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读特网】以美术的形式抒写时代华章 贺国庆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等你来逛

录入时间: 2019-11-22

展览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9月28日,“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展览吸引了参加者的目光

本次展览按照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历史轨迹,挑选出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秀美术作品,力图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凝聚起坚定不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磅礴力量。

广东美术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精品力作。长期以来,广大美术工作者传承发扬岭南画派的艺术创新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广大美术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响应使命召唤,笔耕不辍、潜心创作,以美术的形式抒写时代华章,彰显民族精神,激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豪迈激情与坚定信心。  

展览将持续到10月27日。

作品赏析

1、关山月 《绿色长城》

广东美术馆收藏的关山月代表作《绿色长城》,描绘了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粤西的沿海风景。茂密的木麻黄护林带在海风吹拂下层层起伏,与海浪遥相呼应。而在海滩边上,有一排正在巡逻的民兵,说明了这是海防前线,需要时刻准备战斗。艺术家为完成这张作品,曾多次前往沿海地区考察与体验生活。

李伟铭评述:“事实证明,《绿色长城》已成为少数能够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杰作,它不仅验证了色彩在现代中国画艺术中存在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丰富的想象性活力的前景,而且,成功地验证了色彩的强调与线条风格的自由实际上并不矛盾。”

2、陈永锵 《鱼跃图》

陈永锵出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1972年创作了《鱼跃图》,并以“西樵公社社员”农民画家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美展。当时,这件作品不仅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还被做成了水印木刻版画,印在全国发行的挂历上。

《鱼跃图》是一张有时代气息的花鸟画。艺术家将中国画的传统笔法与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结合,使这张画既清新脱俗、生动有趣,又充满了故事性。《鱼跃图》布局巧妙,构思细腻:艺术家用粗壮的竹枝搭景,先把观者的目光凝聚在前景竹筛里肥美的鱼群上;再通过高高扬起的竹枝延展视野,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远处生产队队员为草鱼打疫苗的场景。

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南方重要的池塘养殖鱼类。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烂腮病、赤鳞病、肠炎病。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鱼类疫苗,以提高养殖塘鱼的产量,实现科学养鱼。鱼儿丰收的喜悦,归功于养鱼人的辛勤劳动。在中国文化中,竹与鱼都具有美好寓意,两者的结合在一起,让人想到“富足(竹)”“有余(鱼)”。

3、黎雄才  《迎客松》

 

黎雄才对松树题材的研究,是其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家现存一万多幅写生作品中有2000多幅以松树为题材,因此有人称他为“五十年来写青松,笔端动处松生风”,其山水和松树作品也获得了“黎家山水”“黎家松”之美誉。

《迎客松》是艺术家在1975年所作,作品尺幅巨大,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画面远景为峻秀群峰,飘渺的云雾萦绕其间,前景的迎客松傲立峭壁,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作品整体气魄沉雄,笔力老辣而稳健,墨气淋漓,其中的近景迎客松遒劲恣肆,赋予了画家饱满的情感。此幅作品中的松树已经不仅是作为画面的一个构成要素而存在,而是超越了传统中国画中松树的点缀作用,代之而成为画面中具有核心审美价值的一种精神表达。

4、梁世雄、蔡迪支 、林丰俗、陈章绩   《农讲所颂》

在这张巨幅画作上,前景处枝干笔直挺拔、花朵鲜艳夺目的树是木棉树,它有“英雄树”之称。岭南人喜爱木棉,不仅是因为木棉花的鲜艳绚丽,更因其有崇高的象征意义。画中处于红花环绕之中的建筑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简称“农讲所”,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1976年是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成功举办的五十周年,文艺界创作了许多以农讲所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广东美术馆收藏的这张由梁世雄、蔡迪支、林丰俗、陈章绩合作的《农讲所颂》创作于1977年,描绘了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农讲所的情景。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当时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市民等不同阶层的人到农讲所参观学习。

由多位画家组成小组合作创作重大题材巨幅画作,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创作方式,承担着面向社会宣传教育的功能。这张画构图严谨、配色和谐、笔法精巧,细节丰富,不失为一张经典之作。

5、王肇民 《大叶紫薇》

 

王肇民曾在《画语拾零》一书中自述:“我画花,是画其生命的变化。鲜花可爱,而残花可怜,各有意致。所以我作画,常画残花;作诗,常咏落花;画果,也常画坏果。”迟轲先生评价王肇民说:“他擅画人物、风景,却在静物画中大显身手。他所作花果瓶盘,生机勃发,变幻莫测,奇倔中寓藏庄严的气度。”

花是王肇民钟爱的绘画主题之一。其代表作《大叶紫薇》在构图形式、技法表现、水分运用等方面都很成熟,在光影处理上有独到之处。画作描绘了窗边桌上的几枝大叶紫薇花,画面采用逆光布局,物体色彩对比强烈,细节处变化丰富,整体看来既醒目又清新。干笔画的花瓶厚重深邃,湿笔画的紫薇花轻盈明丽,整个画作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

6、关良 《三打白骨精》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戏曲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场景。画面中孙悟空举棒奋起,白骨精跌倒抬剑欲挡,神态生动,晕染质朴,极富生趣。作品没有拘泥于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将打斗的戏剧效果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细节的处理上,关良充分利用人物脸谱的色彩和造型,面部处理大胆生辣、线条恣意勃发、造型夸张,用色饱满,可以看出艺术家受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采用“对角”式构图,利用点、线、笔触、色块等元素形成一条显性或隐性的对角线,使画面形成一种奇险之势,再以笔墨和色彩调和画面,从而达到了一种视觉平衡的效果。整幅画作看似儿童画般稚拙,却透出一种凝滞、舒缓、力透纸背又不失洒脱的用笔功力,体现了一种内敛中和、深沉朴茂的审美意味。

7、苏卧农 《环宇和平图》

苏卧农师从高剑父,他曾在日本留学,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艺术家们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主题创作,对中国画进行了革新。苏卧农在1950年创作的《环宇和平图》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花鸟画传统构图模式的创新。艺术家在画中精心描绘了34只鸽子,用笔精细、色调平和,整体工整而灵动。这些鸽子围绕成一个圆环形状,向上飞翔,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气势。艺术家这种别出心裁地的圆状回旋构图方式,与传统花鸟画的左右、上下构图形式截然不同。在当时,这是一种新颖的中国画构图方式。画上题款说明了他创作此画的意图:“一千九百五十年五月十四日,首都各界人士隆重举行响应保卫世界和平宣言签名运动大会前,放象征和平白鸽三十四,飞翔上空。因本斯意绘此以示信念。苏卧农画并记”。此画入选了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8、方人定 《最坚强的人》

1959年,“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疗养院课余演出队”到广州访问演出。方人定观演后深受感动,创作了《最坚强的人》。在这幅作品中,方人定运用了传统的勾勒法,尝试将工笔画技法与叙事性主题结合。这种尝试一方面保留了工笔画严谨细腻、富有美感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人物神态、物件和题跋来讲述人物的故事。第一眼看去,画中主角只是一位普通女子,与常人无异。细看之下,观者会发现她倚着拐杖,应是腿脚有不便。虽然身有残疾,这位女演员仍表情坚定地引吭高歌,其乐观向上的性格跃然纸上。人物衣服上绣着的牡丹花图案与身旁盛开的玫瑰和杜鹃互相呼应,以花卉作为美好的象征进一步衬托出人物坚定、高洁的精神气质。

9、杨之光 《雪夜送饭》

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中国人物画家,早年师承高剑父、徐悲鸿等人,后来还接受了苏联式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训练,曾在中央美院系统学习了素描、速写及人物写生技巧,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底。他将西画的造型基础与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自然融合,形成了对华南地区影响极大的当代水墨人物画风格。《雪夜送饭》是杨之光的代表作,以其新颖的立意和构图技巧,赢得了广泛赞誉。

迟轲曾这样点评:“画面上的景物很简略,情节也不复杂。近景上,一个男子迎着朔风,举着灯,用灯光召唤远方拖拉机上连夜耕地的伙伴,一个姑娘蹲在没胫的积雪里,忙着准备饭食,她冻红的面颊上浮现着兴奋的笑容,流露着关切之情。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拖拉机手如何日夜奋战,而只是生动地描绘了两个送饭的男女青年,通过雪夜送饭这样的情节,通过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描写,他们的思想、感情上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使观众感到劳动的紧张,而且了解到这种紧张、忘我的劳动中充满了豪迈的英雄主义,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深厚的阶级友情。这幅画从一个角度、一个瞬间生动而富有热情地表现了我们当代的英雄人物和这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件很有感染力的作品。

10、黄新波 《年青人》

《年青人》是一幅优美的抒情版画,画中人的模特是作者的女儿,当时她正在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学。对人物的特写处理与强烈的黑白对比是这幅作品的显著特色。满天的星斗,辽阔的大海,代表科技建设的高压电线架,都是富于象征性的细节。手持铅笔的年青人正在沉思,面带神秘的微笑,洋溢着年轻人的朝气,对未来的理想,以及青春的不可战胜。黄新波通过人物塑造,对年青人寄托真诚希望,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拥有高度发展的科学与文化才有光辉的未来。他这种前瞻性思想是一贯的,在其他许多作品中也出现过。

11、 汤小铭《永不休战》

王绍强评论道:“汤小铭对鲁迅晚年抱病坚持思想鏖战的形象的深入刻画,早被评论家赏叹为‘犀利中略带忧郁的眼神,双唇紧闭的脸庞,紧握毛笔的双手’,让人印象深刻。画家以写实的手法、精谨的造型、沉稳的色调和娴熟的技巧,强化了鲁迅以笔作匕、战斗到底的特质。”

12、林墉 《西沙风光》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林墉就以清新洒脱的笔墨情趣和富有南国秀美温和特色的人物画创作为画坛所瞩目。此幅《西沙风光》作为一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风景画作品,在林墉的早期创作中并不常见。作品描绘的是西沙的海防前线,画面中驶向深海的船舰,高耸的哨塔,训练的靶场都暗示着平静中的波澜,而正抵挡着狂风袭击的椰林和勇敢的边防战士如一道道铜墙铁壁守卫着祖国的南疆。前景中生机勃勃的羊角树和鲣鸟,则寄托了艺术家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

13、胡一川 《南海油田》

胡一川的油画风景,不只是表现一般的自然风光,在内容上更倾向于图绘革命历史、生产建设或江河大海,在形式上注重力量和情感的表现,充满时代激情,是其早期革命美术创作的某种精神延续。此幅作品以厚实的用笔、朴实的色彩及概括性的造型,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作者心中的场景。钻井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的衬托下傲然屹立,钻井台用黑线条造型,滚滚的火焰用粗犷的线条将其围住,钻探塔喷吐的烟火如熔岩喷发,气势非凡。作品反映了我国在南海钻探开采石油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国家建设和未来的坚定信念,是新中国美术工业题材的重要作品。

14、潘鹤 《开荒牛》

《开荒牛》塑造了一头身体前倾、肌肉紧绷、正在猛烈拉动身后树根的公牛形象。作品中,牛双目圆睁,头部用力向前贴近地面,四条腿紧张地蹬踏,向前弯曲的右前腿和另外三条后蹬的腿形成对立统一,顺势扭曲的尾巴也为这座雕塑增添了动感与张力。整座雕塑作品手法写实,造型准确生动,局部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加强肌肉棱角和块面结构,使得整体形象简洁有力。同时,作品也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用“牛”这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农耕文化元素,来表现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

15、黎雄才  《黄洋界》

黄洋界是“红色摇篮”井冈山五哨口之一,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并成为革命圣地。解放后,黄洋界亦成为国画家描绘新中国大好河山的常用题材。黎雄才从实地体验生活的素材中汲取灵感,从大量写生画稿中进行提炼,创作出极具个人风貌的作品。在作品中,黎雄才沿用晕渍渲染的技法营造湿润朦胧的空间整体氛围,近景仍然是其标志性“黎家松”,挺拔伟岸,茂密青翠,郁郁葱葱;以大笔揉擦渲染表现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达到苍茫淋漓的色墨效果。

16、陈金章 《满目青山夕照明》

1999年,70岁的陈金章以“满目青山夕照明”为题创作了此幅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壮心不已的昂扬斗志。艺术家秉承岭南画派“关注现实,注重写生”的艺术思想,既立足传统、融汇百家,又大胆探索、自成一格,常年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创作了大批兼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高超艺术技巧的经典作品。此幅作品中他适当吸收了西画块面造型、明暗和光线的处理方法,并将其纳入到传统笔墨的结构之中,画风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强烈的个人特色。画面中山岭的高峻、峡谷的幽深和云霞的微茫,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又使观者产生雄强崇高的联想,表达了艺术家对祖国山河的一片赤诚之情。

17、方土、宋陆京、林于思  《珠源峦脉》

《珠江胜景》总体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风格,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组合成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珠源峦脉》由方土团队完成,表现了珠江源头和上游喷薄蒸腾的气势,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岭南精神的历史写照。

18、许钦松、黄唯理、陈映欣、张东 《云湧珠江》

《珠江胜景》总体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风格,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组合成为三部曲。

第二部曲《云湧珠江》由许钦松团队完成,这一段富有戏剧冲突性、起伏跌宕。画面通过江水浪潮与升腾云潮奔流的速度,表现珠江的勃勃生命力。

19、李劲堃、林杨杰、莫菲、黄涛 《盛世珠江》

《珠江胜景》总体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风格,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组合成为三部曲。

第三部曲《盛世珠江》由李劲堃团队完成,重点描绘珠江穿越广州的图景,画面中广州珠江两岸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用一种清新淡雅的现代感的水墨语言表现新时代广州的城市面貌。画卷尾声珠江伸展到入海口,整幅长卷交织成一部雄浑激昂的交响曲,荡气回肠。

20、王绍强 《飞云缀》

作者本人曾说道:“无论传统还是当代的中国水墨,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学性、哲学性和抒情性,其科学性和理性逻辑,可以说一直深深地嵌印在中国水墨的气质和意魂之中。……通过水墨山水的意境经营,将古人的精神世界带入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为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寻得一心灵居所,由内而外,浸染于古与今的诗意仙境当中。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个系列创作希望带来的体验和思考。从人文观和科学实验观两个角度展开的探索性试验和研究,无论野逸闲情的抒写表达,还是山水田园的小景刻画,都力求在新时代多元的翰墨游戏中回归人之本初意念。”

吴洪亮曾评论道:“可以说王绍强的创作能够归属于尹吉男先生提出的‘后山水图像’范畴,他不沿袭传统文人的价值,又解构了笔墨,古典山水形象作为资源被纳入到他的创作中。但同时他也拓展了‘后山水’的表达范式,王绍强山水地图式的作品中,有文人画的迁移想象,也带着自然地理的记录性,作为‘图’和‘地’的山石和坐标网络,在视觉形式上也给山水意象带来了更加宏阔的视觉空间——坐标网络的存在让人联想起俯瞰的卫星地图,那些或像太湖石、或像山峦瀑布的抽象形态跃跃欲试,仿佛要挣脱立面的观看,将视角拉伸到万里高空。……从他的《后山造》《观象》等作品系列中,都能看到王绍强创造的这种古今交融、脱胎于古代视觉符号又亲近于现代视觉经验的图像。”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