之下的市场经济、商品化、加速度、技术决定论等方方面面主流叙事中的“变化”进行反思,更多地关注那些有形的、充满“重力感”与“手感”的媒材——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作的经典关系,重思创作的意义,并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
该部分主要展出织物、纸张和陶瓷艺术作品,其中大多是精心设计的装置作品。这些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全球当代艺术界对这些类型的艺术却置若罔闻——它们既没有被全球化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视为艺术品,也没有被艺术市场赋予经济价值——在 AI 实验艺术、NFT和壮观的作品备受推崇的世界里,它们被“遗忘在角落里了”。地方传统通常将织物、纸张和陶瓷作品视作“女性的劳作”或民间艺术,而不加以重视。直到过去的五到十年,随着女性艺术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常被视为“工艺”而非“艺术”的形式被重新评估;以及在疫情冲击之下,全球化格局动荡、地方和家庭被重新审视等诸多原因,纸张、陶瓷和织物作品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慢板”部分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媒材,参展艺术家们亦大多都借鉴了历史,包括更多地域的早期艺术。但他们的作品并非以怀旧或回顾为主;相反,从内到外散发着未来的气息。同时策展人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在该板块不选择年轻艺术家,以“极力避免落入寻找下一位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的俗套”,反对当前全球化的艺术界大为推崇的商品化现象。正如菲利普·多德说:“世界已经被掏空了,我们需要所有世代的人一起表明,艺术不必受制于全球化和商品化的需求。”
第三部分 “触屏”
你的身体是否适应加速发展的科技?
德国策展人艾墨思(Thomas Eller)策划的“触屏”板块延续上一届广州三年展对于科技的思考,却提出了更加“切身于肤”的论题:人们可以把技术的历史看成是对人体的一种增强,随着每一次科技的进步,我们都变得更强大、更快速、更有效;但同时人体也必须不断“进化”以适应更新的技术。所以,我不能只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待“变化”,还要从人体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能适应超出我们自己身体范围的速度和运动质量,我们就无法驾驶汽车。
数字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影响着地球的未来,而我们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策展人选择了一系列与“物质性”相关的作品——包括物理的物质性与虚拟的物质性。例如由动作捕捉获得数据并运用算法塑造出的人体雕塑,似乎对应着同样被数据和算法塑造的现代人类本身;生物艺术最典型案例荧光绿兔“阿尔巴”诞生后,从被谴责到融入社会的“走红”故事;被注视着的手与某种宁静的倾听;以及陶工拉胚制碗时不断“触摸”的瞬间,让每个观众都产生了将粘土拿在手中的内在联觉…… 这些涉及触感的艺术作品皆是或多或少的由数字化媒介参与,而人类物理身体的亲身体验与基于媒体的诗意冥想可触及到的感官极限在此交织。
触摸屏(或控制台)作为区隔的介面,是物理化的体验与对感知到的现实进行虚拟化表达的边界。如今,我们很容易将现实对象与数字对象混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同时处理这两者。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有一定的重量和流畅的触感,有了这个设备,我们便可以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移动”物体。讨论的重点不是技术的历史,而是在不同的哲学背景下对物质的 “文化评价”。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相互影响,彼此交错,未来在数字化文化方面会发生什么,这将决定我们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而在策展人看来,传统的中国物质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被重新发现。
第四部分 “内生”
当“本土性”美学不再流于表层
姜俊策展的的第四部分将“内生”(Immanence)被作为一种视角提出,一方面重提康定斯基在110年前对于艺术“内驱力”(internal necessity)的讨论,强调艺术的“精神性”以及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情感的沟通与共鸣;同时也是借用统计学、经济学、计量学的概念“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来强调本届广州三年展中全球性与在地性之间的复杂张力。“在全球局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正开启和经历着另一次’对一切价值的重估’,特别是对于内和外边界的思考。系统的边界正在转移,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被重新定义。”
中国当代艺术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这场“重新定义”之中,姜俊以“内生”的视角重新观察。他将2014年由张颂仁和德国哲学家约翰-弗得烈-哈托共同撰写的文章《三个平行的艺术世界:谈中国的艺术状况》作为该板块的讨论基础,反对用中、西或古、今对立的二元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取而代之的是将当代中国理解为中国古代传统、基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传统,以及我们曾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三者的混合体——在中国社会自身运转的路径下,三种传统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互相反复磨合,在持续的动态演变中不断面对着一轮轮新的挑战。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本土性”所代表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一个符号化“祛魅”的过程,从西方视野中表象的“东方性”到根植于本土文脉的文化生长的转变,实际是将以西方为中心的参照系,转向到融通本土意识和传统文脉的文化系统的生长。如果说1978年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全球艺术话语中,中国当代艺术长期的“走出去”和“全球化”导向形成了某种自我“东方化”和“自我异域化”的“中国特征”和“中国情调”。那么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代艺术的本土观众从无到有、不断扩大,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本土性”,而是期待一种深入本土文脉中,能和当下生活和当下意识产生对话和强烈共鸣的艺术创作。该板块将试图转变视角,从“外部性”转向“内在性”,从全球回眸本土,并基于本土的现实展开反思,发现以中国为中心的“内生动力”。
世界的变化,是秩序与混沌的平衡,也是混沌边缘的自我生发。过去三年,我们重新思考人和世界、人和人、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而艺术作为人和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正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那么,一个以“变”为特征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艺术又将何为?第七届广州三年展邀请观众一同走进美术馆感受时代变迁的图景,与“变通以趋时”的古老智慧。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0至2023年4月10日
总策展人:王绍强(中国)
主题展策展人:吴洪亮(中国)、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
文献展学术顾问:鲁虹、杨小彦
学术委员:樊林、冯原、顾振清、管郁达、胡斌、冀少峰、吕澎、皮道坚、邱志杰、盛葳、王晓松、夏可君、项笠苹、杨小彦、张晴、张子康(按姓氏拼音排序)
指导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特别鸣谢:海南白马广告媒体投资有限公司、珍宝巴士(集团)有限公司
主展场:广东美术馆
平行展:顺德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与亨美术馆、VLAB+观空间、东莞21空间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